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加北风的经典语录
舟山,白天大雨,最高气温28℃,北风,10-11级,空气质量优;夜间小雨,最低气温25℃,西风,7-8级。
我文中有说“武汉美食美景历史人文其实都很有特点”,如果细说可以说很多,但这些优点都不符合“不喜欢武汉”这个提问,所以请评论区听不得说武汉不好的知友屏蔽这个提问(因为其他回答都是“我经历了什么事然后不喜欢武汉”,所以我也是以一人称的角度去列举大家可能对武汉负面印象的情况,不全是我个人立场,这个还是说明一下,免得搞得我成了部分人的阶级敌人)[捂脸]
第一,火炉城市的气温没几个人喜欢吧,夏天温度基本每天都是38℃+,冬天北风分分钟把你吹成杀马特。评论区都抓着“火炉”二字,我表达的重点是“气温”。人适宜的气温是15到25度,其实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冬季都是10℃-,夏季30℃+,但是武汉真的是在走极端。我去过湖北湖南福建江苏浙江广东的一些城市,以广州为例来说天气的友好,3月份就可以达到30℃有点燥热的温度了,但是连续几个月的梅雨季节(广州的梅雨跟武汉不一样,是那种连续数小时的倾盆大雨加惊雷阵阵的那种,也就是武汉连续数场夏季暴雨)基本把温度控制在25℃-。气温不高不低脱水后的衣服干的就不太慢,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不错,“海景退潮”也比较快,对交通出行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梅雨季节在6月结束后就是78月的爆热暑假,但是台风又来刷存在感,感觉酷暑就没那么漫长了。另外冬季一般是元旦过后才会温度在10℃徘徊,也有晚间气温只有3 4度需要穿棉衣的时候,但是这种极端的天气不会超过半个月,没有了会咆哮的西伯利亚神秘气流,年轻人很多人不穿秋裤,短袖加羽绒服就可以过冬了。以义乌为例,大致跟武汉差不多,优势在于台风经过宁波时带来一点残风,暑期天天下午下个阵雨,降了温还没有什么积水,晚上就不用开空调了,不过近两年好像和杭州差不多不被台风眷顾了。
https://b23.tv/av49479208和https://b23.tv/av41364327有反对意见的自己搜链接(武汉天气介绍视频),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基本都是属实的,看似段子但其中滋味自己体会,冬夏两个极端气温熬过了,还有倒春寒和秋老虎等着大家。
第二,武汉作为九省通衢的要道,人流量很多,但是旅游宣传却是做得一塌糊涂,比如东湖很好的一个地方,知名度完全没法和西湖(杭州)比,湖北人都有些不知道东湖,更别说其他大大小小的湖泊。
而作为旅游签到的户部巷基本就是骗钱,直接去光谷都能吃到物美价廉的食物,归元寺这种纯靠古风建筑堆砌的地方,想钱想疯了,撞钟烧香连拍照都要钱,居然还不停的在扩建。周黑鸭武汉美食宣传代表,火车站这样外地人购买的主渠道都有售假。武昌火车站二楼门口的那家店假到怀疑是并夕夕卖的,还不如菜市场的凉菜。报纸也有报道那家店因被怀疑售假而被人砸店,但是后来居然还能继续营业。传说周黑鸭武汉本地冒牌比正牌多,不知真假,但武汉几个火车站那么一二十家门店打假不难吧。小胡鸭精武绝味这些口味不比周黑鸭差,除了绝味被全国泛滥的夜市砸了招牌,其他好像知名度不算大。武汉美食美景历史人文其实都很有特点,但不如厦门成都南京杭州苏州这些地区标签深入人心,我觉得与影视媒体的传播密不可分。以武汉为背景的热播都市剧(都市剧是最容易让人以现代视角看武汉的,算是最自然的宣传片了)屈指可数,战争片估计还是有一些,但受众小,即使爆款如《亮剑》,被鬼畜的马云龙也没让人记得意大利面,呸,意大利炮以外的历史背景。
https://b23.tv/av36302617另外,武汉话和上海成都长沙话一样有区域辨识度,难易程度也是差不多可以听懂大概意思,但没有汪涵谢娜这样的区域代表宣传,“塑普”能成梗芒果台功不可没。其实武汉有花高价请国际旅游宣传团队做创意,结果一(无)言(力)难(吐)尽(槽)。
https://b23.tv/av21072792说到武汉话,通过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是容易让人误会武汉本地人不好惹,有距离感。有时候可能是好心提醒,但听在别人耳朵里就像是在指责(评论区就有这样的误会发生)。
