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说说
紫气东来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开始。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希望能帮到你!
秋去东来
《三字经》里有句话表示时间: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四时也就是四季,我们现在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一年分四季,但这却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在中国最早的古文字甲骨文中只用春和秋来做季节的名称。甲骨文主要是商代用来占卜的文字,从中可以知道商代一年是分为两季的。所以古代历史书的名称,常用「春」「秋」来代表岁月的更替,比如号称是孔子写的鲁国史,就叫《春秋》。在较早的记录中国神话传说的古代典籍《山海经》中,也不存在「四时」的说法。到西周后期,才从春秋两季分化出了夏冬,成为《三字经》所说的「四时」,也就是「四季」。
古人对时令变化的观察是很细致的。从两季到四季,后来又确定了作为四季的标识和中间点的「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到公元七世纪,也就是隋唐时期,又确定了标识四季开始的「四立」,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把它们连起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合称「八节」,把一年分成了八等份。我们都知道,它们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