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 梅长苏 经典语录-豆豆语录迷
返回
豆豆语录迷
菜单
造句大全 组词大全 句子大全 个性签名 心情说说 经典语录 换背景

琅琊榜 梅长苏 经典语录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11-18 点击:
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 > > 琅琊榜 梅长苏 经典语录
《琅琊榜 梅长苏 经典语录》正文内容

琅琊榜 梅长苏 经典语录

 琅琊山名字的由来好多年以前,东海龙宫里有一座宝山。这座山比珊瑚树有气派,比珍珠塔更精巧。东海龙王高兴的时候总要去观赏观赏,增添一下兴致;苦闷的时候也要到宝山前转悠转悠,消愁解闷。
  可这座神山却感到自己无依无靠怪孤单的。一天,它趁东海龙王去南海观音那里吃酒,自己偷偷地跑出东海来到陆地,赏花看景。它还要跟南三山拜为兄弟,与北五岳比试高低。东海龙王得知消息,直气得一根根龙须直抖,立即从观音老母那里讨了根定山针,想把宝山钉在陆地,不许它乱跑。于是,这座山既没留在长江南,也没去成黄河北,被钉在江淮之间的滁州,成了滁州府的西山。
  自从有了这座山,滁州府的风景美了十分。西山横穿南北,象一座绿色屏风。远看莽莽苍苍,近看一片黛色。山上奇树、怪石、红花、清泉,处处可见。天上的白云缠绕着山腰,空中的鸟儿也一群群一阵阵地飞来在山上做窝垒巢,不愿离去。
  一天,一个云游的和尚见滁州西山这般美,就在山上盖了座寺院叫“西山寺”。还收留个小和尚,取名超然,跟自己学着念经。这小和尚外表像个机灵鬼,谁知笨得不开窍。随你教他怎样念经,他是喘气就忘。教了几个月的“阿弥陀佛”,他把四个字忘了两个,还有一个念歪了。他只会念“摩陀,摩陀”。老和尚只好摇摇头,叹口气。心里想:算了吧,这小超然简直是“歪脖子树——磨不直”了。老和尚一气拍拍屁股,一个人下山云游四方去了。
  老和尚在外面一呆呆了半年多。这天,听说滁州蝗虫成灾,老和尚犯愁了,心想:怪我火星顶脑门子,一气丢下超然留在寺院,这一回十有八九要饿坏了。想着想着,老和尚翻山涉水地往回赶。回到寺院一看,小超然比早先长得又高又大,又白又胖,一点不像受饿的样子。
  老和尚说:“超然啊,为师我外出这么长日子,你是吃什么东西长得这样好的?”
  超然还是那句话:“摩陀,摩陀。”
  “什么摩陀可以填肚充饥呀?”
  小和尚指了指几块五彩石头连说道:“摩陀,摩陀。”
  老和尚摇摇头说:“笑话,石头怎能充饥呢!徒弟你莫骗我。”
  小和尚见师傅不信,就转身到院外,不一会拾来一堆石头,放在锅内。小和尚一边烧火煮石,一边嘴里念着:“摩陀,摩陀。”不一会儿,从热气腾腾的锅里冒出了一股股香气,闻了叫人流口水儿。小和尚盛了满满的一钵子,端到老和尚面前。老和尚在山下走得又累又饿,见石头煮得又黄又香,就抓起一个送到嘴里尝。想不到这东西黄得象杏子,软得象芋子,甜得赛桃子。老和尚三口两口把钵子里的都吃下肚了,又把锅里剩的一点也填进了嘴里。老和尚吃过以后,觉得满身爽快,连脸上的皱纹也消失了。
  第二天,老和尚说:“超然呀,你念的‘摩陀经’,是真经,你成了佛啦。从今在后,我们都念‘摩陀经’,这寺院也叫‘摩陀寺’吧。”
  从此后,摩陀寺的香火一天旺似一天,人们也就把西山改叫 “摩陀山”了。 光阴似水,日月如梭。一眨眼,到了西晋末年。那时山东有位琅琊王,名字叫司马睿。他被八王夺权闹得性命难保。只好收拾打扮往南逃难。一路上,白天藏身荒庙,夜晚拣着小道一脚高一脚低地赶路。这一天,来到摩陀山下一个破草棚子里住下。没想到因为连日的奔波劳累,琅琊王心口疼病半夜里犯了,疼得他头上身上冷汗直冒,脸色跟纸一样黄,在棚子里翻身打滚直到天亮。碰巧,摩陀寺一个挑水和尚看见了,慌忙跑回山上。不一会就从山上端来了一碗香茶,让琅琊王喝下。过了一时三刻,琅琊王伸伸膀子挺挺腰,觉得心口也不疼了,身上也有劲了,一点病也没有了。
  琅琊王对和尚说:“多谢师傅救命之恩。我这心口疼病从小就有,犯起来没有十天半月不见轻,药草吃了不知多少,病却越来越重。不知师傅用的是什么神药有这样的奇效?”
  “出家人,行善为本。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施主不必多礼。适才的香茶乃是用本山石头与各样草药煮成的,什么病都能去根。”
  “怎么,山上的石头也能治病?”
  和尚将寺院祖师摩陀大师煮石充饥的故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又说:“现如今石头虽不能煮熟充饥了,因为当年摩陀大师把煮石之水泼在这山前山后,这山上就长满了奇花异草。所以这花花草草、树根石头都能治病呢。但不知施主尊姓大名,听口音不是本地人,怎么流落在荒郊野外?”
  琅琊王哪敢说出实话呢,就胡编了一套说:“我姓刘,叫刘顺。家住山东巨野县。因为要到江南投亲访友,半路上短了盘缠钱,只好一路忍饥受寒。我想在这里找些活干干,等凑足了钱再去江南。”
  和尚对琅琊王说:“放心,放心。施主只要不惜力气,来到滁州你就不愁吃穿了。这地方有句话:‘滁州地养穷人,一条扁担两根绳’。你看这摩陀山上有柴,有草,有药材,兔子、山鸡满山转,是座宝山啊。”
  琅琊王司马睿往山上一看,果然有男男女女在砍柴剜药打山枣,从绿树中传来一阵阵山歌声。从此后,琅琊王就装成个打柴汉子住在山中,一边集合四方兄弟,一边在山中集粮屯兵,日夜操练。没过多久,司马睿带领人马浩浩荡荡打过长江,在建业城建立了东晋王朝,司马睿成了第一个东晋皇帝。
  有一天,东晋皇帝司马睿带领文武百官从建业来到滁州观赏西山摩陀寺风光。司马睿想起当年自己在这儿落难得救、屯兵聚粮的往事,便吩咐传下圣旨:将山上寺院扩建百间,改“摩陀寺”为“琅琊寺”,改“摩陀山”为“琅琊山”。他还命御医住在琅琊山搜集山中百草,编成《琅琊草木篇》,广传天下,救四方百姓疾苦。

