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年级的说说
这个主要是拍大脑想出来的
没有依据、我们是摸石头过河
初一大拜年,初二走亲戚,这是我们这里人们过年不变的“规矩”。
大年初二,最重要的亲戚就自然是“娘家”。 因此,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
据考证,这个风俗由来不仅是因为“出家的闺女也想娘”,要回家探亲,是一种亲情的体现,更是因为,在过去,出嫁的妇女是“家庭主妇”,在婆家要操持家务,伺候公婆,还要应付妯娌、姑嫂、邻里各种关系,甚是辛苦,一天也休息不得。特别是操持全家的“过年”更是辛苦,因此规定初二回娘家,名为探亲,实则是让妇女休息休息。因此,在民间有“娘家不摸锅,摸锅死婆婆;娘家不着瓮(各家盛水的器具),着瓮死公公”的咒语。当然这些话纯属封建迷信,更无科学依据,无非是让回娘家的妇女不干活,休息休息而已。
初二回娘家,表达了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对妇女的尊重,表达了人们希望每一个人过年都能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
“回娘家”有讲究,不是一个人回,要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大人、孩子都要穿新衣服,还必须携带一些礼品,甚至红包,并且必须在娘家吃午饭。
穿新衣、带礼品甚至红包,是向娘家人表明,婆家日子过得殷实,衣食无忧,让父母家人放心;带得礼品也有讲究,要有给父母的,这是表达孝心,也要有给侄儿侄女等小孩子的,这一方面是表达对孩子的喜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博得孩子们的欢心和热爱,让他们感觉到姑姑的“好处”,盼望着姑姑多回娘家。
必须在娘家吃饭,是表达对父母和娘家的一种依恋,无论婆家再好,还是娘家的饭好吃,还想着自己姓得是娘家的姓,表明自己永远是娘家人。
现在,我也是年过半百之人,多年的家乡过年经历,让我感觉到,在当代,初二“回娘家”习俗至少包含着这么几方面的含义:
第一,血浓于水,女儿回娘家是一种自然的亲情;一个女婿半个儿,女婿理所当然要一同去;孩子有着外祖父母的血液,自是要“认祖归宗”, 更要让孩子知道,他的根在哪里?
第二,回娘家是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延伸。一个家庭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双方父母没有厚此薄彼。初一拜年,拜的都是男方的老人和父母,初二,理所当然,就该去拜女方父母。
第三,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出嫁的女儿并不是“泼出去的水”,父母对女儿的还是充满了无限的牵挂,夫妻(孩子)双双回娘家本身就是一种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幸福的表现,初二回娘家就是女儿向父母昭示自己生活的幸福,女婿向岳父母证明自己能照顾他们的的女儿,让父母对女儿的生活放心。
第四,我们这里有句俗话“外甥(女)是姥娘家的狗——宠物狗”,这表达了姥爷姥娘对外甥(女)的喜爱之情,老人见了孩子高兴,这是一种天伦之乐。
因此,初二带着女婿、孩子回娘家,是一种对父母最大的孝敬,亲人相聚,畅叙亲情,是生活幸福和谐的一个标识!
大年初二,回娘家,一定要带着丈夫和孩子!噢,记着,还要带着给父母、孩子钟爱的礼品!
相关链接:大年初一,一定要带着孩子拜大年—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