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押韵说说
黄金级:a an ang eng ong(宏亮级) 白银级:ui yi u ye ing(细弱级) 红铜级:ao on ai uo(柔和级) 押韵是在诗文中,把同韵字放在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句子押韵,不仅便於吟诵和记忆,更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谐和之美。 例子(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 例子(2):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 《月光光》(童谣) 例子(3):不因气压摇摆,只因有你拥戴。《我的骄傲》歌词 Anders Lee、黄伟文 例子(4):你「精」我都「精」,饮杯竹叶青。「竹叶青」广告语 把同韵的字有规律地配置在诗词等韵文的句尾。 各句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押韵是诗词等韵文的语言特点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声音和谐优美,吟诵顺口悦耳, 便于记忆流传。“韵”和“韵母”是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所谓同韵,指韵腹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如有韵尾则韵尾相同,韵头可以不同。为了便于押韵,人们把同韵的、可以相押韵的字归纳为若干韵部,根据现代北京语音的音系归纳的韵部,最常见的有十八韵和十三辙(附:十八韵、十三辙跟普通话韵母对照表)①。 【简介】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比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韵】②。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 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108部平水韵】。 但是需要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 【规则】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③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例如: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④ 2、【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 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首句押韵可借邻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 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 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请参照通转古韵、【108部平水韵】 【避忌】 1、忌重韵 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2、避免同义字相押 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韵 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 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今天已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了。 【唱和】 唱和就是依照别人诗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做诗,叫做“和韵”或“步韵”,主要有三种方式: 1、次韵: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2、用韵:即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3、依韵: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①十八韵、十三辙跟普通话韵母对照表 十八韵: 一麻,新华字典里的韵母 a、ua、ia 同属一个韵部。 二波,韵母 o、uo。 三歌,韵母 e。 四皆,韵母 ie、ue。 五支,韵母 i (属 zh、ch、sh、z、c、s 声母,与七齐有别)。 六儿,韵母 er。 七齐,韵母 i (属声母 b、p、m、f、d、t、n、l、j、q、x、y,有别于五支)。 八微,韵母 ei、ui。 九开,韵母 ai、uai。 十姑,韵母 u。 十一鱼,韵母 v。 十二侯,韵母 ou、iu。 十三豪,韵母 ao。 十四寒,韵母 an、ian、uan。 十五痕,韵母 en、in、un、vn。 十六唐,韵母 ang、uang、iang。 十七庚,韵母 eng、ing。 十八东,韵母 ong、iong。 十三辙即十三个通押韵部,分别是: 一发花,十八韵的一麻。 二梭波,十八韵的二波三歌。 三乜斜,十八韵的四皆。 四衣欺,十八韵的五支、六儿、七齐。 五灰堆,十八韵的八微。 六怀来,十八韵的九开。 七姑苏,十八韵的十姑。 八衣欺,十八韵的十一鱼。 九由求,十八韵的十二侯。 十遥条,十八韵的十三豪。 十一言前,十八韵的十四寒。 十二人臣,十八韵的十五痕。 十三汪洋,十八韵的十六唐。 十四中东,十八韵的十七庚和十八东。 因为十三辙的七姑苏和八衣欺对应十八韵的十姑十一鱼通韵,合并就是十三辙。 ③近体诗基本规律 我们以最简单的方法,来看看如何构成一首完整的今体诗。 