晋元帝在登位前封为琅琊王,居住在这里,所以以他来命名此山。

琅琊山的出名是因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琅琊山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因盛产多种中药材,而被人们誉为“天然药圃”。境内有醉翁亭、琅琊阁、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景点。

扩展资料:

琅琊山以其山水之美,更因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和琅琊寺、醉翁亭等名胜古迹而传誉古今。始建于唐代大历六年(771年)的琅琊寺,至今已1200余年。建于宋代庆历六年(1046年)的“醉翁亭”,至今已900多年。

继唐代诗人顾况、韦应物,北宋诗人王禹偁撰写了描绘琅琊山胜境的诗文后,欧阳修在出任滁州知州期间,又撰写了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和其他有关琅琊胜景的诗文约一百多首(篇),并由宋代著名书法家苏轼专为《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书碑。

宋代的曾巩、王安石、辛弃疾,明代的宋濂、文征明、王守仁等诗人、文学家、书画家、教育家,都曾宦游或旅居于此,并作诗文以记其胜。琅琊寺及醉翁亭、丰乐亭内外,唐宋以来的历代摩崖、碑刻比比皆是,有数百处之多。其中,以唐代李幼卿、柳遂、皇甫曾等人的诗碑尤为珍贵。

民国年间和建国后,琅琊山继续成为诗人、作家向往的游览胜境。1936年4月,著名女作家方令孺教授,约同女作家丁玲、画家徐悲鸿等游览琅琊山后,写了散文新篇《琅琊山游记》。后来,诗人陈运和写了散文《滁州.醉翁.庐陵欧阳修也》。

1985年10月下旬,中国散文学会和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在琅琊山联合举办了“醉翁亭散文节”,王西彦、何为、柯蓝、艾煊、江流等散文作家、诗人、评论家和编辑、新闻记者共40多人,聚会琅琊山,研讨当代散文复兴的前景,集中创作了一批描绘琅琊胜景的散文佳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滁州琅琊山

