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实自己的说说
什么叫做“真实”的自己,每个人定义可能不同,毕竟什么叫“真实”,每个人理解不同,背后反映的需要也是不同的。那我想从题主描述中关于“讨好”这一心理现象来谈谈如何做“真实”的自己。
如何定义讨好?讨好:通过如何的满足他人期待需要,来求得他人的欢心,关系带有不平等性质。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讨好他人的体验和经历,譬如,社会中约定俗成的家长讨好老师,下级讨好上级,恋爱中男人讨好女人等等。
讨好这个行为在上述的某些情景下可能并不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困扰,但如果讨好行为有些过度,并且形成了一以贯之的行事风格,尤其是当事人对于这个特质产生了较多的心理冲突,那就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了。
有时候,讨好型人格的来访者长期没有办法去关注处理内在心理冲突,可能导致一些身心症状。
譬如:我曾经和一位长期抑郁的来访者一起工作,在咨询沟通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她对我极力的配合。当我和她澄清确认自己的反馈是否贴切时,她都表现出极力的认同,几乎没有出现反对或矫正的情况。
经过我们的深入沟通,发现她生活里的人际关系似乎也是如此。这就造成了她的种种需要没办法被看到,更得不到满足。当自己不被看到时她也会失望、会不满意、会愤怒,但是本能的讨好却抑制着她的这些情绪,无处释放。长此以往,她只能通过抑郁来处理这部分被压抑的情绪了,因为病了才可能被关注。
讨好型人格如何形成的呢?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印象中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女主松子就是典型的爱情中的讨好者。
她一生渴求被爱,却从未得到过任何真心诚意的爱,只是不停地被抛弃:
想要赢得作家的心,甘愿被迫当土耳其浴小姐,结果对方弃她而去;
爱上有妇之夫,只能每周偷偷相聚也欣然接受,可对方终究还是选择了原配;
与混混相恋,被打骂也甘之如饴,生怕对方不满,甚至发出感慨:“不只东京,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即使是到世界的尽头,我相信也可以生存下去。我甚至认为或许自己现在是幸福的‘’。”
费尽心机的讨一个人欢心,为什么过的总是很委屈?这要从讨好型人格形成原因开始说起,讨好型人格的成因比较复杂,和其成长经历与原生家庭关系都有关系。
1.讨好可能基于维系安全的需要
我还有一位来访者也是在咨询中极尽讨好。了解其成长史后发现她生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家里还有弟弟,从小比较自卑,容易被忽略,上学后受到同学们的各种欺负,尽管自己心里很害怕,但并没有向父母求助,在她心里认为这等于给父母添麻烦,进而她学会了用讨好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世界充满敌意,没有谁可以保护自己,只有讨好他人才可能会安全。
2.讨好可能出于认同的结果。
讨好型人格可能存在一定的讨好型家庭氛围,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有讨好型人格倾向。父母常常教育孩子要与人为善,以和为贵,不要无事生非、要尽量息事宁人等等。潜移默化的内化了孩子讨好他人而获得认同的信念。
3.讨好可能源于寻求关注的渴望
人的出生是一件很悲惨的事情。别看孩子呱呱坠地时大人们众星绕月一般,其实孩子常常是被扑面而来的剧烈的死亡焦虑困扰着。孩子本能的就会寻求关注,有被保护、被爱和被在意的需要。当孩子的内在需要不能被充分满足和关注时,他就要想方设法地适应外界,满足外界的需要,乃至牺牲自己。及具纠缠的欠缺边界的亲子关系,容易形成这样的状态。进而强化孩子这样的幻想,使得形成强迫性重复。
如何的走出讨好模式?首先想想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想要去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有的来访想要通过改变别人来寻求不同,显然这不现实。
其次就是如何认识自己?思考自己这样的模式是如何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被构建起来的?创造这样的模式对自己有着怎么样的意义?
面对现实人际关系存在怎样的可能?自己曾经什么时候有过拒绝和捍卫的情况?当你拒绝他人捍卫自我时和之前有什么样的不同?别人有什么样的表现?
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梳理自己的人生经历从而去探讨和探索的。
苏格拉底说,不曾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不透过对自己的深入了解,而发现更多人生之可能,岂不是遗憾的人生?
本文作者:刘思辰,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学士,了解作者更多信息,详戳↓↓↓
刘思辰 北京市 成年人咨询 在线心理咨询www.jiandanxinli.com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7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3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想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戳这里「http://jdxinli.cn/2ukm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