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荒废集经典语录
已发站内信,确认后请采纳
想要略微的走个题。
是前不久在先锋书店见到的陈丹青真人。
最后的签书环节,我送了他一张明信片,他握住我的手看着我,夸我:
长得好,一看就是优秀正直的青年。(于是我就来答题了(逃
虽说买了他的书,但是却都也没看过,他的那些“语出惊人”和“愤然辞职”也只是有所耳闻。话说知道他,还是顺着:文学回忆录、《局部》的这一个路子的。
在先锋书店看着他,
灰帽黑围巾,略显出老态,但凛然站立于人群,眼神中带着一股精神。
奇崛。大概有人这么形容过他。
讲座没谈什么,但是主持人却主要将话题往读书上引。
提问者大概不断地问相关的话题,陈丹青先生也多次说自己看到书非常少,难以和在座的各位相比,大概大部分人只当做是谦虚之词。
一个提问者问陈丹青老师画画的时候是怎么想的,陈丹青说不想。
还有一位提问者在说到人生意义的“光”的时候,问陈丹青老师: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光可能就是您;那么想问问您的“光”又是什么呢?
大概本来指望陈丹青说点深刻见解,不想他却说自己没有,只是简单的画画罢了。
推荐书的时候他所提到的也并不是多么高深之作,但就是那些易读却饱含情感的回忆录:王鼎钧的四部曲,陶希圣回忆录,蒋廷黻回忆录等等。
恩
我觉得陈丹青
在某种意义上是非常“简单”的人。
他或许真的没“读”过什么书
且慢!
我想在这里略作讨论的是所谓的“唯知识价值论”。
读书是好。
但是以读书多/知识多作为主要价值来支撑自己的人生意义,那么就会有问题了。
不幸的是,或许现在的很多人是这样做的。
看到别人的成功然后安慰自己,没关系我知识面很广,我懂得很多,我要自信。
看到别人不懂而自己懂于是很骄傲,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徒增志气。
但是
什么时候谈论的知识可以成为一种价值高下的判定了?
陈丹青在分享会上提到南方周末当时让他参加一个叫做“我知道”的节目,因为之前受惠于南方周末,于是他最终还是答应当节目的评委了,和崔永元一起,还有郭敬明。
那么这个节目大概是类似一站到底式的,答题来闯关。
陈丹青突然语气就激烈起来了:
知道又怎样?不知道又怎样?...宋词下一句讲的什么?bullshit! 我倒是想要搞一个节目叫做《我不知道》,就问学生你知不知道?不知道?好!不知道的越多得分越高。(给我说尊重传统文化的人你来错地方了,这是玩笑话)
我这里提及的并不是提倡“反智识主义”,也不是鼓励大家顺从阳明学一样“尊德性”而不问“道问学”,把书一丢就打坐就好。
我想要说的是:
将知识多寡作为自己价值的来源以及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是有问题的。
且不问你此处的知识是否真是知识亦或只是百度上就可以找到的信息,还是你到底掌握了知识的多少,问题在于这些知识并不能组成你的自信和价值,它只是给你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或者是提供给你创造更大价值的可能罢了。
拿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让你看人生看得更加透彻明了,明心见性——假如你反倒拿这一知识本身当做目的,以掌握内容为傲,而不去实践体悟这些内容,那么这是违背了写书者的本意,着实落了窠臼。
而通识学习也是同理,遍览群书并不是让你觉得自己就像个大百科全书如此的牛逼,而是去理解那些不同的学科是怎样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和阐释这个世界的。
讲得稍微有些远,不想继续妄议人生价值的来源是什么的问题了。
再回到陈丹青。
他读书“少”,他或许在知识上比不过围绕着他的这一些热衷读书的“知识分子”,
但是他不同。
他的这一份不同于现在各种学者的艺术路径给他带来了一种“超然”的气质。
我们可以称之为“敏锐”
对生活亦或是世界的深刻洞察。
这点往往是一些一头扎进书堆中的“知识青年”所在逐渐消弭的。
有很多阅历的老者是一样可以有这种敏锐感的。
老人口中缓缓讲述的往往是最为平实却又真切的道理。
而这种艺术家般的敏锐和超然同样可以见诸一些作家,比如我曾见过的苏童。
比如林语堂,以一种超乎学者眼光的“敏锐”来为外国人在《吾国与吾民》中构建出一个天才般的中国文化阐释的结构,让当今中国最好的社会学教授都自愧不如。
或许他们自知或者不自知
但他们同样具有着敏锐于常人甚至学者的目光,
这种不同于常见学究亦或“学者”的一种敏锐和非知识价值的路径,
让他们这些人鹤立于人群之中,
气质超然。
不同于未能打通的知识块状堆叠而缺乏灵动,
他们的思想自然地舒展着,不逾矩也不受框架制约。