  琅琊山名字的由来2009-01-31 21:24好多年以前,东海龙宫里有一座宝山。这座山比珊瑚树有气派,比珍珠塔更精巧。东海龙王高兴的时候总要去观赏观赏,增添一下兴致;苦闷的时候也要到宝山前转悠转悠,消愁解闷。
  可这座神山却感到自己无依无靠怪孤单的。一天,它趁东海龙王去南海观音那里吃酒,自己偷偷地跑出东海来到陆地,赏花看景。它还要跟南三山拜为兄弟,与北五岳比试高低。东海龙王得知消息,直气得一根根龙须直抖,立即从观音老母那里讨了根定山针,想把宝山钉在陆地,不许它乱跑。于是,这座山既没留在长江南,也没去成黄河北,被钉在江淮之间的滁州,成了滁州府的西山。
  自从有了这座山,滁州府的风景美了十分。西山横穿南北,象一座绿色屏风。远看莽莽苍苍,近看一片黛色。山上奇树、怪石、红花、清泉,处处可见。天上的白云缠绕着山腰,空中的鸟儿也一群群一阵阵地飞来在山上做窝垒巢,不愿离去。
  一天,一个云游的和尚见滁州西山这般美,就在山上盖了座寺院叫“西山寺”。还收留个小和尚,取名超然,跟自己学着念经。这小和尚外表像个机灵鬼,谁知笨得不开窍。随你教他怎样念经,他是喘气就忘。教了几个月的“阿弥陀佛”,他把四个字忘了两个,还有一个念歪了。他只会念“摩陀,摩陀”。老和尚只好摇摇头,叹口气。心里想:算了吧,这小超然简直是“歪脖子树——磨不直”了。老和尚一气拍拍屁股,一个人下山云游四方去了。
  老和尚在外面一呆呆了半年多。这天,听说滁州蝗虫成灾,老和尚犯愁了,心想:怪我火星顶脑门子,一气丢下超然留在寺院,这一回十有八九要饿坏了。想着想着,老和尚翻山涉水地往回赶。回到寺院一看,小超然比早先长得又高又大,又白又胖,一点不像受饿的样子。
  老和尚说:“超然啊,为师我外出这么长日子,你是吃什么东西长得这样好的?”
  超然还是那句话:“摩陀,摩陀。”
  “什么摩陀可以填肚充饥呀?”
  小和尚指了指几块五彩石头连说道:“摩陀,摩陀。”
  老和尚摇摇头说:“笑话,石头怎能充饥呢!徒弟你莫骗我。”
  小和尚见师傅不信,就转身到院外,不一会拾来一堆石头,放在锅内。小和尚一边烧火煮石,一边嘴里念着:“摩陀,摩陀。”不一会儿,从热气腾腾的锅里冒出了一股股香气,闻了叫人流口水儿。小和尚盛了满满的一钵子,端到老和尚面前。老和尚在山下走得又累又饿,见石头煮得又黄又香,就抓起一个送到嘴里尝。想不到这东西黄得象杏子,软得象芋子,甜得赛桃子。老和尚三口两口把钵子里的都吃下肚了,又把锅里剩的一点也填进了嘴里。老和尚吃过以后,觉得满身爽快,连脸上的皱纹也消失了。
  第二天,老和尚说:“超然呀,你念的‘摩陀经’,是真经,你成了佛啦。从今在后,我们都念‘摩陀经’,这寺院也叫‘摩陀寺’吧。”
  从此后,摩陀寺的香火一天旺似一天,人们也就把西山改叫 “摩陀山”了。 光阴似水,日月如梭。一眨眼,到了西晋末年。那时山东有位琅琊王,名字叫司马睿。他被八王夺权闹得性命难保。只好收拾打扮往南逃难。一路上,白天藏身荒庙,夜晚拣着小道一脚高一脚低地赶路。这一天,来到摩陀山下一个破草棚子里住下。没想到因为连日的奔波劳累,琅琊王心口疼病半夜里犯了,疼得他头上身上冷汗直冒,脸色跟纸一样黄,在棚子里翻身打滚直到天亮。碰巧,摩陀寺一个挑水和尚看见了,慌忙跑回山上。不一会就从山上端来了一碗香茶,让琅琊王喝下。过了一时三刻,琅琊王伸伸膀子挺挺腰,觉得心口也不疼了,身上也有劲了,一点病也没有了。
  琅琊王对和尚说:“多谢师傅救命之恩。我这心口疼病从小就有,犯起来没有十天半月不见轻,药草吃了不知多少,病却越来越重。不知师傅用的是什么神药有这样的奇效?”
  “出家人,行善为本。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施主不必多礼。适才的香茶乃是用本山石头与各样草药煮成的,什么病都能去根。”
  “怎么,山上的石头也能治病?”
  和尚将寺院祖师摩陀大师煮石充饥的故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又说:“现如今石头虽不能煮熟充饥了,因为当年摩陀大师把煮石之水泼在这山前山后,这山上就长满了奇花异草。所以这花花草草、树根石头都能治病呢。但不知施主尊姓大名,听口音不是本地人,怎么流落在荒郊野外?”
  琅琊王哪敢说出实话呢,就胡编了一套说:“我姓刘,叫刘顺。家住山东巨野县。因为要到江南投亲访友,半路上短了盘缠钱,只好一路忍饥受寒。我想在这里找些活干干,等凑足了钱再去江南。”
  和尚对琅琊王说:“放心,放心。施主只要不惜力气,来到滁州你就不愁吃穿了。这地方有句话:‘滁州地养穷人,一条扁担两根绳’。你看这摩陀山上有柴,有草,有药材,兔子、山鸡满山转,是座宝山啊。”
  琅琊王司马睿往山上一看,果然有男男女女在砍柴剜药打山枣,从绿树中传来一阵阵山歌声。从此后,琅琊王就装成个打柴汉子住在山中,一边集合四方兄弟,一边在山中集粮屯兵,日夜操练。没过多久,司马睿带领人马浩浩荡荡打过长江,在建业城建立了东晋王朝,司马睿成了第一个东晋皇帝。
  有一天,东晋皇帝司马睿带领文武百官从建业来到滁州观赏西山摩陀寺风光。司马睿想起当年自己在这儿落难得救、屯兵聚粮的往事,便吩咐传下圣旨:将山上寺院扩建百间,改“摩陀寺”为“琅琊寺”,改“摩陀山”为“琅琊山”。他还命御医住在琅琊山搜集山中百草,编成《琅琊草木篇》,广传天下,救四方百姓疾苦。
  【醉翁亭】
  琅琊山的醉翁亭,是谁建造的呢?相传是:
  樵翁出的点子,
  和尚盖的亭子,
  太守起的名字。
  北宋庆历年间,琅琊山开化禅寺的住持方丈叫智仙。他每天除了烧香拜佛,打坐诵经外,便在庙门口摆个茶水摊,向樵夫、猎人等供应茶水。一天天,一年年,从未停过。
  有年,在一个春末夏初的午后,来了个两鬓斑白的背柴老汉。他走到山门前,喝了几杯茶,连声说:
  “好,好!智仙智仙,高僧心善。解人干渴,几乎十年。难得啊难得。”
  老汉的话声,把智仙引了出来。智仙瞅瞅老汉,面生得很。便合起手掌,说:
  “请问老施主尊姓大名,怎么面生得很呢?”
  老汉哈哈大笑了一阵,说:
  “我嘛,是个快乐的打柴人,你就叫我樵乐翁吧!智仙长老,你供应茶水,已经九年,九月,外加九天了。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我可是对长老熟而又熟了。哈哈——”
  智仙大吃一惊,老汉说的丝毫不差,他怎么记得恁清楚?就满斟一杯茶,双手捧上:
  “老人家请用!”
  樵乐翁接过杯子,一饮而尽,咂咂嘴,说:
  “好茶,好茶!
  智仙又问:
  “老翁常来山中吗?”