基本句型“逢双必反” 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 五言律句的基本句型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如上面的“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 七言律句的基本句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平平仄,如上面的“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这就是所说的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 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的“拗句”里我们会具体谈到。 至于最后一字的平仄押韵则是 句脚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 句脚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 首句可押可不押,押韵则平声收尾,不押韵则仄声收尾。(这是基本规律,实际上也有许多仄韵诗) 句型平仄“对句相反,邻句相粘,首末相应” 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对句相反:指同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反,如上句是平平仄仄平,下句为仄仄平平仄。 邻句相粘:指上一联的下句起句平仄,与下一联的上句起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第二联的下句天气晚来秋,是仄仄仄平平,仄仄起,则第三联的上句明月松间照,应也是平平起,所以是仄仄仄平平,但是因为句脚必须以仄声收,便变成了头粘脚不粘,是仄仄平平仄。 首末相应:首句平仄与末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首句空山新雨后,平平仄仄仄,末句王孙自可留,平平仄仄仄。 符合了以上这四条基本规律,中规中矩,就是一首合格的律诗。 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要想进一步了解其规律,请看“平仄”“押韵”“对仗”。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诗之有韵,犹屋之有柱;柱不稳,则屋必倾圮。 韵不稳,则诗必恶劣。故押韵之所当戒者,初学亦不可不知,兹试分述于下: 一、戒凑韵 俗亦称挂韵脚。 谓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如唐诗“黄河人海流”句,若易“流”字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 二、戒落韵 落韵者,出韵之谓也。如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一东与二冬虽古韵可通,然用诸古体时则可,用诸今体诗,即为落韵,学者宜慎之。 三、戒重韵 一字两义而并押之,谓之重韵。 如耳为五官之一,又为语助辞;干为干涉之义,又可作干戈解。一诗中两义同押,前人间亦有之,但初学终以不犯为是。 四、戒倒韵 倒韵者,将二字颠倒以就韵之谓也。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易前后为“后前”,即所谓倒韵也。 然此二字于词义尚无碍,不妨倒用。若强山林树木等不可倒用之字而倒用之,便觉不通矣。 五、戒用哑韵 作诗当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即全诗亦因之萎弱矣。 六、戒用僻韵 僻韵又名险韵,如一先韵之*字,训轻举。 二萧韵之钊字,训远;单字只义,用之易近凑合。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与题适相切合音,则亦不妨押之。 七、戒用同义之韵 一韵中有数字同义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阳之芳香,十一尤之忧愁,意义皆同,若一首诗中并押之,未免重复可厌。 八、戒用字同义异之韵 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如一东韵之风字,不当作讽刺之风字押;四支韵之思字,不当作意思之思字押。若误用则便有出韵失黏等弊。初学最宜审慎。 在“韵文”里,用同一个“韵”的字放在句尾,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这就叫“押韵”。 由于押韵的字放在句末,所以又叫“韵脚”。押韵时可以每句都用(指句号,含叹号、问号,为一句),也可以连分句也用韵,还可以隔句或隔几句才用韵。这叫押韵方式,或称“韵律”。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兼谈《吴氏石头记》真伪
作者:王华东
我参加了几个红楼梦群。群里谈到《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以下简称《吴氏石头记》),其中有一个观点是:《吴氏石头记》后28 回中的诗词很蹩脚,不合格律,如果是遗民大文豪写的,诗词格律是他们的童子功,不可能出错,所以一定是民国后的人伪造的。又有一位红友说,现在网上有诗词检测工具,一查就明白了。
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在网上找到了诗词在线检测工具,测了《红楼梦》第18回贾元春等人咏大观园的几首诗,都合韵。然后检测《西游记》第一首诗:七律仄起首句入韵
---- -规则-----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
混沌未分天地乱
茫茫渺渺无人见【见:十五潸】 不押韵
自从盘古破鸿蒙
开辟从兹清浊辨【辨:十六铣】 押韵
覆载群生仰至仁
发明万物皆成善【善:十六铣】 押韵
欲知造化会元功
须看西游释厄传【传:一先(平),十七霰(仄)】 不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5个问题。对仗请自行判断。
