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心理罪经典语录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裘晟佳 通讯员 郭楠 特约摄影 敖彬伟
提到国内悬疑小说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主人公,《心理罪》系列的方木,一定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名字之一。
小说里的方木,戴着眼镜,身材瘦长,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但也显得有些阴郁。
李易峰饰演的方木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以自己为原型创作了这个角色的作家本尊,又会是怎样的画风呢?
5月26日,著名悬疑作家雷米做客由钱江晚报主办的春风悦读·钱报读书会现场。这是雷米自2006年正式开启“写作之路”后,首次来杭州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尽管气象台发出了暴雨黄色预警,依然无法阻挡读者们的期待与热情。
真实的雷米,和作者眼中的方木,和我们想象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说真实到“被骂”,好看的故事是这样写成的】
“《心理罪》系列小说有5部,讲述了方木从学生到一名优秀警察的过程。”
这部雷米用一句话便介绍完的作品,陪伴了他和读者整整十年的时间。除了小说,《心理罪》已被改编成两部电影以及两季网剧。
现场的话题,自然由这部代表作展开。
读研究生时,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的雷米,偶然读到了一本名叫《疑嫌画像》的书,其中关于犯罪心理画像的知识,让他感觉像是“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我不用看到你,根据你在现场留下的痕迹,就能够基本推断出这个人的习惯、环境、生活特征。我觉得这很神奇,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把这门刑事科学技术融于到小说创作中,这肯定很有意思。”
于是,那个叫方木的犯罪心理学天才,渐渐在他脑海中浮现、成型。
网剧版方木
“为什么方木有一种特别捉摸不透的宿命感和伤痛感?”一个姑娘的提问,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当时计划要写一个系列,主人公的成长要有所表现,包括年龄、性格、世界观的变化等等。一成不变的话,会很无聊。而如果人物成长的伤痛与眼前的案件有所关联的话,他不是旁观者,而是事件本身,这样能让读者更加感同身受。”
而《心理罪》的创作过程,同样也是作者自身的成长过程。
“我个人比较满意的作品是《城市之光》,它是我创作开始相对成熟阶段的作品,也代表着作品中的世界观开始发生变化。”
雷米坦言,在2010年左右,他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自己的小说,当时大家还不知道他就是作者。这让他意识到,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从其作品中汲取营养,或是领悟一些社会现象。
“你的作品不再是自娱自乐的产物,你需要去承担一些文学本质上的东西,也就是揭示人性,反映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加入对社会现象的看法。任何事物都有发展规律,我在它还未受到公众重视时把它揭示出来,这是作者希望产生的社会效应。”对现实的认知与专业素养,让雷米开始在创作上逐渐转型。
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翻看读者对雷米作品的评论,读完之后心里觉得压抑,或者合上书后需要细细回味之类的评价并不少见,而这恰恰是他想要达到的效果,“我希望读者看过书之后,能感觉像被打了一闷棍,能够引起大家对某个社会现象或人性幽暗之处的反思。”
“我很喜欢廖亚凡,为什么在《城市之光》最后被你给写死了?”雷米的“真实”与“深刻”,也让现场的读者“耿耿于怀”。
“我有个朋友看到廖亚凡死了,半夜给我发微信,骂我是‘王八蛋’(笑)。”
雷米回忆,他是在家中的阁楼里,写下了廖亚凡的最终命运,“我坐在阁楼的楼梯上,当时只觉得冷,浑身发抖。我太太在楼下看电视,抬头看到我,问我怎么了,我说,‘廖亚凡死了’。”
