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 瓦尔登湖经典语录
断断续续看完了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这本《瓦尔登湖》,看完我的初体验是这是一本追求肯定真我的书籍。内容源自梭罗两年零两个月的独自生活,那时,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等诸多羁绊,在瓦尔登湖旁森林中自己盖了小屋,那周围一英里之内没有任何邻居,他需要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养活自己。
看第一遍其实不太容易能持续看下去,除了自身的原因,还因为此书的时间,讲述的是梭罗1845年及其后两年生活的所见所思。
《瓦尔登湖》虽然看的时候会有疑惑,会有些不认可,但如果当别人提到这本书,我还是会建议他看一看,并且我自己还会再回看。下面是一些摘抄句,如果没有时间完整去看《瓦尔登湖》的,看看这些句子或许能给你一些体验和思考。
1、一种似是而非的,通称“必然”的命运支配了人,他们所积累的财富,被飞蛾和锈霉再腐蚀掉,并且招来了胠篋(qū qiè原指撬开箱子,后泛指盗窃。)的盗贼。这是一个愚蠢的生命,生前或者不明白,到临终,人们终会明白的。
2、大多数人,即使在这个比较自由的国土上的人们,也仅仅是因为无知和错误,满载着虚构的忧虑,忙不完的粗活,却不能采集生命的美果。
3、人类在过着静的绝望的生活。所谓听天由命,正是肯定的绝望。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4、在人类的所谓游戏与消遣底下,甚至都隐藏着一种凝固的、不知不觉的绝望。可是不做绝望的事,才是智慧的一种表征。
5、当我们用教义回答法的方式,思考着什么是人生的宗旨,什么是生活真正的必需品与资料时,仿佛人们还曾审慎从事地选择了这种生活的共同方式,而不要任何别的方式似的。
6、抛弃我们的偏见,是永远不会来不及的。
别怕来不及,去做7、无论如何古老的思想与行为,除非有确证便不可轻信。在今天人人附和或以为不妨默认的真理,很可能在明天变成虚无缥缈的氤氲,但还会有人认为是乌云,可以将一阵甘霖洒落到大地上。
8、我们可以这样怀疑,即使最聪明的人,活了一世,他又能懂得多少生活的绝对价值呢。
9、有一个农夫对我说:“光吃蔬菜是活不了的,蔬菜不能供给你骨骼所需要的养料;”这样他每天虔诚地分出了他的一部分时间,来获得那种可以供给他骨骼所需的养料;他一边说话,一边跟在耕牛后面走,让这条正是用蔬菜供养了它的骨骼的耕牛拖动着他和他的木犁不屑一切障碍的前进。
10、有人认为人生的全部,无论在高峰之巅或低陷之谷,都已给先驱者走遍,一切都已被注意到了。
11、新的时代抛弃前一代业绩,好像它们是些搁浅的船。
12、大自然既能适应我们的长处,也能适应我们的弱点。有的人无穷无尽的忧患焦虑,成了一种几乎医治不好的疾病。
13、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而生活方式就有这样的多。
别给自己的人生设限14、一切变革,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每一刹那发生的事都可以是奇迹。
瓦尔登湖15、大部分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所以关于奢侈与舒适,最明智的人生活得甚至比穷人更加简单和朴素。
16、我可不想给一些性格坚强的人定什么规章,他们不论在天堂地狱都会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他们甚至比最富者建筑得更宏伟,挥霍得更厉害,却不会因而贫困,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如果确实像人们梦想着的,有这种人存在的话,另外我也不给另一种人定规章,他们是从事物的现状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像情人一样热烈的珍爱现实——我认为自己也属于这种人的:还有那些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居乐业,不管他们知道不知道自己是否安居乐业。
17、有些人对任何事情,都叫苦连天,不可救药地诉不完的苦,因为据他们说,他们是尽了他们的职责的。
18、但我心目中还有一种人,这种看来阔绰、实际却是所有阶层中贫困得罪可怕的,他们固然已积蓄了一些闲钱,却不懂得如何利用它,也不懂得如何摆脱它,因此他们给自己铸造了一副金银的镣铐。
19、一般心里,为了衣服忧思真多,衣服要穿得入时,至少也要清洁,而且不能有补丁,至于他们有无健全的良心,从不在乎。
要知道什么是你真正重要的20、一位绅士有腿伤,是很平常的事,这是有办法补救的;如果裤脚管破了,却无法补救;因为人们关心的不是真正应该敬重的东西,只是关心那些受人尊敬的东西。
就是这些简单的词汇组成的句子,总能给我们一些不一样的思考与体会。人生只有一次,为什么我们知道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多,而是少而精,知道不做就等于不知道,共勉。
梭罗与瓦尔登湖
大书店都有卖。
梭罗为什么要去瓦尔登湖
“如果一个人因为喜欢树林,每天在树林里度过半天时光,那他可能被人看作是流浪汉;可要是他全天做个投机者,锯光树木,让大地光秃秃,人们却把他看成是勤勉进取的好公民。”
如果我像大多数人那样,把自己的上午和下午都卖给社会,我敢肯定,生活也就没什么值得的了。
有时间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休闲
有时间改善自己灵魂资产的人享有真正的闲暇之乐
看四季的轮回难道就不算是一种职业吗?
