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汉尼拔经典语录
1991年,《沉默的羔羊》上映,并一举夺得了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影片,五项奥斯卡。
关于片名
其实英文的意思是《羔羊的沉默》,而中文译为《沉默的羔羊》,冷眼一看似乎中文翻译的没有错误,但如果你看过电影,就会知道,英文的意思就是羔羊的沉默——女探员梦里的羔羊们终于沉默,不再哀嚎,她的内心得到了平静。而这段经历是汉尼拔一直想在斯塔林探员身上寻找的秘密宝藏。
汉尼拔其人
当然是虚构的,我在这里说的是小说里面的人设。就如同电影或者小说提到的那样,汉尼拔吃人,智商极高,精通心理学,观察力一流,所以与他见面的人,往往被他观察到通透——他喜欢吃人,又一眼看穿对方,这是汉尼拔最可怕的地方,这也是本片安东尼霍普金斯极力表现的地方,外表看起来温文尔雅,但是内心住着一头野兽。他喜欢玩弄人,就像猫玩弄耗子,在他心里,似乎其他人都和他不是一个物种,就恰如猫和老鼠。所以他对斯塔林说,前一个调查他的探员,被他取了肝脏,用豆子烹饪,进了他的肚子。实际上很多人,包括他之前当心理医生疏导的病人,都进了他的肚子。一旦他觉得对方没有了趣味,他就准备吃掉或者杀掉,就像猫对老鼠那样。这种近似跨越物种的高高在上与冷漠,是汉尼拔的特徽。
汉尼拔对待斯塔林的态度
就如同小说里暗示的那样,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汉尼拔对斯塔林青眼有加,也包括斯塔林的上司,克劳福德,虽然他有意让斯塔林接近汉尼拔,但那是有病乱投医,他根本不相信会有什么效果,只是突发奇想的试一下。所以,在很多人眼里,斯塔林根本没机会成功,就如同克劳福德最初讲的:“汉尼拔最大的可能是什么都不说,你直接描述下他的精神状态,体貌,以及他的生活物品,就可以交差了。”当初他的论点就是这么简单,也不存在激将一说,毕竟斯塔林只是一个还没转正的FBI探员。然而,斯塔林偏偏撬开了汉尼拔的心理防线。
汉尼拔观察力是一流的,斯塔林也无法掩饰自己的菜鸟身份,所以汉尼拔一开始就看出了克劳福德的心思。但斯塔林的装束,引起了汉尼拔的兴趣:“一个略有品味的土包子”,这个可怕的食人魔看到了斯塔林悲惨的童年,对于斯塔林局促尴尬的身份,他更是了然于心。用现代的话来说,他看出了斯塔林的渴望——跳跃阶层,摆脱阶级固化的愿望,所以,对于高高在上的他来说,他不介意推动一把,让她跳出藩篱,不再是一个底层白人。这种“成全”的心态,固然是他猫捉耗子的一贯思路,也是对当前境况不满的另一种发泄方式——你们不是随便找一个菜鸟来对付我么?我就让这颗棋子一路到底,变成一个皇后(此处借用了国际象棋的规则)。
当然,小兵到底蜕变成皇后是有代价的,克拉丽丝斯塔林必须用自己的隐私交换,在防卫心极强的克拉丽丝终于交代了“嚎叫的羔羊”之后,食人魔也终于心满意足地说出了谜底,并且让这些梦中哀嚎的羔羊安静了下来。他不介意当一次人生导师,他很愿意看到一颗棋子的蜕变,尤其是在他的引导下蜕变,这让他获得了满足感,那种操控人生的满足感。
当然,克拉丽丝的美貌,也让食人魔有了另一层的心理满足。否则他干嘛为她报仇?杀死了牢友,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虫子。
第一次相遇
