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密码经典语录
前者90% 后者10%
但丁密码名言英文
但丁密码台词
5岁的时候看过一部在凤凰台播出的日剧。
讲述的是一位艺术品鉴定师的故事,主线应该是关于《蒙娜丽莎的微笑》和《蒙娜丽莎的哭泣》两幅作品的,结局具体是怎么样,我已经不太记得了。但是其中一集讲述的是一个画家的自画像,很多幅赝品中混杂着真迹,主角最后鉴定时,看到赝品直接用刀子在画上打一个大大的×,直接将画作撕裂。当时的我看这部剧懵懵懂懂,这段情节却让我深受震撼,至今不能忘怀。
这部剧甚至让我当初产生了以后去做艺术鉴定家的作用。
对了,最近想起这部剧,就上网搜了搜,叫这个名字
第一次看丹布朗的书,是《达芬奇密码》。
当时年纪也不大,只能记得当初是当做小黄书来看的。
为什么?记得书的开头有一段关于女性曼妙身姿的描写,就决定看下去了,主要是想看看后面还有没有这种类似的描写,结果整本书就开头的一段稍微打了点擦边球,后面啥都没有,感觉很失望。主角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也从没和女性有过过激的身体接触,当初居然能看下来,不容易。
《达芬奇密码》是以罗伯特兰登作为主角的第一部小说,后面还有接着的《天使与魔鬼》,《失落的秘符》,以及《地狱》。除了最后一本外,其他的都看过书,《达芬奇密码》是印象最深刻的,《天使与魔鬼》我还能记得大概故事梗概,有关于宗教,教皇,科学的种种。《失落的秘符》?对不起,我只记得主角是兰登了......
其中《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以及《地狱》都被改编成为电影。《地狱》在引进我国的过程中可能这名字不太好听,就更名为《但丁密码》,就是最近上映的这部。
这一系列吸引我的一直都是它关于文化,文明,以及艺术作品,现代技术,科学的冲突。我甚至一直觉得去卢浮宫或者某个大教堂或某个大博物馆做专职导游讲解是最幸福的职业,但现在应该没办法做到了,每当想起,还是略伤感。
本来是抱着很大的憧憬,在很多年过去后,能再次和兰登教授一起冒险,应该是很开心的事,但是这次《但丁密码》搞砸了。
好好的一部解密电影,生生地被拍成了爱情动作片。
这部电影大概讲的是兰登忽然苏醒在佛罗伦萨,发现自己身受重伤,失去记忆被不知名人士追杀。他边逃亡边通过推理和唤醒自己的记忆,以及揭开这场阴谋后的惊天危机。这次他要通过破解的密码藏于但丁他的《神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Inferno(地狱)》。
除了开头兰登的幻觉中对人间地狱的塑造让人感觉相当惊艳外,其他的推理环节却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匆匆走过各式各样的艺术圣地,像佛罗伦萨的瓦萨里走廊,波波里花园,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像走马观花一般。对但丁的解读也仅仅限于对地狱的描写,以及稍微用但丁的感情经历影射了一下兰登的感情经历。
最让人受不了全片最大的转折居然也是关于那一点点的情情爱爱的事,整个片子前面铺垫下来的那种解密的感觉瞬间崩塌。也正是那之后,整部片子沦为一部三流的爱情动作电影,看兰登居然还和老情人花了很多时间调情,看女主角和她的男朋友的纠葛,爱的死去活来。
影片的最高潮处,依旧没有解密的事。最高潮居然是兰登教授与情人上去和反派肉搏打戏。。。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兰登作为一个武力值为负,靠知识和智商吃饭的角色,居然最后在和反派肉搏,真的无语凝咽。
看着汤姆汉克斯拖着日渐发福的身躯在银幕上挥舞着拳头,心疼他3秒。
汉斯季默(Hans Zimmer)担当本片的配乐师,老熟人了。
这几年他的配乐也是越来越差了,有退休前捞捞金划水的趋势。他的最近几部作品《超凡蜘蛛侠2》《功夫熊猫3》《超能查派》还有这部《但丁密码》真的是基本趋于雷同,都是电子音旋律弄个环绕声然后进行变奏。。很难想像他以前的作品都那么经典。自从《盗梦空间》后,除了《星际穿越》,他的水平真的直线下滑:《TDKR》吃的是之前他和JNH之前合作编曲的老本,《钢铁之躯》咚咚咚的打击乐听得耳膜都疼,《BVS》也是咚咚咚,真的是越来越懒了,不如大爷您早点休息吧。。别把自己的招牌都弄砸了。
最后还有个关于字幕的问题。
影片中好几次提到兰登教授任职的学校,从兰登口中说出来听着明明是Cambridge,但字幕显示的确实“哈佛”。我还以为是我听错了,后面再出现这个是还认真仔细的听了,还看了口型,我滴妈呀真的是Cambridge啊。。然而字幕一次又一次地写上了“哈佛”。我的内心是崩溃的。看完的路上一直想着怎么样去吐槽这个翻译,你是瞎子吗朋友?