  樵乐翁说:“以山为家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上山,逢年过节爆竹声,也难比斧头砍伐声啊!
  “唔,那你上山常在哪儿歇息呢?”
  “长老有兴致的话,我领你去看看。”
  智仙手捻佛珠,高兴地说:“阿弥陀佛,要得,要得!”
  于是,樵乐翁领着智仙长老走向深山坞。一会,便来到一个林木茂盛,泉水清澈,风景秀丽的地方。樵乐翁说:
  “长老,这里美吧?每天砍了柴,我就到这儿歇脚。面对这样的美景,无酒也醉啊。”
  智仙观赏了一会儿风景,又见来往的人,大都在这儿歇息。心想这地方真是个仙境,我的茶摊要是摆在这儿可比摆在山门外强多啦!
  有一天,智仙又来到这山坞。刚好樵乐翁也背着柴来了。常言说:“一回生,二回熟。”智仙就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了樵乐翁。
  樵乐翁听了,连连点头。
  正在这时,忽然风起云涌,林涛鸣响,接着便是瓢泼大雨。
  樵乐翁叹了口气说:
  “要是盖个亭子,让行人有个避雨的地方,那可就太合人意了。”
  讲者无心,听者有意。过了些日子,智仙便找人在那里修了个亭子。亭子修好,智仙请樵乐翁给亭子起个名字,樵乐翁连连摆手说:
  “这不是我们粗人的事,还是你自己起吧!”
  智仙说:“那就叫‘樵乐亭’吧!
  “难道亭子是为我一个人修的吗?不行,不行,来往行人漏了不说,连你造亭的人也漏了。”
  让樵乐翁起名字,樵乐翁不起,智仙自己起的名字,樵乐翁又说不行。这事就搁下来了。不久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当太守。虽然他内心抑闷,但他为官清正,体察民瘼,加上风调雨顺,当地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
  欧阳修常去琅琊山观赏山林风景,察看农事,遂和智仙、樵乐翁经常交往,友谊越来越深。
  一天,智仙对欧阳修说起盖亭子的事,欧阳修很感兴趣地说:
  “明天,我们一起去看看。”
  第二天,欧阳修带上随从,走了六七里山路,来到亭边。智 仙和樵乐翁已在这儿等候了。这时,衙役便要去驱赶游人,欧阳修忙拦住说:
  “甭了,甭了。官之乐,是‘与民同乐’,你们说呢?”
  智仙说:“太守说的是,阿弥陀佛!”
  樵乐翁与众人说:“太守廉明,太守廉明!”
  欧阳修看到这里的山景,果然很美,他高兴地说:
  “这里景色恁美,不可无酒,来来,赶快备酒。”
  随从在亭中摆上酒菜,太守拉着智仙长老和樵乐翁喝开了酒。
  欧阳修乘着酒兴,说:“这亭子不是还没名字吗?我给起一个吧!”
  众人说:“太好啦,叫什么呢?”
  欧阳修说:“我来到滁州,能与民同乐,真使我心醉。我已自号‘醉翁,这亭就叫‘醉翁亭’吧。”
  智仙合掌说:“妙,妙。阿弥陀佛。”
  樵乐翁鼓掌说:“好,好!”
  众人也跟着齐声称赞。
  这一天,他们喝到日斜才散。欧阳修回衙后,亲笔题写了“醉翁亭”匾额,又作了一篇《醉翁亭记》。
  从此,醉翁亭就远近闻名了。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不醉】
  宋朝的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安徽滁州新换了一名太守。这个太守,就是后来写《醉翁亭记》、自号“醉翁”的欧阳修。
  欧阳修是带着满腹的愤恨来到滁州的。
  这年,欧阳修才刚刚四十岁。他原在朝庭中做官,曾经做龙图阁直学士。只因他为人正直,敢于说话,经常对朝庭中奸巨和不良现象,直言抨击,结果得罪了左丞相夏舒等一伙邪党。他有个外甥女,生得聪敏俊秀,常住在他的家中。夏舒便借故在皇帝面前告了他一个黑状,说他与这个外甥女有些苟且之事。皇帝大怒,便派人前去查证。这个左丞相夏舒,又私下买通了查证的密使,终于把他定下罪状,降职为知制诰,贬出京城,到滁州兼任知州。
  欧阳修来到滁州以后,每想起这件冤屈之案,依然忿忿不平。
  这天,欧阳修上衙以后,批阅完了几份公文,忽又想起他所受的打击,心中闷闷不乐,便信步走出屋外,好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散散胸中的郁闷。他站在屋外的台阶上,只见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城外西南方向,琅琊山耸立天角,蔚然一片,不觉刹时间游兴大发,心中想到:早听说这琅琊山风景秀丽,名列全国二十四大真山真水之中,为何不去游玩一趟呢?想到这里,便立即招呼左右,“备马上山。”
  欧阳修一路来到琅琊山下,果见山势峻峭,树木葱茏,泉流曲涧,水声淙淙;又见琅琊寺依山而立,寺院宽阔,殿宇宏伟,不禁赞叹:真是个好所在也!随即下马登山,直奔琅琊寺院。这时,早有一个老和尚站在寺庙门口等候。和尚见了欧阳修,连忙施礼道:“太守到此,僧家万幸,快请山堂一坐。”欧阳修跟随老和尚走进一间禅堂,在一阵寒暄之后,才知道老和尚佛名智仙,就是琅琊寺的住持大僧。欧阳修高兴万分,就和智仙和尚开怀叙谈起来。当谈到当地的一些世事风情时,智仙和尚向欧阳修说:“世事多曲折,处处皆一般,唯有山水之乐,最能陶人心情。太守这次虽然背负冤屈,来到山州草县,却有这山水作伴,依我看,也算是别有趣味。”欧阳修听了,不觉一愣连忙问道: “大方丈,你怎么知道下官的心思?”智仙和尚听问,朗声大笑道:“太守素来正直,天下谁不知晓?想当年,你为了替范大人——范仲淹打抱不平,写信痛骂朝廷谏官高若纳,真是忠心赤胆,闻者钦佩。以后你那篇有名的《朋党论》,文清理正,更是人人叹服,只有那些真正的朋党奸孽,才望文生畏,不得不想方设法报复你。僧家虽然身居空门,可耳目还是好好的,太守大人,你说对不对?”智仙说得句句真情,欧阳修听了感慨万千,忍不住猛地站起来,挽着智仙的手说:“知我者,智仙也。”智仙和尚也欣喜不巳,一面和欧阳修继续叙谈,一面招呼禅厨,设宴款待,直到午后傍晚,方才分手。
  从此,欧阳修和智仙和尚成了知心好友。欧阳修更是迷恋于琅琊寺的山水,每当公事闲暇之时,便来登山入寺,饮酒作乐,有时喝得酩酊大醉。智仙和尚为了方便欧阳修的游览,又特在中途山道旁,盖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歇息、饮酒。这就是后来远近闻名的“醉翁亭”。有了这座亭子,欧阳修游山的次数更多了,有时索性把公事也带到山上去办,醉翁亭就常常成了他办公的地方。
