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经典语录无罪
《飞越疯人院》,《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 | 一味清欢
半个多世纪前上映的经典老片《十二怒汉》,至今看来仍令人震撼不已,其散发的人性光辉和对偏见蒙蔽真相的反思,无论人类社会走向怎样的未来,都永远具有现实意义。
《十二怒汉》上映于1957年,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亨利·方达、李·科布、马丁·鲍尔萨姆等人主演,讲述了一场由一件凶杀案引起的陪审团讨论。
影片几乎全都发生在一间审判团的休息室内,由大量的对话堆砌而成,封闭的环境、燥热的天气、十二个来自不同阶层和不同职业的陪审员之间的对话所营造的冲突感,都使影片充满紧张的氛围,令人不由自主地代入情境。
而最打动人心的是,影片所表达的对法律的诠释、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偏见的反思,它们像一股涓涓细流,涤荡我们的心灵的同时,又唤醒我们的理智和良知,让我们看到法律背后的人性光辉。
01 一场散发人性光辉的讨论
整场陪审团讨论,源于一件凶杀案。
凶器、杀人动机、证人,所有证据和线索都指向受害者18岁的儿子,且他也不能拿出使人信服的不在场证明,真凶似乎就是这位少年无疑了。可当陪审团第一次表决时,竟然有一位陪审员持无罪的意见。
8号陪审员说:“十一个人都认为他有罪,我真的很难举起手送这个孩子坐电椅,而完全不去讨论这件事。”
老实讲,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在其他所有人想都没想就认为少年有罪时,8号怀着一颗对生命的敬畏心,持截然不同的意见。他当然不是真的认为少年无罪,只是不忍轻易地判处一条鲜活的生命死刑,那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发自内心的良善,是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辉。
8号身上的这份人性的光辉,一直贯穿影片始终。他相信少年说的漏洞百出的不在场证词,不断提出自己对案件的合理怀疑,甚至现场还原一位证人的证词,指出其中的漏洞,令其他十一位陪审员无话反驳。
也正是8号的这份人性的光辉,唤醒了其他陪审员心底的良知和理智,他们渐渐转变一开始对案件的随意态度,认真地去讨论案件的细节,在认同8号的合理怀疑后,陆续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最后达成少年无罪的共识。
许多看过影片的人,会质疑这样的结论是否太过草率,如果少年真的杀死了自己的父亲,那不是就放过了一位杀人凶手吗?
这样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因为除了少年自己,谁也不知道他有罪还是无罪,陪审团直接判处他无罪,无疑会冒着放走杀人凶手的风险。
但法律除了有铁面无私的一面,还有人性的一面。影片开头,法官说,“如果你们能提出合理的怀疑,无法确认被告是否有罪,基于这个合理的怀疑,你们必须做出无罪的判决。如果你们找不出合理的怀疑,你们必须基于良知判决被告有罪。”
美国法律提倡“疑罪从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一位嫌疑人有罪,那么他就是无罪。这样的规定,或许会有使真凶逍遥法外的可能,但绝对不会冤枉一位无辜的人,这就是法律背后的人性所在。
《十二怒汉》中的这场陪审团讨论,其意义不在于“无罪”的结果,而在于从陪审员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做出无罪决定,到法律“疑罪从无”的人性化,都散发着人性的光辉,那才是真正打动观众的核心。
02 真相总是被偏见蒙蔽,而理智会让我们看见更多真相
除了证据,少年的背景,也是其他11位陪审员一开始认为他有罪的原因。
少年出生于贫民窟,母亲很早就去世,他在父亲的暴力下长大,曾有偷窃、抢劫等种种前科,进过少管所,坐过牢,在世人眼中,他是名副其实的坏孩子。
基于这样的背景,其他11位陪审员或多或少都认为,少年的确有杀害父亲的可能。尤其是3号和10号陪审员,前者由于与儿子关系决裂的原因,对所有孩子都抱有一种不满的态度,而后者怀有阶级偏见,十分看不起出身贫民窟的人。他们都认为少年已经从根上坏掉了,绝对是杀人真凶,不可能无罪,完全不需要浪费时间来讨论。
不得不说,导演西德尼·吕美特对人性了解至深,在12位陪审员中,特地安排了这样两位性格鲜明的人物,让我们看到人类身上普遍存在的弱点——偏见,从而指出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我们总是被自己的偏见蒙蔽,却无法理智地去看见真相。
客观来讲,3号和10号算不上坏人,他们身上也有普通人的善良和嫉恶如仇,只是由于背景、经历或学识等方面的原因,分别对孩子和穷人抱有明显的偏见。他们在知道整个案情时,就已不由自主地带上个人主观情绪,无法理智地去看待少年和案件,从而忽略了少年无罪的可能。
相比来说,8号就有绝对的理智,他不会因为少年的身份和背景就抱有偏见,而是着眼于案件的细节,理智地提出自己的合理怀疑,指出案件的另一种可能,从而避免了轻易判处一条生命死刑。
也是8号的理智,唤醒了其他陪审员的理智,让他们逐步摒弃对少年的偏见,一步步抽丝剥茧,开始对自己先前有罪的结论有了合理的怀疑,最终促成少年无罪的结果。
偏见会蒙蔽真相,而理智却可以让我们看见更多真相。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煞费苦心地通过十二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之间观点的碰撞,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提醒我们不要被偏见蒙蔽,时刻保持理智。
03 《十二怒汉》的现实意义
《十二怒汉》上映距今已有60多年,由于其对人性的思考和偏见蒙蔽真相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陆续被各国翻拍成多个版本。
1991年日版《12个温柔的日本人》,在原作的基础上,加入了喜剧元素和女性角色,并从无罪到有罪最后再到无罪,剧情一再反转,更多的着眼于社会与人情。
1997年美版《十二怒汉》,由黑白变为彩色,没有太大的改编,名气不如旧版,不过依然精彩。
2007年俄版《12怒汉:大审判》,是翻拍版中最有名气的,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与原作相比,加入了历史、文化、民族等特色,多了一些厚重和悲凉,展现了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关怀。
还有2014年中国版《十二公民》,也是比较精彩的翻拍,将陪审团讨论改为模拟法庭,加入了一些本土化元素和社会话题,展现了一个浓缩的中国人面貌。
1957版《十二怒汉》之所以不断成为被翻拍的经典,就是因为其融入了法制、人性、人情、偏见、理智、道德等元素,这些是人类社会无论走向何处,都始终关注的话题,也是影视作品一直极力想诠释的东西。
《十二怒汉》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它所传达的法律公正和人性光辉,永远鼓舞着渴盼正义与公平的人们,还在于它唤起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对自身和现实社会的反思,从这点来看,称它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也丝毫不为过。
肖申克的救赎、被解放的姜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