公众舆论同我们的个人意见比起来起来,只不过是一个软弱无力的暴君,因为一个人对自己有着怎样的想法,这才决定着他的命运,确切点说,指明了他的命运。
如果我们时时忙着展现自己的知识,将何从忆起成长所需的无知?
感谢财富和政治,本市花了一万七千元造了市政府,但也许一百年内它不会为了生命的智慧贝壳内的真正的肉,花这么多钱。为冬天办文法学校每年募到一百二十五元,这笔钱比市内任何同样数目的捐款都花得更实惠。我们生活在十九世纪,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十九世纪的好处?为什么生活必须过得这样褊狭?如果我们要读报纸,为什么不越过波士顿的闲谈,立刻来订一份全世界最好报纸呢?不要从“中立”的报纸去吮吸柔软的食物,也不要在新英格兰吃娇嫩的“橄榄枝”了。
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
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当你过于注意细节的时候,却是在一点一滴地浪费你的人生。
任何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
多余的财富只能换取奢靡者的生活,而心灵的必需品是无需用钱购买的。
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
德行善举是惟一不败的投资。
有时间增加自己精神财富的人才是真正享受到安逸的人。
人类,犹如一支浮标,任何风浪也无法使它沉没。
梭罗论孤独:
我宁愿独自坐在一只南瓜上,而不愿拥挤地坐在天鹅绒的座垫上。
我喜欢独处。我从没遇到过比孤独更好的伴侣。
清晨的散步是对一整天的祝福。
如果我真的对云说话,你千万不要见怪。
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地生活的地方。
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没有保持步伐,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了另一种鼓点。就让他按他自己的步伐前进,无论他走得多快、多慢或多远。
梭罗论沉思:
心灵永远是缺乏经验的。
有时生病是有益于健康的。
与其给我爱、金钱或名誉,不如给我真理。
一个有时间增加他灵魂的财富的人才能真正享受闲暇。
善良是唯一永远不会失败的投资。
灵魂的必需品并不需要用金钱来购买。
人类已成了他们的工具的工具。
一所精美的房子又有何用,如果你没有一个可以容忍的摆放它的星球?
世界只是我们的想象的画布。
大多数人在安静的绝望中生活,当他们进入坟墓时,他们的歌还没有唱出来。
不要雇一个为钱而替你工作的人。
我们能够爱的人,我们也能恨他们。而其余的人,则对我们无关紧要。
即使在天堂,挑刺的人也会找到刺。
许多人钓了一辈子的鱼,却不知道他们钓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鱼。
等到我们迷失了,我们才会开始了解自己。
多余的财富只能买来多余的东西。
大多数的奢侈品和许多所谓的生活便利品,不仅不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对人类的进步是一种阻碍。
绝对而言,财富越多,美德就越少。
梭罗论行动、生活:
富裕是全然体验生活的能力。
充满自信地追求你的梦想!去过你梦想中的生活。当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宇宙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
活出你的信念,你就能转动世界。
我们的生活都被耗费在细节上……简单,再简单。
不要回头看,除非你想走回去。
任何事物的代价等于你用多少生命去换取它。
天堂在我们的头上,也在我们的脚下。
你必须活在当下,乘着每一个波浪前行,在每一刻找到你的永恒。傻瓜站在他们的机会之岛上寻找另一片陆地。没有别的陆地,除了这一生,没有别的生命。
爱就是试图去将梦中的世界变为现实。
生命并没有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没有哪个地方有幸福,除非你为自己带来。幸福。
我们最真实的生活是当我们清醒地活在自己的梦中。
我们必须学会再次醒来,并让自己保持清醒,不是靠机械的帮助,而是靠对黎明的无限期望。
当我们从容不迫而睿智,我们就知道,只有真理才是永久的和绝对存在的,而细微的害怕和愉悦只是真实的阴影。
一本真正的好书教给我的远不止只是阅读它。我必须很快将它放在一边,然后按照它来生活。我始于阅读,终于行动。
于身体有益的是劳作,与灵魂有益的是灵魂的工作,于两者都有益的是为他人工作。
活过每一个季节;呼吸空气,喝水,品尝水果,让自己感受它们对你的影响。
最大的收获和价值远不能受到人们的赞赏。我们很容易怀疑它们是否存在。我们很快把它们忘记了。它们是最高的现实。也许最惊人、最真实的事实从来没有在人与人之间交流过。我每天生命的最真实的收获,就像朝霞暮霭那样难以捉摸,无法言传。那是我抓到的一点儿星尘,一片彩虹。
我们被迫生活得如此认真,敬畏自己的生命,拒绝任何可能的改变,我们说,这是唯一的方式;而事实上,经过圆心能画出多少直径,就有多少生活方式。
