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发表说说怎么显示
首先你的平板上要有“QQ空间”客户端,打开后点屏幕下方的“我的空间”--->个性化中心-->我的设备识别。按照以上步骤设置即可。发条说说,显示设备尾巴,望采纳
十一期间看到一个热门话题——
说的是杭州有两户人家因为带娃旅游该不该带iPad这件事吵翻:
一家爸爸说带上iPad,这样就可以不用管娃,自己在海边晒晒太阳,喝喝茶了;另一家的妈妈认为既然出去旅游还让孩子玩iPad,失去了带孩子出去玩长见识的意义。双方互怼,结果本来计划好的一起出发,变成同一目的地,两家人却各自出发,分道扬镳。
正好最近,我儿子学校邀请我去做一个关于网络游戏危害的演讲,于是我深入地思考了一下困扰很多家长的几个关键问题:
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接触网络游戏?
孩子玩网络游戏的边界在哪儿?
应该怎样设定边界?
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我平常对于互联网的思考比较多,正好我们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中,还有当年游戏行业的大拿,我们也常常讨论这个话题,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网络游戏”(包括手游和PC游戏)。
(PS.我谈这个话题,并不是因为我做得很好了,坦白说,我儿子也十分“沉迷”游戏,在与他的斗智斗勇过程中,我也有了一些思考。)
必须承认,网络游戏作为一种科技产品,它本身当然蕴含着科技发展的某些成果,但它更厉害的是对现代心理学的透彻掌握和全方位渗透运用。
网络游戏,说白了,就是用虚拟的方式、游戏化的心态,让人不断去进阶。
绝大部分引人入胜的网络游戏,设置的目标都是不断地“打怪升级”,或者是在对战中论输赢。通过进阶,让你自以为成为了达人,享受这种成就感,甚至可以用于炫耀、增加个人吸引力。
这个终极目标,其实跟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有相似之处。
可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喜欢打游戏,却不愿意、不喜欢学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不够游戏化。
学习本身,是一件很难在短期内见效的事情,真正要看到成果,并且得到他人认可,需要长期努力。
而我们人类的基因其实对于短期回馈非常敏感。
如果能够把学习过程游戏化,用类似于“打怪升级”的方式,引入一个一个小的、短期回馈刺激,让孩子去学习新东西,可能可以提升学习的效率。
这是我们可以从网络游戏中借鉴的。
但是我仍然认为,网络游戏对孩子来说相当于毒品。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游戏的特点也发生变化,变得十分的“傻瓜化”。成功的网络游戏会设置一种让人快速上瘾的机制,这个机制分成几步:
第一,入门非常简单,极易上手;
第二,上手后能快速引发愉悦感;
第三,愉悦感会持续增强,超出正常值。
这个模式跟毒品没什么两样。
毒品所能带来愉悦的刺激感,通过正常生理机制是无法获得的,于是,要想获得持续的、而且越来越强烈的刺激,只能依赖毒品;
同样,这种持续的、不断加强的成就感、满足感,在现实世界是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的,但在虚拟世界却不需要付出那么多,完全是一条获得成就感的捷径,于是让人最终投入游戏难以自拔。
更糟糕的是,一旦游戏成瘾,回到现实世界时,就会觉得一切平淡乏味,无法再感受到真实人生里的成就感。
我上大学时,网络游戏刚刚开始兴起。
我还记得我们打的是第一款火爆全国的网络游戏《红色警报》,男生经常联机、通宵对战。
可是很快我就失去了兴趣。
我后来分析自己的心理,可能因为我是学数学的,这个学科一旦沉浸进去,带给人的刺激感、源源不断的愉悦感,以及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远比当时任何一款网络游戏要多得多。
学数学,让我对游戏的认识很快就直抵核心:
所谓通关,无非是在一个环境下寻找各种解决方案,类似数学中的穷举法,通过得到通关的方案获得成就感。而找到这种已知一定存在的穷举方案,没有太多创造性,无非是比谁更熟练、看谁找得快。
当我对游戏的好奇心过去后,慢慢地,没有任何一款游戏能让我沉迷。“王者荣耀”兴起时,我也玩过,但不超过两三天,我就厌烦了。
从我的个人经验看,只要一个人的心智成熟到一定程度,只要我们本身在生活、学习和对世界的认知中,有更高级的获得成就感的可能,就足以抵抗游戏对我们的诱惑。
不止是数学,可能是文学、音乐、美术、戏剧、哲学、物理、军事。。。任何一个学科,只要专注进去,都是知识的海洋。
看看身边什么人会对网络游戏上瘾呢?
首先,肯定是孩子。因为在孩子这个年龄阶段,心智感受都还没有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支撑,最容易沉浸进去;
其次,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人生经历有限,还没来得及品味现实生活中更为刺激、更有挑战、更有成就感的事,如果此时沉迷游戏,很可能再也没机会挣脱,只能从游戏中获得快感。
所以,对于心智还不成熟、兴趣爱好还没明确、还未看到大千世界万种可能的孩子们和年轻人,我的观点是非常坚定的:游戏一定要限制!
有些家长会说:西方教育学不是说,游戏是孩子天生的权利,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途径吗?
我想说,你是不是对“游戏”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西方教育学里说的“游戏”,主要是指大家在一起进行创意性的、非规则性设定的互动活动,比如说捉迷藏、角色扮演等,这个过程中有无穷的人和人的交互和变化,是一种严肃的人类自发活动,怀有教育的目标。
而电脑游戏,是在x谷x村码农制定的规则下,获取成就感,这其实是被人控制的一种表现,我们放弃了自主决定行为规则的权利,把自己的生活拱手让给游戏公司。
所以孩子游戏的权利指的绝对不是后者,而是前者。
做个总结:
1、游戏是科技发展的产品,符合我们人类的认知,让孩子适当接触,没有问题;我们甚至应该借用游戏的思维去改善孩子学习的过程。2、但是由于游戏超越了现实,使我们更容易获得快感、更容易沉迷,对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很容易失去控制上瘾,最终丧失在真实生活中努力的力量,绝对应该限制。
所以我给我的孩子设定了打游戏的“三不”原则
第一,在学习之前不能打游戏。包括在我们公司,我也不赞成员工在开始紧张的工作之前先打游戏,因为一旦进入游戏的思路,很难跳出来,极影响学习或工作的效率;
第二,限定严格的游戏时间。每天15分钟-半个小时,假期可以适当放宽,但在限定时间之外,绝对不能打游戏;
第三,在聚餐或集体活动时不用打游戏代替互动交流。不要让孩子把打游戏作为唯一的交流方式,可以替代的更有趣的游戏方式很多,大人要多动动脑筋来安排活动。(当然这一点我也做得不好,尤其是大人聚会时,有时也不想孩子来打扰,以后准备一些桌游。)
总之一句话:
接触网络游戏可以,在有限制的原则下不沉迷游戏,这才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秉持的态度。
欢迎留言讨论——
1.你允许孩子玩网络游戏吗?
2.你在限制孩子游戏时间方面有什么高见?可以分享出来。
3.聚会时,如何让孩子有事可做,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本文编辑:小猪
本公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融产品广告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