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错婚姻的说说
看来你是一个顾忌很多的人,现在的你在矛盾中苦苦的挣扎,很多婚姻中的男性都是这样,如果你想理清这些,私下里详细和我说说吧,我多了解后,才能给你专业的咨询意见,解决你当下的困境。
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在你们两个,感情要好,性生少要协调,床位可以按风水学改一下。关键是人,后是物。
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亦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季羡林,国宝级别的学者人物,于学术思想上已经达到大师级别,但纵使成就如他,也有人生的不如意之处。
晚年时候,季羡林前往德国,想要看看那个少年时候自己爱过的女子,奈何造化弄人,一个楼上一个楼下,就此错过。
一、邻居家的小姑娘
季羡林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在那个年代,按照季羡林的出身,如果没有人帮忙,想要改变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很难,纵使他想要读书,也不一定能够拿得出钱。
但季羡林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好叔叔。从6岁之后,季羡林便离开了母亲,住在了叔叔家里,由叔叔资助他完成学业。在一般人家,6岁的孩子或许还窝在村角玩过家家,但是此时的季羡林已经开始承担自己的人生。
纵使叔叔对他很好,但这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依然存在,何况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在家,季羡林的心中也是充满担心的。
但说到底他如今只是一个孩子,无力改变这一切,他所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既是对叔叔的感恩,也是对母亲的回馈,更是对自己的负责。
住在叔叔家的这些里,季羡林认识了邻居家的一个小姑娘彭德华。彭德华亦是年幼丧父,自小就帮母亲分担家世,虽然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但却是一个温顺的好姑娘。19岁那年,在叔叔的安排之下,季羡林与彭德华结婚了。
其实,按照季羡林自己的意愿,他是断然不会娶一个与自己缺乏共同语言的女子,但在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然是主流,而叔叔对自己也是极好的。作为季家的独子,他既然有留学的打算,成婚几乎成为了必然。
在这种情况下,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他们虽是多年的邻居,但不过点头之交,如今则是直接成了夫妻。
二、打字机结下的缘分
结婚之后,两人的婚姻生活谈不上恩爱,但也是相敬如宾,季羡林一如往昔求学、工作,而彭德华也和从前一般照顾家中琐事,只不过是场所不同罢了。对于绝大多数的包办婚姻,这是常态。
毕竟一个是小学没毕业,一个是国学能人,这要如何谈到一起。几年之后,彭德华生下一个女儿,两人的关系也因为这个孩子的出现近了一些,不再是两个搭伙过日子的人,而成为了一家人。
不久之后,季羡林便离开中国,前往德国留学,在这里他遇上了此生难忘的爱情。求学期间,季羡林常常需要写论文,一篇论文往往要经过多次修改,如果每一次都用手抄,工程量无疑是巨大的。
如果有一部打字机,这个难题也就解决了。而正在愁眉不展之际,季羡林遇上了伊姆加德,一个拥有打字机的女子。由于修改的地方太多,季羡林的论文又都是一些学术名词,伊姆加德压根看不懂,因此每一次修改都是两人一起完成。
就在这一次次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两人不知不觉地沦陷了。伊姆加德身为国外女子,对于感情自然更为外放,她勇于表白。而季羡林虽然没有直接拒绝,但却也是表明了自己有妻有女儿。
三、不完美才是人生
最后,两人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丝毫不提身份,不提季羡林的家室,只是认真得恋爱。在有一段时间里,季羡林大抵也是深深地沉溺在了这段感情中。但他最终并没有因此丧失理智,归国之期在望,他与伊姆加德分手了。
其实,早在一开始,季羡林便有此想法,而伊姆加德也完全愿意,虽然不能长久在一起,但有一段回忆总是好的。
婚姻家庭在先,爱情在后,当季羡林面临这个选择题之时,他自然也十分痛苦,世人都想要一段完美的爱情,并使得这段爱情开花结果,而他也不例外。但在季羡林看来,绝不能因为爱情而毁掉家庭,妻子无辜,女儿更是无辜。
早在他选择同意与彭德华的婚事之时,对于这段婚姻,他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并不是几句轻飘飘的话,需要用一生的行动来做出承诺。归期在望,他的爱情梦该醒了,是时候回国承担家庭的责任。
在季羡林走后,伊姆加德没有再结婚,她一直住在原来的那栋楼,或许是她心中隐隐期待,某一天季羡林还会回到这个地方,回到他们曾经相处的这栋楼。
事实上,伊姆加德的期待没有错,季羡林晚年的时候的确故地重游,只不过他们阴差阳错没有相见。
大抵不完美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