晚上回家百度了一下,原来哈佛大学所在的市,叫剑桥城。Cambridge
我错了哥。这脸打的很疼。
达芬奇密码精彩句段
地狱经典语录。
去寻找你就会发现。
观影过后,恰如片名在天朝由INFERNO——《地狱》被巧妙“暂译”为《但丁密码》,朗·霍华德执导的INFERNO亦将小说中的结局——病毒扩散全球改写为兰登教授成功拯救世界。一部以地狱为主题,关乎体验地狱,检讨人性,永恒惩罚,哲学反思的丹·布朗著作,也随着剧终前兰登教授喜剧般归还但丁死亡面具后的撇嘴一笑而轻松收场。
以下,谨求解读影片中的部分文字、图像符号,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带读者游历影片未展现全面的地狱之景。
INFERNO,出自但丁的史诗巨著《神曲》。《神曲》共分3篇——《地狱篇》(Inferno)、《炼狱篇》(Purgatorio)和《天堂篇》(Paradiso),以第一人称讲述但丁先由维吉尔(但丁最崇拜的古罗马诗人)引领,穿过地狱、炼狱,并在贝雅特丽齐(但丁自九岁起暗恋的对象,倾慕一生,但最终无果,悲怆的爱情经历是《神曲》重要的创作动机与灵感来源之一)的引领之下登上九重天,得圣母同意,窥见上帝——即永恒真理。
在神曲《地狱篇》中,凡是进入地狱的罪人都将受到相应的惩罚——即等罪量刑,并永久遭受惩罚。而这个概念直接引用至小说与电影,贝特朗·佐布里斯特研发出可致使世界三分之一人口不能正常生育的“地狱”病毒,正是其自认为对于人类迄今为止未能采取任何有效措施阻止人口泛滥的惩罚,他企图通过释放病毒将整个世界打入地狱。
影片的开头便通过兰登的幻觉描绘了现代城市沦为地狱之后的场景。
下面通过电影中的一条主要线索——波提切利《地狱图》对但丁笔下的九层地狱稍作了解,解答一些片头兰登教授幻觉中出现的神秘画面。
但丁笔下的地狱,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态,共分九层(分别代表林勃、色欲、饕餮、贪婪、愤怒、异端邪说、残暴、欺诈、背叛),越靠下的灵魂在生前触犯的罪孽越重,地狱最下层是困在冰中的撒旦,爬过地心,另一面即是炼狱。
在兰登的幻觉中,出现过:
踩在和仰卧于滚烫砂石地面之上的人——是地狱第七圈中曾经谋权篡位和亵渎上帝之人(以下手稿皆出自波提切利之手)头倒栽于地下,只露出两条背腿,脚跟在燃烧的人——是地狱第八圈第三沟中,触犯了欺诈罪中曾买卖圣职的人 头被拧至脑后的人——是地狱第八圈第四沟中的巫师、占星家和伪预言家 面部腐烂,身患各种疾病之人——是地狱第八圈第十沟中的造假者 从大厦玻璃幕墙中喷涌而出,淹没兰登教授的血水——出自地狱第七层悬崖底部,用于惩罚施暴之人的沸腾血沟以及在幻觉中出现戴鸟喙面具之人,他本不属于但丁笔下的地狱,但是它象征了14世纪于欧洲肆虐的黑死病(即鼠疫)。在当时,治疗黑死病的医生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头顶黑帽,面部佩戴状如鸟喙的面具,以防行医感染。
黑死病于1348年由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当时的名称),途径西西里岛、威尼斯、比萨,传入佛罗伦萨,并蔓延至整个意大利,最后扩散至全欧洲。当时佛罗伦萨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人口将近锐减四分之三,整个欧洲共三分之一因此丧命,总数近2500万人,活似人间地狱。
第一位为但丁写书作传的乔万尼·薄伽丘,亲历了整个事件,并在《十日谈》中写道:佛罗伦萨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间地狱,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里的人孤独地死去,在尸臭被人闻到前,无人知晓;每天、每小时大批尸体被运到城外;奶牛在城里的大街上乱逛,却见不到人的踪影……在惨状前,薄伽邱惊呼:“天主对人类残酷到了极点!”
