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张自拍的说说
皮肤好好啊
高新区请大家提建议,说点子了。
“我为高新发展献计策”活动即日启动,诚邀社会各界人士为新一轮发展建言献策、把脉定向。
在此之前,关于功能区体制改革的几点小常识,小编先叨叨两句:
红岛经济区从来都是功能区,不是改革以后降成了功能区。
青岛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存在降级问题。
高新区与城阳融合发展,轻装上阵,发展会提速而不会倒退。
管委会+公司改革,会提高效率,工资也拉开差距,高新区人干得会更有劲。
青岛市对此次功能区改革寄予厚望,高新区先行先试走在前列,各级政府会给予更多的支持,我们也应该抱有更大的信心。
下面进入正题:
功能区改革是一项系统性改革。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在国家战略中发挥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如何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如何把青岛高新区打造成汇聚各类高端创新要素的“强磁场”?
这些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支招,来一次全民头脑风暴,才能闯出一条新路,打开一片新天地。
参与者可以围绕事关青岛高新区的以下内容提交意见、建议或“金点子”,也可自主设计题目提交建议:
“管委+公司”制改革方面的建议。
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方面的建议。
主导产业“双招双引”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议。创新企业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方面的建议。
如何利用政策工具,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的建议。
提高高校等科研机构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规模化、产业化的建议。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活力方面的建议。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环境方面的建议。
其他方面的建议。
征集时间为:2019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为期30天。来稿请提供作者联系方式,便于后期拜访联系。参与者可到青岛高新区官网“我为高新发展献计策”专栏留言。
邮寄地址:青岛高新区宣传推介办公室(青岛高新区创业大厦A座602室); 电子邮箱:qdgxqxtb@qd.shandong.cn。
为了抛砖引玉,小编先提一条基础设施建设的哈:
打造全国教育特区,夯实核心竞争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高新区、大红岛热起来,源于产业发展,也源于教育吸引。
我们说,要读得懂企业家。企业家不光要发展产业、获取利润,企业家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家非常重视家庭,要不也不会那么多人送孩子出国。
打铁还得自身硬。自身条件好,不愁没项目。
如果青岛实验学校、青岛中学,大家的孩子能进得去;北京实验二小青岛分校能和总校教育水平差不多,再引来一两所优秀的初中、高中,加上高新区现有的环境优美、即将的交通便利,高新区会成为投资兴业的必争之地。
建议如下:
引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以国内最优惠的条件,最大力度的扶持,最大程度的宽容,引入更多像青岛中学这样的优质学校,也可以引入国外的优质教育落地。为了高新区、城阳区的未来发展,为了一方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双招双引的核心竞争力,办更好的教育,怎么做都不过分。比如说,为扶持北京实验二小青岛分校的发展,来一个北京总部的特级教师,每月可以补贴5万元。就算是来10个这样的骨干教师,一年待10个月,也只需要500万元。如果再派管理团队,前来培训,可以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教育质量上去了,开出招商条件。一年5000万元营收的企业,或者高新技术骨干企业落户这一区域,给予公司负责人家庭入学照顾,会不会有人来?当年甚至有私人银行家找到北京十一学校去,“我的孩子交给你们,你们的孩子交给我。”意思是只要孩子能够入学,可以安排学校子弟就业,厉不厉害? 2.扩容最近网上关于学校未来的讨论很热烈。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优质资源不足。应该给予青岛中学、实验学校、北京实验二小以资金和政策扶持,鼓励他们开足马力,加大招生。在与城阳融合发展之后,能不能鼓励青岛中学在城阳区域集团化办学,提升这一区域的整体教育水平?
点击青岛中学已经过了三年的政府扶持期,可不可以继续扶持?能不能鼓励、扶持青岛中学和实验学校扩大生源,青岛中学开设公立高中班,实验学校入学规模再扩大一倍?
比如实验学校今年一年级招生200人,明年如果能增加到300人,每个学生每年补贴1万元行不行?增加到400人,每个学生补贴2万元行不行?这些都可以探讨。
同理,北京实验二小也这样。招生的规模扩大了,招收的区域范围也可以扩大。
3.放权
当年跟着调研组考察全省的教育,发现了一个现象,凡是教育主管部门管的太死,不舍得放权的地方,教育普遍落后。既然要建教育特区,就要充分放权。让学校选择自己的课程和教材,充分给校方以管理权限。
“无事勿扰,随叫随到”,真心做好服务,而不是单纯去管理甚至去干扰。北京实验二小青岛分校,为什么就只能用全省统一教材,不能与总部一样,使用部编教材?这样怎么做到课程真正统一?
青岛实验学校更要少管理、多支持,因为做教育,人家更在行。
4.大胆
改革总要走在前列,改革就不要怕非议。
我们学深圳、赶深圳,现在才明白,深圳当时的发展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走钢丝,但是出于发展的考虑、未来的考量,愣是趟出一条路来。
设立全国教育特区,就是要引入更多国内外的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资源,引入优质的教育培训机构、学术研究单位,给予全国一流的扶持、营造全国一流的教育营商环境,要敢于扶持、敢于尝试。
在全国上下双招双引的当下,走在前列的高新区、青岛市,应该有不一样的玩法:把教育、医疗、商场等服务设施做成世界一流,然后等着项目、资金、创意扎堆上门,咱还要多多挑拣。听着挺玄的,做起来真的会很难吗?
本来还有九条建议,包括医疗、住房、交通等,先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