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经典语录只要内心纵容淡定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然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是杨绛先生说的, 《一百岁感言》 杨绛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句话是对的,只有保持内心的从容与淡定,才能够享受到人生最美的风光,
通过多方面的了解,这并不是杨绛先生说的,包括《一百岁感言》都是网络编辑出来的心灵鸡汤。大家喜欢的是这句话,无论出自何处,并不妨碍大家对这句话的喜爱。但是,也要清楚,他出自网络鸡汤,并不是你们认为的杨绛先生。
文 | 晨夕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三年前的今天,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先生在京辞世。
提到杨绛,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钱钟书夫人。
更多人对她的了解,还是来源于她和钱钟书相濡以沫的爱情,还有她的淡泊名利和与世无争。
但今天写杨绛,不想讲她的爱情故事,也不想讲她的文学成就和不争哲学。
只想聊聊她的刚。
杨绛外表温文尔雅,文字淡雅宁和,看上去就像个文弱书生。
可实际上,这位老人能够活了一个世纪,创造这么多文学成就,靠的是五个"不"。
不盲目、不怕苦、不屈服、不抱怨、不认输,这15个字贯穿她的一生。
不盲目
杨绛十六岁时,正值北伐战争,街上每天都会有学生拉着条幅、举着旗子游行,还经常有人站在板凳上,给路人演讲,呼吁人们参加革命。
有次,杨绛被选去搞宣传,可她不想参加,因街上时常有欺负女孩子的事情发生。
杨绛跑去恳求父亲告诉学校“家里不赞成”。
没想到,父亲拒绝了:“你不肯,就别去,不用拿爸爸来挡。”
杨绛说:“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啊!”
父亲立马严肃起来:“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由你..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say no!你敢吗?”
杨绛一扬头:“敢!”
第二天,杨绛就去学校,勇敢说出了:“我不赞成,我不去。”
可以说,是父亲教会了杨绛敢于说“不”,而这也影响了她的一生。
读大三时,杨绛原本有出国留学的机会。
但杨绛觉得与其到美国攻读政治学,不如在国内较好的大学攻读文学。于是,她果断地放弃了留学的机会。
在人生大事上,杨绛从不随波逐流,更不会盲目跟风。
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不怕苦
放弃留学,杨绛一心想考清华。
后来,她果然如愿考上了清华大学,还在清华园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钱钟书。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一直都是世人心中的典范。不知有多少女人羡慕杨绛有一个如钱钟书般有才华、有趣又专一的伴侣。
钱钟书更称赞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但这样的模范婚姻并非天赐,而是杨绛亲手创造出来的。
钱钟书虽然在学问上绝顶聪明,却是一个“生活白痴”,婚后,他的衣食住行都靠杨绛一手照料。
从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媳妇”,还有一个总是“闯祸”的丈夫,杨绛却从不后悔,“因为爱,不觉委屈。”
1938年,钱钟书学成回国,被清华破格聘用,他一人前往昆明(当时的西南联大),而杨绛和女儿则留在上海。
为了让钱钟书专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满脑袋都是西方文学典故的杨绛,默默地做旧式大家庭中的儿媳妇。
后来,为了让钱钟书安心创作《围城》,她又甘愿做“灶下婢”,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等一一包揽,常常切破手指、被煤烟熏得满眼是泪,但杨绛从无怨言。
在之后的人生岁月里,杨绛一直这样,细致耐心地帮钱钟书打理好一切。
在这个家里,她就像一个身着盔甲的勇士,终其一生,都在保护她的丈夫和女儿。
就连钱钟书的堂弟钱钟鲁也说,大嫂“像一个帐篷,把身边人都罩在里面,外面风雨皆有她抵挡”。
然而,杨绛的坚韧和怒目金刚又不仅仅局限在家庭。
不屈服
杨绛一生,走过战乱,历经十年文化浩劫,但无论身处哪一个阶段,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威胁或惊险遭遇,她都没有惧怕过。
抗战时,杨绛一家曾经历过一段艰苦的岁月,为了吃饱肚子,她既当家庭教师,又在小学代课。
有次,她去学校上课,恰巧遇到日本兵检查,杨绛起立比别人晚了一下,一个日本兵竟然猛地把杨绛的头抬了来。
杨绛忍无可忍,咬牙切齿地说:“岂有此理!”