存在多音字:分 从 从 看 传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重字提示:茫,渺,从
再看第二首水帘洞前的:五律仄起
-----规则-----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
一派白虹起
千寻雪浪飞【飞:五微】 押韵
海风吹不断
江月照还依【依:五微】 押韵
冷气分青嶂
余流润翠微【微:五微】 押韵
潺湲名瀑布
真似挂帘帷【帷:四支】 不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1个问题。平仄存在1个问题。对仗请自行判断。
第3字 白 应平
存在多音字:浪 吹 不 分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第三首《今日芳名显》合韵。
第四首五律平起
-----规则-----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刮风有处躲
下雨好存身【身:十一真】 不押韵
霜雪全无惧
雷声永不闻【闻:十二文(平),十三问(仄)】 押韵
烟霞常照耀
祥瑞每蒸熏【熏:十二文】 押韵
松竹年年秀
奇花日日新【新:十一真】 不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2个问题。平仄存在1个问题。对仗请自行判断。
第3字 有 应平
存在多音字:不 闻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重字提示:年,日
第五首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规则-----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天产仙猴道行隆【隆:一东】 押韵
离山驾筏趁天风【风:一东】 押韵
飘洋过海寻仙道
立志潜心建大功【功:一东】 押韵
有分有缘休俗愿
无忧无虑会元龙【龙:二冬】 不押韵
料应必遇知音者
说破源流万法通【通:一东】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1个问题。存在多音字:行 分 缘 应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重字提示:天,仙,道,有,无
多有押韵、平仄问题。
再看《三国演义》,赞叹刘备诗,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 -规则-----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运筹决算有神功【功:一东】 不押韵
二虎还须逊一龙【龙:二冬】 不押韵
初出便能垂伟绩
自应分鼎在孤穷【穷:一东】 不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3个问题。存在多音字:应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赞叹诸葛亮诗:七绝平起
---- -规则-----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襄阳城西二十里
一带高冈枕流水【水:四纸】 押韵
高冈屈曲压云根
流水潺潺飞石髓【髓:四纸】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2个问题。平仄存在15个问题。
第4字 西 应仄
第5字 二 应平
第6字 十 应平
第13字 流 应仄
第14字 水 应平
第16字 冈 应仄
第18字 曲 应平
第19字 压 应平
第20字 云 应仄
第21字 根 应仄
第23字 水 应平
第25字 潺 应仄
第26字 飞 应仄
第27字 石 应平
第28字 髓 应平
重字提示:高,冈,流,水,潺。
赞叹曹操诗:七绝仄起首句押韵,没有平仄问题(以上列举过的平仄规则不再重复列举,下同)
赞叹关羽诗: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英雄露颖在今朝【朝:二萧】 不押韵
一试矛兮一试刀【刀:四豪】 不押韵
初出便将威力展
三分好把姓名标【标:二萧】 不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3个问题。存在多音字:将 分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重字提示:一,试。
赞叹张飞诗,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长坂桥头杀气生【生:八庚】 押韵
横枪立马眼圆睁【睁:?】 不押韵(睁不在韵表中,请自行判断)
一声好似轰雷震
独退曹家百万兵【兵:八庚】 押韵
长坂桥边怒气腾
一声虎啸退曹兵【兵:八庚】 押韵
今朝江上扶危主
青史应传万载名【名:八庚】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1个问题。平仄存在2个问题。对仗请自行判断。
第33字 怒 应平
第35字 腾 应仄
存在多音字:应 传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也有不押韵和平仄问题。
再检测《水浒传》第一回第一首,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绛帻鸡人报晓筹【筹:十一尤】 押韵
尚衣方进翠云裘【裘:十一尤】 押韵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旒:十一尤】 押韵
日色才临仙掌动
香烟欲傍衮龙浮【浮:十一尤】 押韵
朝罢须裁五色诏
佩声归到凤池头【头:十一尤】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平仄存在7个问题。对仗请自行判断。
第44字 罢 应平
第46字 裁 应仄
第47字 五 应平
第48字 色 应平
第51字 声 应仄
第53字 到 应平
第55字 池 应仄
存在多音字:衣 衣 冠 傍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重字提示:衣,色
