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经典语录
奥尔森说,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一直在改变。此前诺贝尔文学奖存在欧洲中心主义、以男性为导向的文学视角,而现在更考虑全球总体性,也更重视性别平衡,评委们的视野越来越宽阔,这也让评选更为激烈。
全文3013字,阅读约需6分钟
▲当地时间2019 年10 月10 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2019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彼得·汉德克。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
由于性侵丑闻和内讧事件,瑞典文学院2018年暂停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并宣布将2018年的奖项顺延到2019年。因此,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出现了两届获奖者。
01:07━━━━━
获奖者汉德克曾批评诺奖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发布会上,评委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Anders Olsson)表示,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发生了自1901年以来最大的变化,负责候选人预选的评选委员会增加了5名外部专家,并在评选过程中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奥尔森说,“托卡尔丘克的作品以移民和文化变迁为中心,充满了智慧和精妙的魅力。”“汉德克则是一个更具争议性的选择。”他表示,这名奥地利作家是当今小说界最具影响力作家之一,从1966年起就一直处于争论之中。
据《卫报》报道,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托卡尔丘克的英国出版商Fitzcarraldo正在紧急准备再版这位波兰女作家的作品。该出版社的一位编辑说,“她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作家,创作领域广阔,她也是一个政治活动家、女性主义者和公共知识分子。”
负责翻译托卡尔丘克作品《航班》的译者克罗夫特说:“她获奖,我感到非常激动,诺奖颁发后,一定有很多新读者可以发现她精美、强力、细腻的小说和短篇故事。”
法国24新闻台发布报道称,彼得·汉德克是一位“前卫派”作家,也是一个诺贝尔奖的批评者,曾不止一次地显示出自己是一个打破常规的人。他在2014年倡议废除诺贝尔文学奖,称这一奖项是文学界“虚假的封圣行为”,他还曾批评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是一个“糟糕的作家”,“炮制一些居高临下、狂妄自大的散文”。
━━━━━
获奖者从200人名单中评选出
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之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Anders Olsson)录制了一个视频,介绍文学奖的评选细节。他表示,每年瑞典文学院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200个提名,每年2月初开始评选,今年这个数量庞大的作家名单将逐渐减少,在暑假前,最终从200个提名者中选出8人短名单。学院里的每个成员都要读这个名单的作品,最终讨论出获奖得主。
奥尔森说,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一直在改变。此前诺贝尔文学奖存在欧洲中心主义、以男性为导向的文学视角,而现在更考虑全球总体性,也更重视性别平衡,评委们的视野越来越宽阔,这也让评选更为激烈。他指出,大家统一意见认定一个候选人是很难的,需要去说服他人,但这也是个有趣的过程。
━━━━━
背景
性侵丑闻后,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回归
2019年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尤为特殊的一年。因为一系列性侵丑闻与内讧事件,瑞典文学院2018年暂停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并宣布将2018年的奖项顺延到2019年。这无疑提高了大家对2019年两位获奖者的期待阈值。在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前,网络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的“终极预测”,不论是读者还是编辑,都饶有兴致地提名自己心目中的诺奖人选,而此前Nicerodds发布的赔率名单更是带动了一波诺奖入围效应。
