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谈阅读经典语录
暴风雨之下,最宜独行
电会记录雷殛的一瞬
凡我过处,必有血迹
一定,我不会失踪。
——余光中《暴风雨》
余光中一生漂泊,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 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熏陶研习,让余光中在中西文学界享有盛誉。而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是什么令他的跨度如此广泛,涉猎如此深邃?又如何从余光中的生活和创作中,破译生命密码?
9月02日下午3点,让我们跟随原厦大台湾研究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学老师,进入余光中立体多元、却又保持平衡的生命岁月。
嘉宾简介
徐学
教授、文化学者,原厦大台湾研究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福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丁玲研究学会理事、厦门市第八届和第九届政协委员、政协台港澳委员会特约研究员、闽南文化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对外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海峡文学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台港及祖国大陆多所高校特聘教授;于厦大台湾研究院从事台湾文化、海外文化、两岸关系研究30余年,曾为三十余所高校做台湾文化专题报告。
书籍推荐
《余光中传》
作者:徐学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余光中传》抓住了传主余光中生命的美和历史的真,准确、生动、全面地记录了诗人的瑰丽年华,深刻、细致、精辟地阐述了诗人在创作和学术上的巨大贡献,分析了他的人格力量的时代意义和人学价值,肯定了他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者以能"入"能"出"的辩证态度,用诗性的语言和理性的诗意使这部评传达到了精美细致、浏亮深邃的境界。本书无论从台湾文学研究的角度,还是从人物研究的角度来说,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余光中精选集》
作者:余光中
编选:徐学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乡愁诗人余光中诗歌散文集大成之作,从《湘逝》《寻李白》到《乡愁》《邮票》到《猛虎和蔷薇》《听听那冷雨》,见证现代诗坛风起云涌、独领现代散文绵柔而又铿锵之风,感动两岸。
《余光中散文精选》
作者:余光中
编选:徐学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本书是著名作家余光中数十年散文创作的精华之作,收入作者散文的代表之作,包括《逍遥游》《听听那冷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名篇,当代散文大家的名篇,带你感受汉语之美,体悟大师情怀。
活动信息
阅读当代经典 破译生命密码
一一从余光中的生活和创作谈起
活动嘉宾:徐学(教授、文化学者)
活动时间:9月02日 15:00
活动地点:厦门大摩「纸的时代」书店
(二)21.D(3分)22。丢帽以后的失望,遍寻无获之后的绝望(3分,只答到“失望”给2分)23.父亲生前,我虽有机会但未能尽孝养老 父亲已逝,我绝无机会“省视侍疾”(4分,每空2分)24.(1)结构上,“但”表示转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内容上,从对帽子的描写转入(引出)对父亲的追忆(4分,每空2分)25.“感恩”是因为在父亲鼓励下立志立功,父亲鼓励下启蒙引领,才有今日成就不凡、著作等身的我 “赎罪”是因为在父亲最需要我的风烛残年,我却让父亲饱受顽疾之苦、丧妻之痛以及孤寂之冷(6分,每空3分)26。 结构角度,以“又在这天寒风起之时”与第(1)段的“天寒风起”相呼应,使文章首尾相接,形成一体;环境描写角度,以“寒流来时,风势助威”的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作者“倍加畏冷”时内心无法言说的痛楚,使情景交融。修辞角度,运用“排比”修辞手法,连说“对不起”,表达出作者既愧疚又无奈的沉痛心情。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