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的经典语录
幽梦影作者张潮出生在官宦之家。从小生活优渥,虽然自幼多病,但天资聪颖。张潮命运转折点在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一岁的他因政治原因被告发入狱,致使家道中落。种种难堪和不如意,成了张潮生活的底色。
从内容上看,幽梦影一书不仅有琴棋书画、山水园林、谈禅论道、读书郊游等文人爱好,还有对人生修身处世所思所得。个人坎坷经历,也使得张潮对世情人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周作人曾称赞幽梦影说:“既是那样的旧,又是那样的新。”
幽梦影是作者平日里所思所得随笔,陆续交给朋友传阅评点后收集而成。下面收集了几则关于读书的经典语句和大家一起分享。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庞笔奴曰:读《幽梦影》则春夏秋天,无时不宜。
古人对季节变化格外敏感。不同季节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四时光景不同,读书各有所宜。冬天寒冷,出行难,应酬比较少,人的精神专注,读经书能够专注集中;夏天炎热日长,人难免犯困昏沉,读浩繁又波澜跌宕的史书能提神;秋高气爽,天气宜人,思维情致能够清晰而有条理,适宜阅读各有面貌的诸子著作;春天生机盎然,可以更好地领悟诗文的韵味,文学著作在春天才能独处动人的意味来。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好友共读。
环境也会影响阅读体验,明窗净几,无杂事烦扰,无往来喧嚣,独坐读经传典籍最适宜。读史书需要同好友把酒对谈,辩兴衰,谈往来,牛气满天,酣畅处痛饮狂歌,别有一番风味。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浅深耳。
年少的时候读书,就好像从缝隙中窥看月亮,似懂非懂,只能见到局部,不能理解全貌;中年读书,就像在院子中仰头望月,人生经历比较丰满,已能够把握全貌,却还无法达到化境;老年时候读书,就像独立高台赏玩明月,人生体悟比较深,已没有了生活的负累,自在随心,能得其中要旨。这是因为人生阅历不同,读书领悟程度深浅不同。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这一则可以看作是张潮对自己搜书、藏书、读书所作的总结。他在《檀几丛书》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天下非无书可读之为难,而聚书为难;非徒聚书之为难,而聚而传之为难。聚之者所以供我之读,传之者所以供千万世人之读也。”
收藏书籍并不难,尤其在如今时代,电子书、纸质书比比皆是,能全部看完是不可能的;看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理解书中的内容,就好像陶渊明说的: "好读书,不求甚解";理解书中内容也不难,困难的是会用书中的知识;会用书中的知识也不难,难的是看了便能牢记不忘。王端人曰:“能记、能用,方是真藏书人”。
《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水浒传写的英雄结义,各路英豪以侠之名,啸聚山林,表现的是走投无路被逼造反的愤怒之书,西游记写的是一只猴子远离花果山去寻仙问道,功夫学成,道不曾悟。花果山的日子也实在无聊,日常操练猴群,闲时到处惹是生非。东海龙宫借宝,大闹阎王殿......这些事被举报到了上头,然后天天和神仙打架,一不小心被收拾了,被压在石头下500年。后经过观音点化,保唐僧西天取经,经过八十一难的挫折与勘破,最终悟道的故事。金瓶梅写世情与享乐,写人性的堕落和不堪,写尽了人生的悲哀与无奈。
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
读书是件很愉快的事,读到用情处,难免将自身感情投射到书中人物身上。就好像影视迷们,经常随着剧中人物,或满心欢喜,或泪流满面。读史书也是如此,史书中多英雄末路、忠臣被陷、民生多艰难的故事,因此难免让人心生愤怒。这说明书籍引人入胜,读者能够全情投入,所以说这愤怒之处也正是快乐之处。
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
这一则说的是做事做人的态度,张潮认为做事做人要分不同情况来考量:普通的事情不必太苛刻,但读书这事还是要严格要求;对身外的事物不可过分贪婪,买书这事不可不贪婪,这也说明作者有藏书癖好;杨圣藻说:“做善事不痴迷,就是求名了”。做任何事都不应该沉迷,如果是做善事则不能不沉迷,偶尔为之的善举,则有沽名钓誉之嫌疑。
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
无字之书,相必指的是从天地万物中学习,对万事万物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写出有灵气,令人惊讶的绝佳妙句;这和陆游所说“功夫在诗外”有异曲同工之妙。黄交三说:“山老的学问,从领悟入手,所以经常有彻天彻地的言论”。与此同理,只有领会理解了发人深省富有意味的妙语,才能参最高深的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