在电影中,故事情节逆推黑死病传入欧洲之路径,沿佛罗伦萨、威尼斯回到14世纪黑死病散播的历史中心——伊斯坦布尔。而贝特朗·佐布里斯将伊斯坦布尔作为释放病毒的地点,其理由正如小说中西恩娜·布鲁克斯所说:黑死病减少了人口,为文艺复兴铺平了道路……因此贝特朗制造了“地狱”病毒,希望它能够成为全球复兴的当代催化剂——“一种超人类主义黑死病”。
所谓“超人类主义”,是一场广泛的哲学运动,其观点是科学不断的发展必将影响、改变人类的未来,人们将不仅能够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还能影响基因,从而代代相传。
贝特朗·佐布里斯特制造的病毒正是超人类主义发展至极端的产物,在小说中,“地狱”病毒最终入侵了地球上所有人类的DNA,并永久改变人类的一种隐形基因代代相传。人类终因不加节制繁衍后代,导致各种环境、能源系统崩溃,被打入地狱,遭受永恒的惩罚。
但这些在电影版《地狱》之中,均未体现…
肯定很多观众会认为贝特朗·佐布里斯特是疯子,企图一人掌握全世界的命运。但作者丹·布朗通过此故事,探讨的是一类道德问题,即当人类真要面临灭亡之际,我们是否要牺牲三分之一,而保全三分之二?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
可是,
如果有人能知道自己将属于三分之二,答案多半不言而喻。
倘若三分之二的生存机会可以通过争取得到,人间又会是一番何种景象?
这些,
更可能是真实的地狱之景。
当然,丹·布朗没有将小说的矛头尖锐地直指此处。西恩娜由于是除了贝特朗·佐布里斯特最了解病毒之人,在小说最后兰登的感化之下,决定配合辛斯基寻找破解病毒之法。
而兰登教授在故事的尾声中,由丹·布朗如下写道:
“兰登现在意识到,但丁的诗歌与其说描绘了地狱里的悲惨情景,还不如说描绘了人类克服任何挑战的精神力量,不管那种挑战多么令人畏惧。。。。地狱中最黑暗的地方是为那些在道德危急时刻皂白不变的人准备的。对于兰登而言,这句话的含义从来没有如此清晰过:在危险时刻,没有比无所作为更大的罪过。。。。罗伯特·兰登舒舒服服地往后一仰,觉得自己该睡觉了。他关上飞机座位顶灯,最后再看了一眼窗外的天穹。在最新降临的一片黑暗中,整个世界彻底变了样。天空布满闪烁的群星。”而在但丁《地狱篇》的最后一章,收尾如下:
“维吉尔和我沿着幽暗的路径,开始重返那光明的世界之中,我们顾不上丝毫修整,他在前,我殿后,我们一起攀登,直到我透过一个圆洞,看见一些美丽的东西显现在天穹,我们于是走出这里,重见满天群星。”他们将前往的是一片新天地——炼狱,又称“净界”,已有悔悟的灵魂洗涤罪孽之地。
总之,丹·布朗小说除了套路了一些,内涵还是比较丰富的。以上文字,也仅围绕“地狱”阐述了一些个人见解,仍不全面。
而电影《但丁密码》则索然无味,称得上大片,勉强对得起票钱。
以上浅谈,欢迎交流
———————————————————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官方微信(kang-shishi)
http://weixin.qq.com/r/BkRfRzjE_2WErXwk9xEU (二维码自动识别)
如有艺术留学、院校、专业、作品集方面的问题,可私信康石石咨询
但丁经典语录。但丁密码经典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