也有平仄问题。
第二首,七律平起:
-----规则-----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毛披一带黄金色
爪露银钩十八只【只:十一陌(仄),四纸(仄)】 押韵
睛如闪电尾如鞭
口似血盆牙似戟【戟:十一陌】 押韵
伸腰展臂势狰狞
摆尾摇头声霹雳【雳:十二锡】 不押韵
山中狐兔尽潜藏
涧下獐麀皆敛迹【迹:十一陌】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5个问题。平仄存在22个问题。对仗请自行判断。
第14字 只 应平
第16字 如 应仄
第18字 电 应平
第19字 尾 应平
第20字 如 应仄
第21字 鞭 应仄
第23字 似 应平
第25字 盆 应仄
第26字 牙 应仄
第27字 似 应平
第28字 戟 应平
第33字 势 应平
第35字 狞 应仄
第40字 声 可平可仄,建议用仄
第42字 雳 应平
第46字 兔 应平
第47字 尽 应平
第48字 潜 应仄
第51字 下 应平
第54字 皆 应仄
第55字 敛 应平
第56字 迹 应平
存在多音字:只 狰 中 藏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第52字 獐 不在韵表中,请自行判断
第53字 麀 不在韵表中,请自行判断
重字提示:如,似,尾
第三首吕洞宾牧童诗,七绝平起:
----规则-----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声:八庚】 押韵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衰衣卧月明【明:八庚】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平仄存在8个问题。
第5字 六 应平
第6字 七 应平
第10字 晚 应平
第16字 来 应仄
第18字 饭 应平
第20字 昏 应仄
第23字 脱 应平
第27字 月 应平
存在多音字:铺 三 衣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第四首,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千古幽局一旦开【开:十灰】 押韵
天罡地煞出泉台【台:十灰】 押韵
自来无事多生事
本为禳灾却惹灾【灾:十灰】 押韵
社稷从今云扰扰
兵戈到处闹垓核【核:六月】 不押韵
高俅奸佞虽堪恨
洪信从今酿祸胎【胎:十灰】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2个问题。平仄存在2个问题。对仗请自行判断。
第4字 局 应平
第42字 核 应平
存在多音字:为 从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第9字 罡 不在韵表中,请自行判断
第44字 俅 不在韵表中,请自行判断
重字提示:事,灾,扰,从,今
第五首合韵。
通过以上检测可见问题很多,这三本书可是名著啊!再测一下清朝的《歧路灯》,作者李绿园(1707-1790),此书应该只比《红楼梦》晚几十年,文气很足,特讲礼仪教化,也有一定名气。
第一回回中诗: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同侪何必不兼收【收:十一尤】 不押韵
把臂总因臭味投【投:十一尤】 不押韵
匪类欲亲终自远
原来品地判熏莸【莸:?】 不押韵(莸不在韵表中,请自行判断)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3个问题。平仄存在1个问题。
第10字 总 应平
存在多音字:不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第28字 莸 不在韵表中,请自行判断
这一首押韵没有问题, 有一个平仄问题。
第一回回后诗: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规则-----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万事无如爱子真【真:十一真】 押韵
遗安煞是费精神【神:十一真】 押韵
若云失学从愚子
骄惰性成怨谁人【人:十一真】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平仄存在2个问题。
第24字 性 应平
第27字 谁 应仄
存在多音字:从 怨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重字提示:子
第三回回后诗: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身为质干服为文【文:十二文】 押韵
尧桀只从雅俗分【分:十二文(平),十三问(仄)】 押韵
市井小儿焉解此
趋时斗富互纷纭【纭:十二文】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平仄存在1个问题。
第10字 只 应平
存在多音字:为 干 为 只 从 分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重字提示:为
第五回回后诗完全押韵。
第六回回后诗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万里去烟阻碧岑【岑:十二侵】 押韵
良朋久阔梦中寻【寻:十二侵】 押韵
同床夫妇隔山住
愚人怎识智人心【心:十二侵】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平仄存在6个问题。
第3字 去 应平
第19字 隔 应平
第23字 人 应仄
第24字 怎 应平
第25字 识 应平
第27字 人 应仄
存在多音字:中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重字提示:人
检测了《歧路灯》前6首,只有第5回的完全合韵,其他5首押韵问题不大但都有平仄问题。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和李绿园可不是一般的文人,然而在他们小说作品中的诗词大多有平仄问题。这能不能看成是小说创作的普遍现象呢?