在今年3月5日发布的声明中,诺贝尔基金会表示,“瑞典学院已经采取和打算采取的措施,将为恢复学院作为一个颁奖机构的信任创造良好机会。”最终的颁奖结果,确如瑞典学院的声明和大家的预测,没有出现特别引人意外的结局,两位获奖作家都是实至名归。
▲波兰和奥地利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300秒回顾历届114位获奖者。新京报动新闻出品(ID:xjbdxw)
━━━━━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梦境比现实更加庞大
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是托卡尔丘克笔下最常见的场景。在她的小说中,它们的界限常常渺不可寻,甚至梦境比现实更加庞大,心理学隐喻与诗化的写作方式、浓郁华丽的文笔与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都是她的代表性风格。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以此观照波兰的历史命运与现实生活。尤其重要的是,她善于挖掘人的内心,常于文字缝隙处洞见人心幽微。
可以说,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当代波兰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活力的小说家之一。1962年1月29日,她出生于波兰的苏莱胡夫,在正式从事小说写作之前,她曾在波兰大学研读心理学,后来当过心理医生。这极大地影响了她的创作,她的小说经常探讨个体的梦境或集体的潜意识,喜欢用碎片化的小故事组成一本完整的小说。她认为这种写作风格更适合自己,也适合现代读者碎片化的思考方式。
不过,托卡尔丘克刚开始写作时一直不愠不火,1987年的诗集《镜子里的城市》和1993年的长篇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也只是奠定了她的文学新人形象。直到1996年,托卡尔丘克的第三部小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出版,这让她一跃成为波兰文坛的代表人物。继这本小说大受欢迎之后,2002年,她凭借《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再次获得波兰最高文学奖“尼刻奖”的读者选择奖。
2017年,托卡尔丘克的《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首次被译成中文版进入国内,引发了许多讨论。在这本涉及波兰乃至更广阔的人类历史的小说中,没有冷冰冰的历史资料或数据,只有文学和情感本身,她由此展现了一个人如何由内部看向外面的世界,以及人们视而不见的世界和时代真相。不过这些都已经是托卡尔丘克早期的作品,时至今日,她已经完成了十三部小说,还包括与波兰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合作的电影剧本《糜骨之壤》。
除了两次获得波兰文学最高荣誉“尼刻奖”评审团奖,以及四次获得“尼刻奖”读者选择奖之外,2018年国际布克奖的获得者同样是托卡尔丘克,获奖作品是有着独特写作风格的《航班》(Flights)。托卡尔丘克的译者易丽君认为,托卡尔丘克的视野很宽广很深刻,“她不是那种特别现代的作家,不是现实主义作家,也不是超现实主义作家,她在这之间。很难说她属于哪个派别,托卡尔丘克就是托卡尔丘克,很特别。”
目前,托卡尔丘克居住在波兰南部城市弗罗茨瓦夫的一个村庄,那里靠近捷克,是全国最温暖的城市。
▲2017年,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编剧的电影《糜骨之壤》,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提名。影视截图
━━━━━
彼得·汉德克
在文学上没有所谓的高峰
彼得·汉德克一直是一个法则的“违抗者”。1966年4月的某天,一个留着长发,穿着皮衣,戴着圆片墨镜,一身“披头士”打扮的年轻人闯入著名德语文学团体“四七社”的聚会现场,指责当时包括君特·格拉斯在内的文坛写作者“题材守旧,语言陈腐”,一时语惊四座,引发热议。
如今,这个曾经的叛逆青年,已经成为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剧作家和小说家,当然,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知道汉德克的读者们念念不忘他那部颠覆性的戏剧《骂观众》。就在他猛烈抨击“四七社”诸人的两个月后,《骂观众》在法兰克福的首演引起巨大轰动。1968年初,他又发表了“说话剧”《卡斯帕》,迎来了戏剧实验和语言批判的高峰。
但汉德克并没有沉溺于语言实验中。20世纪70 年代,汉德克转向“新主体性”文学,创作了若干部近于写实风格的小说。90年代中期,他又写起了游记,同时发表政论。1996年他出版的旅行随笔《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与德林纳河的冬日之旅:或塞尔维亚求公义》将塞尔维亚归入巴尔干战争的受害一方——“一个孤儿,一个被抛弃的孩子”,引起了欧洲政坛的猛烈抨击,他因此被迫宣布放弃海涅文学奖。
▲1987年,彼得·汉德克参与编剧的《柏林苍穹下》荣获第40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并提名金棕榈奖。影视截图
