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的说说
也是寸金寸土,没地方呗
厦门最近这些年发展太快了
厦门风景好,空气好
厦门房价会偏高主要是因为土地总量偏少,厦门政府管理制度好,文明程度高,人文环境也很好,才会造成房价偏高的局面。
谢邀。买得起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月薪一万多的青年,找个同样月薪一万多的老婆,一个人还房贷,另外一个人的工资生活。
比如家里有点基业,能支付大半房款,少部分还贷的。
有把老家房子卖了付首付,再把房子多余的房间租出去抵贷款的。
一线城市是贵了点,未来肯定是非土豪和高薪勿入。二线城市一般想买,总会有办法。
不如还是说说买不起的原因吧。现在买房的青年多数都差首付,只要有一万多的月薪,房贷总归能还的。买不起的,也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没有家底的。一点家底也没有,等着用工资攒首付的,一般都被房价越甩越远。越来越买不起房,这是买不起的大头。这个是家庭起点问题。
第二是收入不够的。月薪一万以下想在二线城市买房,基本不靠谱,你还没奋斗到具备留在一二线城市的资格。这个差距是全方位的和根本性的,必须要补足,要不然就会被淘汰出二线城市。
第三种是单身买房的。两个人一起还贷建造家庭,毕竟更快一些。两个人一起奋斗,你收获的不是一个房子和老婆,而是一段坚定的感情。如果你不是富二代,就不要硬撑着找那种一定要有房无贷才肯和你结婚的。屌丝买不了房的原因是系统性的,也许是一场等待自己当然霸道总裁,再豪宅香车迎娶白富美的迷梦;也许是自身的修养见识包括身材,无法找到一个不看财产,愿意和自己一起奋斗的人。
房价收入比,这个东西只对本地人占主导的城市管用。而房价高不高,看的是谁在买他,有多少人想买他。
三四线城市只有本地客群,买房的就是本市的人,一年一点生娃改善需求、婚房需求,房价严格与收入相关,这时候可以看房价收入比,超过了收入的限度,就没有了支撑。这个时候房子是耐用消费品,没有投资金融属性,房子就是房子,是不叫房地产的。如果有开发商看到别的城市房价上涨,也搞开发,一旦房价背离收入,是没有任何人来接盘的,于是造成鬼城,国家又来搞去库存。
二线城市,买房的不仅是本地人群,还有大量外地人涌入,如重庆、武汉、天津等城市,外来人口都有相当的比例。最重要看人口吸引力,吸引人口多的房价高,吸引人口少的房价低。这就是天津苏州武汉郑州房价上涨,而沈阳长春哈尔滨的房价一直不振的原因,人口吸引力的差距。
买房者的经济能力则决定了房价的高度。富裕地区和省份,因为吸引了很多周边富裕地区的人口,房价会高一些。比如杭州和厦门,就要比成渝房价高很多,不仅仅在于收入,还在于家庭背后的富裕程度不同。不要觉得家里拿钱买房就是啃老,在一二线城市买房是一场跨越世代的竞争。
一线城市买房尤其明显。因为买房的钱,很可能不来自工资。他可以是其他城市富人开厂赚的,他也可以是二线城市精英阶层攒下的部分家底,拿过来给孩子付房款。他更可能是全国的富豪都要来上海、北京、香港购置的豪宅中的一套。未来,他还可能像伦敦纽约一样,世界上的富豪都想买一套上海的豪宅,作为海外资产配置。
当这一步一步发生的时候,就出现了购房群体的变化,而每一次购房群体的变化,都意味着支付能力天花板的打破。本地挣工资的人的天花板,是要被外地富裕家庭打破的,而富裕阶层的天花板会被全国的富豪阶层打破,最后被世界富豪打破。你买不起,人家买得起,反正现在土地供应越来越少,一手房在成为奢侈品,有钱者得之。
未来中国人口红利坍塌,各城市会发起对人口,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激烈争夺,有自媒体管它叫城市战争,凯撒觉得再合适不过。就业机会、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甚至户籍制度,都会成为城市争夺人口的武器。而结果就是部分明星城市坐大,强者恒强,吸纳大量的产业人口形成产业高地,再利用这个实力建设更强大的基础设施,以及城市服务水平。强大的二线城市,即使一时用力过猛,造成了鬼城,也很快因为产业的聚集和人口导入而复活,不服请看郑东新城,实力打脸外国媒体。一线城市?“鬼城是个什么鬼?”我们都建到崇明朱家角滴水湖了,临港新城16号线挤的上不去车。虽然上海还有大片的空地,但是从来不担心没人来的。
而弱势城市则人口流失,产业空心化,日渐消解。在整个过程中,也会反映着楼市上,全国大多数的城市会房子多的没人要,不叫崩盘,而是真正的需求塌陷。而少数城市则房价继续上涨,成为高地。
你的问题在于,这种未来你认为不合理,但是什么才是合理呢?未来的一二线城市,将会有数十条的地铁,纵横交错的高铁,未来更快速的磁悬浮,说走就走的机场;品牌云集的商场和体验中心,最高端的产业和就业,这些东西未来都只有超级城市才会有,你想享用,那么很简单,就这么几个城市。
城市的发展到底为谁所享?一定是为他奋斗过,为他付出过,更有眼光早早选择了他的人。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
“相信凯撒”(inCaesarwetrust)
不谈城市谈楼市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