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情刀说说
刀落情断
情尽於此
怒斩情丝
情心一横
天地无情
杀心成焚
刀断情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我只知道已出的几个:杀心成焚,是怒气大招
断情绝爱,。。。还有几招忘记了。。
1、怒斩情丝
伤害:共1击,造成伤害,同时恢复自身一定的内力
效果:对未招架敌人造成短暂僵直,收招将其击飞
特效:若自身存在【断情】效果,攻击时将会消耗1层此效果,对目标造成额外伤害
2、情心一横
伤害:共1击,造成刚伤害
效果:招式将前跃5米;击破敌人招架时,将其【定身】1秒
特效:若自身存在【断情】效果,攻击时将会消耗1层此效果,对目标造成额外伤害
3、天地无情
伤害:(招架反击)共3击,造成刚伤害
效果:招架成功时,自身获得【断情】状态,持续10秒,可叠至6层。本套路招式攻击时将消耗1层此效果,对目标造成额外伤害。当反击技能为可释放状态时,成功招架则自动施展反击技能,反击时为黄霸体、40%【减伤】状态
4、情尽於此
伤害:共2击,造成刚伤害
效果:每击命中都将击退未招架敌人
特效:若自身存在【断情】效果,攻击时将会消耗1层此效果,对目标造成额外伤害
5、刀断情终
伤害:共4击,造成刚伤害
效果:最后一击将对未招架敌人造成浮空。招式施展时,一定距离下可冲刺至目标身前发动攻击,此时招式施展时为黄霸体
杀心成焚 怒招 |范围 半圆3米|冷却时间 15秒 |消耗50怒气
6、杀心成焚
伤害:共6击,造成刚伤害
效果:最后一击将未招架敌人击飞,招式施展时为黄霸体。招式施展时,一定距离下可冲刺至目标身前发动攻击,此时招式施展时为红霸体
特效:若自身存在【断情】效果,攻击时将会消耗1层此效果,对目标造成额外伤害
7、刀落情断
伤害:对目标造成98-110点外功伤害(共2击,每击约54点)
效果:当自身学会“天地无情”招式时,使用此招式攻击会将“断情”刀劲依附于武器之上,每次攻击都会将“断情”刀劲送入目标体内,每次被其他“断情七绝”招式攻击都会触发一道刀劲造成伤害,触发后刀劲消失。
情心一横(虚):断情的虚招,没什么好说的,中规中矩,破完招架有一个小小的硬直能连上怒斩情丝或者刀落情断,伤害一般,实际距离比看上去劈出去的刀要远一些。
杀心成焚(怒):断情的怒招,伤害还行,但是在怒招里算不上拔尖的,6段伤害,总伤害算上加成大概也就700的样子。
天地无情(架):断情的架招,断情七绝整套武学的灵魂所在,也是断情秒人的根源,非常重要,如果可以,此技能应该第一时间修道4层,招架对方的每一段攻击,都会在对方身上生成一个刀劲的debuff,可以叠加,1层是5个,2层7个,3层9个,4层12个,这个刀劲可以由你的断情七绝刀法触发,每一段刀法触发一个。打个比方:你招架了锦衣卫的爪子大招,是9段攻击,这样锦衣卫身上就会生成9层的刀劲debuff,然后你打出一个杀心成焚,6段攻击,这样会触发掉6层刀劲,锦衣卫身上还会留存3层刀劲。刀劲伤害随层数越高而越高,刀劲1是75伤害,每增加一个,伤害递增25,也就是说第十二个刀劲触发伤害可以高达350,这样叠满12个刀劲情况下,一个杀心可以打出接近2350的伤害(按杀心700,刀劲伤害1350),值得一提的是,被对方招架的攻击每一招只会触发一个刀劲,不管你用的刀法是几段的。
刀断情终(实):断情第二重要的技能(仅次于架招),可以引发让对手摔倒的内伤,说明上说是要凌空打出,但是貌似我在各种情况下都触发出来过,对手中内伤以后,不定时会发作,就是打着打着,突然摔倒在地。
并且有一定几率让对手封招,但是几率不高,5段伤害,伤害较高,大概算加成大概有400的样子。
怒斩情丝(实):出手比刀断快点感觉,可以用来抢招。另外用在破防后有额外伤害加成,5段攻击,伤害一般般吧,但是硬直不错,收招也很短,和刀断情终是PK时使用的主要实招。
刀落情断(实):伤害一般,硬直一般,个人认为是废招一个。
情尽于此(实):20米的远程,伤害大概是250多,2段攻击,对付远程风筝的利器,配合架招带来的刀劲,伤害还是比较凶猛。
断情渣渣,当然指的手游,一般用断情主要是配合金蛇或者其他可控技能,就是双控,技能设计的漏洞百出,除了能晕,断情算是废技能!本人7介断情,不手残,略猥琐。断情出招慢,伤害低,重点老砍不到人,网路一延迟人物重叠就开始作秀,砍多少刀都无伤害。其利用价值不如华山。汇报完毕!建议江湖套路大改
佛家让人断杀盗淫妄心,可没有让人断情绝情。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是觉有情,你把情断了,怎么成为菩萨呢?
道家讲大道无情,那是因为圣人无私情,无情就是最大的情,何情可断?
基督教讲,神就是爱,爱里没有惧怕。这个爱不是古文中有小私小心患得患失的爱情,而是平等的大爱大情。你把情断了,怎么能见到神呢?
情与欲是两回事,宋儒让人存天理,灭人欲,常存的就是真性真情,能灭的都是私心私欲。
送你一段天上神仙经常读诵的经文吧。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远观于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