  这天,欧阳修又去游山。智仙和尚听说欧阳修又上山了,便忙着准备酒宴,等候欧阳修游山之后,好再尽兴欢饮。谁知一直等到太阳偏西,欧阳修还没来。智仙和尚想:肯定是在醉翁亭喝醉了,便连忙下山,赶到醉翁亭去看看。智仙来到醉翁亭,老远就听里面一片喧闹之声,显然一场酒宴,还没有结束。他急步走近亭前,隔窗看去,只见欧阳修经常办公的那张桌子上,笔墨纸砚、文件宗卷依然俱在,欧阳修却正在另一张桌子上,和几个老百姓在一块喝酒猜拳。欧阳修喝得满脸通红,仿佛连那几缕稀疏的胡须,都显出了红色。他一定是喝醉了!智仙由不得一步跨进门去,上前施礼道:“太守,你喝了多少酒,醉成这个样子?”又向在座那几个人说:“你们可别……”智仙的话尚未说完,只听欧阳修哈哈大笑道:“我哪里醉了!黎民之情能叫我醉,山水之美能叫我醉,酒是不能把我醉倒的。偶有醉时,那不过是因忿恨朝廷昏愦,奸臣当道,借酒消愁,或者自装糊涂罢了。”随又自饮了一杯,接着又说:“我曾经自说酒醉年高,朝廷中也巴望着我早点老死醉昏,其实,我何曾能满他们的意呢?”说罢,手拈胡须,闭目沉吟,片刻之后,竟又念出一首诗道:“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智仙听到这里,仿佛恍然大悟,嘴里喃喃念道:“原来醉翁不醉啊!”
  正在这时,酒宴桌上忽有一人站了起来,这人身穿半旧长衫,看样子是个教书先生。他站起来说:“太守为官正直,性情潇洒,世人少见。今听太守吟诗,鄙人也吟得一首,现念出来向太守和诸位请教。”随即念道:“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泉香鸟语还依旧,太守何人似醉翁!”念罢,众人皆拍手称好。智仙和尚格外欣喜,连忙说:“写得好!写得好!你快把它写下来,明天我把它刻在碑上,永志不忘。”到现在,醉翁亭里还留有这首诗的碑记哩。
  【太守与樵夫】
  欧阳修是宋朝的一位大文学家,苏东坡是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苏东坡很尊敬欧阳修,曾把欧阳修写的文章亲笔抄写出来,被称为“欧文苏字”。据说,在当时,谁要能得到“欧文苏字”,身价就能顿时抬高几倍。普通的黎民百姓得到了,官府要免除他三年的银粮,可见“欧文苏字”的珍贵。滁州琅琊山下,有一位砍柴为生的李樵夫,就有这样一幅“欧文苏字”,还是欧阳修亲自送给他的呢!据说事情是这样的——
  欧阳修在滁州当太守时,经常到琅琊山游玩,和琅琊寺的当家和尚智仙很要好,智仙和尚专门为他在游山的路上盖了一座亭子,亭子落成那天,欧阳修前去参加落成典礼,亲自题名为“醉翁亭”,并在亭子里写了一篇《醉翁亭记》。文章写好之后,晚上回到州厅,又高点明灯,摆砚研墨,亲自抄写,一连抄了六份,才搁下笔来。这时,已是第二天早晨,他立即招呼两个衙役进来,吩咐道:“把我这文章,分别贴到各个城门上去,一个门贴一份”。两个衙役接过文章,数了数连忙问道:“滁州只有四个城门,还剩两份贴在何处?”
  欧阳修笑着说:“不是还有小东门和小西门吗?”
  两个衙役同声答道:“小门平时是不开的。”
  太守说:“今天都把它开开,好多让人看着。”
  两个衙役对太守的话似懂非懂,又问道:“大人写的文章,为啥要贴到城门上去?”“好让过路的人帮我修改呀!”欧阳修整整衣冠,用手拍着两个衙役的肩膀说,“人常讲,一人才学浅,众人见识高,众人一定会把我的文章改得更好的,你们快去贴吧!”两个衙役听了,方才明白,同声应道:“小的遵命!”拿着文章到各城门张贴去了。随后,欧阳修又分派了六班锣鼓手,到各城门前一边鸣锣击鼓,一边高喊:“滁州太守、庐陵欧阳修,昨日著文《醉翁亭记》,敬请黎民百姓、过往商贾、文武官吏都来过目修改。
  这一天,滁州城里可热闹啦!四道大门,两道小门,锣鼓喧天,喊声不绝。城里城外的人们,都争着到城门口去看太守写的文章,有的高声朗读,不识字的就围在四周听;有的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个说:“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文词流利,又写得实在。”那个说:“太守写的文章,还要让大家帮他修改,这真是个天大新鲜事儿!”这天,欧阳修也显得非常高兴。他不时派人出去,打听文章的修改情况,但能够提出修改意见的人不多。一直到了下傍晚的时候,一个打锣的公差,忽然领着一位五十开外的老头走进州厅,察道:“太守大人,琅琊山李氏老人前来帮你修改文章!”欧阳修正坐在堂上批阅公文,抬头看时,只见那老头,头扎粗纱黄巾,脚登布袜草鞋,肩上扛着一根挂着绳子的扁担,右手抓着一把斧头,原来是个砍柴的樵夫。欧阳修慌忙跑下堂来,一把拉住樵夫的手,问道:“请问你多大岁数了?”
  李樵夫看着衣帽堂堂的太守,不好意思地答道:“老爷,小人白活五十九岁了!”
  “啊!那你是长兄了。请上座!”欧阳修边说边将李樵夫拉到太师椅上,说道:“快请指教本官那篇文章修改之处。”
  李樵夫手里仍然握住那把砍柴的斧头,坐下以后说:“大人,不瞒你说,你的文章,我听衙役读了,句句讲的都是实情,就是开头太罗嗦了!”
  欧阳修随即把自己写的文章,从头背诵了一遍:“滁州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他正背着,李樵夫把斧头一挥,说: “停,毛病就在这里,太累赘了!”
  欧阳修如醉初醒,连忙说:“你的意思,是不必要写出这些山的名字?”
  李樵夫把斧头放在桌子上,答道:“正是。不知太守上过这琅琊山的南天门没有?站在南天门上,什么乌龙山,大丰山,花山,白米山,一转身子就全都看到了,四圈子都是山!”
  欧阳修听了,大声说道:“说得有理,说得有理!滁州四面皆山。”
  李樵夫连连点头:“滁州四面皆山,滁州四面皆山!
  欧阳修沉思片刻,立即拿出文章的底稿,把开头改成“环滁皆山也。”并读给李樵夫听了一遍。樵夫满意地说:“环滁皆山也,这五个字好,这回不累赘了!
  当天晚上,欧阳修在他的官邸设了酒宴,招待李樵夫。李樵夫临走时,欧阳修又问他有什么要求,樵夫说:“别的不要,只一要‘欧文苏字’一份!”
  欧阳修欣然应允道:“行,一准办到。”
  没过半个月,欧阳修就坐着轿子,来到琅琊山下,在一个破‘竹庵子里拜会了李樵夫,亲手把苏东坡抄写的《醉翁亭记》交给了他。后来欧阳修调到扬州,任江都太守的时候,还专门派人来请李樵夫到平山堂喝两次酒呢!
  传说,李樵夫临死前,叫儿子把那份“欧文苏字”送给了琅琊寺老和尚。老和尚又请石匠刻在石碑上,立在醉翁亭旁边。现在,醉翁亭宝宋斋里的那两块《醉翁亭记》碑刻,就是那时留下来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滁州琅琊山官方微信

