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条件反射原理
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为R-S(R为行为,S为刺激),特别要提起的是斯金纳十分强调强化这个概念。操作性条件反射指的是出现行为之后,给予刺激(强化物)来使行为出现频率增加或减少。因此要先有行为,后给予刺激。
比操作性条件反射更早的是以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为S-R,也就是狗看到骨头这个刺激,产生了唾液分泌的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具有获得、消退、恢复、泛化四个特征,它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行为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厌恶疗法和系统脱敏感疗法。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内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 1870-1932)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经典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具有获得、消退、恢复、泛化四个特征,它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行为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厌恶疗法和系统脱敏感疗法。 以下实验俱可简化为三部分: 非条件前提:非条件刺激 → 非条件反应 非条件插入:非条件刺激 + 中性刺激 → 非条件反应 条件效果:条件刺激(=中性刺激) → 条件反应(=非条件反应) 扩展资料: 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无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 例如,对以铃声为条件刺激而形成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狗,只给铃声,不用食物强化,多次以后,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不能引起分泌,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 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 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条件、反应条件、alpha条件),又译古典制约。 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典型范例,包含了可重复的中性刺激和非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能够引起非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UR),且不需要经过学习,非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反应的关系,称做非条件反射。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则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CR)的初始中性刺激(neutral stimulus、NS),这是需要学习的。且条件刺激与心理学上立即性和长期性的期待、满足与恐惧有关,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的关系,称做条件反射。当非条件刺激重复性地或是猛烈地伴随着某个中性刺激,这个中性刺激会成为一个条件刺激,并产生条件反射。 以下实验俱可简化为三部分: 非条件前提:非条件刺激 → 非条件反应 非条件插入:非条件刺激 + 中性刺激 → 非条件反应 条件效果:条件刺激(=中性刺激) → 条件反应(=非条件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