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诠释
只要让人感到温馨,就是一种幽默。
幽默是种口才……“幽默是种睿智…在生活中…每一句幽默的语言都是一个可贵的闪光点……幽默是一种爱…能使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变的轻松些…使人们变快活些……”来自《幽默的力量》
能把人逗得 前仰后合 找不着北了 出门眼冒星星 这就是幽默呀
幽默是林语堂大师翻译过来的一个词语,它等同诙谐。自上世纪一些杂志把小小说当做小幽默后,幽默成了一种文体。 《演讲与口才》杂志组织专家对幽默的构成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提出了悖景,拟人等幽默技巧。顾建新老师认为,幽默包含三个层次:1.令人发笑的效果。2.笑后有所思。3.由表及里的幽默。 总之,幽默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心理。 我认为:幽默首先是平等的,张飞说笑话,未必引人笑。他凶巴巴的样子,大家害怕,幽默感就取消了。因此幽默者必须平易近人。 其次:幽默要出乎意料,也要合乎情理。超现实的东西,往往让人反应不过来,幽默很难产生 最后,幽默的产生从心理学上讲,需要一定的刺激,如周星驰的电影,使用的就是极度夸张法。
尝试来答。
按照伽达默尔的说法,一个诠释过程的发生,首先是“前见(Vorurteile)”、“前把握(Vorgriff)”和“前理解(Vorverstaendnis)”等传统意识,如海德格尔所构思的那样,我们的生存本质上是语境化的,我们被“抛入(Geworfenheit)”一个先在的世界,我们的理解过程则取决于这个世界的先在传统。浪漫主义学派高扬理性,将前见视作为诠释过程中的阻碍,不加怀疑地进行排除和丢弃,而这恰恰预设了一个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前见,如今理性又反过来否认自造的传统,使得理性和传统中出现两难选择。伽达默尔试图说明的是,正是在“前判断”中,理性和传统达到了二者的统一。传统与此在世界在效果历史中双向互动,一方面,此在世界根植于传统和历史,另一方面,传统作为前见进入此在世界以及此在世界存在者的视域中,参与了此在世界的建构,使其意义得以延续。一个诠释者需要经过与文本相关确切的“前理解”过程来处理文本(参见伽达默尔,2016:第377-383页)。“谁想理解某个文本,谁总是在进行一种筹划。当某个最初的意义在文本中出现了,那么解释者就为整个文本预先筹划了某种意义。”(伽达默尔,2016:第379页),还原前见的合法性,是伽达默尔诠释学的特点,也是进入诠释过程以前,为“传统”、“前见”正名的过程。
而在浩如烟海的前见中,诠释者需要判断其正确与错误,合理与不合理,这都不是解释能够进行把握的,而要“时间间距(Zeitenabstand)”的参与。“时间间距”不是传统美学或浪漫诠释学理论中,在客观时间上给予的设定,也不是某种必须克服之物,而是此在世界能够对传统之物进行解释的根基,非但没有对理解和解释带来阻碍,反而提供了创造性和想象力发挥的可能。“时间间距不是一个长着大口的鸿沟,而是由习俗和传统的连续性所填满,正是由于这种连续性,一切传承物才向我们呈现了出来。”(伽达默尔,2016:第418-420页)这表明,在时间间距中,前见依旧具有合法性,它并不否定前见,而是甄别、鉴定其中正确的、能够继续在此在世界生存的前见与传统。
从“时间间距”出发,就必然进入到“效果历史(Wirkungsgeschichte)”的视域中。这是伽达默尔诠释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只要尝试从我们所处的此在的诠释学境遇出发,追溯历史时间间距去理解某一现象时,效果历史就已经参与其中了。因此,效果历史就其本质而言,是诠释的场景。为了解释效果历史是如何作用的,伽达默尔重点阐述了自己的“视域(Horizont)”理论(参见伽达默尔,2016:第426-434页)。视域“是看视的区域(Gesichtskreis),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 (伽达默尔,2016:第349页),视域决定了我们在视野范围内能看到的内容。因此,一个作者的文本可以比作者本人的意图表达更多(参见伽达默尔,2016:第432-434页)。相反地,一个后来的诠释者或者历史学者在处理文本时,她会带有她自己的视域或者情景。效果历史的作用就是在时间间距中不断进行这样的“视域融合(Horizont verschmelzung)”,让我们意识到,文本或者被理解之物的意义真正充盈是在其不断理解的变迁之中。
故而,在一个完整的诠释过程中,前理解为诠释者提供了一个先见。而具体“理解(verstandigen)”的任务,是基于前理解在历史时间间距中进行广阔的视域融合,视域融合中,纵向的时间间距与横向的不同诠释主体和此在世界已有的传统交汇在效果历史中,形成统一的整体,或者说,“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伽达默尔,2016:第372页),而“解释(Auslegung)”就是在效果历史中表达理解的具体途径,所理解的东西必须在被解释出来才具有实在性,才能实现。而理解与解释之间也是双向运动,解释源于理解,这是海德格尔在生存论上的澄清,解释并不是凭空将其臆想的意义强加于对象之上来解释对象,理解自身是无意义的,但理解中蕴含着一种“完整性期待(Vorgriff der Vollkommenheit)”,诠释的任务就是把理解中所蕴含的、筹划的完整性期待展现出来,把各种可能性展现在解释中。因此回过来,理解在解释中也并未消失,而正是成就了其自身。这就构成了自理解和解释之间的双向运动。
最后我们还要对应用(Anwendung)概念给予关注,方法论诠释学所主张的“应用”,是将理解和解释得到的产物特殊化,对应的实践中的某个现象中去。而在本体论诠释学中,应用是将明确了的存在意义和诠释意义进行实践。理解本身就包含了将意义应用到此在世界中的任何处境,并应用于诠释之物和诠释者自身上的意蕴,理解活动也受到不同传统下创造性工作的推动,这其中就有应用场景对理解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时,应用的发生也不靠自身推动,同样是效果历史下理解和解释的综合作用。因此,理解、解释和应用在时间上既有先后发生也相互循环,最后形成“诠释学循环(Der Hermeneutische Zirkel)”。
搬运过去文章中自己做的图。仅为个人对伽达默尔的理解。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