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句》经典语录
有一句是关于性的。不知可不可以算是。“看到白臂膀就想到生殖器,进而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力大都如此。”
人生就像一场花开的过程,可以醉在百花深处,也能退到风烟俱净。繁花似锦的时候,大家都送来祝福和赞美;落叶缤纷的季节,却很少有人怜惜和同情。世间风云变幻,人情也如天气阴晴不定,不贪朋友千万,只求知己二三。不过朋友毕竟不像夫妻,不能朝夕相处,聚散总是常事,而自古送别的场景一般都很悲戚和忧伤,但唐代诗人高适笔下的送别却显得热情洋溢。
夜别韦司士唐代:高适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高适,字达夫,天宝八载应举及第,他的边塞诗雄健苍凉,气骨凛然,与岑参齐名。司士,是官名,唐代州县设司士参军,掌管工役事务。一年春天,韦司士路经滑州欲渡黄河北去,诗人与州郡中官吏夜间设宴为其送行。宴席上大家吟诗作赋,诗人拈得“城”字,即兴创作了这首律诗。
高适的这首七律,开篇三截句,罗列了多种意象,堪称经典。“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诗人在一句之中排比三种事物,烘托主题,称为三截句。首句高馆张灯夜宴,传达了主人的殷勤好客;次句夜钟、残月、雁归声,都是与别离相关的意象,既有视觉上强烈的冲击,也有听觉上欢快之享受,但由于正处于离别之际,诗句更显氛围凄清。
吟完前两句,诗人看见大家都在啧啧称赞,就更加意气风发,举杯敬了客人一杯酒,然后不假思索地继续描写分别场景。“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高适夸奖韦司士是一位高士,自己结识这样的朋友真是三生有幸,只是相聚时难别亦难。“啼鸟、春风”一虚一实,写法灵活,将春风拟人化,值此春光明媚的时刻,却不得不分手,惜别之情不言而喻。“只言、无那”两个虚词相勾连,也渲染了一种喜悦和惆怅的情感,诗人的热情与浓郁的人情味也跃然纸上。
韦司士果然有些伤感,高适却继续煽情,颈联转而虚拟出韦司士行程中的场景,寓情于景,生动逼真。“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滑州在河南境内,靠近黄河南岸,这里有一个白马渡,客人离开后就要从这里渡过黄河。“沙为岸、柳向城”,是想象客人第二天渡河时所见,高适不施浓墨,也不加渲染,却令人在脑海中浮现出客人渡河时的分别场景。主人折柳相送,再三祝愿一路平安;客人却久立沙岸,迟迟不愿离开。黄河奔流不息,白云翻滚不停,仿佛都在催促主客双方不要做小儿女状。
诗人最后痛饮一杯,送上祝福,“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虽然只是一次萍聚,但彼此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高适赞美对方乃一介君子,不愁前路无知己,即使路漫漫、风凄凄,也无须有任何惆怅和怨言。相信韦司士听了高适这番热情洋溢的话语,夜间一定有个好梦,来日也会心情乐观地渡河。
细品全诗,作者将饯行的场面描写的情意浓浓,更形象地虚拟出送别的场景,不仅景象开阔,而且一气贯注,后人评价首联技法精湛,叙述传神,并为下文的展开攒字设色;颔联点出别离,后面则抒发真切情感,起承转合犹如骏马下坡,毫无凝滞之感,不愧为大唐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