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执着的经典语录
浩兄您好:执著未必是坏事,要看执著的背後,是清净心为主导,或是以污染心为主导。我们生命一切行为的先导、下决定的那个心,在佛法经典中称为第七识末那识,或称意根;举凡你一举一动、一言一止,末不由他来主导,只是人们心粗,观察不到他的运作,一直以为是自己在做主,举个例子好了,譬如我们被老师叫起来,上台发言的时候,或上台报告的时候,虽然心里希望别那麼紧张、希望表现正常,但冒手汗、或局部肢体僵硬、舌头打结等,都无法随心所欲的由自己作主,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主导行为的心,并不是我们所认知的自己,我们所认知的自己,是医学上所称的意识,同於佛教经典中所称的第六识意识。 而执著,简单来说,就是第七识末那识对某个人事物或者某些功能罣碍不舍、一直执取著。譬如我们世间人最执著的财富与男女情欲,特别是後者,由於末那识长久以来,就不曾放下男女情欲的执著,所以单身的人就会有追逐伴侣的动力,有伴侣者,一样有遇到喜好的异性而出轨的动力;讲得更贴切一点,只要身体还有行欲的功能,人们、特别是男人,性需求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因为末那识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让出精的功能重现,不断的让意识去领受那样的触觉感受。 但是,反过来说,真正修行佛法的菩萨,他也一样有执著的,修行极高的菩萨,他们是灭除了对世间的贪著,他们的末那识已经不再有想要去领受、品尝世间五欲的动力了,但是他们却有世间人所没有的执著:以大悲心,拔除众生苦这就是菩萨的执著。 因此,执著未必是坏事,除了菩萨以外,世间的善人,譬如历代以来的神医,他们也是很执著的,他们末那识的作意就是不断地找出良方,来治疗病人,虽然那样无法真的解脱生死苦海,但就世间人的层次来说,也算大善了。所以,修行能不能得力,就看你怎麼转换你的末那识的执著方向了。
佛说:既为过客,何必执着。
人生,活到一定的年龄,才会明白,世间一切皆有天意,冥冥之中都是注定,我们无需怨天尤人,无需刻意责怪自己,更无需怨恨他人。
有些情,注定无法左右,总要学会放弃,懂得随缘。
有些人,注定无法强留,总要放开双手,懂得认命。
生命中,能求来的东西,都是属于你的;求不来的东西,注定不会属于你。你所追求的,也许最后就是一场空,不是你不够努力,不是你不够好,只是结局早已注定好。
蓦然回首,青春已不再,爱恨已逝,往事随风,你所执着的人和事,都成了过眼云烟,抓不住,摸不着,一切只是一场空。
01
人活着,要活得自知之明一点,摆正自己的位置,拎清自己的分量,明白究竟什么可追,什么可不可追。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不必事事都要较劲,追来难久,强求是罪,有些事,注定难改变;有些人,注定成陌路。
这一生注定,有些人,只是你的过客,说再见,是你最好的选择,也是命运最好的安排,别责怪天意弄人,别遗憾缘分太浅,所有遇见都是缘分。
留不住的人,过往的情,谁都无法阻挡,谁也无法挽回,能抓住的只有回忆,能得到的只有成长。
感情的世界里,人来人往,要走的人留不住,该走的人不会留,强求求不来,强留留不住,不管是怎样的结局,都太难去改变,学会放开一些事情,放开一些人,别念旧,别回头!
执迷不悟,是错;不愿放手,也是错,把你人生大好的年华消耗在一个不对的人身上,就是一个人最大的错过和执着。
02
活着,就是一场修行。
人生一辈子,就是来尘世间走一遭,经历一番,感受一次,修行一场,就是由生到死的简简单单的一个过程而已。
于广阔的天地而言,我们如一粒尘埃;于荒野无涯的时间而言,生命如一秒光阴,没有什么是永恒,没有的什么是地久,没有什么是天长。
青春不回头,光阴不倒流,让去的去,让走的走,让来的来,在时间的历程里,万物注定都是过客,没有例外,我们又何必执着呢。
一路上,得得失失,缘起缘落,不过是寻常,又何必执念成殇,伤了岁月,伤了生命;岁月不停向前,太多的事情无力改变,只能学会看淡或者释然。
在时间的有序的长河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终难将岁月掩埋;一段有缘无份的爱,无论是多么的难忘,到最后注定是一场空。
一个人,一生拥有再多,也带不走一丝一毫;一生失去再多,最后也不需要一丝一毫。
你我皆过客,别去为难别人,别去强求自己,随缘就好。
03
时光的渡口,红尘中人皆是过客,有些得失,不必纠结于心;有些誓言,不必太过认真。
当我们把日子越过越薄的时候,终是会明白,曾经的事事计较,耿耿于怀,是难为了自己,虚度了光阴,伤害了岁月。
所以往后余生的每一天,让过往的伤过去,让过往的痛过去,不再遗憾,不再悲伤,无论是感情还是生活,走自己该走的路,做自己该做的事,爱自己该爱的人。
别纠结得不到东西,别执着失去的东西,路过的都是风景,留下的都是感受。
我们都是世间的匆匆过客,匆匆而来,忙忙而去,大家本路过,不必千千结。
看淡人生得失,看淡爱恨情仇,看淡是非恩怨,活得自在,活得心安。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