的确,从事劳动的人无暇日复一日地使自己获得真正的完善,他无法保持人与人之间的最高尚的关系,他的劳动一进入市场就会贬值。他除了充当一部机器外,没有时间做别的。
你们把钱藏在一口旧箱子里,或藏在一只外面涂上灰泥的袜子里,或者为了更保险起见,藏在一个用砖头砌成的库房里,无论藏在什么地方,无论钱物是多还是少,你们以为这样一来便可以积蓄点钱物来应付生病的日子,殊不知反而把自己给累病了。
最坏的是你成为你自己的奴隶监工。
所谓听天由命无非就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绝望。
须知不做绝望的事才是智慧的特征。
世上任何一种思想方法或行为方式,不管它多么古老,如不经证明便不能信赖。
老年人并没有什么十分重要的忠告可以送给年轻人,他们本身的经验残缺不全。
老年人,你可能说出你能说出的最聪明的话——你已经活力七十年了,也有过某种荣誉,可我却听到一个不可抗拒的声音,要我不去遵循你所说的那一套。
一代人放弃另一代人的事业,就像离开搁浅的船一样。
简单、独立、宽宏、信任的生活。
当一个人已经得到那些为生活所必需的东西后,便会选择别的东西而不必再去谋求同样的多余物了。
看来土壤适宜于种子,因为种子已经把它的胚根向地下伸扎了,所以现在它也可以满怀信心地把它的嫩枝往上伸展。
那看上去是富裕,实则是一切人中最贫乏的一类人,他们积累了一对杂七杂八的东西,却不懂得怎样去利用或摆脱,结果尽是金脚镣,银脚镣,自己锻来自己戴。
我的辛劳也就是其本身的报酬。
我没有去研究如何把篮子编的让人们感到值得去买,而是研究如何才能避免非得去出售这些东西不可。 为人们赞扬并且认为成功的生活,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为什么我们非得夸大其中一种而贬低其它的生活呢? 但是,即使衣服上的口子没有补好,暴露出来的最糟糕的缺点无非就是粗心大意吧。 没有人会因为衣服上有个补丁便在我心目中降低了地位。 因为他考虑的不是什么东西真正值得尊敬,而是什么东西受到了尊敬。 农夫占有了他的房屋,并不因此更富裕,反而更穷了,因为房屋占有了他。 要是文明人所追求的不比野蛮人更有价值,要是他把一生的大半时间仅用于求得粗俗的必须品和享受,那他为什么非得比野蛮人住得更好呢? 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那种简单朴素和不加掩饰至少有这种好处:它让人类依然是大自然中的一个过客。当他吃饱睡足,精神抖擞起来时,就有打算重新上路了。 毫无疑问,别人也可以替我思考,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别人包办而不让我自己思考也是可取的。 青年人除了立即进行生活实践,怎能有更好的方法来学习生活呢? 围绕着一个诚实人的田地的短短的一道石墙,要比那座远远脱离真正生活目的的、有一百个城门的底比斯城更得体。 人们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他们时常饥饿,不是由于缺乏必需品,而是缺乏奢侈品。
梭罗在瓦尔登湖做了什么
我必须告诉你!瓦尔登湖是梭罗的作品!你上过学吗?!
然而像湖水一样,我的宁静只有涟漪而没有激荡。 当我们醒来的那天,黎明才是黎明。 梭罗去瓦尔登湖的原因。
瓦尔登湖在哪儿。梭罗与瓦尔登湖的思想。
梭罗经典语录瓦尔登湖
1. 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圣庙的建筑师。他的身体是他的圣殿,在里面,他用完全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崇敬他的神,他即使另外去琢凿大理石,他还是有自己的圣殿与尊神的。
2. 一个人如果活得真诚,就一定是活在一个遥远的国度。
3. 我在我内心发现,而且还继续发现,我有一种追求更高的生活,或者说探索精神生活的本能,对此许多人也都有过同感,但我另外还有追求原始的行列和野性生活的本能,这两者我都很尊敬。我之爱野性,不下于我之爱善良。
4. 很久以前我丢失了一头猎犬,一匹栗色马和一只斑鸠,至今我还在追踪它们。
5. 让我们像大自然那样从容不迫地度过每一天,不让任何一片落在铁轨上的坚果或蚊子翅膀把我们抛出轨道。下决心好好度过每一天吧,不让自己的人生有所遗憾。
6. 我的生活方式至少有这个好处,胜过那些不得不跑到外面去找娱乐进社交界或上戏院的人,因为我的生活本身便是娱乐,而且它永远新奇。
7. 也许我们只要知道这人的河岸的走向和他的四周环境,我们便可以知道他的深度和那隐藏着的底奥。如果他的周围是多山的环境,湖岸险,山峰高高耸起,反映在胸际,他一定是一个有着同样的深度的人。
8. 我们的思想大体说来都有点虚无缥缈,在一个没有港口的海岸线上,顶多和有诗意的小港汊有些往还,不然就驶入公共的大港埠,驶进了科学这枯燥的码头上,在那里他们重新拆卸组装,以适应世俗,并没有一种潮流使它们同时保持其独立性。
9. 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自己同样地简单,也许我可以说,同样地纯洁无暇。
10. 人是什么,还不是一团溶解的泥土 人的手指足趾的顶点只是凝结了的一滴。手指和足趾从身体的溶解体中流出,流到了它们的极限。在一个更富生机的环境之中,谁知道人的身体会扩张和流到如何的程度?