再说《红楼梦》,经检测,80 回脂评本《石头记》中的诗大部分严格遵循格律,说明执笔者是一位诗词曲赋的高手,对自己的要求颇高。但是也有少数几首格律不符的:
《石头记》第一回楔子诗,五绝仄起
----规则-----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 --------------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泪:四寘】 不押韵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味:五未】 不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4个问题。平仄存在10个问题。
第5字 言 应仄
第6字 一 应平
第7字 把 应平
第8字 辛 可平可仄,建议用仄
第9字 酸 应仄
第10字 泪 应平
第13字 作 应平
第15字 痴 应仄
第18字 其 应仄
第20字 味 应平
存在多音字:作 中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贾雨村的诗,七绝平起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栏:十四寒】 押韵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看:十四寒(平),十五翰(仄)】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平仄存在1个问题。
第7字 圆 应仄
存在多音字:逢 便 间 看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这个检测只有一个“圆”字平仄不对。有人可能会说,用“七绝平起首句押韵”检测看看,请看:
时逢三五便团圆【圆:一先】 不押韵
满把晴光护玉栏【栏:十四寒】 押韵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看:十四寒(平),十五翰(仄)】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1个问题。存在多音字:逢 便 间 看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检测结果,虽然“圆”字尾音是an,现在我们都算押韵,可是古人规定与“栏”、“看”属不同的韵。如果把这首诗的这种现象判定为现代的中华新韵,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会得出《石头记》以及其他名著是现代人创作的可笑结论。
《好了歌》,七绝平起
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了:二萧(平),十七筱(仄)】 押韵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了:二萧(平),十七筱(仄)】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平仄存在7个问题。
第16字 今 应仄
第19字 在 应平
第20字 何 应仄
第21字 方 应仄
第23字 冢 应平
第25字 堆 应仄
第27字 没 应平
存在多音字:忘 不 了 相 了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好了歌》里的平仄问题更多,是否作者有意为之,表现道士的疯癫状?贾雨村是否有意表现其不守规矩的狂妄性格?楔子诗也许出自别人之手?
我发现《石头记》里还有按官话不押韵,而按吴语押韵的诗。就像第40回行酒令一节,鸳鸯规定“都要合韵”。鸳鸯说:当中是个“五和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如果是官话,六(一屋韵)和骨(六月韵)不合韵,可是,如果是吴语,就完全合韵。吴语的发音六念lo,骨念go.就合韵了。再看,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这岳(三觉韵)和乐(十药韵),也不合韵。但按吴语,尾音都是o(音喔),就合韵了。
我们来检测《石头记》第6回的一首回前诗:五绝仄起
朝扣富儿门
富儿犹未足【足:二沃】 不押韵
虽无千金酬
嗟彼胜骨肉【肉:一屋】 不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押韵存在4个问题。平仄存在9个问题。
第3字 富 应平
第5字 门 应仄
第6字 富 应平
第8字 犹 可平可仄,建议用仄
第10字 足 应平
第14字 金 应仄
第15字 酬 应仄
第19字 骨 应平
第20字 肉 应平
存在多音字:胜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重字提示:富,儿
这首诗“足”和“肉”不押韵,可是用吴语读尾音都是“o”,押韵了。
再看《吴氏石头记》第108回的一首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菟丝引蔓附蓬麻【麻:六麻】 不押韵
积金攒玉谁嫌多【多:五歌】 押韵
祸不寻人人自取
恶人自有恶人磨【磨:五歌(平),二十一个(仄)】 押韵
其中“麻”和“多”“磨”不押韵,如果用吴语读,尾音都是“u”,就押韵了。如果按照首句不押韵检测,“麻”字应该改为仄韵字。显然作者是自认为押韵的。那么,为什么会用吴语押韵呢?一位老师提醒了我,“明朝押洪武正韵,不押平水韵”。洪武正韵是“官话”的标准,其中含有吴语成分,一直延续到清初。所以出现用吴语押韵的诗也属正常。
检测《吴氏石头记》,第81回的回前诗: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百般颠倒相酬谋【谋:十一尤】 押韵
千种幽思似水柔【柔:十一尤】 押韵
鬼魅因何难尽驱
心魔桎梏自禁囚【囚:十一尤】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存在多音字:般 相 思 难 驱 禁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平仄符合要求,请留意多音字!
