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星空的说说
4月27日晚,北京上空出现“异象”,随后华北多地网友也在朋友圈晒出自己拍摄到的一系列照片,画面中发光的物体变幻出很多不同的姿势,有些还呈现螺旋式飞行的姿态。
顿时,人们开始纷纷讨论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甚至有网友说是谁家的手电筒被扔到了天上,而这个话题也上了热搜。不过随着人们开始讨论这个话题,越来越多的猜测付出水面。有人猜测说是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发射的北斗卫星,有人说是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变轨,等等不一而足,其中也不乏一些离谱的猜测,比如UFO,外星人,飞碟等等。当然上述种种猜测都没一一否定,最后有人说可能是一次导弹发射实验,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官方并未对此进行确证或否认,所以目前仍然是“无人认领”的一种状态。
当然,讨论它到底是什么,不如讨论一下为什么人们对此感兴趣,以及我们从科普的角度来说可以做些什么,因为这样可能更可行,也更能澄清事实。
老百姓对天空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十分感兴趣,无论是SpaceX发射的画面,今年早些时候出现的月全食,还是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夜空中逗留,转瞬即逝划过天际的流行......这些都会激发出人们无限的好奇心,并且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实际上,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推动力,曾几何时,先贤哲人们望着满天繁星,思考着宇宙的终极奥秘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并进而推动了天文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虽然当前科学和技术已经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仍有很多有待于科学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最吸引人们关注的往往是这些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和现象。比如地外文明,不明飞行物等等。今年3月14日,霍金的离世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他一系列预言(不管到底是不是霍金说过的)的兴趣,一些问答平台上也随处可见有关霍金的问题。我们可以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霍金把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太空,宇宙,地外文明等方面,另外一方面也要求我们针对这些话题做好科普工作,为公众解疑释惑。
同时,在针对这些公众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科普时,也要加大打击谣言和流言的力度。所谓“当真理还在穿鞋时,谣言已跑遍世界”,特别是在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十分发达的当前,流言和谣言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超乎以前任何时代,这也给科普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就更要求我们通过科普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让他们掌握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理性,遇到事情多去问问为什么,而不至于盲从。但是这也为科普研究提出了一些命题,比如人们的认知捷径,确认性偏差,等等。
最后,有必要针对一些热点事件进行一些筹划和准备,这样在事件出现时便可以因势利导地做好科普工作,而且这个时候的科普应该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因为公众在热点事件发生的情境下最容易也最需要获取相关的知识。就拿昨晚发生的事情来说,如果真是一次有准备的发射实验,那么一定可以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并且在事件进展过程中随时推送官方消息,让公众更多地了解科学和先关现象,这既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又不失为一次有力的科普时机。
让各种猜测和流言肆意传播,倒不如官方抓住这次机会来一场全民科普。希望接下来会有人认领这个事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解读,虽然这个话题的热度有所减弱,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