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网提供结合上图说说唐代的习俗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结合上图说说唐代的习俗的相关说说呢?在结合上图说说唐代的习俗这个说说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qq空间说说!
结合上图说说唐代的习俗
结合上图qq说说唐代的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无论大江南北,到了这一天都会一起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虽然南北方的习俗不同,各自有着自己的过节方式,但在节日里的美好愿望都是相同的,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身体健康,家庭美好,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活蒸蒸日上。农村凤凰团在这里祝大家:年年岁岁端午节,分分秒秒幸福时!
端午节除了要包粽子、煮鸡蛋以外,在南方农村,人们早上起来会在自己的家门口插上艾蒿插在自己家的门口,然后会赛龙舟,喝雄黄酒,等等,那些有趣的活动把节日点缀得热闹非常。
在东北农村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一种特别的习俗,就是端午节当天要早起到山上找艾蒿上的露水,有人说是从山东那边传来的,有人说是原来就有的,因为年头太久就没有人细究了,但美好的寓意却一直流传了下来,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被称为“打露水”,有驱祸辟邪的意思,然而最主要的是艾蒿上的露水有杀菌消炎,明目安神的作用,因此人们到了这个时候都会用艾蒿叶上的露水洗脸,求一个好兆头。
在我国也有很多的地方有着自己过端午节时的地方特色,由于文化不同庆祝的方式也不同,各具特色的庆祝方式把这一天烘托得喜气洋洋,随着生活的改善,我们更加希望见到外面不同的风俗,因此我们希望大家也能说一说大家那里的风俗,相信我们会有很多有趣的话题可以说,那么就让我们来说一说彼此的风俗吧!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举行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2007年重大考古发现和考古成果。对唐代建陵、贞陵和崇陵的考古调查和勘探中,考古人员在搞清三座帝陵陵园的遗存分布、范围、建筑形制和结构等问题的基础上,更新发现各类石刻77件,大大丰富了唐陵的石刻品种和规模,其中南亚的蕃酋像极为罕见,成为此次发掘成果的亮点。 2007年是唐帝陵考古调查项目开展的第二个年度,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这三座唐代帝王陵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和小面积发掘,勘探面积70万平方米,发掘建筑遗址400平7a64e78988e69d8331333332643331方米。考古人员以搞清唐陵陵区的基本布局和遗迹、唐陵石刻的分布和保存现状、陪葬墓的分布及规律为主要任务,并完成了对唐建陵、贞陵、崇陵的考古调查、勘探、测绘、记录等工作,而蕃酋像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陆续出土的。 此次考古人员在建陵新发现各类石刻22件,其中就有蕃酋像、毛坯石人等。该陵是唐代第七位皇帝唐肃宗李亨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北部。陵园平面形状大致呈长方形,东西宽1346米,南北长1221米,陵墙依山势逶迤而行,四角各筑角阙、四面各开神门,门外各置石狮一对,门阙一对。南、北门的门阙外辟有神道,两侧列石像生。北门为三对仗马;南门为十对翁仲、五对仗马、一对鸾鸟、一对翼马、一对华表。专家介绍,建陵陵园石刻的艺术水平和工艺技巧代表了盛唐时期陵园石刻的最高水平。因此,该陵出土的蕃酋像也极具艺术价值。 通过这次考古调查,贞陵也新发现各类石刻25件,其中包括蕃酋像、牵马人、柱础、石座等。该陵是唐代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的陵墓,位于陕西省泾阳县北部的北仲山。陵园城址平面形状为不规则五边形,东、西门址间距2066.8米,南、北门址间距3395.3米。陵墙四角有角阙、四面有门址,南、北门外有神道,神道两侧排列各种石刻。2007年,考古人员对蕃酋殿、西南角阙进行了发掘,在蕃酋殿发现了殿墙和倒扑在地的6具蕃酋石像。 蕃酋像作为唐帝陵一种独特的石刻类型,在以前的考古发现也曾出现过。