在外界看来,彼得·汉德克始终是一个非常先锋的小说家,一个离经叛道、颠覆传统戏剧的剧作家,但是汉德克自己却很坚决地说,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先锋作家,而是一个偏向传统与经典的作家,他的“心灵归附于19世纪的文学传统家族”。只是因为“一种对人的充满矛盾的爱”他才写作,而所有的形式变幻和语言实验,不过是心灵的变体。
在成为作家之前,汉德克曾差一点成为一名牧师。他出生在奥地利格里芬一个穷苦的底层人家,家里的孩子多,为了得到教育机会,他只能去免费的耶稣会学校就读。如果按照惯常轨迹,汉德克毕业后应该会当一个解救众人心灵的牧师,但写作俘获了他。1965年,汉德克公开发表了他的第一本小说《大黄蜂》,之后便放弃学业,成为了一名自由作家。
在文学创作之外,汉德克亦涉足电影剧作。汉德克以编剧的身份参与了文德斯早期的许多重要作品,其中就包括以其小说改编的,文德斯真正意义上的剧情片处女作《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他与文德斯合作编剧的《柏林苍穹下》也成为影史经典。正是与文德斯和新电影的亲密接触,催生了1978年汉德克的重要电影作品《左撇子女人》,这部作品入围了当年第31届戛纳电影节,并获金棕榈奖提名。
虽然面对很多争议,很多误解,但汉德克依然获得了无数人的尊重。他一生获奖无数,诺奖之于他,似乎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在汉德克的眼中,文学并不是封圣之物。他曾说,在文学上,没有所谓的高峰,最多是一个小山丘,人们在可以在上面建一些葡萄园之类,还可以让孩子在这个小山坡上玩,而这就是文学。
新京报记者 陈沁涵 杨司奇
值班编辑 李二号 花木南
回答已更新~以下列出的作者名录与作品仅是我个人了解的,重点推荐的已经加粗,最后声明评论仅仅为个人感想,拒绝引战。
-------------------------------------------------------------------------------
2019:彼得·汉德克的戏剧《冒犯观众》《柏林苍穹下》
名至实归的获奖者,不过记得他以前曾说过诺贝尔文学奖“到底是应该废除的”,因为它对文学只是事后虚伪的追封,固然可以一时招引来看热闹的,却于阅读无益。此外,其个人品质也遭受非议——汉徳克属于不承认南斯拉夫内战期间种族清洗战争暴行的泛右翼人士。
2017:石黑一雄《长日留痕》
移民三雄之一,与除了名字外没有任何与日本相似之处,写作风格彻底的欧化,看不出有日本的痕迹。
2016:鲍勃·迪伦(有极大争议)
我不是否认他在音乐方面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歌词中透露的人文情怀和诗意表达,他在音乐领域是伟大的、传奇的,但是把他的伟大直接划到文学领域,我认为是对日渐艰难的严肃文学一种冷漠对待。用彼得汉德克的话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对我来说,文学是阅读的,而鲍勃·迪伦不能被阅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这个决定,其实是在反对书,反对阅读。我不想让人误解,我还是会认为鲍勃·迪伦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对文学的侮辱。这个决定很显然是一些不读书的人做出的。鲍勃·迪伦的词,如果没有音乐,什么都不是。”
2015: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切尔诺贝利的祈祷》《锌皮娃娃兵》
她的作品都是纪实文学,因为独立报导和批判风格,她的独立新闻活动曾受到政府限制,诺贝尔协会称她是“对这个时代苦难与勇气的写作”。蒋方舟推崇的作家。
2013:爱丽丝·门罗(女)《逃离》《亲爱的生活》
她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笔触简单朴素却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给读者带来真挚深沉的情感,有人把她和弗兰纳里奥康纳相比较。《伦敦书评》编辑克里斯蒂安·洛伦岑一口气读了十部芒罗的小说集,然后感到自己逐渐失去了活下去的意志:“我像她笔下的人物一样悲伤起来了,而且像他们一样变得越来越悲伤。我渐渐习惯了,生活是破败的,或者是污秽的,正像她小说中一直在说的那样……我看到每个人都要得癌,或是患上痴呆,由此剥夺了他们的记忆,从此忘记了自己可能犯下的、而他们已经花了整个一生来思考的小小通奸。”
2011:特兰斯特罗默的诗歌
从文学史的观点上来看他与保尔·瓦莱里的“纯诗”相近。他有点“为艺术而艺术”的味道,但超出了纯粹的完美主义,而是“心理地、逻辑地自问”。他的诗无法规入一个流派,被称为:“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诗人。”
2010:略萨(其实他的作品我并不喜欢)
和马尔克斯原是最好的朋友,后因为对方撬墙角而反目成仇。
2009:赫塔·米勒(女)《国王鞠躬国王杀人》《呼吸秋千》《心兽》《镜中恶魔》
她的作品政治性很强,缘于极权、压迫、恐惧的生活经历所写出的伟大文学,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她以写作德裔罗马尼亚人在苏俄时的遭遇著称,其诗歌也写得很棒!
