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尊者经典语录
【七佛】
佛教将释迦牟尼佛与释迦之前出世的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和迦叶佛合称为“七佛”。据《长阿含经》云;“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各各坐树下,于中成正觉。”其实,除释迦佛之外,其余六佛均为佛教所虚构。据佛经记载,此六佛都曾为世家子,后悟道成佛,为弟子说法,度人过苦海,其成佛之路与释迦牟尼大同小异。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从宗教史的角度看,释迦牟尼是位历史人物,但在他去世后不久,也即早在部派佛教时期,他的形象就开始被神化,以至到大乘佛教时期,释迦牟尼已成为一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的佛神,他的生平事迹被编成一系列的神奇故事,充斥于早期佛教史籍中。
《因果经》说释迦牟尼从其母右肋生下。《普曜经》写释迦牟尼堕地之时更为神奇:“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东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狮子吼声:‘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相传历史上的悉达多王子在二十九岁之时,痛感人世间生、老、病、死等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神权统治及梵天创世说教深为不满,终于出家修道。经过六年苦行,最后于菩提树下“成佛”。
佛教史籍中对释迦牟尼出家修行成佛的经历也有神话般的描述。《智度论》中说释迦在成佛之前便具有降伏魔鬼的神力,《三昧经》写释迦牟尼“初成佛时,十方诸佛各送袈裟,合成一服。此衣今在梵天供食。”《转法轮经》云:“佛在鹿野树下,时空中有自然法轮飞来,当佛前而转,佛以手抚之,止。”法轮可为之停转,足见释迦已超脱了生死轮回。佛经记载释迦成佛之后,为弟子比丘说法,甚至在象头山为龙鬼说法。说法数载,度人无量,八十岁时入金棺涅孥。总之,神幻的释迦牟尼事迹与历史上的释迦生平已相去甚远。
【弥勒佛】本为兜率天菩萨。《弥勒下生经》载,释迦弟子阿难问世界将来之事时,释迦牟尼预言说:“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肋生,如我今日右肋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已降神生。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降世后的弥勒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金黄色。释迦牟尼还预言,随着弥勒的降世,人间将出现“人寿极长,无有诸患”的太平盛世,弥勒的形象由此而带有了救世主的色彩。
中国古代人民在穷困难堪之际,常借弥勒出生的口号揭竿起义,元末的红巾起义便是一例。《宋高僧传》卷二十一载,位名契此的和尚,常以一杖背布袋入市,见物便乞,出语无定。契此临终时,端坐于岳林寺盘石上,作偈言自己是弥勒降世。时人以为弥勒佛显化,纷纷画其像张帖于墙上。许多寺庙都有弥勒佛造像,为一大胖和尚作单跏趺坐状,一手持念珠,一手握布袋,且笑容可掬。这尊造像的原型即契此。
【阿弥陀佛】
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亦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许多佛经中提到阿弥陀佛主持西天之事,如《阿弥陀经》:尔时佛告长老舍利,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现今说法。”《陀罗尼经》云:“若有四众能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无量寿经》也说,念此佛号名,并深信不疑,则不仅水火不伤,而且还能往西方净土。唐善导所创净土宗即以此佛为主要信仰对象,要求信众日夜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