如唐高宗永徽年间在昭陵司马门内设立蕃酋像14尊;在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中,设有蕃酋像61尊。专家表示,将这些蕃酋像和同时期的唐代文武官员石像进行对比,我们就可发现其形制和造型特点的不同,以及它所具有的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属性。那么这次新发现的蕃酋像又有何新特点呢? 除建陵和贞陵外,崇陵中也有类似的蕃酋像出现,并且是此次考古发掘中最为精致的。该陵是唐德宗李适的陵墓,位于陕西省泾阳县北部的嵯峨山东侧。其陵园主要由城垣、神道、乳阙、鹊台、下宫等构成。城垣南、北门相距1.3公里,东、西门相距1.6公里。陵墙四角均修建角阙,四面门址前均有石狮和门阙。南门和北门外均有神道,两侧各立有石刻。此次新发现石像包括残块共计30件,以蕃酋像为主。这些石像虽然都已经残缺且没有头部,但形象各异,衣着丰富多样,为目前调查唐陵小型石像中最精美者。雕像有的为袒肩露臂的南亚人形象,有的身着唐代官服,有的身穿厚实得长袍,有的披着披风,显示出当时唐王朝周边少数民族及国家使节或酋长的风采。这些形象各异、造型精美的石刻,都是以前所罕见的,为研究唐代石刻艺术及中外交流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强答一波,争取把唐代风俗的一个特点表现出来,这也是“胡”风。多图预警!到了唐代,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种族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的概念。它给唐朝文化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使唐朝文化蕴含着鲜活的胡风元素,它也深深着改变着中国文化。一、饮食胡风化及其影响唐,胡食非常普遍,丰富,成为中原城市的主要食品。当时面食成为一种时尚,胡饼成为主要的食品,民间还流行以胡饼作礼物互相馈赠的习俗。象白居易赠朋友胡饼,并写成诗《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予饥谗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从史料记载胡饼形状味道和能长期保存特点来分析,胡饼就是今天新疆的馕。众所周知,中亚是小麦的发源地和出产地,面食盛行,唐深受影响,加上唐代还从西域引进了蔗糖及其制糖工艺,使中国面食品种增多,开始出现面食点心。在唐皇家官家的 “烧尾”宴中,著名的面食点心有:巨胜奴(蜜制馓子),婆罗门轻高面,贵妃红(红酥皮),甜雪(蜜饯面),单笼金乳酥(蒸制酥点),曼陀样夹饼(炉烤饼)等。(出至《韦巨源.食谱》)婆罗门轻高面,一看名字就是从印度传过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幸好,新疆古高昌国附近阿斯塔纳墓葬群中出土了的风干上千年高面:对比一下今天,陕西的千层饼,甘肃及其河西走廊的月饼恐怕知道这两种今天食物的前身和来历了吧。巨胜奴一看名字就知道来至于西域,现在有人考证是麻花,也有证据表明是蜜制馓子。如果是馓子,也是今天西北伊斯兰教民族的主要面食。(我认为应该是馓子,因为就从地理民俗上来看,至今这种食物还是分布在西北,河西走廊新疆一带丝绸之路上,是符合唐朝历史的)曼陀样夹饼这是唐代公务员的用餐主食,现在的人复原这个食物,里面带馅,这是我在史料中发现最早的类似今天加馅蛋糕的鼻祖了。这几样胡食,不仅是当时唐朝的主流,甚至到现在,也影响我们的饮食习惯。二、酒文化的胡风唐初就已将高昌的马乳葡萄及其酿酒法引入长安,唐太宗亲自监制,仿西域酿出八种色泽的葡萄酒。盛唐时期,由于社会风气开放,国家不设酒禁。这时期无论男女还是皇家平民都爱饮酒。当然农家一般是喝中原传统的米酒,而有身份人喝西域的葡萄酒果酒。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了。当然另一个特色就是胡风酒店和胡姬出现。胡姬就是来自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女子,她们在酒店充当服务员或侍酒女郎的角色。由于胡姬能歌善舞,风情万种,又有异国情调,许多权贵和文人都喜欢去有胡姬的酒店饮酒,吃着胡食,追捧宠幸异国女子,这是当时的一种时尚了。例如李白也爱去胡姬酒店了,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许多描写胡姬的诗句。如: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从诗中描写可以看出当时胡风酒店之多,已是一种现象了。陕西博物馆的唐三彩胡姬女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唐代精品馆中最重要的两件国宝:兽首玛瑙杯,它又叫兽首牛角杯,陕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国之重宝。