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酒国中的经典语录
莫言
前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的作品植根于古老深厚的文明,具有无限丰富而又科学严密的想象空间,其写作思维新颖独特,以激烈澎湃和柔情似水的语言,展现了中国这一广阔的文化熔炉在近现代史上经历的悲剧、战争,反映了一个时代充满爱、痛和团结的生活。——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评委会。
莫言在文学作品上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为什么对他的争议还是一直存在?这要从两个方面说起,一个是其书法水平;另一个是文学作品方面。
书法
莫言在书法方面的争议有两点,一个是书法作品拍卖价格;一个是办了“书法展”。
作品拍卖
莫言的书法作品在其微博上很多,大家可以随时欣赏。
莫言作品莫言作品莫言在获诺贝尔文学奖后,2012年12月在北京拍的一幅对联全文仅14字,最终以24.68万元成交。其成交价最高的作品是2015年1月在南京拍出的“莫言录毛泽东《沁园春雪》”书法作品,该作品成交价达97.75万元。
首先不管莫言的书法作品值不值近百万,关键是在获诺贝尔文学奖前,莫言的书法作品很少出现在拍卖场合,就算出现,价格上万都是基本没有的。所以,莫言的书法作品能拍到将近100万,完全是有知名度的附加值在里面。
莫言作品其次看莫言的书法作品。中国书法讲究传承,也就是讲你所写的作品是出自哪一派系,或者说是出自谁的风格,要有说法,不能随心所欲的写。例如楷书,常见的是楷书四大家;行书有二王、董其昌、米芾等风格。而从网上流传的作品来看,以“点画”为例,暂时还体现不出圆润饱满或惊险陡峭等特点,所以莫言的书法水平暂时应该还是在“写字”的阶段。
总之,莫言的书法作品拍出的价格,知名度的附加值至少占了一半。
莫言作品“书法展”
在书法方面,对莫言争议最大的就是其“书法展”了。
莫言墨迹展由于书法水平有限,所以没有起名为“书法展”,而是“墨迹展”。墨迹展办完之后,网上皆是一片批判声。也难怪大家会吐槽,毕竟如果是美好的东西展览给大家,大家会赞美支持,也会从中学到一些东西;但是,如果书法水平不够,那我们去参观展览的意义就没有了。
墨迹展自序对于这次展览,莫言后来在微博上给大家道歉,摘录一段如下:
朋友们,无事不敢烦劳各位尊目。现在看来,办这个展览有点缺明少智。缺的是自知之明,少的是人生智慧。我耳朵根子软,不经劝,一次不应,两次不应,三次就应了。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事已至此,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我通过微博向大家申明,我的字不是书法,往好里说是用毛笔蘸着墨汁涂鸦留下的痕迹,往坏里就不说了,免得脏了大家的眼睛。办这个展的目的一是希望在批评中求进步;二嘛,也有期望着几句哪怕是客套的表扬的虚荣,因为我肯定是错误地感觉到这几年来在网友们的批评下我的字有了一点进步。
莫言评自己的书法其实,莫言对自己书法水平的定位还是非常明确的,也知道自己写的怎么样。但是,作为文人,接触书法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莫言确实特别喜欢书法,自称:写字如嗜烟酒,一旦成瘾,实难戒除也,所以,办“墨迹展”对莫言来说,极有可能主要原因是其所说的:期望着几句哪怕是客套的表扬。
文学作品
有人说,莫言的作品很直接很暴力,暴力不止场面,还有其反应的人性阴暗面。
檀香刑
就以其2008年出版的《檀香刑》为例,这个作品是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檀香刑在故事里,有文武双全、愚忠朝廷的知县,有风情万种、”敢爱敢恨“的温柔女人,有敢于抗争而又愚昧的”猫腔“祖师、有冷血无情、心理扭曲的侩子手、也有同时具有狂热和麻木两种极端的观众。他们在”檀香刑“这个刑法的牵引下,汇聚一起演绎了能够表现出不同人性的故事。
檀香刑是一种非常残忍的酷刑,它到底恐怖到什么程度呢?总结来说,檀香刑就是将一个特别精致的木根(准备这个木棍比做菜还精致)从刑犯谷道插入,直至木棍从犯人嘴巴里出来,大家可以自己去想象,不再描述。