当时车上的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日本兵狠狠地瞪着杨绛,杨绛也毫不示弱地回瞪着。
最后,日本兵似乎被她的眼神镇住了,灰溜溜地走了。
虽然杨绛只是手无寸铁的女子,但在国难家仇面前,她却表现得很有骨气,而且充满了智慧。
1945年的一天,有两位日本宪兵突然上门搜查。
杨绛没有被吓到,而是镇定地和他们周旋,然后借着倒茶的理由,第一时间冲进卧室,把钱钟书《谈艺录》的手稿藏好。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在无形中证明着杨绛身上异于常人的品质。
文革时,很多文人都因为受不了折磨而选择自杀。
但杨绛不仅挺过了抄家、被批斗、扫厕所等非人待遇,还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愤怒。
有次,杨绛在揭发钱钟书的大字报上贴小字报为丈夫澄清,结果被揪了出来。
其他被批斗的人都低着头,只有杨绛一脸怒容、跺着脚说:“就是不符合事实!就是不符合事实!”
让在场的人刮目相看。
关于这段经历,杨绛曾说:“你们能逼我‘游街’,却不能叫我屈服,我虽然游街出丑,但我仍是个体面的人。”
在杨绛身上,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能屈能伸”, 她一直用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性格和生命中的寒冬对抗。
1976年,十年文革终于彻底画上了句号,半生漂泊的生活终于安定下来,杨绛和钱钟书躲在三里河的家里,安静地读书、做学问。
但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有期限的,就像龙应台说的:“人生就是如此,你以为已从一个漩涡逃离,其实,另外一个漩涡就在你的脚下。”
这一次,等待先生的漩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让人悲痛。
不抱怨
在抗战时,钱钟书曾对杨绛说:“此后,我们一家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没想到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1997年早春,女儿钱媛病逝,1998年底,相濡以沫六十余年的丈夫也撒手人间。
钱钟书去世时,放心不下妻子,有一只眼睛没有闭好,杨绛就忍着悲痛,伏在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呢。”
87岁,原本是尽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却先后经历丧女丧夫之痛,只有自己独留在世。
当时,很多人都担心杨绛熬不过去,可他们还是低估了这位和辛亥革命同生、亲历五四运动的老人。
杨绛没有就此颓废,也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鼓励自己转移注意力。
她深居简出,花了一年翻译完了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斐多》, 还给读者做了注解。
“我正试图做一件力不能及的事,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
92岁时,杨绛又独伴青灯,一笔一划的写下了《我们仨》,书中记录了他们一家三口数十年来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哀而不伤;
96岁时,先生又出版了散文集《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100岁时,由先生整理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正式出版,这是先生历经无数个日日夜夜,一张一张精心拼贴起来的,整理完有7万多页;
百岁时,先生被诊断出有心衰,但她依然努力和时间赛跑,每天坚持锻炼、写作、练字,还研究《红楼梦》;
在《杂忆与杂写》中,杨绛曾说:“背生字,做习题,一天不得间断,因为学习语言,不进则退。”
不得不说,面对生命中的种种变故,先生的沉稳坚强和淡定从容,都让人敬佩。
原以为,这位百岁老人,会安稳的走过生命的最后时光,但2013年,一件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杨绛平静的生活。
不认输
2013年,有人要在北京举办先生一家三口的书信和手稿专场的拍卖会,杨绛在家中知道这件事后,震惊极了!
那些和友人之间的书信可都是个人隐私,怎么能被人随随便便拍卖呢?
102岁高龄的杨绛,毅然走上法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隐私。
这场官司,一直打到2014年,最终杨绛完胜。
整整一年时间,杨绛没有半点柔弱,有的只是倔强,和对世事的不认输。
102岁还能站在法庭上打官司的人,这世上又能找出几个呢?
先生的长寿,曾让人误以为,她是个永生的人,但这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2015年,先生终究还是远去了。
先生这一生是传奇的:
在人人争着出国留学的时候,她不盲目跟风,而是尊从内心的选择;
明明自己满腹才情,却甘愿长期做“灶下婢”;
在战火硝烟的年代,依然保持坚强和乐观;
在十年文化浩劫中,依然那么平静;
在女儿丈夫相继离世后,依然坚持创作;
明明是一位博学的女性,却坚守知识分子的良心,不争名,不夺利;
在105年的岁月里,她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却从未自我放弃。
如今,先生虽已辞世,但她那种文静从容的文字和传统知识分子的骨气,一直有一种独特的力量,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上,温暖着许多漂泊不定的灵魂。
她教会我们在困境中发现希望,也让我们知道了如何与自己相处。
不管眼前的生活有多无趣,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