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圈说说
一个直男的回答
首先,我是一个男生。我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呢?因为我的女朋友,之前可以说我真的是直男,我和女朋友是高中毕业在一起的,现在大三,在一起两年我们是异地。这两年的时间,我们都改变很多。我也从一个所谓的直男变成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男朋友,当然这也缺不了我女朋友的功劳。
我就说说我女朋友哪些地方提升了她的气质
1.她每天晚上都会读书,不论时间长短,不管能读多少。人家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想这就是最好的体现。她通过每天阅读,她不知不觉中变得有气质的许多。我也在她的影响下,会看一些书,不过没有她读的多。
2.穿搭很重要。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一点真的没错。她会去关注一些穿搭博主小红书上面看穿搭技巧。与高中来比,穿搭真的有很大提高。包括我的穿搭她也会给我很多建议,我的穿衣搭配也有很大的提升。
3.化妆。这个我想女生都知道,学习化妆大概是每个女生的必经之路。女生化了妆,会有很大的改变。我的女朋友也在慢慢提高化妆技巧,从一开始苦着脸跟我说好难啊!现在也能比较熟练的划出一个基本妆容。
4.变好看的小秘密。因为我们是异地,每天都会视频。每天视频都看到她在抹脸,或者用一种精油在脸上揉啊揉。说是能瘦脸高鼻梁,用什么膏括啊括眼皮,说是能括出双眼皮,还悄悄的弄。
5.认真护肤。她每次弄完哪些七七八八的,都会敷各种或者抹各种,当然有时也会给我买男士的要我去抹。我俩的皮肤都越来越好,不像高中满脸痘。她的脸真的超滑超水嫩,是我看了就想咬一口那种。
总之,大学两年我们都改变很多。我觉得气质对一个女生很重要,女朋友就是我一眼看上去很舒服的那种感觉,所以她一直都很吸引我。而且我们在一起都是为了彼此更好,积极向上。即使不在一起,那些空闲的时间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气质。我们互相信任,从来不去怀疑。所以感情一直很好,哈哈哈,感觉扯偏了。最重要的是我女朋友真的气质提升超多,我超级喜欢她。女生的气质对自己很重要的。
赵括为人,善于“纸上谈兵”而无实战经验,贪功逞强而刚愎自用。赵孝成王惑于秦廷反间,偏拜他为主将,给了他丧师误国的机会,后来他的行径则出于非不为而不能为——即赵之惨败早在赵廷决定任赵括为主将之时从根本上就决定了。诚然,赵括作为主将,战略上战术上均有重大失误——这一点只要同其前任廉颇稍事对比,就足以洞若观火。 其历史悲剧,其经验教训,自当深刻总结和检讨。然而,若不唯成败论英雄,亦不能不看到他毕竟指挥赵军对强大的秦军作了极其英勇的殊死战,亦给了敌人以重大杀伤。长平之役后,第一,白起所谓“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显然秦之遭受重创,不可能是战役前期廉颇以“坚壁不战”与王?三年相峙之时所致,只能是自从赵括全线突击始特别是最后反复强行突围时期所为,直至其本人慷慨战死沙场而终。 第二,正当白起一不做二不休欲乘胜直下邯郸时,应侯信赵反间说秦昭襄王“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之所以能为秦王接受,后来秦出于休整和补充减员,事实上发动邯郸之役亦推迟一年。这都是不易之历史事实。 