檀香刑歌剧特别是其在“第九章 杰作”中对凌迟500刀的细节描写,能感受到刀片在肉中的划动,能让你仿佛看到眼前有一个浑身是血的人,一个胸前肌肉被割干净、还能看到心脏跳动的人,特别是当看到描写锋利的小刀在眼窝中转动时,我本人的手都是握紧的,脊背发凉。
当然,这个暴力描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行刑时,我们看到了侩子手内心变态扭曲的心理;围观观众抢夺被割下的耳朵(耳朵上有金银饰品)时所暴露的丑陋面容,有点像看鲁迅笔下吃“沾血馒头”的感觉;还让我们看到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政治阶级为巩固统治所表现出的残暴血腥。
争议
莫言的作品揭露了太多人性的阴暗面,特别是以国人为背景,这个就引发了争议点。
因为,莫言的作品被外国人看到了,而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像当时的颁奖词所介绍的一样:莫言有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他很好的描绘了自然;他基本知晓所有与饥饿相关的事情;中国20世纪的疾苦从来都没有被如此直白的描写:英雄、情侣、虐待者、匪徒,特别是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母亲们。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或者同情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人鲁莽、无助且可笑。
这就像是把自己丑陋的一面无情的被扒给外人看了,某些读者心理上无法接受,借此攻击莫言的作品。
莫言莫言的作品多反应了以前旧社会的弊端,对封建社会的专制进行了抨击,揭露了那个时候社会的阴暗面。就像莫言谈到《檀香刑》的时候所说:他写檀香刑酷刑的初衷是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启发,以此来批判那个时期国人人性中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莫言说:中国人的人性中有这种看客的心态,在欧洲人的人性中,也有这种看客的心态。所以他在小说的题记中写道:做奴隶不得与想做稳奴隶的挣扎。
结束语
莫言喜欢书法,我们就把他当作一个书法爱好者就可以了。
他的文学作品,对我们读者来讲,其实我们应该正视书中所反应的问题,它会帮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某些问题的本质。试想,如果把我们自己放在那个时期、放在那个地点,我们会有怎么样的行为呢?
PS:感谢每一位阅读者!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就拿来读了,没想到读着读着晕晕乎乎,竟也像喝醉了酒一般。没怎么读懂。是魔幻现实主义吗?三条线交织穿插,莫言笔下的“作者莫言”写的小说《酒国》,”作者莫言“与酒国市酒博士的书信,以及酒博士以”现实“为基础创作的小说。三条线索,三个主人公,跳跃变换,情节交织,此呼彼应,此起彼伏,里应外合,荒诞离奇,词不达意,废话累牍,就像辛辣、透明的酒,一杯又一杯接连地下肚,于是我的灵魂也从头顶飞出去,身体不再受虚空的大脑的控制,眼睛只是在机械地扫过书本,一个个铅字接连不断地从我的眼睛进入我的大脑,也许顺着食管滚进了胃,胃酸无法消化,排进曲折的肠道,不知道变成什么气体、液体、固体,离开我的身体。《酒国》有点像《盗梦空间》,一层裹一层,一环连一环,让我眩晕,加之食婴孩、驴宴等一系列露骨、血腥、接地气的描写,让我感到一阵恶心。我想,莫言是在用夸张的手法勾画这个险恶、粗鄙、充满欲望的世界吧。在酒国,人性被最大化的放大了,只有人性,满是欲望。食色,性也。这句话应该是酒国的特写了。一切都是为了吃,穷人家生养婴孩,像卖猪一样卖掉做权贵们餐桌上的菜肴。酒被赋予美女(性)的含义,随时随地,谁都在喝。连驴那么丑陋的动物,都搞出了全驴宴,还成就了一个侏儒,一个靠食物成为社会的巨人,睡遍酒国美女的侏儒。这一切都是那么荒诞,恶心,肮脏,却也不让人觉得奇怪。因为其实这就是人性啊,只不过平时我们用道德压制着人性的阴暗面,才不致如酒国那么血腥、露骨。作品也展现了另外一种人性,是很难被压制的,几位知友也提到了:堕落。