11. 他自己的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越显得简单,寂寞将不成其为寂寞,贫困将不成其为贫困,软弱将不成其为软弱。
12. 无知和错误,满载着虚构的忧虑。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好比果实上的粉霜一样,是只能轻手轻脚,才得保全的。
13. 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14. 人类在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你从绝望的城市走到绝望的村庄,以水貂和麝鼠的勇敢来安慰自己。……可是不做绝望的事,才是智慧的一种表征。
15. 大部分时间内,我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了伴儿,即使是最好的伴儿,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我爱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
16. 所谓的听天由命,是一种得到证实的绝望。
17. 我们说,只能这样的生活呵,可是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而生活方式有这样的多。一切变革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每一刹那发生的事都可以是奇迹
18. 不论我有如何强烈的经验,我总能意识到我的一部分在从旁批评我,好像它不是我的一部分,只是一个旁观者,并不分担我的经验,而是注意到它:正如他并不是你,他也不能是我。
19. 灵魂会因处境而误解自己的身份,直到圣贤揭露真相,方知自己是婆罗门。
20. 你们要尽可能长久地生活得自由,生活得并不执著才好。执迷于一座田园和关在县政府的监狱中,简直没有分别。
21. 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
22. 如果我们只是喋喋不休大声说话的人,那么,我们倒可以紧挨在一起,互相感受对方的气息;但要是我们说话含蓄而又富有思想内容,那便会希望双方站得远点,使所有那些动物性的热气和湿气有机会蒸发掉。
23.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
24. 如果你欢快地迎来了白天和黑夜,生活像鲜花和香草一样芳香,而且更有弹性,更加繁星,更加不朽,那就是你的成功。
25. 那些衰老的,有病的,胆怯的人,不管他们的年龄性别,想得最多的是疾病意外和死亡;在他们看来,生命是充满了危险的——可如果不去想它,那又有什么危险呢?
26. 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
27. 生活得诗意而神圣。清醒就是生活。于是他一边喝咖啡,吃面包卷,一边读报纸,知道了这天早晨的瓦奇多河上,有一个人的眼睛被挖掉了;一点不在乎他自己就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深不可测的大黑洞里,自己的眼睛里早就是没有瞳仁的了。
28. 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想望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还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29. 再没有人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幸福的了。水天相接,美好的终极。广阔的世界,孑然一人,多么奇妙的组合。
30. 在一个智慧者的印象中,宇宙万物是普遍无知的。毒药反而不一定是毒的,受伤反而不一定是致命的。恻隐之心是一个很不可靠的基础。它是稍纵即逝的。它的诉诸同情的方法不能一成不变。
31. 我也没有像鸣禽一般地歌唱,我只静静地微笑,笑我自己幸福无涯。
32. 黎明啊,一天之中最值得纪念的时节,是觉醒的时辰。那时候,我们的昏沉欲睡的感觉是最少的了;至少可有一小时之久,整日夜昏昏沉沉的官能大都要清醒起来。至少一个月中有一两天好好看一看这样觉醒的黎明。
33. 爱情无药可医,唯有爱得更深。
34. 人的价值不在于皮肤中,并不需要接触才能知道。
35. 为什么一桶水放时间长了会变臭,而水冻成冰以后就能永远保持甘美呢?哲人说,这就如同情感和理智的区别。
36. 大多数人,即使是在这个比较自由的国土上的人们,也仅仅因为无知和错误,满载着虚构的忧虑,忙不完的粗活,却不能采集生命的美果。
37. 当一个人把他想象的事实提炼为他的理论之时,我预见到,一切人最后都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筑起他们的生活来。
38. 我们也许不能够在一个约定的时日里到达目的港,但我们总可以走在一条真正的航线上。
39. 唯有我们觉醒之际,天才会破晓。破晓的,不止是黎明。太阳只不过是一颗晨星。
40. 青年往往通过打猎接近森林,并发展他身体里面最有天性的一部分。他到那里去,先是作为一个猎人,一个钓鱼的人,到后来,如果他身体里已七年级作文我的老师播有更善良生命的种子,他就会发现他的正当目标也许是变成诗人,也许成为自然科学家,猎枪和钓竿就抛诸脑后了。
41. 我浏览一切风景,像个皇帝,谁也不能否认我这拥有一切的权利。我们都拥有欣赏一切,享受一切的权利,不要忽视这项权利哦!