文/罗小可

胡歌、刘涛主演的电视剧《琅琊榜》讲述了一代“麒麟才子”梅长苏复仇匡扶正义的故事,剧中的权谋戏,细节丝丝入扣,非常经典耐看。

十三年前,林殊是金陵城最明亮的少年;而十三年后,他却蜕变成腹黑搅弄风云的谋士梅长苏,一颦一笑皆是戏,一言一行都暗含深意。

其实,梅长苏一路的心路历程,其实是很多人看事物的过程。

他的坚强隐忍,他的正义凛然,他的赤子之心,都是感动无数人的看点。

《琅琊榜》中梅长苏身上这3种人生境界,是一个入世又出世的智慧,它教会我们学会思考和沉淀。

因为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有多大,注定了他未来可以最后走多远。

01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琅琊榜》中当林殊还未经历朝堂的腥风血雨时,他才华横溢,是原著中那个“最明亮的少年”。

作为林府的少帅,与霓凰郡主青梅竹马,与靖王萧景琰是可以把酒言欢的兄弟,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人生赢家。

那个时候,林殊不深谙人性的暗黑和狠绝,他的世界是纯粹的,人生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层面。

人在顺境的时候,总是认为可以一眼看到尽头,只看到了世界美好的一面,却不曾知晓人心是世上最难揣测的东西。

02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当十万赤焰军命丧梅岭的时候,那个时候林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颠覆的。

虽然他知道父亲林燮是被夏江和谢玉联手陷害的,但是却不曾知道梁帝下手如此狠绝。

而那个曾经骄傲自信的少年,面目早已全非,如果不是琅琊阁的蔺晨相助,或许他就跟那些冤魂一起去了。

此时此刻,林殊已经不再是林殊,而是文弱满心复仇的梅长苏,他制定了一个完全的计划,准备重新返回虎穴,却只是为了还原事实真相,给过去的自己和父亲林燮一个交代。

这是梅长苏人生境界的第二个转折点,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只能变得更加狠心和腹黑,颠覆曾经的正直和单纯,才能在阴诡地狱搅弄风云。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挫折和打击,很容易产生对逆反和质疑,但是人生的真相就是善恶并存,你的善良需要有锋芒。

03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当梅长苏步步为营,削弱太子萧景宣和誉王萧景桓之后,开始扶持靖王萧景琰上位,不仅仅是为了赤焰案的昭雪,还为了重塑一个清廉正义的朝堂。

当靖王萧景琰顺利成为储君后,面对再次点燃的烽火狼烟,梅长苏虽然只剩下几个月的生命,但是他依然坚持上战场去保家卫国。

这是梅长苏人生的第三个境界,那就是做回真我,那个曾经的热血青年林殊,用尽全力去再次点亮自己的梦想。

所谓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曾经的屠龙少年,如今又坚持初心,依然坚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是经历过人生起起伏伏后的坦然和豁达,需要阅历和眼界,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他们入世太深,已经随波逐流被彻底同化,然后再也回不去曾经那个白衣少年,只剩下一具行尸走肉了。

从第一层境界到第二层境界,需要经历风雨和挫折;从第二境界到第三境界,却需要智慧和思考,最难的是走到第三境界。

罗曼罗兰曾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还依然选择热爱生活。”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一种最难得的境界,更是一种升华,一种思考,一份情怀,一种莫大的智慧。

注明:文章原创,抄袭必究。

作者:罗小可,一个嫁到台湾的妈妈,写在台湾的一切,执迷于各类影评剧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后因东晋开国皇帝琅琊王司马睿避难于此,改称“琅琊山”。又名“琅玡山”。

不当浮一大白吗 2017-10-21 15:28:44

经典语录

他天性不善权谋,这又有何妨,不是还有我吗?那些阴暗的,沾满血腥的事我来做好了,为了让恶贯满盈的人倒下,即使让我去朝无辜者的心上扎刀也没有关系,虽然我也会因此而难过,但当一个人的痛苦曾经超越过极限的时候,这种程度的难过就是可以忍耐的了……

“你的好意我明白,”梅长苏抬起双眼,眸色幽深,“可无论是林殊也好,苏哲也罢,都不是纸折泥捏的,所以这点熬煎,我还受得住。以后尚有那么多的事要做,岂可中途就倒了?蒙大哥,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走到最后一步,你也要相信我才对。”