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的廖亚凡
其实,廖亚凡也是雷米很喜欢,倾注了很多感情的角色,“这样的结局对于我来说,也是很残忍的事,我自己也不能接受。”
他曾想过是否有其他方法能够“挽回”,但最终考虑到作品本身,他还是“忍痛割爱”,“我想读者也会心生敬畏,一个命途多舛的女孩,最后就这样死掉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角色确实得到了读者真心的喜爱。”
而能将方木以及同伴们的形象塑造得如此令人难忘,也是雷米自己创作至今比较满意的地方。
【现实生活中的犯罪心理画像,其实是这样的】
现场很多读者虽然是第一次见到雷米,但是都对于他精通犯罪心理学早已有所耳闻。
“《心理罪》最早的名字是《画像》,那么犯罪心理画像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主持人把大家觉得“不明觉厉”的问题抛给了雷米。
雷米拿自己来举例,“我在公安院校任教,每天教学、思考、讨论、研究的,都是打击和预防刑事犯罪。当看到一张借书卡,岩井俊二导演会想到一个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我就会想到凶杀案。所以,环境会影响心理,心理最终影响行为。按这样的原理反推,根据行为推测心理,继而推导出环境来,最终落到人。犯罪心理画像,就是这样逆向思维的方式。”
作为一名警察,以及刑法学教授,雷米也强调大家不应该把犯罪心理画像这门技术太过“神话”,“它能锁定的是某一类人,其中有大量变量存在,它为案件侦办提供了线索和思路,但依然需要大数据的积累与支持。”
雷米介绍,这门技术在司法中应用广泛,在刑事案件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起到作用。
比如在一起真实案件中,一家三口被发现死在家中,其中只有女性死者头部被枕巾遮盖。
“这个异常现象反映作案人什么心理呢?就是他对女性死者怀有愧疚。再加上用钝器入室连杀三人,只有男性可以做到,可以怀疑这是一起情杀案,凶手与女性死者之间有感情纠葛,就可以大大缩小排查范围。”果真,虽然案发现场有财物被盗的痕迹,但警方还是根据“心理画像”的分析,很快找到了凶手。
【《心理罪》会有第6部,更多作品正在来的路上】
说了那么多作品内外不为人知的故事,现场的读者对于雷米的创作计划愈发好奇。毕竟,距离他上一部作品《殉罪者》出版,也已经过去了近三年时间。
为了不被现场读者“催更”,雷米自己先“松了口”,“方木的故事还会写,现在正在筹备以方木好友邰伟为主人公的小说。最晚明年5月份,就会开始动笔写《心理罪》的第六部。”
“当我在创作过程中对一个人物倾注了全部心血之后,其实很难再有创作的欲望。但过了几年之后,我发现对方木真的割舍不下,他已经陪伴了我十年。”
因为剧情太“虐”而被读者称为“方木的后爸”的雷米,这回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生欲”,进一步“独家剧透”:“第六部里方木不是一线警察,而是以警校教师的身份参与到案件中。他的职权范围可能会弱些,但自由度会更高些,像邰伟这样的好战友依然会在他身边。而他所面临的对手,肯定会比前几部作品更强大,并有着与大多数人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除此之外,在小说方面,雷米已经将长篇、短篇小说的出版、创作都列入接下来的计划当中,值得期待。
而熟悉雷米的读者都知道,他与著名悬疑作家秦明、周浩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这三位作家大大共同创作,以方木、秦明(小说《法医秦明》主人公)、罗飞(小说《暗黑者》主人公)为主角的的影视作品剧本《猎凶者联盟》,也成为所有读者共同“催更”的重点项目。
“目前电影剧本已经完成,电影正在筹备中,网剧剧本正在筹备。”
在生活中是好友的三位配合非常默契,“涉及每个人物,我们三个各自推动人物的主线。如果涉及犯罪心理、现场勘查,可能我会参与多些。法医方面是秦明,至于逻辑推理、诡计设置方面,则是浩晖负责。”
那么问题就来了,大家都知道这三位主人公在三位作家的作品中,都是独当一面的“狠角色”。那么,在《猎凶者联盟》中,当“铁三角”组成,又会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看《复仇者联盟》,最精彩的是‘内战’,超级英雄打成一片。在办案过程中,大家各有各的观点、特长才会更好看些,所以谈不上谁听命于谁,谁指挥谁,不过他们三人一定会结下非常深刻的友谊。”
秦明、周浩晖、雷米在杭州
【Q&A】
Q:记者、读者
A:雷米
Q: 你的作品在文学性上特别精致,文字的节奏感特别好。这种节奏感是与生俱来的吗?
