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中华经典语录-豆豆语录迷
返回
豆豆语录迷
菜单
造句大全 组词大全 句子大全 个性签名 心情说说 经典语录 换背景

孟子 中华经典语录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11-21 点击:
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 > > 孟子 中华经典语录
《孟子 中华经典语录》正文内容

孟子 中华经典语录

《孟子》中的九句经典语录,经典睿智,引人深思 !

一、德教溢乎四海。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德教能够传播到四海之内。道德是人心的准绳,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人心本善,人们都能够接受基本的道德准则,因此,道德可以流行于天下。

二、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德的流行,比驿站传达政令还要迅速。国家要发展,道德是根本的基础,失去道德,社会就会陷入混乱之中。因此,弘扬道德是极其重要的。由于人们都希望社会和谐安定,所以高尚的道德能够快速深入人心。

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出自《孟子·尽心上》。亲亲:第一个“亲”字是动词,意思是亲爱;第二个“亲”字是名词,意思是亲人,亲人中首先是父母、子女,其次是兄弟姊妹。亲爱亲人进而仁爱民众;仁爱民众进而爱惜万物。这句话指出仁爱就是要亲爱亲人进而爱民众他人。,由仁爱他人再进而爱及于物,指出仁爱精神是广泛的,又是由近及远有差等的。

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孟子·尽心下》。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王都祭社稷,古代因而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黎民百姓是最重要的,国家江山次重要,国君为轻。这句“民贵君轻”的话表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古代“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五、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人必须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每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事情,因此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如果追求所有的方面都达到尽善尽美,那么不但徒劳地消耗精力,最终也将一事无成。

六、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下》。人生际遇无常,成功或失败都会随时到来。为了避免失败,追求成功,就要谨慎从事。无论语言还是行为,都不可过于鲁莽。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不可沮丧,不可气馁。要永远相信自己,永远保持乐观的心境,因为只有乐观才能促进人的成功。

七、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向。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抓住它就存在,放弃它就失去,出入没有固定时间,也不知道它去向何处。良心要时刻把握,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良心的泯灭。任何人都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都会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因此,要特别注意培养和保持善良的天性。一旦陷入贪婪之中,就会使良心和人性丧失。

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了不变得骄奢淫逸,品鉴不改变自我的节操,威武不能使我的意志屈服。这样才可以称作大丈夫。

九、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出自《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出言破坏礼义就是自暴,不能居仁由义就是自弃,可见自暴自弃是针对仁、义而言的,仁是安适的住宅,义是正当的道路,是人须臾离不开的,所以有些人舍弃仁义,是很可悲的,是不能够有所作为的。可以看出,孟子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劝诫天下人居仁由义,不可自暴自弃。

《论语》推荐欧阳昱北老师编写的《论语讲案》,适合中学生或者国学刚入门的读者学习,对论语中的句子做了详细的注解和分析,对孔子思想体系及其社会影响也做了详细的探究,对深入理解论语和儒家体系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摘选一部分作者对《论语》句子的分析,大家可以看看:

来源:十二公里作文网《论语讲案》专栏https://www.12km.com/column/5a2227692f301e0063f70e52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还时常修习,不也欣慰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愠怒,不也是君子吗?”

探究

“学而时习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何种地位?

春秋战国各种力量竞逐,激荡喧嚣之后,秦汉一统,华夏文明主脉日益显现,这就是孔学,而孔子本身无疑是最具经典意义的文化符号。故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孔子的贡献,今人多以为有四。其一,确立了中华道统;其二,整理了上古文献;其三,开创了平民教育;其四,构建了社会秩序。核心是仁。正是这个核心说,犹如一团迷雾,笼罩了二千余年,仍挥之不去。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修身,仁只是修身的终极目标、最高境界。孔子向来把仁看得极高,他是大智者,知人之难以日日有仁,转而求诸修身,故他在《雍也》篇里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意思是,贤如颜回,他内心能三个月不违背仁,其余的人则像日月经天一样履职应卯,时或有仁罢了。修身而暂未达仁,在孔子看来,是无妨的,关键在已然修身了。知此,便可觉悟“学而时习之”,其本质就是修身,当然要置于《论语》诸章之首了。