影史上最为独特的食人魔,他的亮相无疑是惊艳的,被人乐于称道。在克拉丽丝第一次接近汉尼拔的时候,她是惴惴不安,尤其是院长刚和他说完汉尼拔啃了护士半边脸之后,一路上其他监牢的各种怪叫,必然会让斯塔林心有抵触。结果,一个温文尔雅的汉尼拔,就站在她面前。不管克拉丽丝会不会奇怪,观众一定会好奇——这个食人魔怎么会这样?实际上,他就应该这样,否则他怎么有机会啃掉护士的半张脸?就因为他在平时有迷惑性,所以才会有机会的。
在食人魔让斯塔林出示她的证件时,他面带微笑,自信掌控全局的表情,似乎在告诉对方,“你必须这样做,再进一点。”但如果你仔细观察,或者仔细思考,本来汉尼拔是受控的一方,怎么到时候反而掌握了主动?他的表情充满仔细,甚至有些戏谑。没错,这样狂妄自信的人,才是汉尼拔。
随后,汉尼拔展示了他竟然的洞察力,从克拉丽丝的装束,看出了她的出身,看出了她的菜鸟境地,然后毫不客气地说她是个土包子,还嘲笑她的口音。为什么他会攻击?这是他的试探。如果你看过美剧《别对我撒谎》,就知道所谓的baseline基线规则。他用挑逗嘲讽,测试对方的反应,借此作为尺度,进一步观察,进而衡量出更多内容。
果然,克拉丽丝也爆发了,她的表情克制,却又不可遏止,开始反唇相讥。实际上,她中了圈套,这让汉尼拔的基线有了作用。但这不怪斯塔林,一般人都忍不住会反抗,甚至知道对方意图也会如此。对面不过是个关在笼子里的变态,太客气做什么?
或许汉尼拔对克拉丽丝的态度很满意,或许他也被激起了好胜心,他对着斯塔林“嘶嘶嘶”的露出了白牙,显示出了他非人的一面。毫无疑问,当时的汉尼拔很兴奋。所以他才下决心给克拉丽丝一个机会,给她留了一个线索。这里需要注意,汉尼拔的面部表情非常放松,这表明了他的自信和心情。
第二次见面
克拉丽丝果然不负众望,找到了线索,再次去找汉尼拔。如果你仔细看,汉尼拔这回的第一次出声,是藏在黑暗中,然后灯亮了,他借助光影,脸部多次产生变化,他的停顿,说话,都借助阴影的影响,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当然,此段落,绝对是导演的意图。因为在后面导演给的特写,更加说明问题。但毫无疑问,这种借助影子营造气氛的方法,很有效。
第三次见面
毫无疑问,汉尼拔知道了有位议员参与了进来,他的计划要得逞了,他将更换到另外一个地方,远离这个吃过苦头而变得小心谨慎的韦尔奇。此时汉尼拔在光影之中,似乎心情好了不少,也有了进一步刺探克拉丽丝童年秘密的心情。
第四次见面
汉尼拔心情大好,但他还是不放松对克拉丽丝的窥探,他还对那个最终答案梗概于怀,他是心理学专家,当然知道另有一处宝藏等待他的挖掘。结果,克拉丽丝放弃了层层抵抗,给了他哀嚎的羔羊,这让他很满意。满意之余,连手都跟着不老实起来,非常轻浮的挑逗。
汉尼拔的出逃
整个过程堪称经典,他的种种算计,让警察局的一众人乱成了一锅粥。在出牢笼的那一刻,他闭眼听音乐的画面,再次成为本片的另外一处精彩瞬间。对比《黑暗骑士》中小丑的出逃,同样是警察局,作者原著和编剧硬来,就是不一样。汉尼拔的逃脱,让他的角色更加丰满。而小丑的警察局出逃,更像是闹剧,还是拙劣的那种。
实际上,汉尼拔在后面还有出面,但没有什么亮点,我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明天出去玩,回来之后,我准备写一下另外一个经典变态形象,盖瑞欧德曼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警察,那是一部癫狂的交响乐“我喜欢莫扎特!”
钱淮独家原创,欢迎各位关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