“你们放心,”梅长苏的语调很轻,但却很平静,“我知道自己现在身体状况不好,不宜激动。但让我这样瞎猜也不是什么好事吧?卫峥到底怎么了,你们尽管告诉我,我也不至于一击就碎。”

心中执念

 

可是逝者不强求,生者却不能遗忘。

“我明白,但我不在乎,”梅长苏看着火盆里窜动的红焰,让那光影在自己脸上乍明乍暗,“殿下尽可以用任何手腕来考验我,试探我,我都无所谓,因为我知道自己想要忠于的是什么,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背叛。”

“是啊,这世上,也许根本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事。我自己的心,从来没有在是否应该救卫峥的事上犹豫过半分,这就说明那不是一件错事。既然对我来说是对的,那么对景琰来说也应该是这样。我们都不可能成为完全抛弃过去的人,那么现在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努力不要失败而已……”

机智过人

“我?”梅长苏失笑了一下,“我这样的身体,只怕第一轮就会被打飞出去。到时候还想当麒麟呢,不变成肉饼就算好的了……”

“等一月期限到了,你就到皇帝面前请罪,说自己无能,不能捕获真凶,请求皇帝免去你大统领之职,以儆效尤。”梅长苏笑着靠近了他一点,“怎么样啊大统领,舍得下这个地位吗?”

“当然我也不会狠劝,略说一句,他不听就算了。”梅长苏狡然一笑,神情甚是慧黠。

“这倒奇了,”梅长苏露出一副天真的表情,“我都招了你还说我刁顽,难道你打我一顿后我画的口供就更好看些?难道只要我尝过你的手段陛下就不会亲召我问话?我已经招认是受靖王指使的了,难不成你还有其他的人想让我一起招出来?”

黯然神伤

 

“为什么要告诉他呢?”梅长苏面色雪白,目光却十分冷静,“无论曾经是怎样一个天真无邪的朋友,从地狱归来的人都会变成恶鬼,不仅他认不出来,连我自己,都已经认不出我自己了。”

“对啊,有我们飞流在,谁敢咬我?”梅长苏揉着少年的头,语声渐渐又转为低沉,“再说……苏哥哥自己……现在也已经变成是条毒蛇了……”

梅长苏面上泛起一丝苦涩,垂目不答。才气么?谁又真的比别人都强,只不过这些年殚精竭虑,只想着这一件事,自然就会周全许多。

“因为他现在心无杂念,夺位目前来说是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为他所做的一切,他只需要判断是否对夺位有利就行了。至于这些事对梅长苏本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根本不必在意。”梅长苏语意冷绝,但眸中却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丝伤感的笑意,“可一旦他知道我就是林殊,优先顺序便会调换过来,他会忍不住想要保全我,要为我留后路,这样做起事来,难免缚手缚脚,反而相互成为拖累……”

“飞流,”他抓紧了少年的手,喃喃道:“一个人的心是可以变硬的,你知道吗?”

梅长苏眼神怆然,面上却仍带着微笑:“你虽然不悔,但你我之间,终究不可能再做朋友了。”

凛然之语

“谁会想要回头呢?”梅长苏淡淡道,“以后你也许可以问问聂锋,他可曾有片刻想过回头?”(对穆霓凰)

“对童路坦然相待,用人不疑,这就是我的诚心;留他母妹在手,以防万一,这就是我的手腕,”梅长苏冷冷道,“并非人人都要这样麻烦,但对会接触紧要机密的心腹之人,诚心与手腕,缺一不可,我刚才跟殿下讨论的,也就是这样的一个观点。” “我原本就是这样的人,”梅长苏面无表情地道,“人只会被朋友背叛,敌人是永远都没有‘出卖’和‘背叛’的机会的。哪怕是恩同骨肉,哪怕是亲如兄弟,也无法把握那薄薄一层皮囊之下,藏的是怎样的一个心肠。“(对萧景琰)

梅长苏的笑容更冷,“不闹怎么行?现在济济朝臣,大部分的目光都盯在太子和誉王的身上,殿下做的事有几个人会真正注意到?虽然是多做事少说话,但自己不说,让别人说总可以吧。兵部这一状告上去,皇上和朝臣们才会注意到,当太子和誉王互咬互撕的时候,是谁在控制场面?是谁在安稳民心?是谁明明默默无争,却反而要被攻击?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孰是孰非,自然会有公论。反之,如果殿下你现在报了兵部,事情虽然做的天衣无缝了,可效果却适得其反,白白埋没了殿下的善行,如衣锦夜行一般,无人得知。”(对萧景琰)

讥诮暗讽

“你是没见过一腔衷肠不怀贰心的下场吗?”梅长苏没料到蒙挚此时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禁微微动了气,“你不惜自己的命,难道也不惜嫂嫂的泪?这样天真的话,你也只能说说罢了,真要做,那就不是忠烈,是愚蠢了!”(对蒙挚)

梅长苏一连冷笑了几声,道:“如果做之前就想着是要给别人看,那是殿下的德行问题,但如果做完了善行却最终无人得知,那就是我这个谋士无用了……就算是为了苏某,请殿下您委屈一下吧。”(对萧景琰)

“我关爱庭生,当然是因为要讨好殿下你啊。” 靖王被梅长苏这不咸不淡的语气弄得有些恼火,加重了语气道:“我是认真地在问你!”(对萧景琰)

“我倒不是说你比一般人更笨,你只不过是比我笨罢了。”梅长苏悠悠一笑,“就是因为我比你聪明,所以你会怎么反应,怎么动作,计划什么,谋策什么,我都看得破。而反过来,我在想什么,我会怎么做,我到底如何筹谋,你却是半点也看不透。这么一来,你怎么可能不输,怎么可能不败?而且连输了败了之后都琢磨不通自己到底是怎么输的,这不是笨……又是什么呢?”(对谢玉)

“真、真是不……不风雅……”梅长苏一面喘息咳嗽,一面笑道,“吃……咳……乌金丸,连、连口好茶……咳……也不……配给我……”(对夏江)

