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说说
立秋日正好
1
朋友们,好久不见。
转眼之间,立秋已过。
(公立的)七月份八月份这段时间,我们称之为盛夏。
不过咱们老祖宗用的是农历——你看,前几天七夕才过,不知道你有没有欣赏七月七号的天魁星。
对了这一天的银河也格外得美丽。
《诗经》的《国风》中有这么一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古人季节三分:孟、仲、季。
七月仲夏。
诗经中的“火”,指的是星宿。七月仲夏之后,它的位置渐渐西降,时光流转,夏日不长矣。
这么一看,夏天颇像盛年。
不过转瞬之间耳。
“七月流火”而“秋将至”。
好想好想回到那个国风萦绕耳畔的时代啊。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秋天就要到了,那个为你添衣的人是否还在你的身边?
愿秋日安康,诸事顺遂。
2
今年夏天好像没有怎么吃西瓜。
往年最期待的就是冰西瓜和可乐。但是今年有时候路过瓜摊子,只是驻足了一会——眼睛直盯盯地盯着碧绿花纹的西瓜,总好像回到了鲁迅先生描写的那片碧绿的海边的西瓜田中。
还有猹和闰土。
我缓过神来,只是这么空着手回去了。西瓜太重了。
太重了。像生活一样。
3
这两天听到《爱的飞行日记》一句歌词:
“赤道的边境万里无云天很清”
总觉得十分美好。
洁白的团团的云、赤道的边境还有蓝色的浸透着秋意的天。
夏末安康,初秋快乐。
归时还指桂花香?
我寄愁心于天下。。。。。。。。。。。。。。。。
农夫心里如汤煮????
秋甲子是说立秋后的第一个甲子日。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因此,在立秋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扩展资料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
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
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欠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当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这样的标准,江淮地区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进入秋天。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虽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此外,秋的含义,还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
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中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秋 (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