第24字 桎 不在韵表中,请自行判断。
《吴氏石头记》后28回中只有这一首完全符合格律,其他的诗多数虽有押韵,但平仄错误多多。而80回脂评本中的诗词大部分都没有平仄问题。这也说明《吴氏石头记》后28 回的执笔者与脂评本80 回的执笔者肯定不是一个人。从文笔来看,后者水平也明显高出前者,其对诗词格律要求高,也可能主观上如批语所言有“传诗之意”。前者(癸酉年腊月誊清)应该比后者(甲戌年)早一年,因此,我的观点是,不能因为《吴氏石头记》与80回本有不同之处而用脂评本否定《吴氏石头记》。我想,在创作集团的指导下,《吴氏石头记》又被后来的润色者进行了增删,前80回的诗文被充分润色,而后28回由于过于露骨被删除,因此后28回的诗词是没有经过充分润色的,和前80回的诗词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另外,《吴氏石头记》藏家对后28回的原文进行过篡改,这也是后28回大部分诗词不符合格律的一个原因。
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小说中的诗词不合格律可以说是不足为奇的常态,因为《吴氏石头记》出现格律问题就判断为假货,这是很武断的。
大文人从小学习写诗做对,他们写小说时,其中有的诗词为什么不按照格律来写呢?我在看许大龄著的《明史》中,有这样的记述:
明初诗文大都趋向文笔工整,词章藻丽,内容多歌功颂德,点缀升平,称台阁体。从弘治时开始,李梦阳、何景明等七人竖起复古大旗,“文称左迁,赋尚屈宋,古诗体尚汉魏,近律则法盛唐”。从嘉靖时起,“拟古派”又有后七子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一字一句摹拟古人”,反对台阁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成了保守派,阻滞了文学的发展。明中期的文学领域,从沈周开始,直至正德时期的唐寅、文徵明、祝允明,他们企图摆脱传统文学框架的束缚,颇有朦胧的个性解放的特点。在嘉靖时极力反对拟古派而又独来独往的文士在江浙有徐渭、唐顺之、归有光等人,在四川有杨慎等。万历时,坚决反对拟古派复古运动的公安派、竟陵派又在文坛兴起。后两派都是湖广的文学流派。公安派有袁中道、袁宏道、袁宗道三兄弟,竟陵派有钟惺和谭元春。公安派一洗学人追尚拟古派的局面,为人为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公安派与李贽、汤显祖为友,习性、好尚皆有相通之处,也都具有一定的叛逆意味。
以上历史记载令我茅塞顿开,原来明朝中后期的诗坛就有保守派和叛逆派这两种倾向主导着文人,到明末清初必然也存在。《吴氏石头记》的执笔者很可能就是有叛逆倾向的文人。何况古人认为作诗填词高雅,写小说不入流。小说中放上几首诗,不过是给说书人和听众、读者增添点风雅的味道,不会为了格律问题而影响了表意,影响了朗朗上口。作格律诗实际上也是费心费神的苦差事,历史上科举考试时的试帖诗、应制诗、限韵诗必定要严格按照格律写,而写小说无需如此自缚手脚。而且,据说明朝科举考试是不考试帖诗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思想解放,就产生不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这样的经典小说!大文豪平时写诗怎么会被老套的格律所束缚?只要自以为押韵、顺口,能令受众满意就好,不必为平仄问题精雕细琢。现代人作诗也不提倡格律诗,大多数人也难以忍受格律的限制。因此,小说中的诗不合格律有多方面的原因。其实林黛玉在教香菱作诗时就说了:“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我的这些想法并不是想证明《吴氏石头记》是真本,《吴氏石头记》还有许多谜团待解,也不知道藏家在上传文稿的时候篡改了哪些诗。我只是说不能仅凭诗词是否合律来否定《吴氏石头记》,更何况《吴氏石头记》的结局和最后一回的情榜跟前80回的文本和批语都对上了。《吴氏石头记》中有很多古代词语,例如:豕彘、宽豁、泯毁、娇慵、歪在阑干上小憩、栗炭、胡沁、修篁、风骨嶒峻、是非盍、酒垆、凤阙、高堂觐、奕光交汇刹倐缘、婪嗔、谵语、寂棹游、走的恁快、愍恻心、递嬗、悲惘、《猗兰操》、鸠鸩岂近鹰鸷、池潢、湮没、欹危、穷蹇、宝毂、霓旌、蹙金、萦纡、泪一斛、天运舛乱、棨戟、桂醑、萱椿、旦奭清一、褪尽罔屈、潜寐、欷欷怅怏、再醮、舛错、嫠妇、喧阗、蛩梦、共赴阳台、噎酸齑、戍鼓、箪瓢、猩袍、媒鬻、不忮不求、斜軃,等等。这些词汇现代人很少有人能熟练运用,更解释不了真正的词意。
在《红楼梦》研究中,有人至今抱着假作者、假画像、假碑石舍不得放手,红学研究者就不能结合《吴氏石头记》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误读了《红楼梦》?
——————————————————
校对: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