海内外孤品,现在在全世界甚至找不到制作它的同类材料。材料也是极其稀有的缠丝玛瑙出至西域(具体产地不明),其造型仿自西方传统的角杯——来通,造型在萨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在中亚等地的壁画中也有出现。在中国,从唐代以前的图像资料来看,这种酒具常出现在胡人的宴饮场面中,唐朝贵族以追求新奇为时尚,而这件器物的出土也是唐朝贵族崇尚胡风,模仿新奇的宴饮方式的见证,也是唐代工匠学习外来工艺后的杰作。舞马衔杯纹银壶此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舞马衔杯纹则印证了唐玄宗时曾驯养良马随乐起舞的历史记载,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也是中国仅有的。就从这两件国宝来看,酒具的胡风化,也是当时的一种潮流和时尚,并且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历史珍品。三、胡风对生活起居习惯的影响。讲到这点,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前几年一段关于“床前明月光”中“床”的学术争论。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走上《百家讲坛》,在家具篇中,讲到了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认为李白并不是躺在床上,而是搬了一个马扎坐在院子里。“床前明月光”的床其实是胡床,即马扎,不是真正睡觉的床。于是乎中国考古界顿时掀起一场撕床大战,各种对于"床"的看法认识层出不穷。我以后也一直关注此事,也跑了不少博物馆、古代家居馆,翻看这方面的史料。到现在大部分人观点达成共识,床就是马扎。但是和马扎不同,有点象下图中的凳子其实中国家具在秦汉特征是平面化,到了唐代开始有了立体化的表现。其特点就是一些少数民族家具渗透进来,象马扎传入,慢慢演化,到唐代总算有了桌椅。人们起居生活习惯开始从地面向高处发展。在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影响下,“席地而坐”过渡为“垂足而坐”的方式由上层阶级开始逐渐普及至平民百姓,出现了高低型家具并用的局面。这一时期,以桌、椅、凳为代表的新型高足家具渐渐取代了床榻的中心地位。对画中的所绘的家具,中国人总算坐了起来。唐代椅子
这些胡风不仅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唐代之前就有床、榻、桌、椅都属于“新事物”产生,只有上层人物才有,“殿堂之上,惟天子居床”。但是只有到了唐朝中期以后,这些桌椅已进入千家万户,改变了中国人的起居习惯,不再“席地而坐”,不在“和地而卧”了,桌子的出现普及,这时候分餐制转向合食制。 合食制虽然出现,分食制没有马上退出历史舞台,直到宋代,合食制才普及,算来,也历经了好几百年。
(大概会引起争论,所以在这里不再多说,以后专门为中国家居的发展做一个历史概况和分析)
说到这里,不禁要多说几句,个人认为考察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化,不能只是翻翻史书,引经据典,要从考古发现和实地考察中,特别是博物馆中,去找答案最好。
四、胡风对唐朝的封装的影响汉代服装特点:汉代的服饰主要是曲裾和直裾。特别是汉代的穷裤所谓穷裤: 服虔曰:“穷绔有前后当〔裆〕,不得交通也。”颜师古日:“使令,所使之人也,绔古袴字也,穷绔,郎今(唐)字绲裆袴乎。”然依“绲裆袴”观之,又与今日之裤异,按,绲诗经小戎,竹闭绲滕,传云:绲,绳也,绲裆袴之腰下前后,施之以裆,唯裆之当私处,仍加开折,而用绳带约束,以便溺溲,与今西装裤,前面开折,加之以扣略同,绝非如今唐装裤也。我国自汉至唐,依师古所云,仍穿穷裤,绲裆袴,何时始变如今制,文献未详,仍待吾人之考证。(参阅黄现璠着《古书解读初探》)以下就是纨绔子弟的纨绔,也是一种开裆裤。唐朝的服饰受到胡风等外来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与前朝不同的特点,毕竟是从少数民族发展起来的,唐人喜欢马上的运动(不包括电影中的“马震”),例如马球风靡当时,所以,唐朝为了应试骑马的特点,开始有了现在真正意义上的裤子,就是死裆裤,人们这才可以坐在椅子上再不用担心春光外泄了。尤其在女性服饰方面,更多的吸收了胡服的特征。开放时尚的成为主要特点。第一,体现了开放时尚的特点。襦裙服就是很好的例子,襦裙服是唐代女性的主要服饰之一,襦,唐代女性上身的服饰,很短,一般只长到腰部;领口较低,且常有变化,从其款式来看受到胡服的影响;在颜色上唐朝女性追求时尚,喜欢红,绿等鲜艳的颜色。