A:我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文字训练,后来写得越多,看得越多,对文学性才有了更多的理解。
语言节奏最早是一种个人的偏好,上大学时我看的最多的是苏童、王朔的作品。
我始终觉得一部好的小说,不仅仅要能看,还要能读。读的时候你觉得这些词句在口腔里发音会很舒服,那就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节奏。
所以可能受这些作家的影响,我在语言节奏把控上进行了尝试。我很喜欢村上春树的作品,林少华翻译的版本读起来就很舒服。
Q:你作为老师的画风是怎样的?
A:我是学法律出身的,在学校教刑法。教师的身份与创作不能割裂,有时作为作者在课堂之外能够对学生施加影响。如果利用得好,也会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会用有一些案例、段子来活跃课堂气氛。我以前曾经掐过表,我上一节课,学生要笑3-4次左右(笑)。
Q:警察有很多警种,为什么选择当老师?
A:主要是因为身体原因吧,我这个体态可能在入警测试就过不去。有读者问我,(你)遇到犯罪分子怎么办,那我只能说服教育了,没有别的办法,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过(笑)。
开玩笑的,因为小时候特别想当警察,锄强扶弱。然后又想当老师,最后就选择了去高校任教。
Q:你作品的IP改编情况。
A:目前有两部根据我的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已经拍摄完成。其中一部是郑保瑞执导的《智齿》,由林家栋、刘雅瑟、李淳等主演。这是我作品中唯一一部以南方城市背景创作的,我很期待。另外,电影《心理罪暗河》也正在筹备。
电影《智齿》主创
Q:《心理罪》网剧播了两季,有没有第三季?有没有机会请到陈若轩和王泷正继续出演?
A:无论如何,我最后都想把这个系列的网剧做好。
如果拍,还是希望这两位演员来演,因为他们已经深入人心。不管是出于作品的完整性还是一致性的考虑,我觉得这两个演员都最合适。
网剧《心理罪》剧照
Q:你和秦明、周浩晖是怎么认识的?
A:我和老秦最早是博客网友,熟悉后发现他是我单位的毕业生。与浩晖神交已久,在《城市之光》问世后,我发现和他的《死亡通知单》(即《暗黑者》)在反派人物的设置上是有点相似的,我们都是在讨论“法外施行”是否合理,便也通过网络建立了联系。直到2013年见面,发现我们有更多相似之处,比如手机尾号是一样的(笑)。
Q:你关注和欣赏的悬疑类文学及影视作品。
A:紫金陈的《无证之罪》、周浩晖的《暗黑者3》,以及秦明即将推出的大电影《秦明·生死语者》。小说的话,最近比较关注边江的《银行局:致命存款》。
Q:你觉得这方面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和发展趋势?
A:越来越多某个行业或者领域的从业者,开始创作悬疑小说、影视作品,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这也使得读者与观众的审美口味不断提高,不仅仅满足于故事本身,还会从中选择他需要的东西。
专业人士也会对其熟悉领域的作品,提出非常专业的解读。
作者依靠百度来写作的时代,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
某些具有写作门槛的类型化作品,只能由专业人士来创作。
朋友,本人乃诡案组群元老,现已真诚上传附件,请自行下载后解压,恳请采纳为最佳答案,本回答来自知道金牌团队:经典小说共享!
至今最全心理罪!
书已上传,请及时下载!
