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说说
说一个很小的点。
从文学史的角度上说,一个诗人会怎么写,写作有什么主张,这些并不凭空掉下来的,而是对前代诗人的主张之继承或者超越。李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极为推崇谢灵运,今天的人说“如果能重来,我想做李白”,而李白自己则会说“不用重来,我就是谢灵运。”题主所问“李白多为山水诗”,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李白对谢灵运山水诗的热爱。
另一点使得李白成为李白的原因,是身为布衣的李白继承了大土豪谢灵运的游山玩水之兴趣。谢灵运这个人是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中超级贵族谢家的继承者,出门游山玩水非常方便,不仅方便,人家还能在风景区建别墅,不仅能建别墅,他的地位和有钱任性的性格让谢灵运做出过浩浩荡荡集结几百人,逢山开山,遇水填水的旅游方式。李白不行,但李白作为精神谢灵运第二,自然也要以踏遍中华名山大川为己任。李白说自己“一生好入名山游”,这是真事。而且李白是主动跑来跑去,这个和杜甫就不一样,杜甫也是驴友,但今天看杜甫行迹的形成主要是安史之乱不得已才入蜀一直到行至耒阳。和苏轼白居易这种也不一样,苏轼白居易都是去当官路上或者被贬路上。李白是主动探索主动出击,哪儿有山有朋友有仕途就往哪里跑,不得已的一次属晚年被强制流放夜郎,但最终走了一半也没真去。所以对比李杜的足迹图,李杜一生都走了很多路,杜甫是一条线,李白却是一张网。
(杜甫足迹图)
(李白足迹图)
李白七绝诗有个特点,地理名词非常之多,我们从小学李白诗是一首一首和别人的是夹杂在一起学,这点就不太会被人注意,但是放在一起找个趋势就很明显,说几个课本里出现过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如果举李白没上课本的,那么就是:
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苧,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乘君素舸泛泾西,宛似云门对若溪。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为什么写省略号?因为李白七绝还能举出非常多这样的例子,举太多例子,这个回答就太冗长了。
李白诗里大量出现的地理名词,有一些是说他朋友要去李白自己没去,有一些是说自己陪着朋友一起去,有一些是说自己一个人去,总之,在诗句里面使用地理名词的频率之高,也侧面显示出李白是个多能走,多想走的顶级驴友了。这人写诗往里面放大量地理名词,从来是毫不犹豫的。
这种人,放到今天,也是顶级探险家旅游杂志顶级名人,就算他不写诗拍个什么《李青莲之大唐毛驴道大纪行》,也能获得极佳评价吧。
就算他只写个旅游心得,也能当半个徐霞客了。谁见过哪位“无病呻吟”人士有这种程度的行动力。
相关回答:
有什么关于唐诗宋词的好书推荐?www.zhihu.com杜甫有哪些句子让人瞬间有流泪的冲动?www.zhihu.com杨玉环到底有误国吗?www.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