阿弥陀佛的观念由于净土宗的传播,在中国影响深远,古人还编造了许多阿弥陀佛显灵的故事。《冥祥记》载有二则:一记南朝宋时葛济之,夫妻二人信佛甚笃。一日,妻弄机杼,忽见云日开朗,空中清明,仰望则见“西方有如来真形及宝盖幡幢,散映天汉。”一记比丘尼慧木,她十一岁出家,日诵经文两卷,母亡之后,开坛请师受戒,“忽于坛所见天地晃然,悉黄金色,仰望西南,见一天人,着缫衣,衣色赤黄,去木或近或远,”后慧木梦往安乐国见佛。在一般寺院佛殿中,阿弥陀佛坐像常与释迦、药师二佛并列,合为三尊。
释迦牟尼在出家之前当属刹帝利无疑,不知道学生质疑是有什么依据呢?之前笔者有在"佛教中的佛祖、菩萨是怎样的存在",有过回答"不妨换个角度,谈谈释迦牟尼作为凡人的一生",在这里应该也能对你有些帮助吧。
如下:
这几天大学朋友圈又开始讨论佛教、神通、基督教、原罪等等这些话题,很奇怪,我们作为一个最正统理工学院的纯理工科专业,会对宗教问题如此热衷,不过可能也是好事,也许到了一定岁数,会开始思索一些本源的问题。
于是,我想,如果换一个最简单的角度,就是从最普通人的逻辑或者日常经验,来看看释迦牟尼或者耶稣的一生,是不是会有不同的启发呢?下面先来看释迦牟尼,因为不同资料搜集的缘故,会有片段式结构,我尽量抛开神话的部分,还原凡人的思维。
首先,释迦牟尼是什么意思呢,梵语里是释迦族尊者之意,而“佛”是觉悟者的意思。另外,佛祖还有一个耳熟的名字“乔达摩.悉达多”,其中乔达摩是姓,悉达多是名,意思是达成目的的人,这是他尘世的名字,后文中,我们简称“释迦”。
释迦的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他们生活在古代印度的一个小小的国家,叫作蓝毗尼,释迦出生七天母亲便去世了,释迦由姨母养大成人。
在经书中释迦对于青春有这样一段描述:“我虽然生活富裕,但感受力强,尽管世人自老、自病、自死,尽管这些难以摆脱,但人们一看到生老病死,就会烦恼、又厌恶、又羞愧,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当我这样思考的时候,就全然丧失了青春的喜悦、健康与勇气。”由此,我们可以理解,释迦一定是一个很敏感的年轻人,会不时忧愁,他也是一个很宽容博爱的人,会希望解决人生的难题还有人民的苦难,也许所有的宗教创始人或者领袖都是这样拥有一颗慈悲的心吧。
还有释迦是长什么样子呢?他是这样回忆自己的样貌:"我身体清瘦,非常纤细,接受过极谨慎的培养。"是不是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呢?英俊、清瘦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只是常常会流露忧伤的情绪,而且,当然受过极好的教育。
在释迦十六岁时,有一次婚姻,妻子是耶输陀罗,生有一子罗睺罗,后成为释迦弟子之一。是的,就和耶稣一样,他们都有过婚姻,也懂得尘世的生活。
在佛教传说中有"四门游观"的故事,净饭王担心儿子出家,便禁止释迦出城,但是释迦在侍者帮助下,出东门看到了羸弱的老人,出南门看到濒死的病人,出西门看到死去的人,然后在北门看到了一名僧人……当然这是一种比喻,在释迦对于世间痛苦感到迷茫之后,决意出家,寻求生命的答案,这在古代印度本来也不算得多新鲜的事情,那时这样的人是被大家极为尊重的,我们可以想象那个时代的印度,很多追寻生命智慧的人在四处流浪、苦修和思索生命,可想,这是怎样一个思索生命的民族,又是怎样充满哲学探索的一生,想想也是一个美好的年代吧。
当时印度主流教派是婆罗门教,婆罗门将人生分四个时期,第一是学期,人们在七八岁时开始跟从学问最好的婆罗门学习,大约十二年;第二期是家长期,主要是侍奉神灵与父母,约三十年;第三期是林栖期,这段时间幽栖于林间,思考生命的答案;第四期是云游期,走出森林,身无一物,四处托钵行走。印度种姓制度也是婆罗门教而来,婆罗门(祭司)、刹帝利(王族)、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种姓制度非常森严。当然现在我们对于中国封建制度开始重新审视的同时,也该对于其他文明要有所宽容。
除了婆罗门教,还有所谓"六师外道",他们是后来佛门中人对于其他宗教领袖的称呼,有苦行主义、怀疑主义、唯物论者、虚无主义等,有些像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在这一伟大时期,释迦与苏格拉底、孔子、耶稣一起登上历史舞台。
