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对女人说的15句经典语录
董卿目前的状态是未婚,也就是没有老公。当然也不排除董卿隐婚,董卿还和韩乔生穿过绯闻呢。目前,传的最广的是说董卿老公是黄辉,也有一说董卿是小三。更多的信息可以到章鱼保罗八卦网董卿老公频道看看:
最近,一档名叫《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节目悄然上线,瞬间火爆全网。
比赛全程节奏超快,主持人与嘉宾不煽情不做作,选手发言个个干脆利落,尤其是90秒即兴演讲环节,成为全场最嗨点。
网友把选手之间的PK称之为“神仙打架”:别人张口就是满分作文,而我只会在观众席上卧槽。
而坐在评委席上的董卿,则被观众奉为“神仙中的神仙”。
每一次点评都让人如沐春风,却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不留痕迹地给出修改建议。
近年来董卿主持的节目数量锐减,曝光率也随之降低。但每一次出现,观众总会为她的气质所折服。
“国民女神”“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面对董卿,人们总是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再华丽的词汇用在她身上都恰如其分。
为何一个并不倾国倾城的女人,会让全国人民为之倾倒?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搜索了许多关于董卿的信息,直到脑海中蹦出三个字,“生长力”。
董卿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一股旺盛的生命力,永远如春笋渴望雨水般,节节向上。
她的人生轨迹,正印证了科幻作家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说过那句话:
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之前看到过一句话,一直奉之为经典: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进程。
对于董卿而言,这种自我成就的“历史进程”,大抵来自于童年时父亲的严厉教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董卿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董卿的父亲出身普通,靠刻苦学习考上了复旦。因此,他坚信努力就能改变命运。他把这种期盼,加诸在了女儿身上。
每日抄写、朗诵诗词古文、晨跑一公里,是董卿的日常。
女孩子到了爱美的年纪,对着镜子学梳妆打扮,却招来父亲一顿呵斥:“一个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
一到了寒暑假,父亲就安排董卿去勤工俭学,甚至不要钱都可以。
她最怕的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父亲永远用挑剔的眼光看她,还总是在饭桌上点评她最近的不足。
小小的董卿,常常端着饭碗和着眼泪往下咽。及至成年,回忆起这段经历,她仍眼泛泪光。
但是当记者问到“是什么样的遇见成就了今天的你”时,董卿没有迟疑地回答:
“我很有幸遇见了我的父母,这是人生最初也是最奇妙的遇见,因为无法选择。”
她承受着儿时父亲的严苛要求带来的挫败感,也在父母的带领和鞭策下,走上一条从不停歇的自我成长之路。
上个世界80年代,人们大都生活简单,董卿家最重要的生活内容就是读书。
一家三口窝在书房里,父亲写稿,母亲备课,而她趴在方凳上写作业。晚饭后,一家人各占一角,各看各的书。
父亲的严厉令她缺乏自信,却造就了她日后苛求完美的性格;也是父亲的带领,让她在书籍中找到慰藉。
少女董卿也曾苦恼,也曾逆反。
那时她未曾明白,父母在她的身体里,种下的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在黑暗的泥土中,孕育扎根。
待到春雨滋润大地,那竹节便破土而出,奋力生长。
董卿举手投足的优雅,和出口成章的才华,让她自带有一种学霸、女神的光环。
很少有人知道,董卿也曾经历过高考失败、工作受挫的坎坷经历。她的光芒,是从一次次的挫败中磨砺而出的。
高考时董卿一心想报考艺术院校,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只考上了一所专科院校。她凭着身上的一股子倔劲儿,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要求越发严格。
毕业时原本是陪着同学去电视台面试,却因为谈吐得体,长相清秀,被浙江卫视选中。
两年之后她又熬过层层面试,被选拔进上海东方电视台
初到上海,董卿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现实迎头浇了她一盆冷水。
她是从成千上万人中被挑出来的,如今却坐上了冷板凳:新人没有存在感,更没有节目可做。
那时的她,从未设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走进央视,而且在春晚的舞台上,一站就是12年。
1996年底,北京、上海、陕西三地合办春晚,这是她第一次与央视接触,身份是春晚剧组剧务。
璀璨的舞台,不属于她;闪耀着金属光芒的话筒,也不属于她。
大好时光闲度,难免可惜。父母在她心中埋下的那颗种子,此时悄悄萌动。董卿利用业余时间备考,进入了上海戏剧学院电视编导系学习。
1999年,面向全国的上海卫视成立,这是一个更大的舞台,董卿毫不犹豫地去了。
她沉浸在新频道成立的兴奋之中,准备好好施展一番拳脚,没想到现实又是迎头一击。
上海台给她的不过是一个串联节目,主持人没有发挥的空间,收视率也是一塌糊涂。上班就是点卯,每天生活无所事事。
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时期。谁能积累能量,谁就能获得回报。
失去重心的董卿,开始在家读《红楼梦》、《唐宋诗词》这些古典文学,平复自己浮躁的情绪,逼自己想清未来的方向。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决定重返学校读书。她进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的研修班。
在校园里,她静下心来,深深地钻进书本里。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一句话: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你平时所学习的每一项事物,积累的每一种知识,都有可能在下一次变故中帮你度过难关。
二十来岁的年纪,沉寂在无名角落里,董卿没有哀叹抱怨,而是如竹子一般,默默扎根成长。
竹子这种植物非常有趣。它在生长的前4年,仅仅能长3厘米长。从第5年开始,它便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生长,只需6周,就能长到15米。
外人只看得到4年之后的竹节拔高,却不晓得在这4年里,竹根已经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董卿正如一颗破土前的竹子,在黎明到来之前,深深在土地上扎根,向下汲取无限的养分。
如竹子等待春雨一般,她用等待来填充生命的空白,在未来的某一刻绽放一场华丽的盛开。
2000年,机会来了。
董卿受命主持“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她凭借着大气的主持风格,熟稔的英语口语,一举夺取播音主持界最高奖项——“金话筒奖”。
当时评委没有一个人认识她,却默契地全票通过。也正是这次获奖,让她接到了央视的橄榄枝。
那一年,她已经29岁。命运带给她一个全新的频道,一个未知的可能
年近而立的未婚女性, 只身北漂合适吗?