2007: 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野草在歌唱》
迟到了三十多年的诺贝尔奖!莱辛本人似乎对授奖辞并不认同:“我真不明白当他们写评语时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我的意思是说,他们面对着令人吃惊的一大堆五花八门作品。要确切地加以概括,是相当困难的。你想是吗?” 据说1993年5月,莱辛曾到访中国,并主动要求拜访王蒙和张艺谋。在王蒙家的四合院里,两人像老朋友般拉了家常;而当时正在北京西苑宾馆跟人讨论剧本的张艺谋,则在宾馆附近的西安风味餐馆招待了莱辛。这一次会面让莱辛很高兴:“张艺谋让我体会到传统中国人身上的质朴味道。”
2006:帕慕克 《我的名字叫红》(重点推荐)
极为推荐!很难把这本书归入哪一种类型,从故事的背景而言可以算是一部历史小说,从凶杀与破案的内容来看,又可以算作是悬疑或推理小说,从男女主人公间的情感来说,又是一部很感人的爱情小说——超综合类型的小说,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2004: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女)《钢琴教师》《等爱的女人》(有极大争议)
虽然耶利内克的作品颇丰,但在获诺贝尔奖之前,在德语文化圈以外的地方,耶利内克几乎默默不为人知,故而她得奖极具争议,尤其是在奥地利。许多人对她的作品不屑一顾,认为她的作品带有浓烈的色情成分。更有人说她的作品淫秽,下流,亵渎神灵,她笔下的女性世界充斥着“赤裸裸的性事”,而且是“将性和病态、权力以及暴力联系在一起”,“肉体的结合是冰冷而晦暗的,缺乏交流,只有暴力的侵占,没有任何柔情蜜意,没有丝毫灵魂或者意图的尊严”, “无度的淫秽”,最终只能“陷入绝对的虚无主义”。2005年10月,瑞典文学院成员卡努·安隆德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前提出辞职,以抗议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耶利内克。他认为:“耶利内克的作品像寄生虫。去年把文学奖颁给她对文学奖造成了无可弥补的缺憾,也混淆了大众对文学的看法”。
2003:库切《耻》
大师级别的作家,作品主要描写是种族隔离下的人们的生活状态,都是关于历史,是关于人在历史中的地位,更是关于人是否能逃离历史。在他的笔下,政治和历史的力量像阴风苦雨一样无孔不入,吹入个人的生活。语言非常精炼,非常干净,描述一个个局外人的青春,挣扎,阴郁,却又真实,充满炙热。
2001:奈保尔 《毕斯华斯先生的房子》《信徒的国度》
文品一流,人品下流,极品渣男,私生活极其混乱!我们崇拜他的文采,但绝不会和他做朋友。
2000:高行健《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绝对信号》《车站》《野人》(重点推荐)
他的戏剧作品,不论是我国哪一部现代文学史教材,都必然不得不提到,因为他是我国现代戏剧的开创者、奠基人和里程碑,其小说更是精彩绝伦。有一种写作手法是不露痕迹地将你带入它的世界,《灵山》就是一部散发着如此魔力的作品——无以伦比的罕见杰作,也是一部朝圣小说。
1999:君特格拉斯《铁皮鼓》《剥洋葱》
因为其政治倾向,不做过多评价。
1996:维斯瓦娃·辛波丝卡的诗歌(女)《万物静默如谜》《呼唤雪人》(重点推荐)
构思精巧又富有哲理,关键是读起来还轻松快乐。
1994:大江健三郎《广岛笔记》《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一位我极为敬佩的作家!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不过他本人认为安部公房、大冈升平、井伏鳟二,都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资格。“如果安部公房先生健在,这个殊荣非他莫属,而不会是我。
1993:托妮·莫里森(女) 《所罗门之歌》《最蓝的眼睛》
黑人女作家,想象力丰富,作品富有诗意又风趣。
1987:布罗茨基的诗歌
名至实归,以其“出神入化”“韵律优美”,“如交响乐一般丰富”的诗篇和“为艺术英勇献身的精神”荣获奖项,成为这项世界性文学大奖继加缪之后又一位年轻的获奖者。
1985:克洛德·西蒙《弗兰德公路》(重点推荐)
“新小说派”的大师。
1983:威廉戈尔丁《蝇王》
这位就不用我多说了,声誉极高。他的作品主题通常与黑暗邪恶有关——人类天生的野蛮与文明的理性的斗争,但是他的小说中也表达一种昏暗的乐观主义。
