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逍遥说说
‘逍者, 向于消也, 过而忘也;遥者, 引而远也, 不局于心知之灵也;故物论可齐, 生主可养, 形可忘而德充, 世可入而害远,帝王可应而天下治, 皆吻合于大宗以忘生死, 无不可游也, 无非游也’
王夫之的看法可以看作是对于庄子的入门考量,三重境界跟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子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自由的代表,但是在自由的同时他的思想又与‘死’分不开,无论是鲲鹏还是朝菌彭祖,齐小大的思想都无处不在,郭象在注解时说无论是无论是大鹏还是小鸟都各安本性,所以两者都逍遥,而支道林则觉得其实两者都不逍遥,因为‘逍遥游’是心的活动,是‘明至人之心’,而且还‘游无穷于放浪’
鲲化鹏本就是道之无限的化形,三生万物,法家难免不受道家影响,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罢了,而论‘小’的道物之差其实是存在误解的,一直以来都认为鹏是 “失适于体外”,也就是说说大鹏乃 “有待” 而飞,而一旦‘有待’,则不能圆满自足,就不能自由逍遥了,后世的王念孙引《周礼》为佐注,‘培之言冯也 ;冯 , 乘也。风在鹏下故言负 , 鹏在风上故言冯。必九万里而后在风之上, 在风之上而后能冯风 , 故曰而后乃今培风 ’但在方东美,陈寅恪先生的详细考究下,认为‘物’是相对的,而‘道’是绝对的,所以不存在不自满之说,反而是表明了无限自足之说
而这种道物之辩则恰好印证了《齐物论》中的‘齐’,所以才说‘恢诡谲怪, 道通为一’,正是因为道物对立,才需要以道齐物,才需要‘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有人对庄子感兴趣,除了阅读庄子自己写的著作之外,建议阅读刘文典的《庄子补正》,朱得之的《庄子通义》,徐复观的《中国人性论史》,方东美的《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汤一介的《郭象与魏晋玄学》,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逍遥当然好了,无崖子的门派嘛,想想无崖子和他三个师妹的故事,我就羡慕嫉妒恨啊。逍遥是主控制的技能,尤其在PVP中控制职业是必不可少的,控制的好才能确保战斗的胜利,当然,若是被敌人控制了,也同样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可能有人会觉得逍遥的输出不及明教,但蛮力永远不会是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