傲然自信

梅长苏清眉一扬,面上突然现如霜傲气,“除夕这个案子,谢玉不过是先发制人,否则要论起江湖手段来,江左盟还会输给天泉山庄么?”(对黎刚)

“这游戏就是为了夏春而设的,”梅长苏的唇边浮起一抹傲然的笑意,“连夏春都发现不了的暗道,那才是真正的暗道……再说那暗道口我特意改建过,就算万一被夏春翻出来了,他也只看得出来是间密室而已。再说了,我要是没有七分赢他的把握,也不会冒这个险。”(对蒙挚,电视剧中另有霓凰)

强作笑颜

“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不告诉他,对我也轻松些。”梅长苏深深吸一口气,勉强露出一个笑容,“我和景琰,毕竟是太熟的朋友了,如果是以梅长苏的身份在他面前,无论谋划什么,我心里也不觉得怎样,可一旦变回了林殊,就难免会觉得伤心、难过,会莫名其妙地心绪烦躁。要是屈从于这样的情绪,别说夺位了,多少人的命也要跟着搭进去……”(对蒙挚)

迷离自责

“其实,苏哥哥是在想,今天晚上所做的决定……到底是不是错了……”梅长苏的目光有些飘浮地看着飞流,似乎是在跟他说话,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如果我是一个合格的谋士,就应该拼尽全力阻止景琰去救卫峥。因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许可以称之为勇气,但同时,也非常愚蠢。卫峥明明就是夏江的一次杀招,只要不予理会,他就没有了后手,这时候对他任何的回应都是愚蠢的,可我们却不得不做一次愚人……”

“飞流,我对不起景琰,我曾经对他说,谋士有我一个就足够了,但实际上,我根本不是一个真正的谋士。”梅长苏揉了揉少年的额发,虽然明知他听不明白,仍然很认真地对他说着话,“如果这次我失败了,那么景琰的未来也会随之结束。他在我的推动下走上夺嫡之路,我却因为自己无法放弃的原则,没有让他去做绝对正确的事,这是我亏欠他的地方。”

(对飞流)

幽默风趣

(对蔺晨)“饿着正好,赶紧给诊诊脉,要诊不好,不给饭吃”

(对蒙挚)“怎么样啊大统领,舍得下这个地位吗?”

哭得最凶的是静妃给梅长苏诊脉认出他是小殊的时候,说你爹娘要知道你受这么多罪得心疼死。其实他们每个人认出林殊我都哭。猎宫里,梅长苏病了,郡主第二天早晨知道,不敢直接去他房间,急得去问靜妃,又急忙掩示对长苏的关心,看到静妃已经知道内情,那种伤心和委屈的大暴发,真是让人不能不动容。

吾妹霓凰 见字如面

兄有三愿 一愿长安康 二愿长喜乐 三愿莫痴候

戎马倥偬 逝水如斯 不可彷徨独宿

今生奈何 情深缘浅

偷得朝夕已是奢 苍天怜我

承君一诺 来生必践

青青河畔 寻常人家 粗衣淡茶

共白头 长相守

——兄长林殊

 

第二集 太皇太后 叫:你呢?你是谁家的啊!

就已经很夺泪了。

静妃被禁,信使被劫,靖王误会梅长苏挥剑斩断铃铛时,苏兄跪地时那一声殿下......我竟入戏了!

林殊为冤案昭雪后,去祭拜父亲时,拜了三拜以后跪着没有起来,看到微颤的背景特别难受 走过玫瑰雨

我二刷时才注意到的细节

我不要他活在心里,我要他活在这个世界。萧景琰说这句的时候,真是泪崩啊。。

还有最后知道他要死了的时候,霓凰跟长苏对视,那种心酸,没有一句台词,但是心里那种感觉全演出来了。看一遍自己的心也跟着难受一遍。

场景1 见太奶奶时,苏哥哥情不自禁的拉手和最后太奶奶说你们都走了......

场景2 苏凰相认,梅长苏说,我本来可以一直照顾你,我原本以为可以一直照顾你的......

场景3 卓青遥死的时候 梅长苏说会好的,因为人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硬......

场景4 靖苏误会,梅长苏的那一跪......

场景5 九安山上,聂峰梅长苏相认,还有梅长苏把最后一颗药给了别人,自己却病复发......

场景6 那一句,景炎,别怕......

场景7 峰冬相认,夏冬说,峰哥为了再多陪我几年,你就忍一忍......

场景8 萧景琰知道梅长苏就是小殊,我应该认出他来的,我就快认出他了.......

场景9 梅长苏不愿意恢复林殊身份,其实不做回林殊,也没什么,做了13年梅长苏,我已经习惯了 还有景炎问他,你的病真的不要紧么。好是不可能了,我现在就是一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再也打不过你了。

场景10 老皇帝招见梅长苏,我们以后不必再见。。

场景11 梅长苏要做回林殊,虽然过了13年,可我还是林家的孩子,我要回去,那才是属于我的地方 。还有少阁主的答应陪你走完最后一程,你虽失信 我却不能食言。

上一篇:旋风少女经典语录庭浩
下一篇:有关做人经典语录

相关经典语录

推荐经典语录

热门经典语录

  • 五五开骂人经典语录
  • 说说社会经典语录
  • 快手经典语录,快手社会语录短句霸气,快手里面经典评论
  • 将进酒唐酒卿经典语录
  • 快手评论经典语录
  • 嚣张by巫哲经典语录
  • 栖见的白日梦我中的经典语录,白日梦我金句,白日梦我经典台词
  • 鼠疫加缪经典语录瞎子
  • 最新经典语录

  • 虚伪的人生的经典语录,送给耍心机的人的语录 至虚伪朋友的经典语录
  • 中国人的素质经典语录
  • 翡翠玉石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电影截屏
  • 狮子座 经典语录
  • 社会姐经典语录霸气
  • 电影北极之恋经典语录
  • 爱情宣言经典语录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