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人生之道经典语录
易中天和于丹老师同为百家讲坛讲师,前者有学术超男之称,后者有学术超女之誉。一男一女,阳阴各一,真可谓各领风骚。当大气蓬勃的“三国之风”遇到温文尔雅的“论语心经”谁能更胜一筹呢?
易中天老师因《易中天品三国》闻名遐迩,他白话式的幽默讲解三国,让三国不枯燥,不遥远,里面的英雄人物栩栩如生。他用今人的妙口、当下接地气的语言,全新评论历史,让千年的历史风流重新走回人间,面向你我他。他妙语连珠,秀口吐出人人听得懂,却又不是人人都能说得出来的人生悟语。
于丹老师是中国文化领域里不可多得的才女。“丹词丹韵”,通俗优雅,倍感喜欢,真可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于丹老师饱读诗书,身上透露出知识女性迷人、优雅的气质,是女人之典范、文化界之楷模。她和梁宏达老师、涂磊老师都是文化界令人敬佩、有影响力的人物。
早在八九十年代,远在《百家讲坛》之前,易中天就是名重一时的学者、作家了。他后来走出学院,在民间也声誉鹊起如日中天,但凡知道他的人,应该都不会感到突兀,反倒会觉得是水到渠成。他还在武汉大学执教时,就是那里的“四大名嘴”之一,是最受欢迎的中文系教师,是校长刘道玉特别看重的青年才俊,是校园的一道风景。
从积极方面来说,于丹老师讲解的《论语》甚至她出版的很多与古典传统文化有关的书,都推动了国学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况且,她以大众喜欢并且时下流行的“心灵鸡汤”的方式去传播传统文化,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并且喜欢传统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于丹老师的做法值得称赞。
自明代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在民间流传开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大众对书中人物的忠、奸、善、恶有传统习惯的承接,一时半会儿不会改变,因此《品三国》是个啃硬骨头的工作,易中天硬是接下了这份工作。品三国的贡献主要在社会领域,使得大量把小说当历史的读者醒悟过来,原来三国不是像小说、游戏和影视剧里那样的,懂得了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说,易中天先生功不可没。
看了许多专家学者对于丹的评价,大多所指都是对某些观点和“理解程度”的批评。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读《于丹〈论语〉心得》,即她应用何种策略重新阐释孔子和《论语》,以及这种策略为何会取得如此成功。很明显,于丹口中与笔下的孔子与《论语》是被平面化的,所谓“《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其实是“于丹告诉大家的《论语》,永远是最简单的”,简单到一句话,“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易中天永远也说不出于丹那样含有大量形容词的话;于丹也永远说不出易中天那种语出惊人的话。二人高低,您觉得如何?
我猜评价于丹的许多人都没有看过她的作品(不管是书还是视频),为了了解她,我看了她的《天地人之道》和《人生之道》。我认为
首先,许多人批判于丹的着力点是她对《论语》的理解是错的(不学术的/偏离孔子意思的),但这种批评并没有切中要害,于丹本来也没宣称自己是做论语解读,而是心得,心得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有深浅之分。
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之一便是强调对人的驯化,不断地暗示个人的不成功只是由于个人没有掌握先进的知识技能,而不是出于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问题,伴随宏大叙事的消解和娱乐至上的思潮,人们越来越不关心抽象的话题,结果在遇到困难时会导致相当程度的自我攻击,面对这一困境,于丹所提出的的解决之道便是:回归内心的宁静和平和。然而她所给出的办法则毫无可行性且不可验证(虽然她宣称她的办法可以做到),使得在实践中成了一种自欺式的鸵鸟心态。
但于丹显然非常善于营销,通篇来看,卖弄词句而内容空洞,大量运用寓言故事来说理,非常契合中小学作文教育重华丽(感性)而轻逻辑(理性)的风格。另一方面,面对真正困难的问题,她通常的做法便是将一种人生境界的两个并列侧面A和B,强行解释成A是B的原因,但逻辑上并非如此,她仅仅是将词句堆砌在一起并假装它们自动地产生了逻辑关系。
有人说,于丹再不对,仍然起到了科普作用,而其他的知识分子何在?
我以为,于丹反映了社会的一种割裂。一方面, 懂得心理学/教育学/哲学/历史等专业人士或是忙着挣钱,或是自己生活压力巨大,难以做真正有效的科普,另一方面,不论是出于娱乐,好奇或现实困境的动机,民众都对曾经束之高阁的理论知识有巨大的渴求,但学习门槛高造成了对文化解释权的真空,而这空白,不是由真理填满,就是被毒鸡汤填满。然而毒鸡汤天然具备着传播的优势(以偏概全,刻板印象,非黑即白,快速成佛/圣人),使得精英和民众的三观差的越拉越远,以至互相嫌弃,知乎上隔三差五的撕逼就是例子。
从这个角度讲,于丹的积极意义在于,她用实际行动,向每一个有知识的人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你比我懂得多,别人却都听我的?
最后一个问题:于丹真的相信自己的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