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语录
古代印度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孔雀王朝 时期。在婆罗门的学校中最有特色的是“古儒学校”。古儒是古代印 度对婆罗门教经典有一定研究而又热心于教育的知识分子的称谓, “古儒”全部是婆罗门种姓的人,由他们在家里设立的经义学校被称 之为“古儒学校”。 儿童入学年龄一般为7岁〜8岁,也有5岁入学 的。经古儒准许接受为学生后即迁入古儒家中,共学习12年。在这 12年中,师生同饮食共生活,学生要遵守严格的规定,如定时沐浴, 虔诚祈祷,衣着朴素,削发独身,在地板上睡觉,还必须到各地行 乞,借以习惯艰苦的生恬。 古儒学校教师的品德行为也都必须符合圣 典的要求;他们必须精通所授的学业并善于引导学生服从规则。教师 应学识渊博、言语清晰、忠贞、和善、以身作则、信仰坚定,并安于 行乞而乐于以知识启迪学生。在公元2世纪出现的教育法规中对师生 都有了详细的规定。 古儒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语音学、韵律学、语法 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祀等“六科”,它们是学习吠陀经典的基本 训练内容。古儒学校最初可招收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种种姓的入 学习经义,后来随着种姓分化的加剧,取消了吠舍子弟学习《吠陀 经》的权利,刹帝利依社会分工的需要也仅仅学习少量经义和语法、 逻辑之类的知识,更多的时间是学习射术和政治。 学习和研究《吠陀 经》便成为婆罗门种姓的特权了。 在一些大的婆罗门寺院中也建有精舍,由富有学识的高僧讲学论 道。他们有的擅长科学和哲学,有的则擅长语法学和字源学,在讲学 论道时皆吸引众多门徒远道来求学。婆罗门种姓的人数很少,他们又 注重个人修行,故寺院数目不多,规模也不大,其教育的影响有限。 古代印度许多帝王的宫廷里也设有学校,培养教育王子、王孙,这类 学校对于政治、经济等知识更为注意。
禅定
如此宏大的问题,诚惶诚恐。一、说说印度教。按照历史发展的沿革这支宗教经历了三个阶段:吠陀宗教(Vedic Religions)——婆罗门教(Brahmanism)——印度教(Hinduism)缪勒说只懂一门宗教的人是不懂宗教的,比较是宗教学的起点。他对这个过程的变迁的描述是:多神教——一神教——唯一神教。韦伯说婆罗门教是一种理性的产物,而印度教则是教会(僧团)之后的产物。这个过程因而成了:原始狂热——理性导向——救赎宗教。从神话内容而言,神的形象在不断地哲学化。古朴的自然神、现象神——到道德集合体的克里斯马英雄人物——高度抽象的哲学神(梵、萨克蒂)从社会功用而言,这是一场巨大的“梵化”(Sanskritization)的过程:属于祭司的原始宗教——虔诚、苦修、灵知的思辨宗教——二者结合为泛印度的社会法则。回顾宗教史,三者的关系并非线性的先来后到,而是在很长时间并存而且互相包容的存在。以下这句可能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但也足够接近真实的状况。吠陀宗教是充满狂热和迷信的,由祭祀主导的原始宗教。婆罗门教=脱胎于吠陀宗教经典,饱含思辨而且具备哲学神雏形的理性宗教。印度教=吠陀宗教+婆罗门教+被梵化的其他印度宗教。二、概念辨析几个说法经常出现混乱,见于其他几个答案以及不少中文文献。澄清一下。吠陀(Vedas)是一切印度教正统(astika)的根本经典,但吠陀文献包含了很庞杂的内容:四部本集(Samhitas)、梵书(Brahmanas)、森林书(Aranyankas)、奥义书(Upanishads)。而他们都不是简单的一部书,而是数量巨大的文献系统。“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这三条原则不是婆罗门教的根本原则,或者至多是早期婆罗门教继承了吠陀宗教的产物,在婆罗门教发展成熟后就已经消弭。事实上,婆罗门教(Brahmanism)这个译名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把它理解为“梵教”就对了。梵也不是梵天,而是前面提到的那个至高的概念。婆罗门教成熟的标志是三大神体系,梵天(Brahma)、毗湿奴(Vishnu)、湿婆(Shiva)组成了新的神话系统和崇拜体系,以及背后的新的世界观。婆罗门教时期最伟大的宗教作品是两大史诗。印度教三大教派是湿婆派(Shavism)、毗湿奴派(Vaishnavism)和萨克蒂派(Shaktism),这个其实与婆罗门教的三大神体系关系不大。以这三位神为名发展出来的是全新的哲学、仪轨,继承的不过是部分神话。三、聊聊耆那教和佛教季先生说得通透,耆那教和佛教的本质是反吠陀宗教与婆罗门教——新兴的刹帝利和新知识阶级对祭司婆罗门的反抗。沙门思潮就是反吠陀教(早期婆罗门教)的社会运动。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耆那教和佛教在诞生之初的基本教义就清楚了。否定吠陀权威,大雄和佛陀是觉悟者,照他们思索,可以见识到这个世界。所以顺带着不承认吠陀宗教的许多认知前提,比如否定“我”。否定祭祀仪轨,其实是否定神。佛陀和大雄传授的解脱之道可不是什么祭祀献礼,哪里有什么神去解救你。正见是认识到世界的本源,然后跳出这种困境。不过,耆那教和佛教都发展出了不同的仪轨体系,但在最初,他们践行仪轨的标准就是“非梵”。否定婆罗门地位,说众生平等。这才是耆那教和佛教在沙门思潮中脱颖而出的真正原因,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宗教,而且为原主导宗教中被抛弃的人们开了新的方便之门。一定程度上,婆罗门教能从吠陀宗教中蜕变而出,受益于佛教与耆那教。二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表现为一种更“高级”的信仰方式,直到印度教的形成。不过,耆那教与佛教的关系我就不写了,因为我一直不太能理解耆那教,不敢瞎写。四、扯几句淡印度的宗教体系庞大而且混乱。写完了以后我不知道这篇答案对没有印度宗教背景知识的人是否会理解困难,但我既不想把它写成笑谈,又没有能力解释所有的概念。但是,我对这篇答案里提的每一个观点负责,欢迎学术的严肃的批评与探讨。
梨俱吠陀
《梨俱吠陀》,全名《梨俱吠陀本集》,是《吠陀》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它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与解释,以及与祭祀有关的内容,是印度现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诗集,也最有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