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路的说说
桃花源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景色优美、生活安居乐业、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赋税徭役繁重。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
不好意思,很多时候,很多事,确实是别人可以,你不可以。
(想对很多初高中的学生说。)
我上初中的时候,当时学校的校长非常严厉,也非常负责,事无巨细全都自己一手抓,逮到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都会毫不留情地严厉批评。那个时候我们学校刚开张,一个年级四百来号人,她基本上能认个七七八八,对于那些长期黑名单的捣蛋孩子,她更是比班主任还熟悉。
有一次我正好撞到她训人——她抓到三个男生逃自习课去操场玩,其中两个是『惯犯』,而且属于家里面有钱有背景的那种,她冷冷地扫了这两个男生一眼,然后目光落到了第三个学生,登时她就火了,把他拉到一边就开始训:『他们两个不务正业不好好学习,你跟着凑什么热闹?你不知道他们家什么条件,你家什么条件?他们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学人家爹娘管,你跟着他俩瞎混,最后考不上学你对得起谁?……』(第三个男生属于家境不太好的那种)
校长非常激动,不过都没怎么骂前两个,一直在训第三个男生,说的话也比较难听。
我当时心里在想,明明是三个人犯错,为什么只揪着家里没钱没背景的男生训,作为校长也这么势利啊!
后来,看着自己身边一个个朋友的亲身经历,也终于明白了校长当时的心情。
初高中时候很多调皮捣蛋的『后进生』们,很多出路都挺不错的——有的人家里面安排出国了;有的人高中去外省参加高考也进了不错的学校;有的人在三本学校继续混吃混喝到处玩,然后毕业之后等家里面给安排个不好不坏的工作;有的人子承父业,开始帮着家里做生意……在他们的人生里,确实不存在什么『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毕竟很多拼命读书的好学生们(比如我)混得不见得比他们滋润。
而最可惜的一部分人,就是当时家境并不是很好,但是也有样学样跟着他们一起玩的同学。在中国的县市级城市,阶级分化还没有那么明显,最好的初高中一般都还是本地的公立中学,家里有钱没钱大家从小都上一样的学校,都穿着一样的不合身的校服,做一样的作业,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这种被抹平的阶级差异,让很多人都意识不到,凭什么有些事情别人能做,我不能做?
等到毕业的时候,忽然发现,身边很多一起逃课一起瞎混的朋友们,一个个都有家里面早就铺好的路,而且还有Plan ABC,自己拿着一张并不怎么值钱的毕业证书,就忽然懵逼了。
世界确实就是这么不讲理不公平。有钱人家的孩子努力学习认真工作,那么家境对他来讲就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能帮他在自己追梦的道路上比别人走更远;如果不好好学习惹是生非,虽然家里也会很头疼,但只要不犯法不自甘堕落,家里也能尽量保他衣食无忧、安稳一生,小时候一起逃课一起野的经历,等多年后都是美好的青春回忆。
而那些家境没有那么好的『后进生』呢?荒废了的大好青春,就真的是荒废了。人生确实是一场长途旅行,但每个阶段的重要性并不是完全等价的,少年时期的奋斗就是最关键的几步,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很难通过之后的努力弥补上。
小学初中乃至高中时被抹平淡化的阶级差异,让很多少年人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尤其是有些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的人,甚至会因为跟着别人出去『蹭玩』而沾沾自喜。但你有没有想过,别人的出路在哪里,你自己的出路在哪里?
大部分时候,老师也不会把这些话对学生讲太明白,因为这很不政治正确,很不符合平等,讲起来也很难听,也很不像一个老师应该讲的话。但这就是事实,是每个脱离了学生时代的人都会很快被现实教做人的事实,也是很多依然带着学生标签的人却意识不到的事实。
也正是看过了太多这样的事情,我们校长才会对那个家庭条件并不太好的学生更严苛地批评吧。她那气急败坏、口不择言的批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的失望。
家庭条件很普通、父母无法提供太多助力的孩子们,请一定一定记住,读书永远是你最好的出路,知识永远是你最强大的财富,勤奋、努力、拼搏、上进永远是你最重要的品质。
希望每个少年人,都能对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