无问西东经典语录国难当头
《无问西东》作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典的庆校片,它以宏大的时间跨度叙述了几代人的青春。这些人的青春,不是堕胎、群殴、干酒,而是热血、张扬、执着。影片上映以后,观众对它褒贬不一。但是小编觉得由于这部电影的时间跨度巨大从民国到近现代,在两个多小时内给我们呈现出这么几个特殊时期几代人的不同生活。让我们不禁感叹原来中国社会物质生活是如梦如幻般变化,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不断反复重建。过去百年那代人的青春和我们已经遥不可见,我们这代人只能从影视书籍中窥得一影,《无问西东》就是这种方式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曲折的故事。
首先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五四运动前后时期,那时候流行“实业救国”思潮。很多年青人以务实业、操实业思想为兴邦救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理想,吴岭澜就是其中之一的青年。但是他的实科基础(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理科)一点也不理想,他的物理成绩常常不及格,英文和国文成绩却很好。放在现在,就是我们学生时代的那种偏科偏得离谱的同学,却听闻选理工科好就业、有出路、赚大钱,心里打了一百个结。吴岭澜陷入挣扎和纠结中,后来,在学校里听到泰戈尔的演讲,才决定选择自己擅长的文科。
有时候,时代会突然摆给我们一道大难题,我们往往为了维护心中所爱要与这个时代稍稍作出抗衡。可能我们所钟爱的东西能为我们带来的利益很稀薄,但如果我们这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摸爬带滚,步人后尘,也许我们一辈子的无法心安理得。吴岭澜选择文科可能会后悔一阵子,可是他也曾经在实科中心绪打结,他最后选择了自己擅长而钟爱的。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国难当头的抗日战争时期,在那时候,出现了一个迄今为止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超越的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沈光耀出生名门望族,也是这所大学的学生。一个集才华和颜值于一身的高材生,他的母亲只希望他在乱世中安稳活下来。可是沈光耀一心想参军效力祖国,最后,他痛舍作为儿子的孝义,在一次空战中为国捐了躯。当母亲对着儿子的骨灰盒痛哭不止时,我们才知道他们本是“将士家族”,父辈几代男人都牺牲在战场。这也是本片最出人意外的一个泪点,为母的想护儿,却难敌儿子想护国。小编在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在那个年代,像沈光耀这样的青年人多不尽数,像这样痛心的母亲也数不胜数,可那就是那个年代青年人的青春。硬朗、飒爽、热血又充满希望的青春。
第三段故事,发生在国家文化灾难的文革时期。因为敏佳和李想这对医学生给师母写了一封“批评信”,被师母告发,在被调查期间,又发现敏佳曾扬言她在台湾有亲戚。因为这个“污点”,敏佳被批斗、殴打。李想为了保送边境的名额与她划清界线,青梅竹马、清华大学的陈鹏把敏佳从奄奄一息的边缘救了回来。看着心爱的女孩被毁灭,是一种怎样的心痛啊。之后,陈鹏要为祖国的核事业献出青春了,敏佳不愿因为被再次迫害连累陈鹏出走了。两个人的青春都结束了,付出过,心灰意冷过,最后只能爱我所爱,无问西东。
时光一晃来到现代,陈果果身在职场,他在良心和权谋之间举棋不定。这几代人的青春都有一个相似的一点,就是抉择。这种抉择,总要他们牺牲一些他们舍不得的东西,而他们最后的抉择,看起来总是那么“愚蠢和不切实际”。青春总有流不完的泪水和汗水,在影片最后有一个印象很深的片段,就是“轰炸”出大师云集的清华大学里那些把青春献给梦想和祖国的人儿:沈从文、钱钟书、邓稼先……还有泰戈尔大诗人站在台上,徐志摩、林徽因们簇拥着他,逆光照射在他们的蓝衣灰袍上,我仿佛看到了智慧闪烁。
我们常常回望历史,披露民族的伤疤,不是我们对那些时光耿耿于怀,而是我们要从中汲取力量,为迈出新脚步开拓前路。我们如今的年代,没有战火和硝烟,没有沈光耀的那种忠孝两难全,我们许多年轻的生命、热血的青春、自由的思想,都在大学校园里。也许,这部影片告诉我们的,就是不要放弃对生命的叩问,永远拥有独立自由之人格、执着坚定之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