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说说
没有好在哪。雷雨的水平并不太高,设计也与某世界名著非常相似,一直以来有抄袭之争。但是在曹禺二十多岁的时候,这样一个剧本在没什么话剧的中国弥足珍贵,而且政治正确、题材新潮(乱伦在那会可比不得现在)、搬演门槛低、角色设置贴近生活、观念较激进前卫、导演难度小(看看曹禺先生的舞台提示之多,我要是导演我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啥),因此各地经常上演,渐成经典。经典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不太次,名气的累积会越来越不可撼动。其实雷雨的写作并不太高明,思想的时代性也过强了。所关注的人性是在特殊时期,特殊境遇下扭曲的人性。一旦脱离大环境,这些人性并不具有太多普遍性。这两年北京人艺的《雷雨》经常引起观众的笑场就很说明问题——这个剧本的生命力有限。而《茶馆》的剧本价值则一直被压制和低估。其实它的价值应该说是在《雷雨》之上的,甚至之上很多。但是因为价值观的问题,《茶馆》并未取得自由的发展空间。甚至解放后、改革开放之后的一些剧本,都比《雷雨》不差或更优。当然,这一切不能脱离时间,曹禺先生在那个时间写下的《雷雨》确实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丰碑。—————————————分割线——————————————受到本主题 @李阔 同学回答的启发,稍微说说《雷雨》的三一律问题。提到《雷雨》,三一律是一个必提的优点,严谨,规整。当然,三一律这个东西,往根本了说,不算原则,只能说技巧。因为写实主义的四面墙戏剧演出的需要,剧本要尽量符合三一律,这样才能方便排演。雷雨这个三一律是极端的三一律,一天之内,两个场景,其中一个只用了一次,一个用了三幕。曹禺先生为了这种统一做了很多工作。从这个角度上讲,《雷雨》是里程碑式的。他让刚刚有话剧的中国有了一个方便排演的、完整的、有水平的剧本,让中国戏剧的上演变得非常易于操作。所以说,《雷雨》对话剧行业,对中国话剧史的意义大于其剧本文学的意义。看过剧本的人也知道,《雷雨》剧本是有序幕和尾声的,但是现存的演出版都没有这两部分。这原因很多,除了当时观众对时空转移的理解能力和宗教、意识形态的原因,恐怕也是基于三一律考虑。毕竟这两部分篇幅很短,和主故事联系不强,一定程度上可以舍弃,但是对化妆、布景、服装的要求极大增加——你要考虑多置一个景,还要多做一堆衣服,四个演员(虽然可以用周府下人来演),还有抢妆。虽然最复杂的序幕到第一幕周朴园的抢妆曹禺先生设计了四凤和鲁贵的一幕一场来隔开,但是四幕和尾声鲁侍萍的抢妆则时间非常短,技术上是欠考虑,难以完成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演出时舍弃头尾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这两部分留存在演出中了,可能《雷雨》在中国戏剧界的地位还会下降。当然,这样夸张的三一律,也是有些合理性的牺牲的。这方面有很多的讨论,在此不一一提到了,比如鲁侍萍出现的动机不足,二幕繁漪上楼腾地方过于安排,四幕的全体大亮相实在太大亮相了……借用评弹《雷雨》里的一个噱头——周朴园四幕在楼上下来就是一惊,“怎么都在?怎么会都碰到一起了?这太不寻常了,我周朴园就是开追悼会也来不了这么齐啊!”曹禺先生要是活着,估计得让演员把这句删了,这不是黑我么!
雷雨是怎么形成的夏季,太阳光直射使地面上的水蒸发得比冬、春、秋都快。贴近地面的空气因温度较高,能够接纳更多的水汽,导致空气的密度减小,空气变轻,变轻了的空气不停地上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会逐渐下降(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 6度),空气也就渐渐凉下来。空气凉了,就无法容纳原先丰沛的水汽,一部分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天空就会起云。那么,这些小水滴怎么不迅速落下来成为雨呢?这是 雷阵雨气象标识因为小水滴太小,上升的热气流托住了它们,并把悬浮着的小水滴不停地往更高处推。 云就越堆越大越高,这样的云,气象上叫积雨云,其云底离地面约1000米。当积雨云内的小水滴不断碰撞合并成较大的小水滴时开始往下落,而从地面上升的热空气却一个劲往上冲,两者之间摩擦后就带上了电荷。上升的气流带正电荷,下落的水滴带负电荷。 随着时间的推移,积雨云的顶部积累了大量的正电荷,底部则积聚许多负电荷。地面因受积雨云底部负电荷的感应,也带上了正电荷。云中水滴合并增大,直到上升热气流托不住了,就从云中直掉下来。下层的热气流给雨一淋,骤然变冷,不再上冲,转而向地面扑下来。 此时,空中的电荷开始放电,并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因电闪以光速30万千米/秒的速度传播,雷是以331米/秒的声速传播,故人们先看到电光尔后才听到雷响。有时候雷声的时间拖得很长,那是云层、山峰及地面把雷声来回反射所致。在中国,雷雨大多发生在5~8月份温高湿重的天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