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典语录
若非学术研究,则五经不必读,仅读四书足够。五经太过艰深,杨雄称古之圣贤,既耕且养,三年乃能通一经。汉代能通一经就算大儒,能授博士之职了。四书则简单的多。论语大抵是语录体,微言大义,隽永可讽。孟子雄辩滔滔,妙喻俯拾皆是,读之常有"书当快意读易尽"之感。大学中庸一共没几页,都捎带的事儿。但简单归简单,内容并不缩水。朱熹称四书是五经门户,而道理皆备其中。尤其推重语孟。文以载道,若能把语孟道理读通了,自可圆转无碍,不必去五经里寻不自在。个人的读四书之法。不认识字词的略过或者查查字典都行,但不主张读注解,尤其是今人的注解和译文。现今注本都是上一代内地学者,注解中多少带一点文革意识,曲解附会,以今绳古,令人生厌。比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种,无非是说君子当修身立德,不要纠结于生死富贵罢了,让他们说就能扯到什么唯心唯物论去。若是看四书章句之类古注,恐怕比原文还难些。如果非看注不可,钱穆的注可读。读经惯有的一个方法就是前经解后经。凡是成型的思想体系都是一以贯之的。间隔几章的话往往能相互发明,互相阐释。再就是别死心眼,多体谅古人。很多话貌似相悖,其实是为特殊场合说的,所谓"有为而发"。也不要断章取义,什么言必信行必果,都不是儒家主张,后面还有半句‘硁硁焉小人哉’,孟子里的话更可作阐释: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最后,乱翻书法好用。看进去了再从头来不晚。
传统文化与师德教育相互生成、相互推动、相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传统文化中蕴含众多关于教育或者师德师品师风的内容。以我们现在推崇的《三字经》为例,开头的部分几乎都是讲教育问题,讲师德师风师品,后面的部分就是讲教育内容,其中历史和常识占了很大的部分。比如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等。
如果从师德教育而言,正是教育,包括师长与弟子的教育活动,相濡以沫,切磋切磨,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四书五经中的代表《论语》,就是孔子教授弟子,弟子求教老师语录的结集,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师德教育的产物,成为传统文化的奠基之作,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弟子们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而另一部《大学》,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著作,后来成为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一些经典性的话比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要影响和重要依托,这是我的第二个观点。前面讲到他们是相互生成相互推动相互支撑的,那前者就会自然地、按内在逻辑成为后者的源头依托和营养之源。比如说传统文化“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还有《三字经》里面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之义”,对我们今天理解教育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加强对师德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非常之重要。我们知道人类的知识技能不可能自然遗传下来,而只能通过社会遗传的方式继承下来、发展下去,这种社会遗传的方式其实就是教育。
但当我们强调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师德教育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某些不足,还有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挖掘上的不足,比如说传统文化中是否在传授知识、遵守礼仪方面的内容比较充分,但在鼓励学子创造性品格养成方面的内容比较少?这与师德教育要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历史任务是不符合的。再比如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发挥方面重视文史哲,重视立德立身立业,但相对而言对自然科学包括技术方面的传统文化却挖掘得很不够,作用的发挥也不够,这直接和间接影响到了师德师品的完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对于真理性的积累,影响到学子们对真理性的追求。我们应该弥补这些不足,使我们传统文化更能够与时俱进,如此,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