早在汉代,一代名儒刘歆由河内北上五原(今内蒙包头西)途经长平时,在《遂初赋》里曾有“剧强秦之虐兮,吊赵括于长平”的名句;唐代以降,玄宗李隆基于省冤谷(今高平谷口村)肇建骷髅庙,主祀骷髅王——赵括(张铣、米允登、王兴:《重修骷髅庙记》,高平谷口村骷髅庙,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塑为智慧亦仁之白衣秀士;明代以还,更由皇帝诰命于骷髅庙基础上“诏立赵王庙,俾有司时祀之”(张口仁、叔昭甫:《重修高祺祠记》,高平谷口村骷髅庙,明万历四十年(1612))。 无论刘歆出于尊崇、同情的严肃凭吊,还是唐以来当地塑骷髅王形象以智慧亦仁,抑或明代诏立赵王庙——尊赵括为“赵王”,显然都比太史公著《史记》既史学亦文学,或可出于戏剧性艺术效应的记载,当更符合赵括其人本来风貌;至若后世文人诸如所谓“秦赵均为失霸图,起何残忍括何愚”(宋·梁镗《留题长平驿》诗),甚或“婴儿偃蹇正堪孩,换得山西老将回”(金·周昂《过省冤谷》诗)之类对景歃欷,本来就出于文学夸饰讥讽,自当不能指望有多少历史真实了。 今日检讨长平之战,应该依据唯物史观,按照历史固有的样子还赵括以本来面貌。赵括其人,缺乏实战经验而有“纸上谈兵”之癖,却非唯知“纸上谈兵”;赵括“偃蹇”而非“婴孩”,是道地指挥了40余万赵军对数倍于己的秦军作了殊死斗争的一代统帅。 。
谈到赵括,就使人想到纸上谈兵,想到长平之战。春秋战国几百年,论决定性的战役,莫过于长平。一战死四十余万,这确实是个可怕的数字。之后秦朝灭亡的巨鹿一战,项羽杀降20万,(不知在战役中秦军损失多少,但是估计不多过20万)。秦灭楚动用兵力60万,也已经是秦国当时动用的倾国之军,由此可见,长平一役对赵国的打击有多大。 四十余万这个数字一直有人怀疑,毕竟就算在更加强大的后代,要动用这么大的兵力也很少见,何况赵国只是七强之一。不过我个人认为四十万这个数字是可信的,后世用兵大都是留有余地,不象战国时期的战役是决定国家兴亡的战役,全民皆兵。尤其是长平这种决定性战役,举国之兵都动用上,四十万完全有可能,后来长平之后四十万降卒被坑杀,赵国举国哭泣,这说明赵国这次确实动用了倾国之兵。 以秦国的用兵程度看,在围困赵军的原秦军基础上还征河内15岁以上的男丁入军参与,由秦国的大规模看,对峙的赵军有四十万是可能的。此外,这四十万还不单是赵国军队,还很可能有韩国上党的军民,那这样加上去四十万是完全可能的数字。不过赵国的恢复力确实可怕,之后在魏国支持下解邯郸之围,击败燕国大军,最后李牧还能战胜秦军,可算是战国七雄中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假若此时四十万长平将士还在,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现在就来看这个使得赵国由盛转衰的关键性人物吧。赵括,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估计是受了老爸的影响,从小就喜欢和老爸讨论兵法,还时常胜利,不过都是口头上的。假若是现在他一定是战略游戏高手。但是赵奢对儿子的评价不好。 说儿子把打仗看作游戏一般,假若赵国用了他,那会给赵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以老爸对儿子的批评而言,这话可说的够狠的,不过赵奢是赵国名将,当年曾经击败秦军,看人的眼力肯定是有的,赵括一定是有难以为将的缺点。不过,要说赵括就不能为将,也太过绝对了,毕竟我们已经知道他战败了,所以我们称他为纸上谈兵的将军,但是以当时的人来看,并不一定如此,首先赵括至少在当时也算有些名气,能口头上击败自己的名将老爸,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了,战国当时靠舌头吃饭的纵横家可不少啊,要说没经验,赵奢当年也是一战成名,当时大将廉颇乐乘都说没办法挡的秦军,赵奢就独力挡下来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便是说赵老先生的。)