1982: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枯枝败叶》《族长的秋天》(重点推荐)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文学大师。他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不过有一种说法:跟博尔赫斯比,他就是个笨蛋!
1972:海因里希·波尔《流浪人,你若来斯巴……》
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作品上过我们江苏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
1971:聂鲁达的诗歌《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重点推荐)
他的爱情诗贯穿了我整个高中时期。很可惜,晚年的他死于非命。
1970: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癌病房》
他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国,到美国后毫不留情地批评自由主义,苏联解体后又大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毁了俄罗斯,立场让左右两派都无法相处。他死后,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不过我本人看来他属于三观不正的喷子。
1969:贝克特的戏剧 《等待戈多》
公认的荒诞派戏剧里程碑!
1968:川端康成 《雪国》《伊豆的舞女》《千只鹤》《古都》《睡美人》
作品富抒情性,充满古典和平淡的美。
1966:奈莉·萨克斯(女)抒情诗与剧作家《沙上的记号》《逃亡》
一位很复杂的作家。
1965: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是一位文学大家,但是争议极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拥护者。难能可贵的是他以现实主义手法写了《静静的顿河》得了诺奖。路遥的簇拥者们要不去看看,究竟什么样的现实主义作品能得诺奖?
1964: 萨特《文字生涯》《恶心》
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诺贝尔文学奖——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加缪比他先领到奖从而心生不满。简言之,萨特不停地抨击和他思想主张不同的人,甚至不惜与之绝交,他支持苏联的时间很长,显得很顽固,像斗鸡,被很多人讨厌。萨特是一个极聪明的书写者,他的历史的风向感敏锐,立场永远先于内容。他知道群众站在哪一边、年轻人站在哪一边。加缪就比他坚定认真,加缪曾有一句反对萨特的神来之笔:萨特把他的扶手沙发椅顺着历史的方向摆放。
1958: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极为推荐)
著有小说《日瓦戈医生》的苏联作家巴斯特纳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他感动的致电瑞典皇家学院:“极为感谢!激动!荣耀!惊讶!惭愧。”,四天后由于苏联众多舆论的反对,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会籍,甚至有人举著标语游行要求驱逐出境。巴斯特纳克对事态的发展始料未及,便于同年10月29日宣布拒受诺贝尔文学奖。巴斯特纳克的委曲求全终于起了作用,加上世界舆论的帮忙,他仍得以留在自己的祖国。他只好拒绝领奖,致电写道:“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我被授奖所做的解释,我必须拒绝领奖,请勿因我的自愿拒绝而不快。”并在痛苦与孤寂中度过他苦难一生中的最后两年。1960年5月30日,巴斯特纳克病逝。他是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生前不仅未曾因获奖而取得荣誉,反而招致耻辱和灾难的文学奖得奖者。
1957:加缪 《局外人》《鼠疫》《西西弗斯神话》
存在主义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比起萨特,我更喜欢加缪。加缪执着的是,在冷酷的历史现实中一定要记住人性的根本要求,不能在反抗压迫者的过程中成为压迫者,忘却最终目标。因此他谴责苏共的大规模清洗运动,认为极权政治淹没了人性。而萨特认为社会主义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新方向,暴力是必要的手段,为了历史的进步应该接受历史的局限性,因此公开支持苏联。然而,后来苏联出兵匈牙利,萨特承认了之前的错误判断,并向人性和人道主义回归。然而,至死两人谁都没有丝毫和解之意。同样是介入政治斗争,加缪脚踏实地、奔波不息,萨特则叱咤风云、领袖群伦。加缪后来是孤独的,萨特对俄国和中国革命的支持,为他赢得了老朋友的赞誉,为当时的大部分中国年轻人所熟悉。一晃如今半个世纪过去,在当年论战中占绝对上风的萨特没能笑到最后。历史终于公正的站在了加缪这边。