裙,唐代女性下身的服饰,裙腰较高,用来掩胸,外披纱罗衫,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展示出女性丰满性感的身材,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思想观念是相当开放的。与胡服相匹配的是胡妆,唐代妇女的发型大多采用胡人的样式,有回鹘髻、百合髻、云堆髻等20 多种。为了追求时尚,她们不断更新发型。唐代妇女还喜欢涂胭脂,抹口红。胭脂的原料是从印度引进的黄蓝,胭脂加朱砂就成为口红,这也是源自印度的化妆术。花钿是南北朝时由中亚传入的化妆术,就是在眉目之间贴上翠绿色的鸟羽。到唐代,妇女进行了改革,将鸟羽剪成小圆点,置于眉目正中,这在当时也成为一种时尚。其二,打破传统,女着男装。按照传统观念,女着男装是不守妇道的,西域女子那种敢作敢为的性格和飒爽英姿的外形,成为唐朝女性崇拜的偶像,转而纷纷仿效。引用《浅论大唐文化中的胡风元素》李文华现在某些反映唐代影视剧的女性服装来看,到很符合这上一段的文字描写。也反映当时唐朝受到胡服的影响,成为中国女性最开放的朝代。五、胡风对文化艺术的影响1、对音乐影响:十部乐是唐朝官方认可的音乐,其中有西凉乐、天竺乐、龟兹乐等八部来自西域。看过黄晓明最近主演的电影《大唐玄奘》,就可以知道当时《秦王破阵乐》在世界上影响之大,而这支舞曲就是典型的西域风格。特别是唐玄宗结合胡曲创造了《霓裳羽衣曲》,使中国音乐一下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时候,大量乐器传入唐朝,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陕西博物馆的三彩载乐骆驼俑展示了当时乐器,大部分来至西域。唐代箜篌是来自印度的古老乐器,琵琶来自印度和波斯,横笛来自羌族,羯鼓来自匈奴族古老的乐器。唐朝音乐之所以能在当时居世界的巅峰,对中国的以后戏剧影响之大,不能不归功于唐玄宗这位梨园戏剧鼻祖,海纳百川的精神、兼容并包的态度,为以后中国戏剧打下了基础。除此以外,胡风对中国的莫高窟石窟、壁画影响最为深远,其在中国绘画史地位和作用,不用我在这里蜻蜓点水了。胡风是唐朝文学艺术的主要源泉之一,胡人的形象、胡姬的风情及命运、胡商的活动等,都成为唐朝诗人和小说家的重要题材。并留下了许多佳句,有李白的“胡雏绿眼吹玉笛”,也有李端的“黄须康生酒泉客”等胡乐和胡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传入中原地区,到了唐朝,由于宽松的政治环境,发达的经济文化,为胡乐和胡舞的盛行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联珠小团花纹但是在360百科词条联珠团花纹锦中,居然张冠李戴的,把这个说成在楚墓发现的,也太想当然了。湖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览中的团花纹,是以鸟为特点。如下图:总之在艺术领域,唐朝的文化对现在影响是最大的。六,胡人对中国的影响:不能否定,当时长安是个世界性的大都会。很多胡人在唐定居下来。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通婚。唐朝时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和伊朗人甚至官拜宰相。供职唐廷的外籍官员有波斯的阿罗憾、日本的阿布仲麻吕、新罗的崔致远、大食的李彦具,他们有的以一技之长被唐廷录用,更多的是通过“宾贡及第”而成为唐朝的官员。——《在唐朝做官的洋人》《唐朝对外开放述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慢慢形成了今天中国的回族。对中国至今姓氏最有影响就是粟特人,中国隋唐时期中亚粟特人的九个沙漠绿洲国家,即“昭武九姓”国,包括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国。他们处在古丝绸之路上,世代善于经商。唐中叶平定西突厥后,这九个国家便臣服于大唐王朝,随后开始了与中原汉人的融合。而其中的几个国家成为中国一些姓氏的起源。对于这些外国人,唐朝显示出宏达的胸怀,允许他们信仰宗教自由。唐朝人把景教的寺院和摩尼教、祆教的寺院统称为三夷寺。 景教起源于今日叙利亚,是从希腊正教(东正教)分裂出来的基督教教派,由叙利亚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于公元428-431创立,在波斯建立教会。景教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成为汉学研究一个活跃的领域。(百度百科)现在西安还有景教的大秦寺。如下图:
祆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是中亚等地的宗教。在中国称为“祆(xiān)教”。琐罗亚斯德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史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此教在唐曾一度于长安建祠盛行,并立官专管。 武宗反佛后渐废不传。山西古城介休还有国内现存唯一一座祆教建筑——祆神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它的装饰。整体建筑是重建的。摩尼教看过金庸《倚天屠龙记》人一定记得里面的“明教”,金庸把明教混淆成了拜火教。其实,明教就是把摩尼教,不要把它和祆教搞混了,它虽然起源于祆教,但是后来发展成一个独立的教派。进入中国以后,慢慢发展成明教,白莲教,天理教。对明清影响很大。这三教对唐朝还是很有影响的,当时在中国建了很多寺庙,但是在唐末,据来自西拉甫港的著名阿拉伯商人阿萨德声称:黄巢在广州对外国人进行大屠杀,共杀死了20万名外国番商和番人.在之前,公元878年,黄巢带兵血洗福建泉州的外国人,已在泉州全部屠杀掉外国犹太人1万余人,然后向广东进军,攻占广州以后又杀死12万外国人,把外国人在广州的聚居区蕃坊全部摧毁铲除消灭。反正这一传言目前也是无法考证了。不过可以看出来,当一个文明开始走向衰落的时候,所表现出来不再是宽广的胸襟,而是对异族敌视的态度。这点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因为黄巢,三教的寺庙建筑物几乎全被毁坏,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教寺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华表山南麓,是研究世界宗教史及中外交通史之重要实物依据,草庵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初为草筑。元顺帝至元五年(公元1399年)改为石构歇山式建筑。最后说一下民俗舞狮子:狮子是汉代传进来。最早见于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辟邪狮子,引导其前”。当时有人扮成狮子,走在最前面。而唐代起源说,当唐明皇游月殿时,在阶前出现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对着唐玄宗没有恶意,且在阶前滚球,姿态威武。唐明皇醒后要重睹这一现象,他要近臣照他梦境中的瑞兽模仿出来,同时由乐部配以雄壮的锣鼓编舞娱宾。自此之后,舞狮便流入民间。唐《立部伎》中的《太平乐》也称《五方狮子舞》。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有诗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舞狮子民俗形成。石狮子何时走向民间,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程张先生《元代石狮趣谈》考证: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坊”中,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上面写着坊的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以防风抗震。从此西方的狮子成了我国民间的吉兽,具有我国自己的民族特色。 说了这么多,从文化层面来看,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任何先进的文化都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和融入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文化将失去其生命力,必将暗淡下去。所以,.从民族发展的层面来看,唐朝胡风的盛行是长期以来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的结果。从先秦时期开始,游牧民族的胡文化就与中原农耕民族的汉文化激荡交汇,并在冲突中逐渐走向融合,民族大融合趋势已成为一种历史发展的惯性而不可抗拒。当唐朝文化傲立世界之林时,它并没有固守自封,而是以积极的姿态光照四邻,泽被东西,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而中国传统文化自秦汉定型以后,就具备了很强的包容性,在任何时期它都会以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异质文化,并进行不断的消化和改造,使之成为自身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们今天是必须要面对,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去对当今不同的文化。习俗风尚:多民族交融和中西互通的特点。因为唐代有大量来自中亚,西亚的移民进入中原地区使习俗风尚进行碰撞与交融。