代表正义的侦察员本来去酒国侦察案件,结果还是被拉下水,成为食与性的奴隶。大名鼎鼎的“作家莫言”禁不住诱惑,前去酒国品宴喝酒,后来的事没写我们也能猜到。面对人性欲望的诱惑的时候,几个人能抵抗的了呢?在一个众人皆醉的世界,保持我独醒是多么困难又多么危险的一件事啊。但我总觉得这也不是莫言写作的原因。吃人的桥段在鲁迅的小说里也出现过,在《狂人日记》,我们不知道小说中的人到底有没有吃人,因为“我”似乎是一个精神病人,一个精神病人的话有多少是可信的呢?在《酒国》里,各种证据都指向吃人的事实,而书中每一个人,虽然荒诞,却有他真实的存在感。于是,莫言自己就成了那个讲述吃人故事的精神病了。这样来看,我还是无法理解吃人的桥段。鲁迅先生写吃人,是想反映当时人们的麻木无知,自相伤害。那么莫言先生呢?尽管人们还是不改麻木,一样无知,乐于伤害同类,但在这个时代还有必要用吃人的老段子来讽刺不变的国民性吗?抑或是有什么其它的用意和深意?我真是想不出来,也懒得去想了。想出来了,分享给你们,看到的也是一直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你们。而那些真正需要精神改变的人,恐怕永远都看不到这些文字,永远也不得改变。
1。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温言不羡仙 2。有些事,预见到,是一回事。 若是,想要阻止,又是另外一回事。 3。为什么,从没有人,从没有一个好兄弟,问问我,我想要什么。问一问,我攒的老婆本攒没攒够,问一问,我要不要爱一个男人,问一问,我这么设计你你还上套言希你是不是傻啊。 在雪色的阳光,他抬眼,阿衡走出病房,看着他,微笑起来,山水温柔,一如初见。 他也笑,对着她,笑出了眼泪。 他张张嘴,声音那么低,低到自卑的海洋中,他说。 更没有人告诉我,我可不可以娶阿衡。 4。她说,我的未婚夫是个聋子。 这样,够吗。 我是个医生,能医所爱之人,能自私一次,才能无私一生。 5。留下的,是注定要留下的。而离开的,若是不想再见,也是注定要分离的 6。你是谁呢,让我想想,不能回到过去的云衡,无法走向将来的温衡,身边只剩下言希的阿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疯掉抛弃所有的言希的亲人,你要选择做哪一个? 7。 宝贝,当我很久以前便不再喊你温衡,只念你一声阿衡的时候,你要选择哪一个? 宝贝,当我刻意喊你女儿,不停地念叨着我们阿衡的时候,你又选择哪一个? 8。我时常比较,哪一个比较动听,哪一个让你觉得自己不再是可以承担所有的大人,哪一个让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耍赖的小孩子呢?哪一个可以让我的阿衡更幸福一些呢? 9。 妈妈,那我,长大了,嫁给言希好不好?我不要儿子,不要女儿了,好不好?我不要轮椅了,好不好?” “言希,你等我长大,我们一起结婚好不好? 10。我一个人,给她所有的爱。你,滚。 11。好吧,非要说吗,言希,晚安 12。 你好好看看我。阿衡,除了你,我还有什么可以失去呢? 13。我的心里有座铜雀楼,里面住着我的言小乔 14。愿我惦念之人远离祸害之人言希,岁岁平安,即使生生不见 15。怕我考得好的时候,你考得不好;怕我考得很好的时候,你只是一般的好;怕我故意考得不好的时候,你却意外发挥得很好;怕我真的考得不好的时候,你却真的考得很好。 16。电梯里是我的命,你看着办吧。 17。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过她,亲情是不可以用加减计算的,有便是全然的不图回报的付出,没有则是零,并不存在中间斤斤计较的地带。 18。人若有知,配百年。 19。你总是,想听我说喜欢你,可是,宝宝,你还预备让我怎么比现在更喜欢你。 20。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 21。他许久未开口,此时,却沙哑着嗓子,干涩着发音 “阿衡,我回来了。 ” 阿衡,我回来了 遵守诺言,第一个,见到了你。
毛驴的平坦额头上缀着一朵崭新的红缨,宛如暗夜中的一束火苗。路两边是几株遍体畸瘤的矮树和生满野草杂花的路沟,树叶和草茎上,都沾着黑色的粉末。路沟两边,是深秋的枯燥的田野,黄色和灰色的庄稼秸秆在似有似无的秋风中肃立着,没有欢乐也没有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