42. 一天是一年的缩影。
43. 你们尽可能长久地生活得自由,生活得并不执着才好。执迷于一座田园,和关在县政府的监狱中,简直没有区别。
44. 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
-克服人生困难的名言 梭罗 瓦尔登湖经典语录 。瓦尔登湖——林中生活散记 句承蜩 年轻时的梭罗 1846年2月4日,梭罗按计划前去康科德城(Concord)讲课,题目是“关于马斯·卡莱尔及其著作”(Thomas Carlyle and H is Works)。讲课结束了,听众却意犹未尽,要求主讲人谈谈自己在林中的生活,相对而言他们似乎对这个更感兴趣。 为满足大家的要求,梭罗准备了一个“我自己的历史”(Th e History of Myself)的课题,在当月10日开讲。没想到听众热情空前高涨,纷纷要求他在下一周的课程上再讲一次,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前来听讲。受这次讲座的启发,梭罗将自己讲课提纲加以整理,又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写作,终于完成了Walden,or Life in Woods(《瓦尔登湖,又名林中生活散记》)这部传世的名著。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这是19世纪美国文学非小说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书籍。到目前为止,此书已经出现了将近两百多个版本,并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作者有生之年里这部书一直被认为是模仿之作,而且还倍受冷遇。 初版的2000册用了五年多的时间才卖完。直到作者去逝以后,这本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它的评价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梭罗的思想意义才被我们认识到。1817年 7月12日,梭罗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1841年起他不再教书而转为写作。在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支持下,梭罗在康科德住下并开始了他的超验主义实践。这时期,梭罗放弃诗歌创作而开始撰写随笔,起先给超验主义刊物《日规》(Dial)写稿,其后各地的报纸杂志上都有他的文章问世。 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建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并在此之后根据自己在瓦尔登湖的生活观察与思考,整理并发表了两本著作,即《康考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和《瓦尔登湖》。 在瓦尔登湖生活期间,因为梭罗反对黑奴制(Negro Slavery)拒交“人头税”而被捕入狱。虽然他只在狱中蹲了一宿就被友人在未经他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替他代交了税款保其出狱,但这一夜却激发他思考了许多问题。出来后曾有一些市民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许多人宁愿坐牢也不愿意交税。 为解释这一问题,他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写成了著名的政论《抵制国民政府》(Re 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后改名为Civil Disobedience)。他所宣传的这种依靠个人的力量,“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对印度的甘地和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47年,梭罗结束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回到原来的村落。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简朴的生活风格,将主要精力投入写作、讲课和观察当地的植物动物。有时候为了得到极其微薄的生活费用,才偶尔离开村子到父亲的铅笔厂工作一些日子。梭罗卒于1862年5月6日,时年44岁。 当时在同时代人的眼中,他只不过是一个观念偏执行为怪异的人,一个爱默生的追求者而已。一直到世纪之交他及其著作才得到了广泛和深刻的认识。 作为他的主要著作之一,《瓦尔登湖》是梭罗在瓦登湖林中二年零二个月又二天的生活和思想纪录。鉴于他的第一部书《康科德和梅里马列克河上的一周》的失败,这一次他格外慎重,没有仓促出版而是静下心来重新写作,使之更加完美。 在此后的五年里,他一次又一次地反复修改、补充、完善,有时为了使内容更加和谐统一,甚至将整个段落改动。 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有许多篇幅是关于动物和植物的观察记录。梭罗在这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观察鸟类、动物、花草和树木的变化,以致于使其同时代的人误将此书理解成一本有关自然的文献,而忽略了其中关于哲学的内容。 其实,梭罗的贡献是建立在这两方面之上的。在自然观察方面,他之前已经有诸如吉伯特·怀特(Gibert White)和詹姆斯·奥杜邦(John James Audubon)等人的自然著作问世。但是只有当梭罗的著作出版后,大家承认他才是自然随笔的创始者。 在他之前描写自然界的作品,只是以“书信”、“插叙”和“杂志文章”的形式出现,报道他们对于自然界的发现。是梭罗使自然散文独立门户,赋予了它新的概念。如果我们把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关于鸟的段落与奥杜邦的《美国的鸟类》一书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奥杜邦的书仅仅是科学报告,而梭罗的文章则是关于自然的艺术创作。 把关于自然的观察与体验详细地记录下来,并赋予通俗的哲学意义,这是梭罗的书真实可爱之处。梭罗积极倡导一种生活观念,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的生活方式,他堪称超验主义的实践家。 《瓦尔登湖》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美国现代文学中散文作品最早的典范之一。 与其同时代的伟大作家们相比,此书的风格独特甚至比霍桑、梅尔维尔和爱默生这些天才作家们更富于20世纪散文的气息。这一特点具体体现于它的句子平铺直叙(straight forward),简洁(concise)和有观点(to the point),完全不像维多利亚中期散文那样散漫、用词精细、矫情和具体,也没有朦胧和抽象的气息。 