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孩子的说说
我是不会给的,但老人难免脑子一热,做出一拍脑门的事儿来
我家孩子是那种性子比较慢、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好像做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挺老实但一个男孩子这样也挺让人犯愁的。 姥姥姥爷隔辈亲,就是宠,我就怕第一次给了钱,以后孩子学习的动力就是钱了
育儿经和其他东西一样,当孩子表现好,育儿经给他这些东西就是一种强化用物质奖励孩子容易让孩子学习的动机转为外部动机,以后孩子的表现就容易依赖于家长所给的物质奖励的多少~最好是让孩子自己体会到学习进步的成就感,育儿经可以有,但需要间段性的给,同时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所给的奖励,楼主做的挺好的 父母育儿经 您对孩子的育儿经是怎样的? 耿然父亲:确切地讲,我对耿然并没有进行多少刻意的育儿经,整天教她这、教她那,或让她这样做、那样做,育儿经主要是跟着她成长的节拍,在她想探讨一些育儿经时,尽力给予帮助。 比如,在她谈论学校经历的各种事情、处理各种问题的态度时,我感到对的就及时肯定,感到不妥当的就做一些讨论,谈一谈我的育儿经。举个例子,在耿然上小学时,她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小店打那么大折扣卖东西,不赔本吗?”我解释道:“可能赔本。但遇到拆迁等情况,赔本也要卖。 他们不一定非要赚回本钱,而是及时拿到流动资金,再做别的事情。资金周转率快了,比压货没有流动资金要好。”耿然马上追问:“什么是流动资金?什么是资金周转率?”我不得不讲一些经济学的概念,然后又引出耿然新的问题,我不得不拿出学到的一点儿经济学原理。 育儿经从白天到晚上,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穷追下去,耿然对各种育儿经的解答仍不满意,不断追问育儿经。我虽然被问得没有招架之功,育儿经但仍不回避问题和打断她的兴趣。记得最后都讲到黎诣远《微观经济学》和曼昆《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了。
我就知道,一说到夸孩子,许多人就要抬出归因理论说“夸聪明不好,夸努力才好。”
然后,不明所以的父母们看了这些说法,纷纷回家就真的不敢夸孩子的能力了!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把孩子给夸坏了,夸成了固定型思维!
额~~~
朋友们,不是这样哒!
不能这样理解归因理论呀!
归因理论也是支持要夸能力哒!
并且,“只夸努力,不夸能力”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
举一个活生生的栗子吧:我从小就被父母、被老师夸勤奋,但他们从来都没有夸过我聪明。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夸我勤奋的时候我高兴吗?
No!No!No!
我不高兴!很不高兴!相当不高兴!一点儿都不高兴!
因为,只夸我勤奋的潜台词就是说我其实能力一般,没什么天赋优势。
更因为这句话导向我的成绩都是努力取得的,所以给我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因为我害怕片刻的松懈我就会一无所有。
所以,一旦遭遇挫折,我就崩溃了。
因为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我也就缺乏给自己托底的最基本的自尊和自信。
因为我努力了也不行,我就只会更加坚信自己毫无希望,必定会失败。
因此,面对挫折,我就会选择直接放弃!
并且,这种习得性无助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直到后来我长大了,能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既有能力,也能努力之后,才终于摆脱了这种习得性无助,真正地获得了成长型思维!
所以,你看,如果家长们对归因理论做了一知半解的了解就拿回家实操,反而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和成就动机。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家长们关心的到底应该怎样更合理地评价孩子的问题。
一、孩子的能力和努力都应该要给予肯定。只夸努力不夸能力,或者只夸能力不夸努力,这两种方式都不对。
Carol Dweck 及其同事的研究发现,有的儿童属于掌控(求精)取向:
他们将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能力,但将失败归结为外部原因(试卷含混不清,不公平),或归结为自己容易克服的不稳定因素(如果努力,我会考得更好的)。
之所以称这些儿童为掌控取向,是因为他们失败后并不气馁,坚信努力会使自己成功。
相反,另一些儿童常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为不稳定因素,如努力或运气,从而无法体验到因为自己能力强而产生的骄傲和自尊。
他们常常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稳定的内在因素——能力不足,这又导致他们对以后成功的期望过低而放弃。
Dweck 认为,这类儿童表现出的正是一种习得性无助取向:
如果失败被归结为稳定因素——能力不足,会使得儿童感到无能为力(能力的固存观),从而变得沮丧和不思进取。
所以,孩子的能力是需要被看见和认可的。
我们对于孩子能力的肯定就像是一个坠落过程中的缓冲垫,这保证了他坠落的时候不会直接砸在水泥地面上,由此给予他不害怕失败的信心。
但是,我们对能力的肯定应当尽量客观,不要夸大其词。并且尽可能将更多的肯定放在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上面。
二、不要在孩子失败时指责他们能力不足,这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Dweck (1978)认为 :
当儿童成功时就表扬他们的努力,失败时却责怪他们的能力不足,这样的老师和家长有可能无意识地培养了儿童的习得性无助。
相反,如果儿童成功时,家长和老师表扬其在应用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而当其失败时强调他努力不够,会使儿童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通过努力能做得更好——这正是掌控取向的儿童的看法( Dweck , 2001 )。
因此,我们应该将失败的原因更多引导向努力不足,让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
举个栗子:
我和熊孩子一起学英语,讲了好几次的内容他还是没有记住。
那么我要批评他就会说:“请你把你的大脑用起来,认真一点好吗?”
