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的经典语录
很显然,每句话都是经典!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创造了一种特别中国、特别东方的哲学体系,这是老子对中国哲学、东方哲学甚至是世界哲学,做出的最为辉煌的贡献。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蕴含了丰富博大的知识体系。老子的哲学是自然哲学,是政治哲学,更是人生哲学。
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学说,数千年来,一直和儒家学说一起,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形成了中国社会独特的儒道互补的心理结构。
所以,老子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哲学家,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告诉我们,在儒家的昂扬积极进取之外,还有一种淡然的清静无为的生活;他告诉我们,在入世之外,还有一种逍遥的出世的生活,这是老子和庄子的道家学派告诉我们的,生活的另外一条道路。
下面,好玩的国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老子以及他的道德经,为什么能成为永恒的经典,老子为何能名留青史。
第一,老子的道德经,创造了独特的东方的哲学体系,这种哲学我们叫做自然的哲学。在人类的婴儿期,世界几乎所有的哲学流派,在探讨天地的起源、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中,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也就是说,他们相信,有一个独立与人的世界之外的造物主,造就并统治推动了这个世界,人类在宇宙和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有匍匐在神的脚下。
而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另外一种宇宙起源的理念——世界并非是神创造的,而是道创造的。这个道是不可言说的真理,是推动宇宙万物形成的根据,道在象帝之先,是一切事物的根据和绝对法则。
而道的表现形式是无为的,是自然而然的,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受到道的支配,那么人的生存方式就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就应该顺应自然。
第二,老子的道德经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也是老子对中华民族哲学的巨大的贡献。老子认为,世界由阴阳组成,事物由正反两个方面的矛盾组成,而矛盾是运动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矛盾就向它的对立面发展。
老子的哲学理念,其实是一种辩证法的理念。他提出了道者反之动、祸福相依的辩证法思想。好玩的国学认为,中国人的辩证法思想,他的源头就应该是道德经。
辩证法思想,也是中国人的方法论。在道德经中,老子更是进一步提出了他的方法论,那就是道法自然。因为道是自然,人要遵守道,就应该效法自然顺应自然。
第三,从老子的矛盾互相转化的方法论中,很自然地可以推导出柔弱胜刚强的人生观。因为,一个事物,一个人,如果太过刚强,那么按照矛盾的发展规律,发展到了定点,那就是刚强易折,从而走向死亡,而柔弱的东西,却可以战胜刚强。
所以老子特别崇尚柔弱的东西,比如水,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因此,老子的人生观就是求柔弱,以退为进,以清静无为来获得成功,而不是一味地好勇斗狠。
第四,在政治哲学上,老子崇尚的是无为。用最大的无为,来换取最大的有为。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你不要去乱折腾,要按照自然而然的方式,去治理人民。这样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才能达到质朴自然的、小国寡民的境界。
老子的道德经,无论是自然哲学还是政治哲学,无论是价值观还是方法论,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所以,他与道德经,都能名留青史,成为永恒的经典!
第五章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第七章
上善若水。
第八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九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8月30日名言)
第十八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第十九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三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第二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第三十三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第三十六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第三十七章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第三十八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四十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四十二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第四十三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第四十五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第四十八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六十四章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第六十五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第六十六章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第七十二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三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现代汉语释义:人民不怕死,何必用来死来令他(她)们恐惧?
第七十四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第七十六章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只求治病者背诵《道德经》的方法 《道德经》修炼方法 一、修炼时背诵《道德经》每课必须从“第”字开始,即课次、课名每遍必背,否则效果差一半; 二、第一天背诵第十课,第二天背诵第十一课,第三天背诵第十二课,从第四天起每天合背上述三课(即第十、十一、十二课),合背一个月打下修炼的基础。 三、一个月后,只求治病者,先合背诵上述三课再加背第四十二课,即每次反复背诵第十、十一、十二、四十二课,就可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具体内容如下: 第十课 为 道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十一课 天 道 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十二课 治 国 古之善,为道者。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其式,常知其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四十二课 不 知 知之不知,上。 不知知之,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注意: 1) 一天炼一次保持原状,修炼两次以上受益,一般修炼四次最好。修炼时要注意方向,即: 子时功:23:00—1:00 面朝北; 卯时功: 5:00—7:00 面朝东; 午时功:11:00—13:00 面朝南; 酉时功:17:00—19:00 面朝西(即总是面向太阳)。 如果这四个时辰有事耽误了,可找其它空余时间补练也行。每次修炼的有效时间是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最好是自动收功,如果有事可用意念强迫收功。 2) 课文内容及顺序要背对,绝不能错;如果不会背,也可以拿着书读;如果发现背错了,再从错的地方按照对的重新背。 3) 背诵时大脑要守静,思想要集中在课文文字上;如果开了小差,要及时收回来。 》:《道德经》修道说明 《道德经》是“自然神功”的理论基础,练功者勿需任何练功知识,不要意守和运气;病患者也不要观、想病灶,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可盘坐在地上、端坐凳上、站立或仰卧床上,双目微闭,两手从膝盖上后收于胸前合掌,掌根对心窝以保护心脏,十指尖朝正前方接收信息,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使你心情舒畅深远,从而获得超常能量,排除病魔,起到治病、健身、延年的作用。在背诵《道德经》时:一是每次练功反复背诵一课《道德经》,每三天或一周换一课,按自己情况而定;二是每次练功时反复背诵三课《道德经》,就可做到除病、健身。如果要想提高功力,每次练功必须再增加一课,即从第一课依次加到八十一课,每三天或一周换一课,也就是说每次练功背四课《道德经》。 这两种功法都必须盘坐在地上,练“人法地”。这样能使你功力大增,更深层地去领略大自然的奥秘,进而“物形之,势成之”,“故道生之,德畜之”。最后双手下滑至膝盖,自动收功。 一个人的最佳状态就是自然状态。练功时甚么叫自然,甚么叫不自然呢? 在背诵《道德经》时,一般来讲,出声比不出声好,就按自己的速度和习惯背诵,若不想背了就不背,这就是自然。 如果不想背了你还要勉强背,那就不自然了。练功时有动作就随他动,有力要把你推倒地上等,这都是正常的,决不要用意念控制或反抗,要一切顺其自然。如果你用意念阻止他动或不倒地等,这都违背了自然,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病患者决不能想自己的病,当你大脑想病时就发出指令,使你全身病毒就往想处集中,所以越想病越有病,当你处于自然状态时,大自然能量就会将病毒逐步冲刷掉,故不想病自然没有病。 当你有病时,经络不通,真气运行受阻,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气冲病灶而疼痛,这也是很自然的,但有的人就怕痛而不练,“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痛苦时就要那出开始练功时的决心和勇气去克服困难,就不会招至失败。一旦病毒被排除,经络一冲通,自然就不痛了,病也好了。 这就叫“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 。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治大国,若烹小鲜
大国下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