通过阅读此书,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本写于19世纪的作品与海明威、亨利·詹姆斯等人的作品风格十分接近,只不过梭罗的风格更显得丰富而已。 梭罗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批评家,他的目的是揭露时代的弊端。指出人们自己正将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会导致生命的衰落。 相对来讲,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较之现代更加幸福和充实。有的读者往往对梭罗有错误的印象,即他只是一个复古主义者,主张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放弃现代文明。可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的林中独自生活了仅仅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这只占他生命的百分之五的光阴。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来来往往的访客从未间断。他自己也经常到村里探望家人和朋友。更重要的是,当他离开瓦尔登以后,还曾一再反对别人模仿他的行为。用他的话说他自己之所以到瓦尔登湖生活了一段时间,那完全是他个人的志趣爱好。如果说一个人向往简朴的生活,只要心诚,在哪儿都可以做得到,无论是在纽约、伦敦、孟买或东京。 心中有“瓦尔登”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有意义、更有目的、更加幸福,这才是“瓦尔登”的真谛。梭罗本人回到康科德后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从事写作直至去逝。 对现代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梭罗并不排斥,他只是批评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它,“弄巧成拙”(improved means unimproved ends),他这样评价。 “我们接通了越洋的电缆,却用它询问阿德莱德王妃(Princess Adelaide)是否得了咳喘,并未用它交流人类的思想。我们建成了铁路,却坐着它去城里消磨时光。”从这点上看,梭罗对社会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批判,而更在于指导。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会毫不犹豫地揭露,同时也负责任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抵御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引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Simplify,simplify,simplify。”(简朴,简朴,简朴。)这是梭罗的口头禅。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复杂的,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能够选择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而且有足够的勇气将其他多余的东西摒弃,全然不顾同时代人如何对我们指手划脚。 梭罗于1837年刚进大学时就曾言,他要将圣经中关于一周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的教义,改为工作一天休息六天。他在瓦尔登湖的生活经历实现了这一愿望。在那里他仅花28美元多一点儿就建成起了自己的栖身的小木屋,每星期花27美分就足以维持生活。为维持这样简朴的生活,他一年只须工作六个星期就可以挣足一年的生活费用,剩下的46个星期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他没有将这宝贵时光浪费掉,而是把它奉献给写作和自然研究。也许有人会说梭罗太懒,终其一生也并未做出任何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如果你能注意到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时,就会对他的才华和勤奋发出由衷的赞赏。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欲望也随之膨胀,梭罗当年的忧虑成了严峻的现实。 对此,我们不妨将《瓦尔登湖》翻出,细细阅读并领悟其思想,改变一些我们的生活态度,这对现实生活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稿件来源:中华读书报 。梭罗与瓦尔登湖。
首先要纠正国人普遍对梭罗的几个错误认识,诸如梭罗是隐士,甚至是愤世嫉俗,消极避世,《瓦尔登湖》主要是一本山水写景,宣扬环保一类的书,或痛斥物欲社会崇尚回归自然,不为钱而失掉自我的清高之作。 Walden was no hermit's wilderness retreat. 固然《瓦》在宣扬环保等方面有其效用,但《瓦》可供挖掘的思想远不止这些,可以说崇尚自然,修身养性,返璞归真是梭罗一个大主题下的衍生话题。另外再先劈头说一句,等到下面再详谈——梭罗不仅不是隐士,而且还算半个政治人物,其主张与行动十分鲜明且激烈。梭罗不仅不是愤世避世,而是对启迪人类,使大众的生活更有意义有着满腔热忱,著书立说倾注了毕生心血,对纯朴的劳苦大众充满热爱。不说著作等身也可以说是笔耕不辍,从哪个角度都谈不上心灰不忿,只不过其社交颇有冷漠之气,不愿屈身于缛节,而非对人类的文明唾弃。
这个世界上,无论在梭罗有生之年还是当今商品社会发达之际,梭罗的读者始终都是少数。但有一位塑造大师的大师——爱默生,其在中国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却还远逊于受其启蒙与教导甚深的梭罗。市面上你可以见到译本繁多,封面典雅精美的《瓦尔登湖》,甚至《康马河上一周》,《缅因森林》,《野果》,《日记选集》都有,但你能看到多少版爱默生的《随笔二集》,《论自然》,《The Conduct of Life》和演讲集呢?只有丁放鸣的选集译本,还有蒲隆等少数几个译本吧?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读者或出版商,将梭罗与陶渊明等相提并论,冠之以隐士的标签,使很多自命清高,自诩孤独的人用读梭罗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而在读者依旧较少的情况下,相对地更出名一大截!