而不是类似这样的能力攻击:“你这个榆木脑袋,脑子里装的都是浆糊吗?”
一种说法是相信他有这个能力,但是还不够努力,而另一种说法则是直接对能力进行否定。
这两种批评模式会将结果导引向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
另外,也需要注意避免对“努力的作用”夸大其词。
比如说,你的孩子是乌龟,不要鼓励他通过努力可以超越兔子。
因为这就像是我鼓励你只要每天努力练习,说不定某一天也能在短跑上超越博尔特一样扯淡。
努力的作用并不在于可以超越多少他人,而在于 —— 一定可以超越现在的自己。
三、避免给孩子的成败添加上道德色彩。李( Li , 2004 )发现,美国儿童更容易把学习当成要完成的任务,对学习的失败并不十分苛求;
相反,中国儿童把学习看做一种需要具备的美德,他们对学业的失败非常苛刻。
美国儿童也许表现出了成就动机,但同时也比较能够容忍失败;
与之相反,中国儿童也表现出成就动机,却将失败视为个人的失败,可能为这样的失败而感到羞愧。
举个栗子:
我们在小猫钓鱼的童话故事当中,赋予小猫没钓到鱼是因为他半途而废、三心二意的品行标签。
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在失败时感觉到羞愧,从而进行严厉的自我否定。
所以,不要让孩子对成败的结果产生道德压力,也不要把孩子的成败结果与个人品行挂钩!
例如,成功了就是孩子勤奋、刻苦、努力,乖孩子、好孩子,应该有道德方面的光荣感,而不是能力方面的自豪感。
失败了就是孩子懒惰、贪玩,坏孩子、没出息的孩子,应该对此感觉到羞耻,是道德污点,应该游街示众任众人品评,应该被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等等。
这是绝对绝对绝对不可取的评价方式!!!
四、对孩子取得的成就应及时给予正强化。研究发现:
对于那些成就动机高的儿童,他们的父母会褒奖他们取得的成绩,而不会因为他们偶尔的失败加以批评;
而那些成就动机较低的儿童,父母对他们的成功反应迟钝(或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孩子一旦失败,就给予批评和惩罚( Burhans & Dweck , 1995 ; Kelly et al. , 2000 ; Teeven & McGhee , 1972 )。
而这种漠视孩子的成绩,放大孩子的缺陷和失败的评价方式,在我们许多传统中国父母的身上却非常普遍。
比如说,我和我爹说要多给我弟鼓励和信心,多看到并肯定他的优点,少批评他的缺点。
结果,我爹怎么回答我呢?
他说:就他那点儿本事有什么好值得夸奖的?他这么好吃懒做,还不让我说了是吗?
唉~~~一声叹息。
作为父母,真正正确的做法是:
当孩子成功时,及时强化:太棒了,说明你最近的训练有了成效。坚持下去,下次你还可以做得更好!
当孩子失败时,避免对失败的结果施加厌恶刺激(斥责和惩罚),可以这样说:没关系,我们刚刚可能是方法不对,我们调整方法再来一次!
五、在孩子挑战新任务的过程中父母应给予恰当的帮助,而不是漠视或者代劳。一项纵向研究发现:
那些有父母小心地充当脚手架,帮助他们最终能够完成没有父母的帮助就无法完成的任务的2岁儿童,在3岁时,在成就环境下最为适应,动机最强( Kelly , Brownell , & Campell , 2000 )。
举个栗子:
一年前,我开始和熊孩子一起玩桌游——三只小猪造房子。
这款桌游属于逻辑游戏,另外还要考察空间思维能力,这对于三四岁的小孩子还是很有难度的。
所以,我是这样做的:
总共有三座房子要建,我一般会让他自己先尝试,但是如果尝试几次都不行,我就会帮他搭好第一座房子(第一步往往是最难的),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难度。
这样,即给予了他挑战和尝试的空间,又能够在他需要的时候帮他一把。
非常有趣的桌游,推荐!六、孩子的人生主题词不是只有聪明和努力。一个孩子,他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品质、努力和能力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可、鼓励和引导,比如说勇敢,坚强,坚持,坚韧,专注,耐心等等等等。
另外,对于孩子来说,他需要的不一定是夸奖他的那几句华丽的辞藻,更重要的是父母对他的关注、认可和重视的态度。
所以,作为父母,你要有一双慧眼,能够发现他的闪光点。也要能够具体地描述,及时地肯定他的这些品质。
而不是一句笼统的“你真棒”,这样会显得敷衍。
举个栗子:
我和熊孩子一起读英语绘本,上面有一个单词我突然想不起来怎么读卡住了,熊孩子却脱口而出。
我就会夸他:哇,儿砸,这个单词麻麻都没有记住,你记住了,你的记忆力很不错哟!不过,这也更加说明昨天咱俩读书的时候,你有特别认真对不对?
你看,简单的一句话,既肯定了能力,也肯定了努力,还做到了具体。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科学研究都是相关研究,但相关不是因果,所以不是一个行为就一定可以导向一个确定的结果。我们即使做到了所有也仅仅是增加可能性而已。
真实的世界里,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所以,对于结果,咱们作为家长还是要抱有平常心呀。
毕竟,我们培养孩子并不是为了他更成功,而是为了他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更好地应对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David R. Shaffer & Katherine Kipp ,发展心理学(第九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417-440。
偶觉得还是不要用钱当奖品,这会让孩子学习的目的性变得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