释迦求学的地方是摩揭陀国,是蓝毗尼最近的一个大国,也是"六师外道"思想争鸣的地方,在那里,摩揭陀国国王曾劝释迦统帅国家的军队,在经书中释迦如此回答:"我从名门望族出家,不愿享受世俗的乐欲,我受世俗之欲牵累过多,知道唯有离此方得安乐,我将精进努力求取真理,只有这一个目的,没有别的愿望。"这里,我觉得摩揭陀国王是否真的给释迦这样一个年轻人这样的许诺并不重要,也许释迦在那里得到了非常好的礼遇以及当官的机会,也许没有……不过最重要的是后面的话,我坚信这是释迦真实的想法,一个充满热情与大慈悲的年轻人,只有真理才能满足他饥渴的心。
在摩揭陀国,释迦遇到的大多数是求得自己解脱的修行方式(例如瑜伽),这不能满足释迦解决人类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释迦离开了。
大乘佛教是求得解脱世人之苦,便是此意。
在恒河岸边,释迦开始了漫长的苦修,也许六年,也许十年,释迦如此回忆:"在那里,我看到了令人喜爱的处所,幽灵美好的森林,流淌的尼连禅河,平整的堤岸,富裕的村落,那时我这样认为,这一处所的确可爱,森林幽静,河水奔流,实在适合奋发上进的子弟修行,于是我就在那里坐下……"
苦修,是心物二元论一种人生解脱的思想,通过摧残身体消除苦因来达到精神的自由,有断食、暴晒、抑制呼吸等,以耆那教最为出名。释迦如此回忆这段苦修:"在一切沙门或者婆罗门中,即使过去有能承受极端痛苦的人,但也没有像我这样尝试过最为彻底苦行的人,而且未来也不会有像我这样进行严格苦行的人,但是,即使像我这样实施极端苦行的人,也还是不能达到最高的觉悟。"
于是,释迦放弃了苦修,饮用了当地少女递上的粥,然后在恒河洗净身体,此时与他一同苦行的五名比丘都非常失望,于是离开了释迦,而释迦独自一人向彻悟的大道走去。这是一个非常动人的画面,憔悴又疲惫到极点的释迦在那一刻放弃坚持了数年的修行,勇敢又坚定地孤独上路,身后是最忠实却不能理解他的朋友……
然后,释迦有一段与“魔”交战的历史,而所谓"降魔成道",意思是在释迦证悟的前夜,众魔纷纷袭来,释迦用法力驱逐众魔,在黎明时分成就正觉。当然,所谓众魔也是一种比喻,在释迦的回忆中,包括贪欲、忧苦、渴爱、饥饿、睡眠、恐惧、疑惑、伪善与固执。其实这样的魔的形象在基督教也有,只有驱散这些困扰,才是证悟的前提。
释迦回忆:"恶魔,怯懦者往往败于你手,勇敢者却将获得升级的喜悦,我与你们日夜交战,失败之躯令人厌恶,与其在失败中苟活,不如在奋战中死去,在沙门与婆罗门之中,确有因失败而脱离修行的人,他们不懂得坚持修行者对真理的探求。"
魔弥漫宇宙,本质却存于自己内心。
农历十二月八日,佛陀证悟之日,辉煌的时刻到来,在佛陀伽耶,一棵毕钵罗树下,释迦终于彻悟,此树此后便被称作菩提,也就是觉悟的意思。这时,释迦大约35岁。
"悟"当然不是法力,因为不仅仅是释迦,许多修行者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在瞬间感觉到宇宙与自身通彻无碍,所谓"十界互具","一念三千",就是这个意思,十界是说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这里,不妨我们把十界理解成一切的多维宇宙,三千是指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这些都可看作比喻,只是一瞬间明了一切宇宙与时空的意义,感受到极大的喜悦。
释迦如此回忆:"在了之一切众生的死生时,我控制自己一心的活动,就是说我以清静、超人的天眼,见到了一切众生的死而复生,也就是见到了一切众生,包括卑贱和高贵的、美好和丑恶的、幸福和不幸的,他们都随顺着各自所作的‘业’而表现……"这里重要的概念就来了,“业”是什么,接着看……
释迦在彻悟时刻拥有了三重智慧,第一重,看清自己过去世,未来世,看到无数宇宙的建立与破坏,看到自己的死生、苦乐、名姓、因何而生,因何而死。第二重,看清世人的因与果,善与恶,六道轮回中人所受之苦与业报。第三重,懂得缘起与无明,一切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一切事物无不有某种关联性,依"他物"而存在,依"缘"而生起。而人类一切痛苦的原因在于"无明",在于无法理解宇宙万物是相互关联的实体,万物之间,有因,有果,有缘,是严格遵循因果律的生命实体,而人们以为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也由此徘徊于无明的世界,在欲望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那么,总结佛教的哲学(不是神学)其实是普通人都很容易理解的道理,首先,万物是“和合而生”,就是各种元素组合的,生成,分解,再生成,再分解;那么怎样的机缘会生成或者分解呢?