人类一切历史的底层逻辑都是经济行为,如马克思的理论等等。英语语言写作的逻辑特点习惯于将主旨开门见山。所以大家若要更好地把握梭罗写作在论点上的目的而不是情感上的目的,不妨好好读读《瓦》第一章,也是最大的一章——《经济篇》。在此比较同意徐迟先生将其译为经济,对王义国译本将其译为“节俭”持保留态度,原因同上。
我个人说一句通俗的话,不全面,只希望能代表梭罗对人类的劝诫中的一部分意思:该干啥就好好干,专注地干,少整没用的。梭罗在《经济篇》举了一大堆例子,论证”现在缝一针为了将来少缝一千针,所以现在缝一万针为了将来少缝一千万针“这种面对生活的错误做法。更概括的四个字是:不为物役,不做工具的工具。过度的商业则成为一种枷锁。至于他过着简朴的生活,并且独自到瓦尔登湖畔生活两年,按他自己的话说应将其看作是一种实践,是对自己信念的一种测试,并且明确写道不希望任何人模仿他的生活。诸葛老儿曾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不是目的,明志以成志才是目的。
爱默生与梭罗都对孤独大加推崇,事实上这是所有outstanding人士在逻辑上的必然。相信大家也都能理解这里所谈的孤独与寂寞,独自,孤僻等词语的区别。”重要的不是与世隔绝,而是保持精神独立。“爱默生在《美国学者》里高谈拥抱孤独,谈到司汤达等灵光一闪,芸芸众生瞬间消失,让人为之神往。另有《论自助》等篇反复强调这一点。爱默生在孤独这一点上侧重于给学者精神下一个定义,而梭罗对于孤独则是侧重于对追求的践行,以及撇开无用的羁绊。可以说,梭罗内心的坚毅是极其惊人的,他可以毫不在乎世俗的礼节,世俗对于名利甚至知识,学历的概念,换作一般人要么根本无此想法,要么则在社会人群的重压之下放弃自己所谓的特立独行。他内心只要想要,就会坚决的去做,斩钉截铁地将理想置于一切之上。在梭罗身上似乎只有主动而没有妥协,对因社交产生的无关妨碍极不耐烦。清教徒似的规范自己的生活,与其说是一种苦行不如说是一种基于自身的选择,一种测试。爱子曰:"在人群中按社会习惯行事是容易的,独处时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也是容易的。真正的伟人就是能在两种情况下都完美保持特立独行的人。“所谓超验主义,其实就是体现了梭罗与爱默生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对自己的认识本身成了一种目的而非人生旅程的赠品,由大自然而内,再由内到文字之外,体现在文笔风格上就产生了一种要是没有沉浸感就让人感到晦涩的效果。大家作为一般读者可不必对专业哲学上的名词过于纠结。本人自创了一个词,Emereauism,将爱子与梭子就某些方面合起来谈。
自然之子梭罗的一生是追寻火绒草的一生。(生长在蒂罗尔山地的绝壁悬崖上,那是岩羚羊都不敢上去的地方。猎人被花的美丽和他的爱人所惑,前去采摘,常被发现死在山脚下)
他英年早逝后,爱默生写下了 Thoreau , Ralph Waldo Emerson's Eulogy。文中沉痛地写道:“梭罗的灵魂应与那些最高尚的人为伴。在他那短短的一生中,竭尽了人世间太多的才能。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有知识,有美德,有美存在,他就会找到他的家园。”如果你是学习英文多年的人,抑或是我们自己的汉语语文,都应该知道背诵经典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我深以为然,但很难找到既经典又符合自己兴趣的文章去背,就好像完全是自己说出来的话,在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一样,对我有这种效果的本长文应该算是其一,我个人是希望全文背下来的。《瓦》中的solitude片断,蚂蚁大战的片断,都可以拿来背,截取那一段的录音来听。”如果你想了解伟大作家的性格的话,那些最崇拜他们的读者的性格就与之最为相似。“这篇Eulogy完美地结合了爱默生的文风与梭罗的生平,一下子领略两位大师的风采。比较好的译本推荐丁放鸣。张爱玲也翻译过本文,但民国年代的口语和词汇显然不推荐。
再说点别的。梭罗死后及至爱默生老年,诗人惠特曼去马萨诸塞州康科德拜访爱默生。他先去拜谒霍桑和梭罗的坟墓,也来到了瓦尔登湖林中小屋的地方。在那个时候,梭罗的小屋就已经是一堆表示纪念的石头了,并且有一块是惠特曼本人放上去的,以示凭吊。不过惠特曼本人此行目的是拜访爱默生,他最崇敬之人,面见之时如粉丝见了偶象一般说不出话来,本以为又会再得教诲取得真经,但大部分时候爱默生与众人交谈的话题却还是梭罗。
另外,徐迟先生的《瓦》译本中的序,也是一般读者初次认识梭罗之“孤独而纯净,蓊郁而芬芳”的较好材料。我所见过的杂志上有关于梭罗文章的,在此列一个标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看,或青年文摘上或读者上,哪期就不具体给大家查了,有《知识分子的勇气》,《1846年7月梭罗入狱事件》,《梭罗是怎样成为钉子户的》。
徐迟译本一些译法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housewarming,但还是要尊重徐迟先生为梭罗的著作引入中国所作的贡献。那些骂徐迟翻译不好的人最初能知道有《瓦》这么一本书还得首先感谢徐迟。我个人认为仅就行文风格上徐译本还算比较接近梭罗”深沉而又敏感的抒情“的风格。
先占个坑,等有时间继续再写。20160221
初改于20160224
----------------------------------------------------
更改了一些错字,改写添加了一些词句。