董卿找不到正确答案。但她身上的那股子韧劲儿又出来了——她想赌一把。
“我只知道我放弃了什么,但我根本不知道,我将会得到什么。”
尼采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为了在人才济济的央视立足,董卿拼尽了全力,两年内主持晚会和文娱节目演出一百三十多场。有一次她累到尾椎骨骨裂,依然坚持在舞台上站到最后。
主持“第十一届青歌赛”,是那段时光里她经历的最高压时刻。连续20天直播,每天直播近3小时,董卿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
下午四点彩排,到十点直播结束,没有片刻休息,她快速地换掉主持礼服,转身钻进会议中心,和老师核对次日的考题。
回家已是凌晨三点,喝一杯咖啡,她继续修改台词,全部背熟之后才去休息。
高强度的工作之下,董卿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这次青歌赛,让她走入了春晚导演的视线里。
2005年,董卿第一次站在了春晚舞台上。
当年在台下东奔西跑的剧务小姑娘,如今站在了聚光灯下,迎来四面八方的赞誉。
只是赞美越多,董卿愈加恐惧。
人生就像走钢索般,如果不认真往前看,一定会跌下去。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能免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她牺牲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每次上场之前做足充分准备,一篇主持稿,可以花一整天在书房里反复琢磨修改。
在央视的十余年,董卿如陀螺般不停旋转。她连续10年主持春晚,连续8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连续7年排在央视挂历女主持前三甲的位置。
她曾向记者吐露真心:
“当你成为所谓的最好的主持人,得到了很多美誉,你就很害怕失去,所以片刻都不敢停下来,如果强迫自己做一个停止,那个时候会很害怕。”
这十来年她害怕被抛弃,所以从未停止奔跑,她相信值得期待的只有远方。
可是奔跑过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董卿却渐渐地迷失了方向。
狭长的跑道上,她拼尽全力向前,却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开始。
董卿一直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个童话故事——《红舞鞋》。
好心的老太太送给小姑娘一双她心心念念的红舞鞋,她穿上便不愿脱下,不停地旋转跳舞。
直到她觉得累了倦了,想脱下这双红舞鞋,却发现她无论如何也脱不下来。往日令她着迷的红舞鞋,如今成了她最痛的束缚,唯有折断双脚才能解脱。
董卿忽然间意识到,她的脚上,也套上了一双“红舞鞋”。
大家喊着“卿儿”“卿姐”“董老师”,她永远都被人群需要着。但是她的心中,有一个声音隐隐开始呐喊:
“再这么做下去,就是无止境的重复,无止境的重复就是一种退步。”
有一种勇气,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41岁的董卿,决然地按下了事业的暂停键,离开央视,前往美国深造。
把拥有的一切清零,不是谁都能有的勇气,也不是谁都能理解的决定。
“我感到恐慌,是我知道我放掉了什么,却根本看不见会得到什么。”
焦虑到无法入睡的时候,她坐在地板上放声大哭。
她想逼自己一把,“想看看,自己还有没有成长的可能。”
董卿亲手将自己推进孤注一掷的境地里,体验到从云端跌落的绝望,却在挣扎之后找到了脚踩大地的踏实。
正如列宁说,站在岸上的人学不会游泳。伴随着慌乱和不知所措,她开始了新生。
重新回到学生身份,对她而言既带着一种新鲜,也有着些许恐惧。
学业就是一大挑战,做功课、找资料比不过年龄不及她一半的孩子。一日三餐、买菜做饭乃至下水道找谁维修这些生活琐碎事,也让她精疲力尽。
一次次由失望到绝望的历练,让人完成了化蛹为蝶的蜕变。“你觉得这本书两天根本看不完,那么能看多少看多少。”
董卿深知不让自己情绪化的重要性,与其犯愁,不如实际地做事情。“想清楚之后,付出行动是最重要的。”
再次回到最初状态的董卿,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在异国他乡,在陌生的领域,她逐渐生根发芽。
重生之后的人,不会再踏入曾经的轨道。
回国之后,董卿的内心滋生出一种新的力量,有个声音告诉她,要做出些不一样的东西来。
《朗读者》孕育而生。
那两年,主打明星的综艺节目遍地开花,造星选秀层出不穷。而董卿想做的,是一档以“朗读”为表现形式、以“读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类节目。