这里就有一个因果的理论了,其实很简单,任何行为都会造成一个相应的后果,所有的行为与结果合在一起,就是万物生成与消解的原因(加上现在量子理论,不同时空的两个量子都能产生感应,不也是因果吗?);可是普通人看到的却是命运无常,于是有各种情绪出来,就是人生的苦;接着呢,要想通其中的道理,认识到一切都是这样随缘而生,随缘而散,想通了就没那么痛苦了,然后就解脱了。
佛法是非常精致、博大与高深的哲学,上一段随意而写,况且不同教派有不同的阐释,读者可自行忽略……
释迦在彻悟之后,开始进一步实现年轻的梦想,要让人类解脱苦难,于是就有了初转法轮,就是释迦第一次为他人讲法,他选择了对当时一起苦行的五比丘讲法,地点是鹿野苑。从这以后几年,释迦的弟子大概有一千多人,最后摩揭陀国国王也皈依了释迦,这样释迦有了传法的基地,竹林精舍、邸园精舍和东园鹿子母讲堂。
准确来说,释迦是掀起了一次真正的宗教革命,即便婆罗门中最智慧和才华的年轻人都皈依了释迦,这里有怀疑主义、虚无主义、苦行的目健连、舍利弗、摩轲迦叶、须达、迦叶等人。
释迦结束了摩揭陀国的传法之后回到了故乡,这里是他传法的第二站,在这里几乎所有优秀的年轻人都皈依了他,这其中就有一生侍奉释迦的阿难,还有优婆离、阿那律等人。
第三站,释迦来到舍卫城,在这里,他遭受到"九横大难",传有不同的故事,多具神话色彩,事实来说就是宗教斗争的比喻了,释迦主张"人非生而贱民,亦非生而婆罗门,人因其所作之业生而贱民,人因其所业生而婆罗门",不可能不与等级森严的婆罗门产生矛盾,一个新兴的宗教受到现有宗教势力的打压,这也容易理解。
到了释迦晚年,人生中发生了几件悲伤的事情,大概快七十岁的时候,先是两个最重要的大弟子舍利弗与目健连逝去了,舍利弗与目健连是释迦最重要的两个第一,称智慧第一与神通第一,在释迦一次晚年的集会中,释迦说到,"由于舍利弗和目健连的离世,我感到一种空虚之感……"不久,释迦的故乡释迦国在战争中也遭灭亡,再后来,教会内部出现了宗教分裂,尽管人们会演绎提婆达罗勾结王子,刺杀释迦以及分裂教众,刻画了一个野心和欲望膨胀的形象,我却以为,在释迦的慈悲与传统印度宗教的苛刻修行之间一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次分裂也是一次必然的结果。
在王舍城郊外的灵鹫山,释迦开始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向着故乡走去。
在归乡的路上,释迦曾说:"阿难,修行僧们于我期待是什么呢?我已说了一切法,面向全人类的教法,我不会像拳师那样对弟子们隐藏什么了……在这世界上,你要以自己为安全岛,以自己为庇护所,要以法为安全岛,以法为庇护所而不是其他……这世界是美好的,在这世界生活是快乐的……"
释迦在一个又一个村庄说法,向着自己的故乡走去,在一个村庄,释迦向一个普通铁匠讲法之后,铁匠满怀感激为释迦做了一顿饭,而这次饭中某种蘑菇导致释迦身染重病,身体彻底衰弱了,释迦没有责怪铁匠,让弟子们也不要责备他,释迦反而赞扬了他真诚供养的心。
在拘尸那揭罗,两棵沙罗树之间,释迦让弟子铺好卧具,就在上面躺下来,这时候他知道自己已经接近死亡,最后他回答了远来一位修行者的提问之后,那天夜里,就死去了。
佛传曰:"那时候,沙罗双树虽非开花时节却鲜花盛开,这是为了供养如来而降注如来之体,又有曼陀罗花降自虚空,这是为了供养如来而降注如来之体。"
在这里,我但愿这样情景是真实的……
最后引用日本佛学家池田大作一段话,我觉得这是对释迦牟尼最好的注解:
我愿向世人推荐人类罕见的思想巨人乔达摩·佛陀,他既没有什么特别激烈的理论或狂热的宗教教义,更没有气势磅礴的宏大哲学体系,相反,他以令人惊叹不已而又极为平常的语调,运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譬喻和故事,将人们内在的灵魂唤醒。但这决不意味着他缺乏深邃的思想,佛陀正是这样一位伟人,他以简洁明白的语言,通过平淡无奇的谈话,扬弃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池田大作
lostsong
都不是,是释迦摩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