第三,城市规划乱,先不说修高架地铁导致的脏乱差(那么多条地铁线路得修,还得很长时间的阵痛),就说从光谷站下地铁到光谷广场居然没有地下通道(评论指正说有大转盘,但也反映人多缺氧还是得地面绕行),得绕行地面的马路,至少学学汉口搞点地下通道作为商业街和人行道,对人和车辆都是双赢的呀,夏天马路四十多度让人在武汉堪称城市名片的地方煎熬说得过去么。在没修地铁时武汉的很多路段就是车辆穿行尘土飞扬,现在大规模的建设,倒霉的是坐公交的人,原来的公交站被临时停用,坐公交得跟着公交车跑几百米,临时站台没划分区域,等车的人站的太分散。另外高架在头顶上看的人很压抑,对面建筑的logo被挡住找路费劲。武汉近些年pm2.5高不知是否与建设有关,总之空气质量是大不如前了。理论上建设几年方便后人几十年,但是有些人在武汉呆的就那么几年,出去聊到武汉就是这几年的所见所闻了。
武汉湖泊本来就很多,排水系统升级了这么多年,“海景”依旧年年上新闻。每次下雨交通瘫痪,衣服洗了也数天不干,反正是很影响心情的。
第四,(见评论区)武汉本地人的火爆脾气和落户武汉时间不长的“外来人”的迷之优越感。武汉本不是个排外的城市,但是有些人的素质真的有待提高。
https://b23.tv/av23419855另外因为性格特点而出名的武汉公交车司机大家都懂的,当你不在车里你还可以对车技赞不绝口,当你在车里因为下车慢了两秒被骂的狗血淋头你就知道脾气火爆绝对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事(以前上学时坐公交都是倒数第二站就开始往车门走,所以没被骂过,但是想想那些上班族累了一天甚至可能被领导同事因工作被批评,坐个车都得被骂,是我估计不能淡定)。
一个朋友来武汉坐了一趟公交车后表示再也不想来武汉(有因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的,自然有因一个不愉快的经历而讨厌一座城的,无可厚非),原因是他内环线和外环线坐错了然后在公交车上折腾了两三小时,其实我也搞不太懂那个内外环,可能是我经常坐公交,更差的情况都见过,所以对于听不清语音报站我还是能忍的(厦门同一路线车往返停站不同我才会吐槽2333)。由于武汉学生多,学校路线的车让座这件事还是时常发生的,也算是暖心的一面吧,毕竟如果都是社会人,累死累活一天是没多少人愿意让座的,人性都是以自保为前提的。
第五,武汉GDP全国前十,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却绝不是前十,每年的财政支出多少用在改善民生了?工资低消费水平不高不低,导致年轻人存不了钱,不得不走曲线买房路线,在其他城市工作攒钱后再回到武汉定居结婚。武汉出台很多优惠政策来留大学生,可是大家缺的是户籍还是买房钱心里都有哔数。坐拥百万大学生,武汉为什么留不住人?
大学人才企业人才在跟重庆竞争中央拨款名额后才开始大手笔修路修桥修地铁修江滩,用不完的钱会回收不用白不用。武汉的大企业好像不多,纳税大户难道是烟草?还是靠卖地租地?私人小企业多导致很多人底薪低,晋升慢,没双休,无加班费,毕业生试用期还有免费用的(法律规定试用工资不得低于转正后工资的80%)。本来很多二线城市工资也不高,但可能是生活节奏慢些,年轻人没那么焦虑。武汉作为千万人口城市,公交很多都是爆满,没有执勤维持秩序大家上车全靠抢,我不知道上班族得提前多久出发才能保证不迟到。
https://b23.tv/av37838978一些老道路拥堵,尤其是汉口那边,以前车辆没那么多所以修的不够宽,现在车多再加上高架还占道。另外很多类似住汉口却在武昌工作的的跨区族,约会都算异地恋了。武汉的CBD可能大家都认为是光谷,去了光谷广场后又觉得就是一座普通的购物商场,周边也不是金融中心那种高楼云集的样子,光谷是干嘛的估计很多人都道不明。
题外话,当年武汉跟重庆争拨款,武汉市长还是谁(太久了忘了)当众问了三遍“武汉在哪里”,这政治手段堪称人教版教科书范例啊。上海还是大上海,汉口却早不是大汉口,重庆因为直辖已经算万千宠爱于一身了,武汉要是还不给拨款都显得不是亲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