1954:海明威 《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乞力马扎罗的雪》(重点推荐)
海明威是被所有作家推崇的文学导师,很受后来作家的推崇。一位只能被摧毁不会被打败的男人!
1949: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
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但是我认为他远不如伍尔芙和普鲁斯特。
1948:T·S·艾略特 《四个四重奏》
他曾将自己概括为“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皇派、宗教上的英国国教高教会派”,他还是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伍尔夫“布卢姆斯伯里集团”的座上宾。
1947:纪德 《人间食粮》《窄门》《伪币制造者》《田园交响曲》(重点推荐)
极为喜爱的大师,谈个笑话,他少年时代喜欢和小伙伴爬到桌子底下搞基。他在自传《如果种子不死》开头非常轻松而且无辜的做过解释。年轻时候的他极为英俊帅气,至于他完全解放身心,应该是在北非之旅中,记得里面还有王尔德。
1946:黑塞 《荒原狼》《彼得卡门青》《悉达多》(重点推荐)
其实比起他的小说,我更喜欢他的诗歌,了解他是通过理查施特劳斯晚年作品《最后四首歌》。
1938:赛珍珠(争议极大,我个人认为她不配拿奖)
赛珍珠的作品满足了异邦人对写作在远方的猎奇心,她并未在风格上有何拓展,叙事能力亦平平无奇。今天,很少会有人记得她的作品。很多评委看回头都觉得选错,政治意味多过文学。诺贝尔奖多数喜欢有历史厚重感,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所以真的不用太执着这奖项。最后说个笑话,1938年赛珍珠因《大地》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时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但她的获奖在当时的美国文坛却遭到围攻,文学家威廉·福克纳就不无酸意地说,自己不愿拿诺贝尔文学奖,也不愿同"赛中国通夫人"为伍,但十一年后他得到获奖通知时,一刻也没有推辞。
1933:蒲宁《安东诺夫的苹果》
说实话,他的文学写作风格和手法早已过时。
1932: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争议极大)
用伍尔芙的话说:“威尔斯先生、贝内特先生以及高尔斯先生曾激起过如此众多的希望,又连续不断地让人失望,因此,我们主要是感谢他们向我们显示了他们本该完成却未能如愿的事情,指明了我们肯定不能去做但是也许同样肯定不愿去做的事情。他们的肉体存在使他们的作品具有一种活生生的日常性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又让我们能有选择地对之放肆和不恭。一言半语,概括不了我们不得不施之于他们作品的那种指责与不满。这些作品卷帙浩繁、品性不一、既让人钦佩、又让人失望。假如我们试图以一句话来表示我们的意见,我们就会说,这三位作家是唯物主义者。由于他们关心的不是精神而是肉体——正是这一点使我们感到失望,也留给我们这样一种感觉:小说越快背离他们(尽可能彬彬有礼)而去,即便是去荒漠也罢,对其灵魂就越有利。”
1930:辛克莱·刘易斯 《大街》《王孙梦》《巴比特》
我小学时就读过他的作品,平易近人,又真实到似曾相识。他和西奥多·德莱塞的恩怨情仇让人目不暇接。
1929:托马斯·曼 《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
他的作品内容有点琐碎,但是我很喜欢他的《魂断威尼斯》。
1925:萧伯纳 《圣女贞德》
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
1923:叶芝的诗作
并没有看过多少他的诗作,不过最喜欢的是他的墓志铭。
1921:法郎士 《苔依丝》
其作品和写作手法也已经过时了。
1915: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
也是一位名不副实的作家,现代文学界对罗曼罗兰的评价不高,或者说很少研究他。相比之下,纪德、普鲁斯特的研究和评价都很高。
1907:吉卜林《老虎老虎》
文笔过于简单易懂了。