☆习惯有你☆ 团队 为您解答!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请点击我的回答下方【选为满意答案】按钮,
O(∩_∩)O谢
《十宗罪》
作为推理小说骨灰级粉丝,期末考一结束就连忙就刷完了五本《心理罪》。毋庸讳言,《心理罪》与东野圭吾,阿加莎的作品相比有许多不足,如人物塑造上的单薄和有些情节的仓促,但我仍旧不怀疑它在中国推理小说中已经算是十分优秀的作品。由于是先看的最后两部,所以当我认识方木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理智成熟却不失落善良本色的迷人大叔了,他看不得年轻女孩受的贫困之苦,所以会暂时忘记自己警察的身份,对路上遇到的抢劫的女孩施以援手;他心怀蜜汁强大的责任感,所以才会对曾救过自己的女人留下的孩子牵挂近十年,甚至脱口而出“我们结婚吧”,想要照顾她一生,尽管他清楚,自己对她并无爱情;才会为了拯救被拐卖的小女孩固执地揪住一个案件不放,一次又一次踏入险境,哪怕身边无数个声音在说“放弃吧,对方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我要把颠倒的世界再次翻转!我要让那些恶魔重返地狱!因为——我是坚持。我是责任。我是方木。”刚看到这段话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太中二了吧!却没想到自己湿了眼眶,对啊,方木就是这样的人啊,觉得自己是super hero,想要把全世界都扛在肩上,用尽全力,想不让任何人受伤。或许贻伟是对的,他的确不适合做警察,因为当他觉得法律无法解决问题时,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寻求终结,所以他才会设局让犯罪分子自相残杀,才会设局让凶手杀死自己,以熄灭城市那缕邪恶的光,但也正因此,他才会如此耀眼呀,才会让人觉得他的肩膀宽厚,只要有他在,就能够心安。这样的男人,在我身边多好。然后看前三本,才发现原来方木也曾如此青涩,阳刚,会和室友开有颜色的玩笑,和我身边的臭小子并无二致;原来他也曾如此脆弱,会整夜整夜做噩梦,会害怕火和烧烤;才发现那个成熟内敛的方木,其实都是一层又一层痛苦积淀的结果,是他经过剥皮削骨的痛才换来的蜕变。我真的很想走上去,去抱抱那个瘦削的少年。在每个噩梦的深夜,在他每次痛哭的日子,在又有人离去的时候。在我看来,廖亚凡的突然出现既唐突又生硬,而面对米楠和方木之间日渐明晰的感情,作者似乎是无法收场,才会安排了廖亚凡的死亡,让她的离去一如出现时,猝不及防。有时候觉得自己如果在爱情里,应该也会是米楠的样子,在尘埃中,内心充满欢喜。“愿此刻永驻,愿你永不知晓。”爱的如此用力,却不曾看清方木那与她相通的心。“方木的脸色慢慢变得潮红,嘴唇颤抖着,似乎有千言万语汇集在胸腔里,却不知从何说起。米楠屏住呼吸,怔怔的看着那个从视死如归中骤然变得羞涩不安的人。然而,没有嘱托,没有情话,甚至没有祝福。方木只是无声的看着镜头,眼中渐渐泛起泪光,笑了。”方木青色的胡茬和红色的眼眶,米楠披散着的头发和压抑着的抽泣仿佛就在眼前,两人心中的千言万语,用那个笑,就足够了。在拥挤的春运火车上读到这段话,旁若无人的哭成狗。还好还好,雷米最终也舍不得方木死,米楠这么多年没有白等。在母校似乎发现了很像那个人的教授:“如果不是他怎么办?如果不是那个走路习惯轻轻地摇晃左肩,右脚偏内落脚,左脚弓稍高,右侧后鞋跟磨损严重的人——该怎么办?可是,门已经开了。”(全书完)门外当然是那个她日夜思念的,那个她连走路姿势都印在心里的人啊。好感激方木带我走进他的世界,只希望,重逢后的他们从此远离那些血腥和杀戮,就做一对庸常温暖的夫妻好吗?
能把你的问题说得再详细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