孔学,所学当在经、艺,包括礼、乐。学,并非只是求知,更需用以修身。所谓温习、练习、修习、实习等等,也就特别重要。

孔门讲修身用世,最注重对所学勤加演练揣摩,并付诸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觉悟所学、所习的真谛,用以指导人生。故学习是务本,是人对自然、社会、人生广泛意义上的知行。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学以达道,学行天下,故“学而时习之”的学,与今日所谓求知之学有异。后儒或未深究孔子学乃务本之道,而断言本章是讲人对学习、交友及他人了解的基本态度,颇有浅尝辄止之嫌。

《邢疏》说:“此章劝人学为君子也。”孔门所讲,是修身入世的哲学,讲乐学,在乐于学习中使业精进,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乐朋,在乐于交友中使道广大,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讲乐道,在乐于悟道中使人修为而成君子,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所谓乐学、乐朋、乐道,在于有所觉悟。《邢疏》引《白虎通》也说:“学者,觉也,觉悟所未知也。”觉悟的终极,指向修身成德,成为仁人君子。

学而有成,愉悦自知,而欢乐见于外;则志同道合者,知我慕我,不召而迤逦自远方来。孟子以为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尽心》)为三乐之一。孟子此乐,庶几同乎朋来之乐,学而交游,教学相长,而我道日广,故又得一乐。

乐道不易。学日进,修日善,道日深,去众人而渐行渐远,故欲人知我常不能。贤如颜子,也不能全乎知孔子之道之高远,“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然孔子并无愠色。学,为己为道,非为人,人不知,义无可愠。而心能乐道,已跻圣境,故宋儒有“寻孔颜乐处”。

这里要指出的是,学以致用,是孔学最大特点之一,后儒开悟,而有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学成,为社会认同,得执政赏识,以实现更为广泛、重要的“习之”。当所学不被当世认同的时候,君子“不愠”,就需要耐得住寂寞。《论语》所录孔子教与学生的,固然有《诗》《书》的传授和礼仪的教习,但核心是修身,即君子人格养成之道,这需要个人终其一生的学习来完成。而人格养成过程中得到的精神收获,包括生命觉解等,正是人生最大乐事。故朱熹对本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又,《集注》说:“习,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学习如雏鸟学飞,当反复无已时。据考,“时习”所指有三说。一指年岁。古人六岁识字,七八岁教以日常礼节,十岁教书写计算,十三岁教歌诗舞蹈。二指季节。古人春夏学诗乐弦歌,秋冬学书礼射猎。三指晨昏。学习、修养、交游、休息,依时而为。如此“学而时习之”,所学渐熟,渐深,渐入佳境,乐在其中。

本章所述有关学习的“说”“乐”“不愠”之情景,实则孔子毕生为之的境界,亦教徒为之的忠告。这是一种圣人情怀的文化自觉: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把“学而时习之”当作学子的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这种文化传承和学子担当,即所谓“为往圣继绝学”(张载《横渠语录》)。学习不已,修身未有穷期。《论语》编者,将“学而时习之”章置于五百余语录之首,其用心良苦。

上一篇:关于生日祝福的诗句经典语录
下一篇:有关政治的书经典语录

相关经典语录

推荐经典语录

热门经典语录

  • 五五开骂人经典语录
  • 说说社会经典语录
  • 快手经典语录,快手社会语录短句霸气,快手里面经典评论
  • 将进酒唐酒卿经典语录
  • 嚣张by巫哲经典语录
  • 快手评论经典语录
  • 栖见的白日梦我中的经典语录,白日梦我金句,白日梦我经典台词
  • 鼠疫加缪经典语录瞎子
  • 最新经典语录

  • 虚伪的人生的经典语录,送给耍心机的人的语录 至虚伪朋友的经典语录
  • 中国人的素质经典语录
  • 翡翠玉石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电影截屏
  • 狮子座 经典语录
  • 社会姐经典语录霸气
  • 电影北极之恋经典语录
  • 爱情宣言经典语录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