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说说
教学研究重点1、切实健全学校课改科研的组织队伍,充分发挥教研组、优秀骨干教师的积极作用。2、全面、系统地制订教育科研、课改计划,建立教改目标责任制度,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3、积极深入地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试验。4、以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同步提高、学生素质的全面、主动发展为检验教研课改成效的标志,有效推进素质教育。5、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给少年儿童素质教育训练提供一个社会大舞台,满足学生多样的需求,让学生多元发展。
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利弊显然,根据以上几点分析,学校教育应在哪些方面、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加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工作,可作如下探索:坚持学生的德智体美和谐地全面地发展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相结合。 工作重点(1)坚持以思品课、班会课、少先队活动为德育主渠道,坚持各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2)坚持抓好班、少先队的集体建设,抓好创阳光中队等活动,树立良好的校风校纪、班风班纪。(3)坚持狠抓“关爱、感恩、团结助人”等系列活动,开展“一帮一”转化工作,降低违纪率,杜绝违法率,消灭犯罪率。(4)努力发挥家委会和社区的协调配合作用,坚持做好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5)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团队精神、青春期卫生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和辅导。
1.理想主义者说。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经教育而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1]我天真的认为,教育就是鲁迅所说的「立人之事业」,就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性知 识的堆积。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 一棵树摇动 另外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 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灵魂的教育意味 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 恒的精神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 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 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 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 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 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 长的准职业者。」[2]2.社会学意义。后来思考教育的社会意义。起初天真地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是实现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每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通过努力都最终都可以「能者居其位尽其才」。而冲突论者告诉我,教育减少社会不平等不过是个骗局,教育更大程度上是社会阶级结构的再造(再生产)。而非实现阶层流动的美好愿望。[3]好听点说,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志向提供目标,拓展时代的思想内容,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是的,新社会得有新公民,新机器得有新工人。大众教育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有点"训政"的味道),通过教育传承本国文化,灌输意识形态以及培养爱国主义。(功能主义视角)[4]当我坐火车穿行在云贵川边界山区高架之上时,我看到了下午放学回家,走在山路上的小小红领巾,活蹦乱跳。我更加确信,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几分,决定我们命运更多的是我们诞生的脚下的土地,我们所热爱的出生地。3.我吐槽的大学教育。是的,应该事实地谈一谈教育是什么了,而不是总问教育应该是什么。当99%的人都低头不理讲台上的老师 时,我想这老师怎么有勇气讲下去,我 想这是教育么?把每一个人培养成准职 业者?甚至连这都不是!我所见的高等教育,就是把一批大好青春年华者圈养在学校,既不让他们自立,又放纵他们的不上进。教师以此谋生,学生一个文凭主义,活脱脱像一个骗局。4.参考资料及补充。[1]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 人与自我》导言。[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3]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 一种现实分析方法》林聚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494-498.冲突论视角:再生产的社会阶级结构。[4]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 一种现实分析方法》林聚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491-494.功能主义视角:有利于社会运行。
家庭教育的缺陷(1)组织性差。家庭教育有很大的自主权和很强的独立性,几乎没有严格的组织性。(2)系统性和计划性差。家庭教育一般没有什么固定的内容,往往以家长的好恶为标准,较为随机和分散,没有计划性,基本都缺乏系统性。(3)可控性差。由于家庭生活的内容相当复杂,有些内容是积极有益的,而有些内容可能是消极无益的。 特别是有些复杂的家庭情况,往往在孩子面前难以控制和回避。(4)目的性差。不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盲目性太大,随意性强,明显缺少目的性。(5)重智轻德。不少的家长过分地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求,重视知识的传授灌输,忽视了对孩子的基本行为规范的培养,缺乏严格的行为规范,结果娇生惯养,甚至失去理智,染上不良行为。 (6)方法不当。溺爱式的家庭教育方式为孩子不良的心理发育埋下了最初的种子。由于家长这种溺爱,孩子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进而发展成“任性”、“要挟”,形成人格的偏执,对己不克制,对人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