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伽草纸经典语录
一开始买的时候想会不会有点《故事新编》的感觉呢?但是读下来可以说除了都是改编传统故事以外并没有什么相像的。太宰写的这几个故事,并不意在讽刺、针砭时弊,倒不如说他对于所谓世间是怀着深深的爱恋和一点点恐惧。鲁迅之爱,爱之深,责之切——他反思的对象是所谓世间;太宰却完全不能确信自己的“正确性”,因此总倾向于反思自己。这两个人我认为是一体两面的。
太宰在《舌切雀》中自我剖白道:“可能是因为作者自身经历的缘故,对于弱者相当了解,但对于强者的心理就无法明白了。况且,我从来没遇过哪个完全没输过的完美强者,连类似的传闻也没听说过。我是一个如果自己没有实际经历过,就写不出一行、甚至一个字的作者,光凭空想,只能写出空洞无趣的故事。所以,当我要写《桃太郎》的故事时,绝不可能让这种实际生活里从未见过的不败豪杰登场。”或许正因此,太宰的所有文字中都存在着作者自身心理深深的烙印。有一句不太恰当的比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为放弃了那种波澜壮阔的抨击现实描绘史诗的写法,反而在对自身心理的细致入微刻画和反思中挖掘出了人性。太宰先生,虽然说着“不配做人”什么的,也是人啊。《御伽草纸》中,战时的太宰文风与自己对比是有些轻松风趣,写作的对象也不是那么“掏心掏肺”的东西。但是,其中在写的仍然是他自己的故事,是他自己的思想,是他自己的幸与不幸吧。
这本故事集并没有像有些流行的儿童读物一样着力于无聊的道德教化。取而代之的,是“没有谁是坏人……在这个故事当中,所谓“不正当”的事一件也没有,但还是有人因此变得不幸。……只是人性的悲喜剧罢了”,是“爱上你有错吗?”这种无奈的悲叹。太宰虽然经常感到为世间(他人即地狱啊)所不容,内心深处或许却并没有觉得是世间的错,或者是自己的错吧。优秀的人对他人宽容,对自己严格——这何尝不是一种傲慢?但在太宰笔下却只是错位,这就足够悲哀,而又美丽了。他从对自己的审视中欣赏痛苦,却又在另一个维度不齿这种刻奇心理。这样可没办法幸福啊(笑)。不过,对自我的批判和反刍也是知性的一个证据。苏格拉底曾经发问,是愿意做痛苦的人,还是快乐的猪?敏锐心灵对人世间悲剧的体味和对自己人性弱点的厌弃,与蒙昧简单的快乐注定无法两全。而那“真正的英雄主义”所要求的乐观坚强精神,难道不更多的是一种天赋吗?有些人就是生来容易刻苦积极地生活,想到这个,我就没有办法苛责太宰治了。他的每一本书都有些“故作矫饰”,却反而非常真诚。既为自己的思想和才能而自傲又同时深深自卑,这种东西要写出来给别人看……可说是十分有勇气的行为了。就算喝酒,也是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呢。
写来写去好像不止在说《御伽草纸》了,不过回头看看也写不出当时那种感慨了,就不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