这次长平一役廉颇表现也不好,当时赵军连战连败,只能固壁防守,赵孝成王一定很不爽,上党没捞到,还要支撑这么多军队的吃饭问题,心想说不定赵奢这个儿子也能给我们一个惊喜呢。赵孝成王估计也是这样想的。何况,当时虽然秦国奸细制造流言,但是选择赵括也不是没有理由的,要是选择一个根本不可能的人物,那一看就知道是谣言了,所以赵括也应该不算很差。 但是不算很差不代表很好,赵孝成王和赵括的对话很有意思。他问赵括,你对于打仗战胜有没有信心。赵括的回答是:“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这话很搞笑,很明显是中了玩太多战略游戏的毒了,把将军的战斗力按数字化了,先不说你是不是比廉颇强,打得过王?,你这里都已经说了假如白起来,要考虑一下,说明这时他已经有些担心了,有点托词的意思。 偏偏赵孝成王还听不懂,你想秦国派谁为将,不就是他的事吗,你这边派出赵括,他那边自然也可以派出白起,万一这样了,难道你还要再把赵括调回去,再找廉颇来?又不是过家家玩游戏,一物降一物。但是赵孝成王还真就没听出弦外之音,估计自己也是新生代,看到年轻人喜欢,就任命他为将了,后来赵母还有蔺相如来劝说也不当回事。 这下好,赶鸭子上架了,赵括不干也得干了,先是把赵王赏赐的宝物收藏起来,这点就可以看出赵括没有经验,或者说贪财,日后的赵国名将李牧都把得到的赏赐和大家一起分享,而赵括却把宝物收藏起来花钱买田,这首先就失去了人心。虽然后来王翦对秦始皇也来了这么一手,但是他当时的局面是对楚国占据完全的优势,就算输了也只能说晚几年"解放",秦始皇担心他造反比担心他输更多一些。 但是这次赵国是处于劣势,一旦输了就有灭国之忧,此时要防君王对你的猜忌之心时间还早了些。不过从其母对赵括的评价看,赵括一向如此,估计还是本性贪财。 再是来到长平从廉颇手中接过兵权,再就是下令改变军令,更换将士,要求士兵遇敌就要进攻,不得后退。 这些军令若说错也不错,当时赵军连败,假如这样可以振奋军心也很好,何况当年赵括的父亲赵奢也说过狭路相逢勇者胜,也算老子的经验运用了吧。此外还有一点很关键的因素,赵军四十万人吃饭不容易啊,对赵国是相当大的负担,后来都向各国借粮了。当初廉颇带兵守着,人数还算少,赵孝成王已经很不爽了,换了赵括就是要速战速决,要赵括这次带了更多的兵就是指望你快点解决战斗,然后或一路杀到秦国吃他们的粮食或者退兵休整。 假如这时赵括你还搞廉颇这一套不单面子上过不去,丢了自己战略游戏高手的脸,连大王那边也会暴跳如雷。在这种因素下,赵括就算不想进攻也得进攻了。只是选择的机会实在不好,当年赵奢嘴里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是硬是等了二十八天等秦军麻痹才断然出击,赵括倒是好,秦军一退主动出击,被包了饺子。 被围后,赵军也使用了各个办法突围,在战斗中也使得秦军损失惨重,最后实在是粮食不足,饿死还不如战死,于是赵括带头冒险突围被射杀,由此群龙无首,赵军全体投降。 被围后赵括的表现还算不错,在粮道断绝的情况下还能控制军队不乱达四十余日,在突围中身先士卒,给予秦军沉重打击。 虽然面对数量相差不大的秦军始终不能突围,但是考虑到秦军由白起率领,防御严密,面对赵军都是用在壁垒后用箭射退之。赵括能作到以上这点也算不容易了,可见还是了解一些为将之道的。假如这次不是长平之战,而是一次小规模战役,赵括生还后想必对为将之道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成为名将不敢说,一般的将领是没问题的。 但是,事实无法改变,长平之战就是因为只知道“纸上谈兵”的赵括的指挥,使得战国最有可能抵御秦国的赵国一战而损全国的元气。长平之战后,秦国一统的局面已经是不可改变的现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