何须故作幽默?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陈丹青-荒废集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荒废集自序更新时间2009-1-15 10:48:47 字数:1173 这两年藏身画室,静下来,自以为推脱不少稿约与琐事,近日搜查旧稿,竟得四十余篇,又可以出本集子了。体例仍类似《退步集》及其“续编”,并没新花招:有所期待的读者,怕会失望的。 话题多少是在变化:譬如给《南方周末》的“自由谈”杂稿,忽儿谈论死亡、救灾,忽儿评议歌赛及台湾;三篇关于鲁迅的讲演,是给周令飞先生一再叫去,写着写着,发现旧的谈资仍待扯出新的意见,新的意见,又该持续展开的;此外以编年排列的碎稿,较用力的是回顾“星星”群体和谈论奥运会开幕式,一则往事,一则眼前,既要说出自己的意思,又不至被删得没法子读,难免动些脑筋,书尾回顾七十年代的长文倒是才完稿,简直写到死去活来,终于顾不得章法,给汹涌的记忆卷走了。 早先在《退步集》遗弃的两篇游戏文章——关于坐飞机,关于非典——现在看看还喜欢,因为轻松,因为没意思。凡是刊物的专访,也多浅薄:我的书写……应该是全本了
说起潜规则,不管在任何年代,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会出现一些潜规则。我们都看过《水浒传》,《水浒传》里就有很多潜规则,比如说林冲被关押到一个很偏远的衙役,哪个衙役里的押司都很贪财,他们对新来的人,都会先赏三十个大板子,如果想避免不被打板子,就得交钱。
要知道很多囚犯都是千里跋涉,过山过海来到这里,腿都走破了,一来到这里,哪个经得起这般暴打?所以林冲就求救于柴进,也是通过自己施展武艺得到了柴进的看好,才得以逃过此劫。但林冲从始至终都没敢跟柴进说衙役里押司收黑钱的事儿,因为他只要说了,他以后的日子肯定会更不好过。
这是在古代电视剧上的。那么纵观我们现代何尝不是有过这样的潜规则。比如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一所好初中,高高中,但孩子的分数不够,如是就走后门了,这个走后门,无非是拿钱讨好了一些拥有绿色通道权利的人。这种潜规则处处都会有,只是很多人不愿意去说罢了。
那么说起潜规则,我们不妨读一下陈丹青很大胆的语录,揭露了中国人都熟悉的潜规则,很多人不敢说!文字如下:
是的,中国人对各种人事向来关起门畅所欲言、眉飞色舞,但切勿公开,公开了,大家面子上不好交代、不好混,这潜规则,众人也早经熟悉了。——陈丹青《荒废集》
是啊,读完这段语录,我们就知道了,就好比那些走过后门的人,他们如果在家里,家门关好了,他也会在家里畅所欲言,说的是眉飞色舞,但让他们公开,到外面去说,那样大家面子上都不好交代,都混不下去了。
因为给他开通绿色通道哪个人,可能就要回家养老了。所以说陈丹青说这是大家,也是众人,更是我们中国人都熟悉的潜规则。那么今天我们不妨借着陈丹青这段语录,结合我们现实中的生活,所见所闻,也畅所欲言一番,还有那些潜规则。
可以说各个行业,都有各个行业的潜规则,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却拼命往里挤
不管什么行业,就像钱钟书写的围城一样,围城里的人都想金盆洗手不干了,却被外面往里挤的人挡在里面了。而里面的人难出来,外面的人又是怎么挤得进去呢?这个时候就需要开通VIP绿色通道了。
围城里的人为什么拼命往外挤呢?因为里面的潜规则太多了,制度太多了,稍微没有玩好,就引火烧身,引火自焚,很多人在围城里面玩的很累,很小心翼翼,心疲力尽,所以想挤出去,到城外去做一个普通人。
而围城外的人,为什么拼命往里挤呢?因为他看到围城里面的人都是富丽堂皇,都是有钱,有车,有房,这都是很诱惑人的,所以很多人拼命往里挤,挤的呼吸困难也不放弃。
拿到现实中来看,就是农村人拼命往大城市里挤了
就像我们现实中的农村人拼命往大城市里挤一样,大城市里单家独院挤不下去了,大家都挤进了商品房。要知道想要在一所大城市里买到一套称心如意的商品房,那又要潜规则了,又要花大价钱去走关系了,去讨好人了,才有机会购买到自己想要的舒适商品房。
很多人就是不愿意出这个钱,不愿意走这个潜规则,最后都很后悔。因为都挤在一起,上楼不方便,下楼也不方便,都要等电梯。花了很大代价挤进大城市,买了一套商品房,如果隔壁左右很没有素质,每天晚上搞的很晚,天天声音也搞得很嘈杂,这就是要人命的。鲁迅就说过打扰别人休息,就等于谋财害命。
隔壁左右是邻居,如果吵起来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多别扭。所以很多人住进大城市,也忍受着大城市种种的牢骚和不便,处处也过得小心翼翼的,却发现小心翼翼生活,也处处受到排挤。特别是一些年龄大的,去了城市里,简直就是遭罪受,想回到农村里,农村房子早被自己家的儿女给卖掉了。
而走了潜规则的人,就会笑那些没有买到好房子还花了大价钱的人。但是他们也只能偷偷的笑,他们也会关了房门在家里笑,在家里津津乐道,幸亏当初走了绿色通道,才购买了如今比较满意的房子,花钱花的舒服,不像某某某。他也只敢关在家里畅所欲言,却也不敢出去说,因为出去说,很多人就要为此丢工作的。
所以说陈丹青很大胆的语录,揭露了中国人都熟悉的潜规则,很多人不敢说
文/启路/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