--------------------------------------------------------------------------------------------------------------------------------------------
本人并不喜欢莫言,用赫塔米勒的话说:“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是一场灾难。”她曾批评作为官方认可的作协副主席的莫言“颂扬审查制度”,文学为政治服务是一场灾难。
还有1953年的丘吉尔,1949年的罗素,1927年的亨利柏格森,1902年的特奥多尔•蒙森,个人感觉其作品与文学毫无关系,名不副实!
--------------------------------------------------------------------------------------------------------------------------------------------
其实,也有与诺贝尔文学奖错失交臂的大师,他们的作品丝毫不逊色于这些拿过奖的作家。
因为文学奖得主大部分都是欧洲人,导致文学奖的国际性也受到质疑。部分获奖的得主也被批评是受到政治因素的干预。许多知名的文学家都未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包括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维吉尼亚·伍尔夫、约瑟夫·康拉德、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安德列·马尔罗、马塞尔·普鲁斯特、挪威剧作家亨利·易卜生、瑞典作家及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德国作家法兰兹·卡夫卡、剧作家贝尔托·布莱希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美国诗人艾兹拉·庞德、法兰西斯·史考特·费兹杰罗、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可夫、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士·博尔赫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当然了,还有中国作家残雪。
以上!
艾萨克·巴谢维斯·辛格(1904—)美国犹太作家,也是唯一用意第绪语写作的当代美国作家。他出生于当时仍被沙皇俄国占领的波兰拉齐米恩镇。后随父母去华沙,住在首都贫民区。辛格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犹太教的拉比,属于教规森严的哈西德教派。辛格自小受到严格的犹太教传统教育,后又在一所神学院学习过。 家庭的环境和生活的经历使他不但熟悉犹太教的一切宗教议式及犹太法典,也使他熟悉犹太人的专统和各种风俗习惯。此外,他还熟悉贫民和个人物的艰难生活,所有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创作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5年,辛格追随其长兄移居美国纽约市,在一家意第绪文报纸《犹太前进日报》任编辑,并积极从事文学创作。 辛格的意第绪文作品大多先在这家报纸上刊载,然后再经过他本人和一些译者合作译成英文发表。几十年来,他共创作了30多部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剧本和儿童故事。他的第一部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撒旦在戈雷》(意第绪文,1935,英文、1955),第一部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是《莫斯卡特的一家》(1950),接着又发表了《卢布林的魔术师》(1960)。 《奴隶》(1962)、《庄园》(1967)、《产业》(1969)、《仇敌:一个爱情的故事》(1972)和《肖莎》(1978)。短篇小说集有《傻瓜吉姆佩尔及其他故事》(1957)、《市场街的斯宾诺莎》(1961)、《卡夫卡的朋友及其他故事》(1970)等。 辛格的作品丰富多采,情节生动。他广泛描绘了过去东欧各个领域中犹太人的遭遇,并揭示了美国犹太人现今的生活,其中有不少是神秘的灵学和鬼怪故事。他的作品还由于揭露性强、讽刺有力、对下层人民深表同情,于美国当代作家有广泛的影响。1978年:“因为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 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