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妮娜经典语录
封建贵族社会的牺牲品。
我同意@三笠酱 的说法,不过我想补充一下,更确切地说,你是没有这方面的疑惑。许多人,通过他们的方式写出来小说和哲学其实是对生命的一种疑惑的感悟,有的把答案写出来了,有的答案都写不出来,比如我觉得安娜卡列妮娜,这书里老托是没有答案的,到复活的时候,他觉得他活明白了写了答案(不过很搞笑的是,我喜欢看没有答案的安娜,不喜欢寻找到答案的复活)那么安娜卡列妮娜的人生疑惑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虚无。幸福中的虚无。安娜有一个丈夫,一个情人,一个儿子,虽然看起来她是被上流社会抛弃才不幸福,而我觉得,恰恰是幸福中的虚无把他给控制了,因为这种虚无感,她喜欢了渥伦斯基,也因为这种虚无感,她在控制渥伦斯基而不得的时候,她卧轨了。她卧轨其实不是因为她被抛弃了,她真的活不下去了,而是她被虚无感搞的看见的人都是阴暗的,她讨厌她丈夫也讨厌她的情人,因为她只看得见人性中软弱和欺骗这一面。而她的事业——她说起来在写一些关于儿童教育的小册子,并没有让她心情平静和充实(老托是一个很热爱体力劳动的人,我觉得这里有点讽刺自己的感觉)同样有幸福虚无感的列文,他就给安排了另一种对抗方式,他可以不断发现人和劳动的美好,他虽然作为一个激进的农场主都破产了,但在最后,我们觉得列文的生活还是比较……放心的。如果你没有对幸福的虚无感这种疑惑,那么安娜卡列妮娜就没什么必要去看,就好像我的人生在20来岁的时候,是充满兽性的,这里兽性不一定是兽性大发的那种,而是许多时候,生命的活力给我们一种本能,我们本能地去学习可以变现的知识,本能地寻找可以变现的工作,本能地去找释放荷尔蒙的方式……这个时候,我们是没有这种疑惑的,我们有的只有兴奋,有骚动,当然会有求不得的愤怒和痛苦,我们所希望寻找的办法,都是要马上解决问题的工具型办法和想法,但对生活啊,对虚无之类的疑惑之情是很少。但到了一定年纪,人是会怕了,我们怕我们最后什么都留不下来,我们怕我们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我们怕我变成我最最看不起的人,而这个时候,我们的生活似乎又定型了,我们有了合适的工作和合适的爱人,也有了一定的社交圈子,但有些人就会有一种疑惑,我还是我嘛?如果把我全部抽走,换上另一个人,只要她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动作,哪怕脑子里想的完全不同,但别人只怕会像喜欢我一样的喜欢她吧。那么我在哪里?我觉得大部分艺术品或者哲学,甚至宗教,都解决的这个疑惑或者说是一种恐惧。我在哪里。寻找答案才是我们接近这些艺术品的源生动力之一。“我在哪里”包括了许多种疑惑,比如人是不是被幸福的虚无吞噬(这种虚无感在战争与和平里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出来,就是精灵少女娜塔莎在兽性青春消失一样,她成了一个软弱悲观的胖妇女),比如人会不会被自己欲望扭曲(这种小说很多啦,契科夫的许多短篇都是这种类型),比如人会不会极端的恶劣条件打败……包括现代的村上,写的也是这种疑惑,他刻意地塑造了一个享受孤单的主角,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通过我们自己来判断我是谁,我们害怕自己认识太多人,为了迎合他们,“我”就消失了。他想寻找的是,如果做一个繁华社会的隐士,有没有办法同时解决被爱和不迷失自己的办法。没有这方面的疑惑,就不会看这些东西了。其实没有这方面的疑惑,人也可以过的很好,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工具型的,我们只要解决晚饭吃什么,钱在哪里赚,恋人不要和我吵架就够了……在这种闲暇时间,我们就可以看看快意恩仇的金庸古龙啊,看看寻找谜题的推理小说,看看热闹的好莱坞大片……而且没有这方面的疑惑,你肯定会觉得这种书很枯燥。就好像我是一个女人,其他女人再漂亮,我不会对她产生性需求一样,你硬要我睡一个晚上,我肯定也觉得无聊。不过如果哪一天,你在完全舒适的时候,仍然涌出了类似人到底活着干嘛,我为什么要这么活着之类的茫然,又看不进去安娜卡列妮娜,我还是推荐……哦,类似的小说。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上帝啊,原谅我的一切吧!