在追求流量、咖位、话题度的年代里,董卿的这段“文化苦旅”着实不被人看好。直到节目开播前3个月,这档综艺仍未能敲定投资方。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第一次”意味着成长,“第一次”需要勇气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而她做制作人的第一次,漫长且艰苦。
从项目立项到洽谈赞助,从演播厅选址到舞台设计,从嘉宾访谈到后期制作,董卿全程亲力亲为,追求尽可能极致的完美。
“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朗读者》。”为了这两份值得,董卿倾尽所有心力。
《朗读者》上线后,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一时之间刷爆各大社交网络,更是在豆瓣上拿到9.3分的高分评价。
有不少嘉宾,在演播室里红了眼眶眼泪;也有太多观众,在屏幕前情不自禁,潸然泪下。
彼时的眼泪代表着一种真实的交付,那一刻,所有人的心在一个频度上跳动,因为从别人的生命里看到了自己的生命,在别人的成长中领悟到了自己的成长。
做《朗读者》的那一年,董卿的白头发一根一根地长。曾经用来拔眉毛的镊子,被她用来拔去头上的白发。但是她却把这称之为“幸运”。
“能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时代做一点点事情,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的。”
当触摸到主持人的天花板,再难突破时,她在节目制片上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朗读者》,成了她送给自己4字头年龄最好的礼物。
“这个礼物让我格外勇敢,也格外畏惧,害怕自己力不从心,害怕距离目标还太远。”
所谓的这份畏惧,不是谨小慎微、畏畏缩缩,这份“畏惧”是如履薄冰的谨慎,战战兢兢的体察,小心翼翼的戒惧,如负泰山的责任。
这份“畏惧”细究起来,更多的是敬畏。
敬畏这个世界,因此抱有更加强烈的热情去探索未知。
董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聪明的人不仅仅知道什么时候要上场,还要知道她什么时候可以离开,离开的时间决定着是你看大家的背影还是大家看你的背影。”
她身上有一种出尘不染的仙气,来自于她与普世观念并不兼容的独特价值观:
她不关心自己站得高不高,活得光不光彩,她只关心自己,是否比昨天更进步一点点。
“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对世俗,她云淡风轻,却对心中的理想穷追不舍。
对人生,她无欲无求,却对向往的高地奋力搏击。
当她不再给自己施压,丢掉名利的枷锁,她遇见了更广阔的天地。
人生走到不惑之年,她依然对这个世界抱有着最高的敬畏心,努力生长着从未停止。
也许董卿的存在,正是为了带给我们一条最重要的人生启示:
当一个人开始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TA才能拥有真正自由的灵魂。
写在前面:本身这篇回答就是我看完主持人大赛晚上睡不着有感而发的产物,我写的是评价,评价就是基于作者本身的直观感受和个人见解所诞生的非常主观的东西。评论区有些人的评论实在让人非常的不舒服,或许你说的事实,但是你不可能强求我接受你的观点。无论是谁,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认可和喜爱,所以无论你是基于她的各种八卦出发也好,还是你只是单纯的不喜欢董卿也罢,都没必要抨击我ok?
还有那些抨击我文学素养不够的,见一个折叠一个。我又不是专业作家,回答个问题还要被挑毛病?我回答里错别字都没改,宁还在和我说文学素养?我欢迎所有友善的指教和建议,也欢迎各位朋友发散思维,有一说一。但是这种上来就人生攻击的,对不住了,拜拜了您嘞。
翻看了知乎和微博的评论,大家都喜欢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形容她。而我看到这句话,脑海里就会印出董卿的剪影。
董卿未曾改变,从最初的春晚主持人,平和自若,到现在的朗读者监制,侃侃而谈。她依然站在台上,温婉大气。
董卿变了,从最初的近景魔术参演者,被批做托,到现在的主持人大赛评委,点评精要,措辞诚恳。不见了浮于表面的华丽言论,而是更加内敛深沉,优雅端庄。
如果说撒贝宁是向日葵,热烈而又奔放。那么董卿更似一芳昙花,内敛优雅,却又暗香摇曳。
董卿复合我所有对于古代大家闺秀的美好幻想,端庄、优雅却又耀眼的让人舍不得移开目光。
很难想象在现今越发浮躁的生活里,有人能够沉淀下来,用书本不断丰富自己。老祖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谆谆教诲似乎已经被我们抛之脑后,信息时代的快餐文化早已占据了我们的视野。可是却有这样一人,不忘初心,或许煮一壶清茶,燃一簇雅香,拥一卷书册,便可怡然自得,乐在其中。我们称赞董卿,终是是因为她活成了我们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