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西虹市首富经典语录
对于不少80后90后而言,周星驰是无法撼动的喜剧大师,是大家欢乐的源泉。如今沈腾也凭借自己独特的喜感在喜剧界争得重要一席,被网友称为是“最接近周星驰的人”。他主演的电影《西虹市首富》更是斩获25亿票房,是目前票房最高的华语喜剧电影。
电影中那些经典爆笑的台词依旧历历在目,想一次就笑一次,当你仔细品味会发现,这些台词的设置不仅细节满满而且十分走心,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其中几句,看看这些台词背后都有哪些搞笑含义吧!
1.王多鱼(沈腾饰):“我看见你一次,我不认识你一次。”
片中,沈腾怕绑匪报复,他深知一旦看见绑匪的脸,就一定凶多吉少,所以自觉地把眼睛闭上,并说了这句话。其实这句话是由经典台词“我见一次,打一次”引申而来,原句中充满强硬的感觉,通常都用于与人正面刚的语境,而在这里,反倒成了沈腾低眉顺眼求饶的话,滑稽又搞笑。
2.王多鱼(沈腾饰):“你们这太便宜了”;
莎莎(徐冬冬饰):“先生,您可真会讽刺人,我们贵是有贵的道理的”。
这两句对话可把电影院地观众笑得够呛,沈腾身负“花钱”重任,再贵的会所在他眼里都会觉得便宜,所以沈腾的话还真是字面意思。徐冬冬饰演的莎莎是带着诱惑王多鱼犯法的任务出场的,还以为是说自己会所贵呢。两个人的对话驴头不对马嘴,却也聊的很嗨,难怪观众看得乐呵。不过徐冬冬有句话说对了,“贵有贵的道理”,随后她宽衣解带性感身材一览无余,真材实料看得王多鱼口水直流。
3.莎莎(徐冬冬饰):“你们国家导弹在哪里”?
王多鱼(沈腾饰):“导弹?你别捣蛋了,要不这样,我先加你个微信,这个月我不方便,下个月我找你来,你给我一顿收拾好不好”?
莎莎(徐冬冬饰):“那不行,你要不告诉我,我现在就抽死你”~
还是沈腾、徐冬冬的对手戏,徐冬冬原以为拿下沈腾小菜一碟,没想到沈腾意志力有点强,于是她立马转换角色,变身性感特工,为沈腾设置紧张刺激又很暧昧的场景,询问对方“导弹在哪”。而沈腾则是焦急地用谐音来回答“你别捣蛋了”,一个要命勾引,一个拼命抵抗,看似香艳的场景下却没有丝毫超出尺度的地方,短短几句对话就能有让人捧腹大笑的效果,不得不说沈腾、徐冬冬真是全片的笑果担当!
4.王多鱼(沈腾饰):“你们瞅我来气不?”
这句话出现在影片结尾,沈腾为了花光十亿现金,居然发明了一种“脂肪险”,并且还在发布会上公然炫富,问大家:瞅我来气不?本来很欠扁的话从沈腾嘴里说出来就更欠扁了,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激将法,为了鼓励大家减肥并帮助自己花光十亿现金。沈腾不用力凹人物造型,但通过言语和自己的小细节表情也能显现出独特的喜剧效果,让人不知不觉笑了出来,这部影片可以说是实力搞笑了。
这种电影的成功,会让市场催生出更多“恶趣味”的电影,这就是它的负面影响,之前虽然也有此种类型的电影,但那些电影不管是口碑还是票房都不算好,因此,即便有负面影响,也无法激起多大的波澜,这是市场的良性表现,也就是优胜劣汰。而这部则不同,这部是口碑票房双丰收,但是质量却是一团糟,甚至不能称之为电影。 这是市场的恶性表现,经济上叫劣币驱逐良币。大家都觉得随便来点段子就能赚钱,那谁还用心拍电影? 不过《西虹市》的成功也让我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一个想了很久都没想通的问题,一个让整个电影行业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在经济和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电影却越来越差了呢?而且差的还不是一星半点,现在的电影(整体)比以前的电影差了一个量级,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很多人会说,那是因为广电,是因为审查制度。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直到《西虹市》的出现我才明白,中国的电影之所以越来越差不完全是审查的锅,还有一个群体必须为此背锅,那就是观众。 以前电影行业不发达,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得起电影,观众的基数小,整体欣赏水平也高。 这个时候是导演引导观众。而现在则不同,电影变成了普通的消费品,观众反客为主开始影响导演,影响整个电影市场。这本不是什么坏事,问题的关键在于,观影基数猛增之后观众的质量并没有随之提升,这就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电影始终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新艺术,达不到标准那就不能称之为电影,就像一部小说要有人物、故事情节一样。 而《西虹市》就属于此类不属于电影的电影,它更像是一个综艺节目。不是所有能发笑的电影都是好电影,它确实让我笑了,但这不妨碍我骂它。因为它低俗、做作,把恶趣当有趣,把低俗当高雅,而且是不厌其烦,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这种套路从《夏洛特》的时候就有,《夏》虽然也烂,但尚且能看,完整性也不错。 但《西》就是彻头彻尾的烂。“一个月花光十个亿” 的设定非常好,这也是我进影院的原因,但这么好的设定却被拍得这么烂,真是可惜,也让我有点始料未及。 说到底,现在的大部分观众是没有判别好坏电影的能力的,我一直强调电影是一门新艺术,而大部分观众连这门艺术的门都没看到,都觉得电影是快餐,能吃好吃饱就行。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能吃好的,谁会去吃快餐?如果没有一点追求,那我们就只能原地踏步。电影也是一样,当导演和观众都不再有追求的时候,电影这门新艺术就死了。导演算是这门艺术的门内人,但这个市场已经不是导演说了算了。即便如此,也仍有大批导演在坚守。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姜文,特别是影评人,即便他一直被骂,一直不受待见。 我之所以抵制这部电影不是因为它有多烂,我很少骂烂片,因为有人骂。但这一部,不但鲜有人骂,还有不少人打出高分,简直是名利双收。所以我必须站出来骂它,不能让这类烂片搅乱整个电影市场(看看狄仁杰和邪不压正的票房和评分吧,用心拍的电影却票房惨淡)。 就像贪玩蓝月一类游戏的火爆一样,这个市场已经开始了畸形化发展,这是不好的势头。以前有人说“电视引领低智商社会”,现在恐怕是转移到了电影身上了。最后,想说一句:觉得这部电影好的,你们怕是没有看过真正的好电影,或是对喜剧片有很深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