我不要什么幸福,我只要摆脱痛苦就好了..
“猎熊不会妨碍我爱妻子”
“但妻子会妨碍你”
人之所以有理智,就是为了摆脱苦恼
改过迁善从不嫌迟
没有纯粹的幸福,幸福本身携带毒素
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也让后人能够记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哎~~~虽然没看过,不过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历的确
让我感到悲伤啊~~~~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上帝啊,原谅我的一切吧!
我不要什么幸福,我只要摆脱痛苦就好了..
“猎熊不会妨碍我爱妻子”
“但妻子会妨碍你”
人之所以有理智,就是为了摆脱苦恼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这是一句众所周知的开场白。家庭、婚姻问题,也是困扰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大事。但托尔斯泰是在借着列文、凯蒂和安娜,来探寻一个哲学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我想这也是托尔斯泰在这本书中想要传达的东西。
读者问我:“你会因为一个人的文字而爱上这个人么?”
我犹豫了许久,但心里是有答案的。
他叫列夫·托尔斯泰。正是这个人,让我爱上了安娜·卡列宁娜。
安娜·卡列宁娜在托尔斯泰的笔下是典雅、高贵、端庄的。她热情而又大胆,美丽又不失智慧。这是在任何时代都少有的优秀女性,这是可以满足男人一切幻想的完美女神。
同很多作家一样,完美的人物形象终究会被接踵而来的苦难所吞噬。
在大量的西方文学经典中,女人的不幸往往不是来源于本身。无论是天生的美貌还是过人的才智,在遇到那个生命中的男人以后,终将化成泡沫。伴随泡沫破灭的也许还有自己那未曾完全绽放的生命。
《安娜·卡列宁娜》这本书的条线不是单一的。在贵族妇女安娜·卡列宁娜和军官沃伦斯基的偷情衬托下,还有庄园主列文和基蒂的爱情。从狭义上看,卡列宁娜与沃伦斯基的爱是“高级”的,是“浪漫”的。安娜在已婚的情况下大胆接受了沃伦斯基的热烈引诱,并随之私奔。列文和基蒂相比之下就要平稳且乏味的多。从结局上看,急速的刺激与激情褪却之后是冷淡和空虚。而那种平静如水的,循序渐进的爱情却历久弥新。
也许从结果上看,安娜·卡列宁娜是不幸的。但是我认为托尔斯泰的态度不在于此。
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你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安娜·卡列宁娜非常的崇尚自由且不愿被生活所束缚。也正是这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与19世纪后叶的俄国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没有纯粹的幸福,幸福本身携带毒素。
安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当我们向安娜的美倾予由衷的赞赏时,我们不能不为其悲剧的结局痛心疾首。把安娜逼死的当然不止卡列宁一个人,而是整个上流社会。安娜的不贞,在上流社会本是不足为奇的。不同的是,她们能“单纯地甚至快活地”过双重甚至多重的“爱情”生活,而感情真诚、严肃认真的安娜只能“从悲剧的方面”去看这种生活,感到虚伪,可耻,无法忍受。
培特西怂恿福伦斯基追求安娜,福伦斯基的母亲也赞许儿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当她们看到这并非一场社交界司空见惯的风流韵事,而是认真的爱情时,立刻视为大逆不道。安娜不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的“红杏出墙”,而是由于她竟敢公开这种爱情,公然对贵族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挑战,在这个社会里,淫荡无耻的培特西们竟是这个社会的“精华的精华”,虚妄无能的卡列宁是整个社会的“支柱”,这样的社会不可能给予安娜正当的生活要求的肯定与人格尊严的承认。安娜悲剧的根源便在这罪恶的社会。
如果说安娜是一条鱼,她需要的是水,可她偏偏生活在这罪恶的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