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时间的说说
今年的寒潮袭来得特别早,现在,无论大江南北,都到了今年冬天的严寒期。在家里开着暖气,坐拥锦被,手里捧着厚厚的《金瓶梅词话》,耳边伴着舒畅的音乐,真是别具雅趣的享受。《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三回《韩画士传真作遗爱,西门庆观戏动深悲》里写,西门庆看戏看得悲从中来,泪眼婆娑。潘金莲在帘内看了好笑,和吴月娘咬耳朵谈论西门庆,讥笑西门庆看戏流泪是“替古人担忧”。
在很多人看来,“替古人担忧”属傻子行为,和杞人忧天是一样的。要我说,肯“替古人担忧”的人,必是一个情根深种,却又懂得悲天悯人的人。这种人,通常都不会太坏。西门庆是个坏人、人渣,太坏了。他看戏流泪,根本就不是“替古人担忧”,而是看戏时,感同身受,想起了被自己亲手害死了的知心爱人李瓶儿。肯“替古人担忧”的人,不仅仅局限于替某一个古人担忧,而是对某一群体、甚至某一时期的古人担忧,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行和思想格局。
比如说……在这样严寒的季节,有没有想过,没有暖气设备、没有棉被的古代,古人是怎么熬过冬天的呢?没有暖气设备,解决的方案很简单,也很原始,烤火。在古代,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家里都有驱寒取暖的火炉。刘禹锡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就是写于“天晚欲来雪”的冬季,那个红泥制成的小火炉就是既可以烘酒,又可以烤火的取暖工具。在北方苦寒地区,火炉不足驱寒,人们就制作起可以在上面吃饭、聊天兼睡觉的火炕头。相对来说,棉被的发展历史很漫长了。
根据文字记载,中国古代先秦时,被子称“衾”,也称“裯”、也称“寝衣”。唐代诗人岑参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面的“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也沿用了这一称呼,把被称为“锦衾”。岑参感叹“锦衾薄”,是因为唐以前的“锦衾”里尚未出现由棉花制作的“被胎”。那么,在没有棉花作为被胎的时候,古人在被子里填充什么来御寒呢?
从被子这个“被”的字形来看,左边为“衣”,右边从“皮”,即在夏商时期,被子制作原料主要是兽皮。被子出现,人们要在被套中间填充取暖材料,首先想到的就是动物的羽毛、绒毛。所以,现代人用的鸭绒、羊绒可是有很古老的历史渊源的。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数量增加,动物数量减少,在不那么容易得到动物皮毛的情况下,人们又想到了用柳絮,芦花、稻草等物来填充被套。
没有棉花的年代,冬天真是寒冷无边啊。棉花在我国境内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或更早一些。严格地说,棉花传入中国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原产于非洲的草棉由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各地,时人称之为“白叠”。
“白叠”为一年生草本,株型矮小,叶掌状,也叫非洲棉或小棉,产量低、纤维品质差,但生长期短,成熟早,适合新疆地区的气候特点。很快就在新疆得到推广。考古学家在新疆罗布淖尔地区的古楼兰国(存在于西汉末至东汉时期)遗址中发现了棉布残片;也在民丰县的墓葬中也发现了东汉时代的棉织物。还在吐鲁番高昌时期(公元六世纪)的墓葬中也出土了丝、棉混织的锦和白棉布、在于田县屋于来克遗址的北朝墓葬中出土了“褡裢布”和蓝白印花布。《梁书.高昌传》里也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垆,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为布”的记载,考古学家因此推测,在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棉纺织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可惜的是,非洲棉的种植面不广,在很长的时间里仅限于新疆一地。
第二阶段,原产印度木棉(也叫亚洲棉)于东汉年间经东南亚传入我国的,当时人们称之为穜花或“吉贝”。从植物学上来说,吉贝有别于草本非洲棉,其为木棉科木棉属,乔木,别名又称美洲木棉、爪哇木棉。木棉树生不择地,只要温度适宜,便落地生根,成活率高,生长迅速,花瓣艳丽,白色果实状如纺锤,成熟后爆裂,木棉纤维在蒴果壳体内壁的附着力小,分离容易,木棉纤维的初步加工比较方便,不需要象草本棉那样须经过轧棉加工,只要手工将木棉种子剔出或装入箩筐中筛动,木棉种子即自行沉底,木棉纤维柔软纤细,光泽富有弹性,可以直接用作填充料或纺纱。南北朝时,开始有人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白居易也有“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木棉花冷得虚名”之句。不过,九世纪,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的《苏莱曼游记》记述在唐时的中原看到木棉花,中原人氏主要还是把它当作“花”来观赏,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
到了五代、北宋时期,远离中原与江南的海南岛有了先进的棉布纺织工艺,不断影响到福建、两广地区,随后逐步推广至长江和淮河流域。宋方勺《泊宅编》卷三记:“闽广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然。土人摘取去壳,以铁杖桿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
宋郑熊《番禺杂记》也记:“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即使这样,棉布在内地居民的衣着材料中还不占主要地位。种植棉花(包括草棉和木棉)的地区仅仅局限于新疆、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因此,不得不提一个元朝名叫黄道婆的人。黄道婆自崖州(今海南岛)将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带回了自己的家乡,并推广了扎棉的搅车,终于使棉纺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推广,棉花的种植随即迅速向长江中下游和陕西地区传播。元朝司农司编撰的《农桑辑要》也记:“近岁以来,苎麻艺于河南,木棉种于陕右,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二方之民,深荷其利。遂即已试之效,令所在种之。”桑哥执政时,曾设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汤显祖写《牡丹亭》,一开篇就写了杜丽娘和春香在闺中“打绵”的情况,这意味着棉纺织技术已经在民间普及化了。从明朝开始,人们的衣料逐渐以棉布为主。
明太祖朱元璋鼓励农民种植棉、麻、桑等经济作物,规定了农户和种植数额,多种棉花的,可以免税。棉花的种植遍布南北各地。明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乃服布衣》不无自豪地记:“凡棉布御寒,贵贱同之。棉花古书名枲麻,种遍天下。种有木棉、草棉两者,花有白、紫二色。种者白居十九,紫居十一。”
明万历二年嘉定城修的西门外高义桥上有副楹联:“西成万户稻梁入,东望千艘吉贝来”。将棉花种植业和水稻种植业相提并论。清朝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势头更猛,马苏臣有诗《题棉花》云:“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闽中一带更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之说。
到了十九世纪末,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一带高原地区的陆地棉传入,该棉种产量更高,棉花纤维质量更好,我国全国普遍改种该种,棉花种植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应算作我国棉花发展史的第三个阶段。也因为陆地棉的传入,木棉在南方尚有零星种植,草棉则几乎绝迹了。棉花种植业的发展,让我们拥有了温暖的冬天。
跑十公里当然会累,建议题主和我一样学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时间太长的话,听听歌吧,或者和人一起跑边聊天,分散自己注意了是很好的方法。我告诉你我跑十公里是的信念是什么,在支队培训的时候一堆人去跑,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让女警花看到我。就酱。所以题主要搞清楚自己为了什么跑步,目标是什么还是说信念是什么,如果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就不会觉得时间过得漫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