准备在有一定空闲时间时候把梭罗入狱事件以及由此产生的非暴力不合作,及梭罗其他方面更深谈一谈。梭罗与爱默生的关系在另一个回答里谈了,进一步修改也不在这里了。20170301
梭罗为什么要去瓦尔登湖。
我们应放弃对自己过多关怀,将这过多的关怀真心诚意的奉献他人。
所有的变革,都是可值得预期的奇迹,而奇迹在不经意的每一刹那就发生了。
对上帝林林总总的造物来说,具有同样意义的生活必需品,即是食物,但对人类而言,在目前的天时之中,生活必需品可以分为:食品,房舍,服装和燃料,缺少了这些,我们将无法自如的应付人生难题,更别提将来事业有成了。
大多数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悠闲自在,不仅没多大必要,而且对人类的发展实在是个阻碍。
谈到奢侈与舒适这两方面,最明智者往往过的比贫困者更为单纯和朴实。
奢侈的生活必然结出奢侈的果实。
我也在心中惦记着另外一种人,他们似乎外表阔绰,但其实是所有社会阶层中穷的最叮当响的,他们积攒了一些闲钱,却不知如何去用它,也不知如何去淡漠它,因此,反倒给自己打造出了一副金银做的脚镣。
让那些要去做事情的人再次牢记穿衣服的宗旨:首先,是维护生存必须的体内热量;第二,就是在社会环境中遮蔽裸露的躯体,而且他还应判断一下,有多少而又必须重要的工作,不必在衣橱中添置新衣就可完成。
任何衣装一旦离开了人就变得可怜和怪异起来。唯有用严肃的眼睛透视着穿衣人的真实生活,才能抑制住忍俊不禁的喧嚣,还穿衣人一个神圣的真面目。
一个阶级的奢华全有赖于另一个阶级的贫困来得以维持。
骄奢淫逸之人摆显出时髦花样,而成群结队的人却趋之若鹜。
我宁愿在大地上驾驭着一辆破牛车,悠闲自在的游荡,也不愿意坐豪华话的观光火车去天堂,沿途呼吸着乌烟瘴气。
善行一旦变质,便会奇臭无比,就像人的尸身和神的尸身变质之后会散发出腐味一样。
一个人勇于放弃的东西越多,他便是越富足。
苏醒救是为了活着。
大多数人能够读懂或是听懂别人阅读就心满意足了,或许仅领悟了一本书如《圣经》的智慧,因此,在一生的其余时间只去读些所谓的休闲书,生活过得单调乏味,虚度了光阴。
拥有了智慧我们才学会慷慨行事。
人生之路有千万条,但只有你自己的路,才是你的宿命。那么,你就走自己的路吧。
缺乏进取心和信心,人们便在买卖中,人们便如努力一般的过活。
要靠山珍海味,美酒佳肴生活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说人是一种食肉动物,岂不是谴责吗?真是的,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他动物当做牺牲品,却能使他活下来,实际上也确实活的下来。
一个健康的人内心中最温柔又坚定的反对,都能够战胜时间的各种雄辩和陋习。担人们却又极少听从自己天性,或恰恰在被它引入歧途时,却又听命于它。
假如你愉快的迎行来了白昼和黑夜,生活便像鲜花和香草的芳香四溢,而且更具活力,更像繁星,更加永久—那就是你的成功。
最大的好处和价值却得不到人们的赞许。或许那些最令你惊讶和最真切的事实从没在人们互相之间交流过。
能品尝到食物的真味的人绝不会暴饮暴食,而暴饮暴食的人是品不出食物真味的。
在我们整个的感性的生命中,善良与邪恶之间的较量,从未停息过一刻,善是永不言败的并被人类永远赞颂的胜利者。在人类为之鸣奏的乐曲中,善的主题给我们以振奋的激昂。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的身体内有一头野性的动物,每当我们崇高的天性浑然欲睡时,他便醒了过来。
贞洁是人类的花朵,而创造力,英雄主义,神圣等等,则仅是它的各种果实。
智慧和纯洁出自于身体力行,无知和淫欲出自于懒惰。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神庙的建筑师,他的圣殿便是他的身体。
所有高尚的品质,都会是一人的形态有所完善,但任何一种卑俗或是淫欲使他堕落为禽兽。
我们经常被局限于我们考察了的事物上,就知道它的规律与和谐,但是我们没有突破对更多事物的了解,看上去好像很矛盾,而彼此相呼应的规律,还未找到而已,这些规律的和谐使人惊诧。
特殊的法则来自我们频繁的观察,一个旅行者,他跨出一步,山水的形状都有变化,有无数的侧面,你不可能在任何位置看到它的全貌。
不去花时间懊恼我们曾经失去的机会,极尽我们的责任,那么我们就是有福之人。
春天的降临仿佛如混沌初开,宇宙创世,如同黄金时代的重现—
一个人假如既自信又坚定不移地朝他梦想的目标前进,并努力营造他所向往的生活,那么, 他会取得在通常情况下无法取得的意外成功。
不管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不用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它。
当你最富有之时,却是你最贫穷之日。
你纵然是贫穷,也要喜爱你的生活。即使在济贫院里,你依然还拥有喜悦,开心,荣幸的时光。
不不要太顾虑于发展,不要汲汲于你的影响,这些都是身外之物。
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多余的商品,而人的心灵所需的物品,是用钱买不到的。
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我并没有在梦乡
让一行诗意显荣耀,我生活在瓦尔登湖,
再没有比这里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我是他的石岸,是他掠过湖心的一阵清风;
在我的手心里,
是他的碧水,是他的白沙,
而他最深隐的泉眼,高悬在我的哲思之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