嗮照片的说说
春种秋收,天道酬勤,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田间农人们最繁忙的时候。
田里的稻禾收获了,自然要拿出来晒干后才能进仓,而各地农民们晾晒农作物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特别是生活在山区的农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里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或者自家的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后来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就被取了一个充满了诗意的名字“晒秋”。
说起“晒秋”,就不得不提婺源的篁岭了,这个地无三尺平的小村,村民们晒晾农作物时只能使用竹匾晒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形成当地特有的“晒秋”农俗景观 。
而在贵州黔东南的从江县的那些村寨里,我们又看到了另外一种方式的“晒秋”,这种晒秋就叫做“禾晾”,又以占里的禾晾最为美丽壮观。
从江县是黔东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居多的地方,各个村寨的农民们每年就种一季他们称为“香禾糯”的糯米,为了确保糯谷的纯度,他们都是采用最原始的“摘禾”方式进行收割,这种方式就是纯手工的方式,一根一根的摘,最后将摘了的糯谷捆好扎好,再运回家去晾晒。一般来说,村民都是将收获的香禾糯晾晒在自己家房前屋后的禾晾架上,晒干以后就收进家里的粮仓里。
我在从江的朋友吴国文就住在从江天鹅山下的寨子里,他家收获了的糯禾就是晾晒在自家的阁楼上的,那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时,阳光透过禾晾架照耀进来,一片金黄的禾晾显得非常漂亮。
“晒秋”的时节黔东南的寨子几乎都是这样,这里是从江县的岜扒村,远远看过去,禾晾晾晒在寨子里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架子上,与青山、绿树、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等相互辉映,错落有致,呈现出一道道亮丽的晒秋美景图。
那天的天气极好,走进岜扒村,发现已经有性急的村民将糯谷从禾杆上脱粒后晒在地上了,甚至还有的都连白色的新米都碾好,准备煮新米饭吃了。
占里距离岜扒也就十多公里,我们那天是从村子后面的那条公路进去的,先来到村子最高处的那个观景台,远远望去,占里村子里也挂满了禾晾,和我们一路走过看到的那几个寨子也差不多,只是看起来要比那些寨子的禾晾多一些而已。
然而当我们停好车走进寨子里时,就发现这里的禾晾和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了,村子里有一条从村头连到寨尾的小溪,溪水两岸那些两三人高的禾晾架上都晾满了糯谷,在阳光的照耀下,架子上的禾晾和溪水里的倒影连成了一片,一个挨着一个,一排连着一排,金灿灿的禾晾架组成了一幅幅丰收的田园画卷,实在是惊艳无比、美不胜收。
和“篁岭晒秋”一样,占里的禾晾也成了一种美丽的“中国符号”,而且这种“晒秋”的重点已经是“晒”而不是”秋“了,占里禾晾景观2013年曾荣获“中国美丽田园”美誉,自然也成了摄友们最爱来的地方。
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占里的村民们都将自家的数百棵糯禾做成一捆一捆的,放在村子里小溪边的“禾晾架”上进行晾晒,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去年来时就曾看见过村民们晾晒糯谷的场面,一般是女人负责爬在高高的架子上整理晾晒,男人在下面把捆好的糯谷往上扔......
今年去的晚了些,加上前段时间的天气比较好,占里的禾晾已经快晒干了,那天在寨子里就看见有些村民已经将禾晾下架脱粒碾米了,他们说糯谷放在禾晾架上太久了会被老鼠吃,只要一晒干就必须马上取下来放进粮仓里。
和并不是秋天才独有的篁岭晒秋相比,占里的禾晾也就只有短短的不到一个月时间,但那金灿灿的禾晾组成的田园美景也是秋天里黔东南的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线。
这个比红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