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傻瓜的说说
傻蛋最蠢~~~
我覺得是笨蛋 因?樯倒系氖枪瞎? 蠢蛋和笨蛋是親戚 -
跟专门收藏青铜镜的朋友逛潘家园,看到一面铜镜。
商贩说是汉朝的蟠螭纹镜,开价10万。
朋友仔细看了看,出价3000元,几番讨价还价,最终7000元拿下。
回来路上,朋友告诉我:这面铜镜是明代仿品,市场并不多见,价格也就三五千的样子。
我回答:“你傻不傻啊,三五千的东西花了7000元。”朋友笑笑,没有回答。
半年后,朋友于无意中告诉我,那面铜镜已经出手,卖了2万。
多花了几千元买铜镜,看似很傻,但因为2万得以出手,一下子就变得无比聪明了。
道理何在?因为有一个更大的傻瓜当了接盘侠。
再进一步思考:那个花2万购进的傻瓜未必就是傻瓜,说不定他一转手又赚了呢……
继续推演,所有的“傻瓜”都不是傻瓜,只有最后接盘的那个才是真傻瓜。
【想深入了解?下面我展开说说】
说到底,不管你花了多少钱买进、值不值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愿意花更多的钱接盘。
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博傻理论”。 博傻理论是指在资本市场中(如股票、期货市场),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
博傻理论告诉人们:做头傻是聪明的,做二傻也不傻,接最后一棒的才是如假包换的大傻子。所以博傻理论也叫最大笨蛋理论。
创立宏观经济学的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博傻理论的发现者。凯恩斯是一个学术研究狂,为了能够在经济自由的条件下专注学术,他于1919年8月进入外汇市场。
起初,凯恩斯赚赚赔赔,起起落落。但经济学家的脑子不是浪得虚名来的,很快,他就发现了博傻理论。从外汇、期货到股票,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他赚到了一生享用不完的财富。
凯恩斯认为,在从事带有投机性质的决策时,要将更多的研判放在一起参与博弈的“傻子”身上。他说:
成功投资者不愿将精力用于估计内在价值,而宁愿分析投资大众将来如何作为,分析他们在乐观时期如何将自己的希望建成空中楼阁。成功的投资者会估计出什么样的投资形势最容易被大众建成空中楼阁,然后在大众之前先行买入股票,从而占得市场先机。他举了一个例子:从100张照片中选择你认为最漂亮的脸蛋,选中有奖。当然最终是由最高票数来决定哪张脸蛋最漂亮。你应该怎样投票呢?
正确的做法不是选你认为漂亮的那张脸蛋,而是猜多数人会选谁就投她一票。这就是说,投机行为应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的猜测之上。美国普林斯顿经济学教授马尔基尔,把凯恩斯的这一观点归纳为博傻理论。
在这个世界,每分钟都会诞生无数“傻瓜”——他们从来不会觉得价格高,只因他们确信会有其他人支付更高的价格买走。
毋庸置疑,期货和证券都带有一定的投机成分,特别是在我国,买股票的人根本就不是图股东分红,而是预期有人会花更高的价钱把它买走。
所以,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刀口舔血,研究投资对象的价值是走邪路,研究大众心理才是行正道。
2005年,一种叫“盖世牡丹”的兰花被人追捧。不到两年时间,一株盖世牡丹飙从7百元疯狂飙升到150万元。不少原先冷眼旁观的有钱人忍不住了,开始加入这场狂欢。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终止了这场击鼓传花,套死了那批最后买单的大傻瓜。
和兰花相似的还有普洱茶、红木家具、玉石、藏獒、房子等。有些已经有人买单,余下的则张开诱人的大嘴在等待着最后的傻子。
人心总是贪婪而又自信,总觉得自己接的不会是最后一棒——或许,这就是博傻游戏经久不衰的理由。就连通过苹果砸在头上就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也难以幸免。他也参与了国一场投机,并且不幸成了最大的笨蛋。他因此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但对人们的疯狂实在难以估计。”
当我没有入市时,发现连傻瓜都在赚钱;当我自信满满地入市后,发现自己成了比傻瓜还要傻的傻瓜——这句网上的段子,当成为每位投机者的座右铭。
下次,在你掏出真金实银去投资前,不妨冷静想一下:这是博傻游戏吗?
如果是,就尽量远离吧。
如果还是不甘心,那你就要按照博傻游戏的规则快进快出,“在众人疯狂时我恐惧,在众人恐惧时我疯狂”(巴菲特名言)。否则,炒股变股东、炒房变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